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老子

老子

老子的相关文献在1933年到2022年内共计1015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005篇、会议论文138篇、专利文献11篇;相关期刊2856种,包括管子学刊、中国哲学史、中州学刊等; 相关会议87种,包括长三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明建设研究生学术论坛、首届中国传统智慧与现代管理国际论坛、全国“水之哲学”论坛等;老子的相关文献由8204位作者贡献,包括陆建华、谢清果、佚名等。

老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005 占比:98.53%

会议论文>

论文:138 占比:1.36%

专利文献>

论文:11 占比:0.11%

总计:10154篇

老子—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李铭; 黄学彬
    • 摘要: 有关老子和庄子的著作对于旅游的实证经验有着丰富的内容,加之老庄思想体系中对"游"的认识反映了现代旅游营销体系的部分哲学思维.文章从老庄思想体系着眼,对现代旅游营销体系中的营销方式、旅游宣传、旅游质量要求及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寻找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现代旅游营销策略.
    • 彭译颉; 吴绍勤(指导)
    • 摘要: 走在重庆的大街小巷,侧耳倾听,我发现有一个词语出现的频率特别高,那就是“老子”——这里的“子”读轻声。很多大人、小孩都以“老子”自居,这个词脱口而出时常伴有较为嚣张的表情。我查了查资料,发现“子”在古代常用于尊称,拥有杰出成就的人会被称为“子”,如孔子、墨子、庄子,其中“老子”特指我国古代的一名大思想家,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 陈林
    • 摘要: 老子哲学当中充满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其核心思想体现在“道”。老子以道为本的思想是其军事哲学的逻辑起点,认为战争与自然无为、天道尚慈法则相违背,兵是不祥之器,不论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都要付出惨重代价,因此统治者不能以兵强于天下。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剧烈动荡,军事战争难以避免,老子提出“守柔用弱”的军事战略思想,其中蕴含的柔弱胜刚强、不武、不怒、不与、不争都是老子军事思想不同层面的阐发和运用。落实到战术层面,老子提出“以奇用兵”这一颇具影响的战术思想,强调后发制人、知雄守雌、避实击虚原则。虽然老子并没有对军事辩证法做深入且具体的阐释,但其总结的独特的用兵之道,对后世政治哲学和兵学理论的发展均具启发意义。
    • 钟政
    • 摘要: 亚里士多德把“形而上学”放在《物理学》之后,作为研究支撑整个世界存在的“存在”之学说。形而上学指向了终极的、超越的“一”。但是这种超越性和终极性却使西方哲学走向了一条岔路,这条岔路使得哲学远离人间,导致其无根性。因此必须回到哲学产生之初去追寻哲学的根,在中西哲学之中,老子和古希腊都尝试在“自然”的问题上去探讨形而上学的问题。因此要搞清中西哲学的共识,必须回到老子和古希腊自然哲学对“自然”的思考上,去寻找它们的根。
    • 张道升; 张学辉
    • 摘要: 《汉语大字典》是现今世界上规模最大、释义最全、最具权威的一部汉语字典。《汉语大字典》在义项设置上,源流并重是其主要特点之一,即力求做到每个字的每个义项的引用书证是最早的;义项的全面性,是其另一重要特点。由于当时编纂条件的限制等原因,《汉语大字典》在这两方面还有许多不足:一方面《汉语大字典》涉及面极广--从古代到现代,所引书证和所概括的义项不能完全准确、全面;另一方面前贤时彦虽做过相关领域的研究,但是对于《汉语大字典》还远远不够。《老子》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而且作为一部重要的古代文献,对工具书的编纂和完善也有很大帮助。从对《老子》的研究来纠正《汉语大字典》的书证迟后和义项不足的问题,希对该字典的完善有所裨益。
    • 马文增
    • 摘要: 在对清华简《天下之道》做注解、白话译文的基础上,分析其作者、性质及与《老子》的关系。认为:《天下之道》阐述国之存亡在于君民是否同心的规律,以及古之“三王”的用兵之道与春秋战国时期流行的用兵之道实质性的不同;《天下之道》经提炼后被纳入《老子》,其作者是周太史儋(老子)。关于研究路径,认为:学界、文物界应重视清华简的性质、出土时间与地点等基础性问题研究;对清华简各篇的研究应重视史学、哲学和文法等因素。
    • 陈雅伦
    • 摘要: 春秋时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他的哲学体系核心是“道”。 “道”是无声、无形、无体的,是无法给予一个确切的名称的,是一种十分抽象的东西。同时,“道”在老子那里也指规律,他看到了事物之间的对立和转化,具有一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老子的思想不仅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对处于当下社会的我们也有重要的学习和借鉴意义。
    • 林明照; 陈赟; 赖锡三; 莫加南; 苏泓璋(整理); 李志桓
    • 摘要: 莫加南(台湾中山大学中文系):大家好,今天是我们跨文化汉学共生哲学的第四场活动。林明照老师是我们今天的导读人,今天讨论的题目是《〈老子〉:"无弃人,无弃物"的"和光同尘"之道》,非常有意思的题目。我们非常荣幸能够邀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的陈赟老师当对话者。除了陈老师之外,赖锡三老师是第二位对谈人,所以今天的活动一定会非常的精彩。现在,我就把时间交给赖老师,请他做一个更详细的介绍,赖老师麻烦你了。
    • 任博克; 赖锡三; 莫加南; 陈慧贞(整理); 李志桓
    • 摘要: 莫加南(台湾中山大学中文系):我是台湾中山大学中文系的老师莫加南,非常开心可以担任今天活动的主持人,今天是我们跨文化汉学共生哲学的第三场活动,非常荣幸可以再一次欢迎任博克老师跟我们一起讨论《老子》的问题。今天任博克当我们的导读人,帮我们进一步了解《老子》,讨论的题目是《〈老子〉:"正言若反""不笑不足以为道"的"吊诡·反讽"之道》。今天与任老师对话的是赖锡三老师,非常期待他们的对话。
    • 龚子明; 尹华(指导)
    • 摘要: 人们常说,逝者如斯。而我静立在人间,聆听着生命的声音。是的,生命的声音。生命是有声音的,洋洋兮若江河,渺渺兮似凝露。人生若水,时而是浑圆却脆弱的露珠,时而是奔涌不息的江河,或柔,或柔中带刚。老子言:“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此言以水喻人,教人以行世之道,是柔可以克刚,是弱者犹可以胜强。只是大道理讲得再明白,也少有人能做到。虽然少有,确是有人做到了。或许,老子想让人生若流水,若流水而生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