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易学

易学

易学的相关文献在1960年到2022年内共计191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宗教、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82篇、会议论文142篇、专利文献91篇;相关期刊793种,包括管子学刊、中国哲学史、周易研究等; 相关会议39种,包括第六届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国际研讨会、第四届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国际研讨会、2013易学与建筑文化高层论坛十周年峰会等;易学的相关文献由1506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涛、金生杨、黄黎星等。

易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82 占比:87.83%

会议论文>

论文:142 占比:7.42%

专利文献>

论文:91 占比:4.75%

总计:1915篇

易学—发文趋势图

易学

-研究学者

  • 张涛
  • 金生杨
  • 黄黎星
  • 郑万耕
  • 任祥生
  • 林忠军
  • 任利伟
  • 刘大钧
  • 吴怀祺
  • 张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刘勰娇
    • 摘要: 《周易》在西汉经学中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其原因是它为西汉思想提供了独特的理论贡献,满足了当时社会重建秩序和价值的理论诉求,此贡献通过天人之道的建构体现出来。西汉易学天人之道的建构思路是,先将易道理论阴阳五行化,通过以卦象为媒介的宇宙图式表达新的天道观;再依据天人同气、天人相类、天人感应的理论模式,为人道提供来自天道的权威依据。这一天人之道的理论系统,因其整体性、孕育性、延伸性特征,催生出其他新的学说,对汉代以及后来中国民间社会产生了全方位的深远影响,成为中国思想史上一座独特的高峰。
    • 姚盛元; 张其成
    • 摘要: 援易入医是金元时期医学发展的一个趋势,易学推动了医学的发展。朱丹溪是金元医学的集大成者,其学术思想极具易学内涵。相火论作为朱丹溪的代表性理论,与卦爻象关联密切、高度契合。相火论与卦爻象之间的联系包括君火对应离卦,相火对应阳爻;君火与相火的关系体现在“形气相生”与“守位秉命”上;“龙雷火”的概念源于震卦。丹溪以“象”言理,以卦爻象为基础构建模型,“相火”与“阳爻”的关系虽未明说,却暗藏字间,反应了象数思维“重动态功能,轻实体结构”的特点。
    • 崔波; 邵宇
    • 摘要: 程颐的《周易程氏传》不仅是一部易学著作,更是一部理学著作,是宋代易学与理学交融的杰出成果之一。程颐是在严格的儒学立场上对易传进行注解,基于“理本体”的视域中去考察易传之义理。他运用理学思想就易传中的问题进行新的解读与阐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具有理性特色的范畴和命题,其易学特色可概况为“阐明儒理”。具体而言,他利用理学的范畴对传统易经进行新意解读,如“理气”“天命”“体用”等,从而建构起理学模式中的易经体系。就其理学内容而言,他基于“理本体”的角度重新诠释了“理”与“象”的问题,将一般意义上的“天下之道理”上升到具有哲学本体性的“理”意义,详细地区分了形而上下以及“象”的中间地位,提出“因理以明象”与“因象以明理”的辩证关系。
    • 摘要: 近日,上海理工大学和上海周易研究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上海易学高级论坛——"《周易》与文化中国"在沪召开。该论坛由沪江学院常务副院长陈红主持,上海理工大学副校长蔡永莲出席并致辞。
    • 程刚
    • 摘要: 儒家经典的功能之一是成就君子人格,易学是宋代显学,宋代士人既从易学的研读中汲取人生智慧形成君子人格,同时在易学阐释中表达他们对于君子人格的认识。宋人极具张力的君子人格是刚柔并济,而又以刚为主。具体表现之一,就是倡导“以道自任”的敢于担当的责任人格,而又不乏“不事王侯”的自由人格;强调“以道自重”的人格独立,而又一定程度上无法摆脱“得君行道”的现实依附性。这些与易学的研读与阐释具有一定的关联。
    • 金小方
    • 摘要: 皮锡瑞是清末今文经学的集大成者,对《易经》《尚书》《诗经》《三礼》《春秋》均有深入研究。其易学研究特点有三,一为立足于今文经学,二为重义理而不废象数,三为兼综古今、汉宋。分析皮锡瑞易学研究的特点,有利于理解皮氏经学的特色,判明清末今文经学的走向。
    • 杨秀礼; 徐庆玲
    • 摘要: 宋代及其后的书目文献收有宋人《易》类序跋文,笔者从中爬疏勾稽《全宋文》漏收篇章完整者4篇、残篇9篇,加以标点整理,并略作考据,以作补遗。另《全宋文》将元人邹季友《季真董君编易序》误系为邹近仁,亦作考辨。
    • 齐城成; 张其成
    • 摘要: 《医道还元》是道家医学的经典著作,全书除表达“医性命”的追求外,在书的前三卷还多采用易理来解释医理。卷一“脉理奥旨”以易理诠释切诊和望诊,同时也体现了四诊合参的思想;卷二“症候源流”分别论述8个卦象的“症候源流”,并且阐明了每一卦所代表的脏腑与其他脏腑生克制化的重要关系;卷三“药法阐微”除阐述内药和外药的应用外,还以九星等为喻提出了治疗不同疾病的方法。前三卷以易理阐释诊法、脏腑证候和治则治法等展现了丰富的医易思想。
    • 孙艳; 任聪颖
    • 摘要: 《周易》卦象取法自然,以模拟万物发展情状来阐释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元散曲的盛行亦是文学规律自然运行的结果。相较其他文学样式,元曲最突出之特色是本色自然,与“易”之自然之道有契合之处。尝试用《周易》“困”“复”“遁”“乾”四个卦象来阐释元散曲的发展进程,是对易学规律与文学规律之间内在相通性的一种尝试。
    • 王新春
    • 摘要: 作为春秋公羊学的一代宗师,董仲舒以天人之学的视域解读《春秋》,敞开了春秋学的天人之学底蕴,实现了“推见至隐”的春秋公羊学与“本隐之以显”的易学的会通,开显了通贯三才的王道,标举了人偶副天地的生命自觉,揭示了王之以成民性为重任而以人文化成天下的王道愿景,重建了仁义之道,最终以春秋公羊学确立了汉代经学的典范形态与基本精神。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