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从钟嵘'兴比赋'理论看曹植诗歌的感物形式

从钟嵘'兴比赋'理论看曹植诗歌的感物形式

         

摘要

cqvip:从钟嵘的《诗品》来看,感物说基本在理论方面实现成熟定型,主要表现在感物形式丰富为“兴”“比”“赋”,而三种感物形式往往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一定程度上的融合。在此之前建安时期曹植诗歌的感物意蕴丰厚,并且对“兴”“比”“赋”等感物形式灵活运用。曹植诗中的感物模式相较于钟嵘感物说的理论发展无疑是超前的,其诗歌创作实践对于感物说的定型具有重要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