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浪漫主义的多副面孔与胡风《林语堂论》的分歧

浪漫主义的多副面孔与胡风《林语堂论》的分歧

         

摘要

林语堂的浪漫主义及其个性观是带有明显的古典主义化的个性观,这是林语堂大力倡导幽默、闲适、性灵的内在的文化观念根源。胡风的马克思主义批评观是以革命的浪漫主义美学信念为基础的,他在这个革命浪漫主义内核里注入了启蒙主义的个性独立解放的理性精神。在林语堂的个性观里没有历史,只有静止的、到处通用的普遍个性。林语堂的艺术个性观是绝对个性观,它不是生活世界的真实的精神反映,而是生活世界去迁就艺术家的个性,这里的个性本质上是作家心灵世界的绝对信念。胡风的浪漫主义代表的是一种时代的承担、作家的责任和历史使命,在胡风看来,林语堂对人生所采取的幽默态度,既是对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否定,也是对社会的否定,最终否定的是人生的意义。在这里,林语堂的浪漫主义已经不仅仅是消极的浪漫主义的问题。而是一种价值的虚无主义。浪漫主义的个性价值已经彻底受到了消解。浪漫主义的这种多元的存在形态无疑构成了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内部格局中最为复杂的理论对话,而胡风《林语堂论》则是这种对话或者说观念分歧的直接表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