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现代医药卫生》 >病毒性脑膜炎、脑炎患儿的病原分析及部分生化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

病毒性脑膜炎、脑炎患儿的病原分析及部分生化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膜炎、脑炎的病原及与部分生化指标改变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进行血清抗体检测,终点法及速率法进行生化分析.结果:病毒性脑膜炎、脑炎患儿的病原分析:Ⅰ型副流感病毒(PIV)占24.5%,腺病毒(ADV)18.0%,柯萨奇B组病毒(CVB)占11.0%,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占11.0%,乙脑病毒占9.0%,甲型流感病毒(IVA)占4.5%.小儿病毒性脑膜炎、脑炎的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中,胆碱酯酶(CHE)的活性、总蛋白与磷(phosphor,P)的含量有显著改变(P<0.05),且CHE的活性与总蛋白、P的含量有相关性,钙(Ca)及镁(Mg)含量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1)在已知的几种致病病毒中,小儿病毒性脑膜炎、脑炎主要由PIV引起,其次是ADV、CVB、RSV.(2)小儿病毒性脑膜炎、脑炎的脑脊液中CHE的活性明显增高,提示小儿病毒性脑膜炎、脑炎将会影响胆碱能神经元的功能.(3)不同病毒对脑脊液CHE的活性影响不同,在已知的几种病毒中CVB对CHE的活性影响最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