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网络信息结构变化对'公共知识分子'概念的影响机制探究

网络信息结构变化对'公共知识分子'概念的影响机制探究

         

摘要

1980年代末,西方学者首提"公共知识分子"的概念,意在借此称谓重塑西方年轻一代学者的社会责任和对公共事务的关切.新世纪伊始,"公共知识分子"的概念传入中国,一批知识与文化精英通过"公共知识分子"修辞的社会影响力,在公共舆论场域开始发挥话语引导作用.然而,随着新兴互联网信息传播媒介的强势崛起,"公共知识分子"的内涵在网络上逐渐变化,甚至异化为一个带有负面色彩的标签.本文通过对这一变化过程及其影响机制的梳理,发现变化的原因乃在于网络信息传播结构变化所导致的舆论群体构成变化、国家加强对舆情引导与公共知识分子批判性意识之间的张力.在自媒体时代,构建公共知识分子与舆情管理者的良性互动十分必要,这既需要公共知识分子在保持理性批判精神的同时要适应体制和政策,也需要舆情管理者以理性和开放的心态来对待社会批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