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风景的“发现”与20世纪国人游记中天山形象的建构

风景的“发现”与20世纪国人游记中天山形象的建构

         

摘要

作为入新的标志性地理名片,天山在近现代以来的新疆游记中是一个绕不过的形象。从清末至民国前期,在天山与内地名山的类比联想中,寄寓了新疆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和组成部分的地理象征与风景话语。民国中后期,更多民国知识分子放眼世界,将新疆称为中国“前门”、将天山视为中亚枢纽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更新了时人对于新疆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的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大批文人以“天山”为题名的诗集作品承接了这一文化传统,并从物产资源和劳动实践等角度进一步强化了“天山”在社会主义文艺实践中的风景话语和文化内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