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靶向结直肠癌的小白菊内酯脂质体纳米颗粒诱导程序性坏死并改善T细胞耗竭

靶向结直肠癌的小白菊内酯脂质体纳米颗粒诱导程序性坏死并改善T细胞耗竭

         

摘要

目的研究小白菊内酯(PTL)诱导结直肠癌细胞程序性坏死,并通过调节T细胞耗竭抑制结直肠癌的发展的机制,并通过构建其靶向脂质体改进其临床应用。方法通过CCK8实验检测不同结直肠肿瘤细胞经PTL处理后的增殖能力。利用ROS与LDH检测分析PTL诱导MC38细胞死亡的方式并进行蛋白免疫印迹分析。将24只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低剂量PTL组(5 mg/kg)与高剂量PTL组(15 mg/kg),通过在小鼠腹股沟皮下注射MC38细胞构建皮下瘤模型,给药后检测各组小鼠皮下瘤的重量与CD8^(+)T细胞的浸润情况,分析CD8^(+)T细胞耗竭表型的变化。构建PTL脂质体并对其进行表征。通过在小鼠回盲部移植肿瘤构建结直肠癌原位移植瘤模型,将32只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PTL处理组(100μg/mL)、低剂量靶向脂质体TCP-1-PTL-LNPs组(100μg/mL)和高剂量TCP-1-PTL-LNPs组(200μg/mL),尾静脉注射给药,通过免疫组化分析CD8在肿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多种结直肠癌细胞(SW480、DLD1、HCT116和MC38)在PTL作用下随着药物浓度梯度增加细胞活力逐渐下降。在MC38细胞中,这一效应可被抑制剂Nec-1拮抗,同时免疫蛋白印迹分析显示经PTL处理细胞出现RIP3和MLKL的磷酸化。在小鼠皮下瘤模型中,经流式细胞术分析,与对照组或低剂量组相比,高剂量PTL组出现了肿瘤CD3^(+)CD8^(+)T细胞的浸润增加(P<0.01),同时PD1hiTIM3^(+)T细胞比例显著增加(P<0.01),而PD1loTIM3-T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1)。在小鼠结直肠癌原位移植瘤模型中,经过PTL治疗,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D8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而使用了高浓度靶向脂质体治疗的肿瘤中CD8表达更进一步增加(P<0.01)。结论小白菊内酯通过诱导细胞程序性坏死、增加肿瘤CD8^(+)T细胞浸润,改善CD8^(+)T细胞耗竭,其靶向脂质体能提高其抗肿瘤效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