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脊柱外科杂志》 >改良Wiltse入路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与Quadrant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

改良Wiltse入路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与Quadrant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改良Wiltse入路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与Quadrant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单侧单节段TLIF治疗的63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改良Wiltse入路TLIF组(A组,33例)与Quadrant通道下MIS-TLIF组(B组,30例).记录2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于术前、术后检测患者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临床疗效.术前、术后1周及3、6、12个月行腰椎X线及CT三维重建检查评估植骨融合情况,在术前及术后12个月腰椎MRI上测量并计算双侧多裂肌面积萎缩比.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其中B组1例因髂嵴遮挡改为开放手术.患者随访(24.3±8.7)个月.A组较B组手术切口长,术中出血量多、术后引流量多,但术中透视次数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3 d的CK水平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3 d VAS评分优于B组,术后3个月VAS评分、ODI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2组植骨融合率、多裂肌面积萎缩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1例发生硬膜囊破裂,术中修补及对症处理后痊愈.B组1例切口皮缘坏死,1例切口脂肪液化,均反复换药后切口延迟愈合.结论 改良Wiltse入路TLIF与Quadrant通道下MIS-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均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前者术中对椎旁肌的影响较小,后者手术切口较短、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少,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应用及针对不同患者应注意制订个性化方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