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近代公共事业的制度创新:利益相关方合作的公益法人模式——基于海河工程局中外文档案的研究

近代公共事业的制度创新:利益相关方合作的公益法人模式——基于海河工程局中外文档案的研究

         

摘要

海河工程局是中国现代疏浚业的先驱,为天津港口建设立下功勋.中外官商各方代表组成董事会与参事会(及咨询委员会),由此形成非营利性的独立公益法人及其公开透明的运行机制.关税附加税作为海河工程局的主要资金来源,赋予了海河工程局公益法人性质与独立产权单位属性.近代中国海关为中外共治的相对独立的权力机构,关税收益权不由中外官方任一方单独支配,其相对独立性使之可以在政权更替中保持稳定性与连贯性,并成为海河工程局的资金保障、产权保障与信用保障.不仅过去的、当期的关税可以顺利转移支付给海河工程局作为运营经费,而且远期的关税能够变现为工程经费,从而尽早完成庞大工程,造福各利益关联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