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海洋渔业》 >长江口渔场拖网渔业资源利用的结构分析

长江口渔场拖网渔业资源利用的结构分析

         

摘要

利用长江口渔场20世纪90年代的拖网生产资料,分析该渔场拖网生产的渔业资源种类及优势种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渔获物以底层鱼类为主,但是中上层鱼类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按照资源稳定状况,渔获物分为三种:1、资源状况较稳定的,如带鱼、小黄鱼、银鲳、梅童鱼;2、资源状况波动较大的,如鳓鱼、黄姑鱼、白姑鱼、海鳗、刀鲚、大黄鱼等;3、小型低值鱼,主要代表鱼种为黄鲫和龙头鱼.这些资源的稳定与否除了受高强度的捕捞和环境污染的影响外,在一定程度上与该物种对环境变化和外界压力的调节能力以及生命周期长短等因素有关.

著录项

  • 来源
    《海洋渔业》 |2004年第1期|24-28|共5页
  • 作者

    李建生; 李圣法; 程家骅;

  • 作者单位

    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200090;

    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200090;

    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20009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中国;
  • 关键词

    长江口渔场; 拖网; 渔业资源; 优势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