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美术馆》 >从思维到方法:汉字与中国设计关系新解——一个批评的视角

从思维到方法:汉字与中国设计关系新解——一个批评的视角

         

摘要

导师推荐语: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和文化自觉、自尊、自信的增强,建立具有民族优良道器文脉的有机设计体系的任务提到了议事日程。然而从设计实践来看,大多是把一些诸如中国结、剪纸、皮影、蜡染等符号引入设计画面完事,即停留在表面的拼贴层次。李丛芹博士(现在清华美院读博士后)的论文《汉字与中国设计》,从中华民族最基本的语言单元汉字入手,探究汉字与中国设计的关系,可谓一下子抓住了建立具有民族优良道器文脉的有机设计体系的"牛鼻子"。论文从宏观、中观到微观依次论述了汉字创造及运用的思维方式(象思维、主体思维、合体思维;即诗性思维)、组合方式(以象写意、以虚构实、一藤多瓜;即诗性组合)、视觉元素(汉字图形、美术字、印刷字;即诗性单元),揭示出汉字图文合一、字词合一、象境合一的诗性特征,及其魔方般组合的无序之序的诗性本质,为探索中国设计的生命底蕴和构成模式作出了开创性贡献。该论文获中国艺术研究院庄汉生奖学金(优秀博士论文奖)。翟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