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党建》 >既保护隐私又接受监督

既保护隐私又接受监督

         

摘要

我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八小时之外”对党员干部进行监督,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无论怎样监督,都不能侵犯被监督对象的隐私权。隐私权是什么?隐私权就是自然人保有和维护自己的隐私不受非法侵害的人格权。隐私是什么?隐私是与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公众利益无关的,当事人不愿他人知道或者他人不便知道的私人信息,如私人电话号码、收入等;当事人不愿他人干预或者他人不便干预的私人活动,如私人交往、私人去向等;当事人不愿他人侵入或者他人不便侵入的私人空间,如卧室、书包等。可见,隐私的范围是广泛的。但是,隐私必须是与公共利益无关、与公众利益无关。如果上述内容涉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公众利益,那就不再是隐私,也就不受隐私权法的保护。从隐私权的主体和具体内容看,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当然不能使其隐私权受到侵害。但是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这就是:第一,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别的党员领导干部,由于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和职责,有些人具有公众人物的性质。在隐私权的保护中,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保护受到限制,这是为了保证其公正、严肃履行公职的需要。第二,领导干部的私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人空间往往与公共利益和公众利益有关,凡是与其有关的内容,也不受隐私权的保护。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