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医学进展》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与可疑性原发性房角关闭UBM眼前节相关参数的比较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与可疑性原发性房角关闭UBM眼前节相关参数的比较

         

摘要

目的:利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正常人、可疑性原发性房角关闭(PACS)与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眼前节相关测量参数的不同。方法:将2018年1月~2020年11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拟行白内障手术的APACG组26例(50眼)、PACS组39例(50眼)和正常对照组32例(50眼)纳入研究。术前除视力、非接触式眼压、眼轴(AL)、眼部超声等常规检查外,还应用UBM观察并定量测量眼前节生物学参数,包括:中央前房深度(ACD)、两端睫状突的最大横径(STS)、晶状体前顶点与睫状突两端最大横径的垂直距离(h),计算中央前房深度占眼轴长的比例(ACD/AL)和晶状体前顶点与睫状突两端最大横径的垂直距离与睫状突横径比值(h/STS),以及测量4个钟点位(12点,3点,6点,9点)的AOD500 (角张开距离)、IZD (虹膜小带距离)、IT (虹膜厚度)、TCPA (小梁网睫状突夹角)。结果:APACG组、PACS组及正常对照组三组之间ACD、AL、ACD/AL、h、h/STS、4个钟点位IZD和4个钟点位TCPA测量参数值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STS和4个钟点位IT在三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UBM可准确观察和测量正常人、APACG组、PACS组相关眼前节参数的差异,提示各组间眼前节解剖结构的差异,对于临床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