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眼科新进展》 >近视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多焦视网膜电图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评估和分析

近视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多焦视网膜电图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评估和分析

         

摘要

目的 使用多焦视网膜电图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对近视患者黄斑区视网膜进行评估和分析.方法 符合入选条件的113例113眼,根据屈光度数和眼轴长度分为四组:正视组31例(31眼),等效球镜度数为+0.75~-0.50 D,且眼轴长度为22 ~ 24 mm;低中度近视组26例(26眼),等效球镜度数为>-0.50~-6.00 D,且眼轴长度为>24 ~ 26 mm;高度近视组34例(34眼),等效球镜度数为>-6.00 ~-10.00 D,且眼轴长度为>26 ~ 28 mm;超高度近视组22例(22眼),等效球镜度数>-10.00 D,且眼轴长度>28 mm.使用多焦视网膜电图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对入选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功能和厚度进行测量.结果 随着近视程度的增加,各环P1波反应密度值逐渐减小,1环、2环、3环不同程度近视组间P1波反应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0).随着近视程度的增加,各环P1波振幅总和均逐渐减小,1~5环不同程度近视组间P1波振幅总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随着近视程度的增加,P1波潜伏期逐渐延长,1环、2环、3环不同程度近视组间P1波潜伏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0).随着近视程度的增加,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增加(P <0.001).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P1波反应密度呈负相关(r=-0.261,P=0.003),与P1波振幅总和呈负相关(r=-0.402,P<0.001),与Pl波潜伏期呈正相关(r =0.340,P<0.001).结论 随着近视程度的增加,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增加,视网膜功能下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