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上海教育》 >教育界容不得“李鬼”

教育界容不得“李鬼”

         

摘要

<正> 李鬼,因为冒充李逵而出名。《水浒全传》第43回写道:假李逵——李鬼剪径草野,张牙舞爪,强收买路钱,却撞在了真李逵刀下,最后送了性命。假李逵冒充真李适之类以假乱真的事古已有之,是不是越传越烈,不敢妄断,但从来没有绝迹过。却是可以这样说的。教育本是神圣的事业,学校是圣洁的殿堂,但这些年竟然也冒出了一批大大小小的“李鬼”,假学校(主要是冒牌大学)、假教师、假学生、假考试、假文凭等等的事常常在报纸上披露。真是花样百出,但又屡禁不绝,形成社会危害。一批社会有识之士,譬如,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燕国材先生就大声疾呼:教育也要打假。笔者在教育界任职二十多年,前不久却碰到了一件由真李逵支撑起假李逵的新鲜事。上海某大报记者打电话来,说请介绍他的女儿进双休日学生思维训练班。据说这个班门庭若市,特别难进。闻讯后才去了解了一下,原来,这是个别真教师利用某种社会心理,打着思雏训练的牌子,借一些学校教室举办的双休日学习提高班,其前身是奥林匹克竞赛学校。且不说国家教委曾经三令五申禁止以任何形式举办奥林匹克竞赛学校(班),仅以“思雏训练”而言就可打上个大大的问号。从教育心理的角度来说,任何科学的学习都具有思维训练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