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上海戏剧》 >《万尼亚舅舅》舞台设计的启示——漫谈动态关系与动态结构

《万尼亚舅舅》舞台设计的启示——漫谈动态关系与动态结构

         

摘要

导演总是要在剧本提供的基础上,注入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和美学追求,并结合观众的审美需要、赋予剧本以独特的演出形式。但是,直观作用于观众的信息却是舞台美术的创造。舞台美术以它的直观形象,规范并制约着演出的总体外观,成为观众接受这一演出形式的信息符号。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研究:一是导演与舞美设计建立动态的合作关系;二是建立舞台上的动态结构,充分发挥舞美设计的创造功能。这次上海戏剧学院五月话剧展演中,我作为《万里亚舅舅》的导演,与以胡妙胜教授为设计指导的舞美设计小组建立了互相介入的创造关系,取得良好的效果。我曾多次请教舞美设计专家胡教授,并坦诚地将自己对剧本的理解及对未来演出的设想和盘托出:《万》剧是契诃夫的现实主义名著,但此次排演应该采取许多非现实主义手法,虚实结合,具象和抽象结合,运用“象征”、“表现”或“意识流”等现代主义戏剧手段,使陈旧的戏剧框架唤发出新鲜的活力。这些设想,得到了胡教授和他的学生们的认可。在总体构想上,胡教授又参与了导演创造:他们为《万》剧的庄园设计了一大片白桦林,并有S形羊肠小道通向远方,作为菱型舞台平面组合的视景。这就为整个戏剧的舞台处理,提供了一个明晰的思路:那大片的白桦林,成为阿斯特罗夫和万尼亚等正直及负有社会责任感的底层人的象征,他们本该成为社会栋梁,而今却埋没在穷乡僻壤的庸俗生活里。令人婉惜,触人思索。森林被砍伐,生活中的美被摧,其中的象征意义,也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