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在语文教学中搞好诵读教学的必要性浅析

在语文教学中搞好诵读教学的必要性浅析

         

摘要

什么是诵读?诵读是把文学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诵读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读者在诵读时会自觉地发现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的理解“贴切”或“不贴切”,体验得“对味”或“不对味”。诵读本身就是一个追踪作者的创作动机、创作情状的过程,是对于作品的再理解和再创造。诵读有助于深入理解读物。因为文字转化为声音的前提是对读物的深入研究、理解和体验。文字转化为声音之后,声音出口时负载的思想感情比蕴含在文字之中、文字背后的,更为可感。因此,“朗读既有再感受的魅力,又有再体验的动力,又有自我检验的活力。应该说,朗读引导读者和听者走向文字作品的更深的去处。”在当今新教法大放异彩的语文教改大潮中,诵读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已被许多人淡忘。有人认为它“过时”了,还有人认为与其让学生读,不如多讲一些,也就是认为“读”浪费了“讲”的时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