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人文杂志》 >中国早期丧仪对悲感的审美表达

中国早期丧仪对悲感的审美表达

         

摘要

当下中国美学对中国社会早期悲美学的研究侧重于文学艺术中个体心灵悲情的审美抒发.这种研究因其局限于文学艺术领域,而常常忽略了中国社会早期丧仪对悲感呈现的独特维度.丧仪对悲感的审美表达体现为随顺人的悲感抒发和规划人的悲感表达.就随顺而言,丧仪用特定形式彰显悲感,使之客观化,类似文学艺术,具有审美性和诗性;就规划而言,丧仪将人的悲感节制在"无过不及"的中道里,使之合乎社会的政治伦理要求和自然天道.这就将悲感的审美呈现提升到内蕴善的精神深度的审美表达层面.丧仪的悲感与文学艺术悲感又有所不同.后者总要化为审美意象,停留在意识领域,是一种"个体的悲感".而丧仪的悲感还要落实在文雅、严肃的行动中,具有"演剧"的性质,其悲感是一种被塑造的"类的悲感".对比几种不同的悲感表达,有助于拓展中国悲美学的认知范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