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农业工程学报》 >贮藏条件对沙地油栗采后生理特性的影响

贮藏条件对沙地油栗采后生理特性的影响

         

摘要

探讨沙地油栗的采后生理特性,为选择最佳贮藏条件和方法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控制沙地油栗贮藏和催芽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测定呼吸强度、α-淀粉酶,β-淀粉酶,失水率,发芽率等.结果表明:在贮藏期,沙地油栗的呼吸强度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在3℃库内贮存2个月后达到最低值.α-淀粉酶活性的消长趋势与呼吸强度基本一致,但α-淀粉酶的上升时间滞后半个月.发芽时呼吸强度和α-淀粉酶活性均升高,二者的变化可以表示沙地油栗的休眠状态.低温能很好地抑制呼吸强度、失水率和发芽率,延长休眠期.在10℃以下,温度系数Q10小于2.0,在10℃以上,Q10为1.5~2.5之间.在3℃低温条件下,沙地油栗大约有2个月的自然休眠期和2个月的强迫休眠期.适宜的高湿度能很好的控制失水和发芽.

著录项

  • 来源
    《农业工程学报》 |2006年第4期|174-177|共4页
  • 作者单位

    湖北民族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恩施,445000;

    湖北民族学院湖北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恩施,445000;

    湖北民族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恩施,445000;

    湖北民族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恩施,445000;

    湖北民族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恩施,445000;

    湖北民族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恩施,445000;

    湖北民族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恩施,44500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栗;
  • 关键词

    板栗; 采后生理; 淀粉酶; 呼吸强度; 失水率; 休眠;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