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兽医导刊》 >山羊传染性脓疱病的诊治

山羊传染性脓疱病的诊治

         

摘要

山羊传染性脓疱病俗称“羊口疮”,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病毒分类上属于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病毒粒子呈砖形或呈椭圆形的线团样(病毒粒子表面呈特征性的管状条索斜形交叉,呈编织样外观),一般排列较为规则。核酸类型为双股脱氧核糖核酸(DNA)。羊口疮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干燥痂皮内的病毒于夏季日光下经30~60d开始丧失其传染性;散落于地面的病毒可以越冬,至来春仍具有感染性。病料在低温冷冻条件下保存,可保持毒力达数年之久。本病毒对高温较为敏感,60℃的温度下30min即可被灭活。常用的消毒药为2%氢氧化钠溶液、10%石灰乳、20%热草木灰溶液。近年来我国南方地区羊群中常有发生,给广大养羊户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著录项

  • 来源
    《兽医导刊》 |2017年第7期|67-68|共2页
  • 作者

    韦永健;

  • 作者单位

    广西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革步乡水产畜牧兽医站;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