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写作:高级版》 >神与物游 意共象生——意象与意象诗探析

神与物游 意共象生——意象与意象诗探析

         

摘要

意象是诗歌构成的最小单位,也是不可或缺的诗的构成因子。我国南北朝时期的集大成的美学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首创“意象”这一概念。从而使“意象”一词成为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个重要概念。刘勰认为:艺术形象不是外界事物的刻板的复制品,而是“神与物游”的产物,是主客观的统一。如果对作家的艺术联想和想象这种心理活动作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大致可以看到这样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可称为表象的再现,表象就是事物的具体物理的形状,刘勰所说“视通万里.物无隐貌”、“眉睫之间,卷舒风云之色”.即指表象的再现。第二阶段可称为表象的组合.由此开始了创造性的艺术想象,即“诗人感物,联类不穷,留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第三阶段可称为“意象”的创造,所谓“意象”,不是事物表象的简单再现和综合,它已经融入了作家的思想感情等主观因素。所谓“意”:即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即外在的具体的物象。简言之,意即主观情绪,象即客观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一言以蔽之:意象即“意中之象”。它追求主客观在一个具象或抽象物中的紧密结合。可以说:诗的一切生命力.就在意象的塑造上,它是诗歌欣赏与写作的焦点,是诗歌艺术的精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