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21届学术年会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21届学术年会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21届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09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09-10-20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2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主要根据笔者亲身经历的地质部——地质矿产部——国土资源部系统这项工作的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史料编写的,目的是与读者共同总结交流经验教训,六十年来几代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者不仅解决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许多实际问题,而且丰富了地质科学的宝库,值得亲身经历者参加发掘和整理。作者欢迎对本文中的不妥之处提出批评指正。
  • 摘要:在前人有关大地构造不同表象的基础上,本文叙述了作者综合这些表象而提出的地球脉动假说,以及进一步依据引力和核能的特点从物理上解释这个假说。
  • 摘要:北京地质工作已走过了将近一个半世纪的历程。自1863年美国地质学家庞培莱来京考查京西煤矿起至1948年,这80多年是地质工作的起始阶段。此期间,中外地质学家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但是,由于当时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战乱不断的局面,工作断断续续,发展缓慢,地质工作面貌总体变化不大。新中国成立后,地质工作迅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地质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科学技术发展令人印象深刻。60年来,十个方面的科学技术极大地改变了北京地质勘查工作的面貌。本文现举例说明。
  • 摘要:对“泥河湾层”地层、古生物和古人类遗迹的研究,已有近90年的历史,人体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国外学者研究阶段(1921~1949年)。1921年法国神甫文森特到阳原泥河湾主持泥河湾教务期间,收集了大量哺乳动物化石。1924年法国古生物学家桑志华陪同英国地质学家巴尔博到泥河湾考查,同年发表论文将泥河湾村附近的地层分为两层,下部称泥河湾层,上部称土洞层。1927年巴尔博等将上述两层合并,把黄土层以下和“红色粘土”层以上的地层合称为“泥河湾层”,并认为其时代相当于欧洲的维拉方期。rn 1930年法国地质学家德日进等发表了《泥河湾哺乳动物化石》专著,“泥河湾哺乳动物群”就此确立。1930年~1941年间德日进及桑志华将“泥河湾层”划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主要由白色粘七组成,为上维拉方期;下部主要由砂砾岩组成,为下维拉方期。1948年第18届国际地质大会建议欧洲的维拉方动物群及其相应陆相地层作为第四纪早更新世的代表,中国泥河湾动物群与维拉方动物群相似,因此其所在地层可以进行对比,随之,“泥河湾层”就作为与维拉方组时代相当的中国北方第四纪早期标准地层之一。rn 新中国成立后,对“泥河湾层”转向由中国学者占主导地位较广泛深入的的研究阶段。主要有1954年存纪念中固猿人发现25周年大会上,我国地质工作者把“泥河湾层”时代定为早更新世,并成为我国北方,特别是华北地区早更新世标准地层之一。1957年贾兰坡、王建提出了“泥河湾期地层柱是最早人类的脚踏地”的观点。rn 1964年王克钧等把泥河湾层改称为泥河湾组。以后“泥河湾层”和“泥河湾组”并存。1976年贾兰坡、卫奇论文指出通过“许家窑遗迹的发现,证明泥河湾层”上部还包括晚更新世的沉积。随着七八十年代对泥河湾层(或)组的深入研究,对原有的传统观念提出越来越多的疑议,其中具代表性的有:1978年吴子荣提出“泥河湾层上部可能有中更新统存在”。1988年于淑芳发现泥河湾层上部普遍存在布伦赫斯正极性世与松山倒转极性的界线,证实了泥河湾层有中更新统存在。1984年陈茅南等根据1924年巴尔博曾首先划分出泥河湾层和土洞层的事实,结合近些年发现泥河湾层上部有中更新统的存在,因此将上部中更新世地层命名为小渡口组。同时将贾兰坡等在许家窑古人类遗址发掘中发现出的“泥河湾层上部还包括晚更新世沉积的地层,命名为许家窑组”。rn 特别应提出的是1982年贾兰坡、卫奇在《地质学报》论文曾建议“用古人类学和考古学的成果,建立我国第四系的标准剖面”。1991年卫奇在“泥河湾盆地旧石器遗址地质序列”一文中全面报道了古人类遗址的重大发现,并列出泥河湾旧石器文化遗址地质序列。2001年朱日祥、鲍立克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论文,将阳原小长梁泥河湾文化遗迹年代确定为距今136万年。至此小长梁作为公认的人类活动的见证和中华大地古人类早期发祥地之一,被镌刻在北京中华世纪坛270m 青铜通道第一层台阶上。rn 令人惊喜的是近些年的在阳原马圈沟遗址文化层(属小长梁遗址层以下层位)发现有大量文化遗址,美国布朗用古地磁测定其年代为早于距今180万年,可能达到200万年,朱日祥测定为166万年。由此证明,马圈沟遗址是泥河湾层最低层位,是东北亚最早的人类文化遗址,同时也是东亚乃至全世界人类活动最早的地区之一,并有可能找到更古老的人类遗迹。
  • 摘要:矿床在地壳中的分布极不均匀,这种不均匀表现在时间演化和区域分布两个方面。地史演化上成矿作用表现为:成矿物质由少到多,矿床类型由简到繁,成矿频率由低到高,聚矿能力由弱到强,中生代达到极至。在分布区域上,常常在局部范围或区段形成某种或某几种元素的工业富集,甚至构成大、中型矿床连片分布的巨量堆积,即成矿集中区或矿聚区。中国东部位于西太平洋中段,中生代以来亦进入了覆地翻天之巨变,且导致了大规模成矿作用,控矿条件的变化取决于地球的深部过程,尤其是成矿物质的深部来源。因此,地幔热柱多级演化控制的成矿物质反重力运移可能是认识巨量矿质堆积的钥匙。本文探讨了成矿元素的深部来源运移途径,以及慢枝构造的成矿控矿作用。
  • 摘要:混合岩常常大面积地分布于国内诸多前寒武纪的结晶基底,也出现于许多造山带的核部杂岩之中,他的成因和地球动力学意义日益受到地质学家的注意。加拿大矿物学协会(MAC)2008在魁北克举办了混合岩研讨班并出版专辑“Working withMigmatites”,集中反映了近10年来国外在混合岩研究方面的新成果。在混合岩成因上深熔作用占主导地位,明确提出交代作用与变质分异,即使存在也是从属于深熔作用的;提出了定量混合岩的形态分类,作为观察和制定填图单位的基础;强调混合岩的形成是地壳分异过程的动因,地壳中的水流体、地壳深部的应力对于熔体的形成起到关键的作用。因此本文探讨了混合岩的历史回顾及发展动向。
  • 摘要: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始了中国地质科学发展的新纪元,在60年中取得了极其伟大的成就,这是有目共睹的。笔者对这一期间的自主创新方面的情况提出一些看法。
  • 摘要:新时期地质工作于计划经济时期的传统地质工作相比,在服务对象、体制机制、工作内容、服务深度广度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此,要求地质工作组织管理也相应地发生变化。本文从分析总结这一系列转变入手,基于总结多年地质调查工作管理经验和个人的体会,对新时期地质管理工作和应遵从的地质工作客观规律进行了讨论和阐述。
  • 摘要:过去,在中国地质界和科技界,普遍认为,中国现代地质事业是始于民国初年,1912年初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地质科是第一个官办的地质机构。作者认为,中国近代地质事业的诞生时间,至少应提前至晚清的光绪初年;本文现就中国近代地质事业的诞生和旧中国地质事业的传统做一剖析。
  • 摘要:史学可以分成三大板块:①人史②事史③思史。人史以人为主线,主要突出个人的作为和贡献,以便后人学习和参照。事史以事业为主线,主要记载群体的作为和贡献,以便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思史以思想为主线,主要展示认识过程、成就,以便掌握高明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据本人看,思史乃人史、事史的根子,因为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的作为、实践都是被其思维方式、认识论、方法论指挥和导演的。科学技术之所以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是人们的思想认识更新。认识对了就进步的快,否则就慢;认识上有突破了,事业才有大发展。地质科学史最大的特点就是重新认识。这是一条基本规律,不论参加者是多么高的学术权威,无一例外,都受这条规律的支配。然而只是说“重新认识”是不够的,这是一个尚待深入剖析的笼统概念。笔者就推导出的要点做一介绍。
  • 摘要:中国地学会创建于1909年,是中国最早的自然科学学科的学术团体,也是第一个中国地球科学学术团体之一,是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理学会的前身,它的诞生揭开了中国近代地球学体制化的帷幕,标志着近代中国地球科学理论知识在中华大地上萌发与发展。中国地学会创建于“辛亥革命”胜利前夕,可贵的是主要发起者和领导人,都是同盟会的老会员,积极投身于“辛亥革命”政治上是一个有强劲革命色彩的进步学术群体,就是地质界也少人知晓。学会运用“地学”一词命名,突显出创建者张相文等的远见卓识,深值得追忆和探考。学会虽然侧重于地理科学但在《地学杂志》上反映的成果也蕴涵着整体地球科学发展的历史渊源,“地学”是地球科学的总称,当时尚未能达到共识,不同时期、不同有代表性的大家,持有不同定义和概念,究其溯源,也可以说是与时共进的。本文探讨了中国地学会的发起与成立,介绍了中国地学会的学术活动。
  • 摘要:1909年,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在格致科设立地质学门,开创了我国高等地质教育的先河。2009年,是我国高等地质教育百年华诞。100年来,伴随祖国的复兴历程,高等地质教育从无到有不断壮大,留下了几代地质学人开拓的足迹,凝聚了他们用心血和汗水铸就的辉煌。在地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百年中,我国高等地质教育大体经历了4个阶段:(1)新中国成立前起步探索的四十年;(2)1949-1966年迅速发展的十七年;(3)1966-1976年年遭受破坏的十年;(4)改革开放30多年来恢复发展与改革创新。从中反映了高等地质教育与祖国同行的不同时代特点和发生的巨大变化。本文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从人才培养、办学格局、管理体制、学科专业、培养模式、对外开放、人才流向7个方面,介绍了百年来我国高等地质教育发展变化的特点。第二部分以史为鉴,就新时期新阶段我国高等地质教育如何实现科学发展,谈了几点认识和思考。
  • 摘要:本文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建系100周年谈起,对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育改革持续进行;经济体制转型期的教育改革;以及高等地质教育的改革如何应对时代挑战等问题做一综述。
  • 摘要:“文革”期间,陈丕基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图书馆阅览室的一堆废纸里偶然发现了翁文灏,用毛笔写的一封信,就将它拣出来收藏了很久。最近陈将此信交给石宝珩,认为可能有史料价值。石宝珩又向潘云唐咨询信中提到的人物。潘云唐作答:收信人建猷是尹赞勋,赓阳是李春昱;信中提到的谢季骅是谢家荣,孙铁仙是孙云铸。笔者反复欣赏这封简短的信,首先对它的内容感觉兴趣,信上主要谈了中国地质学会第20届年会的地点问题和经费问题。前一个问题,谢家荣主张在贵阳开会,孙云铸主张在昆明开会,翁文灏认为两地均可,只是需要学会书记致函各理事征求意见。后一个问题,翁文灏提出需请学会书记作具体计划与理事函商,在同一函内协商此二事更好。以往人们对翁文灏有一些看法,说他脾气大,爱发火,甚至极左年代更进而将他打成“旧中国地质界的学阀学霸。“可是很多老科学家又客观地指出,翁文灏有时发脾气完全是为了工作,工作干完,问题解决以后,就从不往心里去。从这封信上看米,翁文灏对待同僚属下是何等亲切、和霭、谦虚谨慎、发扬民主,充分协商。他对比自己小13岁的尹赞勋和比自己小15岁的李春昱都称“兄”,而自己落款却道“弟”。这对翁的为人处世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 摘要:翁文灏(1889-1971)先生是一位著名的地质学家。满清末年留学比利时,在罗文大学专攻地质学,1912年获自然科学博士学位。他的学位论文《勒辛地区的石英玢岩研究》是中国学者发表的第一篇地质学博士学位论文,翁先生是我国地质学者第一位博士学位获得者。1913年他回国后即在工商部地质研究所任教,1916年任地质调查所矿产股股长,1919年任地质调查所代所长,1922年任中国地质学会第一届评议会副会长,1926年至1938年任地质调查所所长,翁文灏先生是我国地质事业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对我国早期的地质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翁先生在我国从事地质事业是由从事地质教育工作开始的,早年曾在北京大学地质学系任教,并对地质学系的工作给予过许多指导、支持和帮助,2009年是翁文灏先生诞辰120周年,适逢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建系100周年,谨简要记述翁文灏先生与北京大学地质学教育的一些事情,以表达对翁文灏先生的缅怀和敬意。
  • 摘要:谢家荣,地质学家、矿床学家、地质教育家。是中国第一代地质学家之一。在基础地质科学与应用诸多领域都有建树,是中国矿床学的主要奠基人。领导了资源委员会矿产测勘处,是中国经济地质事业的主要开拓者。曾在北京大学、清华人学、中山大学任教,曾创办南京地质探矿专科学校,培养了几代人才。本文现就地质学家谢家荣的生平及成就进行介绍。
  • 摘要:大庆油田是怎样发现的?50年来争论不休。松辽平原石油普查项目的提出对大庆油田的发现至关重要,没有松辽平原石油普查项目就没有大庆油田的发现。大在量史实证明,将松辽平原石油普查项目的提出归功于李四光和他的地质力学理论是没有根据的;阮维周、翁文波、谢家荣、孙健初、袁复礼、潘钟详、王嘉荫、李四光等中国地质学家和以A.A.特拉菲穆克教授为首的苏联专家组关于松辽平原含油远景的论述是松辽平原石油普查项目得以提出的理论依据,其中尤以谢家荣的论述最多,也最为深刻。rn 谢家荣和黄汲清足松辽平原石油普查项目的直接提出者。
  • 摘要:科学的基本特点是探索,没有探索和创新,科学就失去了灵魂。在科学的探索过程中,应当允许各种思想露头并展开交锋。困难不能成为消极退缩的理由,地球物理现象的复杂性虽使人们难以准确认清地层中发生的各种现象,但在这扇门紧闭的同时,各种地下物理现象所特有的间接证据,却为世人敞开着另一扇认清地震实质的窗口。对地震问题的理解,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才不会被复杂的表象所谜惑,而它本身的复杂特性正说明了地震现象拥有的多头绪性。这或许是对地震现象的认识一直争议很大的原因。地震,这一复杂的自然科学问题,它的所有表现形式,正逐步被人们所认清、理解。而据此提出的探寻其成因的各种理论,正是人们不畏困难挫折,为寻求真理奋勇探索的精神冲锋。目前,比较有影响力的理论是美国工程师里德先生在1910年为解释旧金山大地震提出的“弹性回跳说”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傅承义先生提山的“红肿说”与耿庆国教授的“旱震理论”。其中后两种是相互关联一体的。其余多种观点虽各有自身的依据,然而以举证学的重要原则来说,“孤证不举”,又因笔者依自己的判断,很多观点在基础性的常识认识中各有缺陷,且举证不足,故暂不论述。
  • 摘要: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地质学门创建于1909年,从这时算起,中国的高等地质教育已走过了百年历程,特别是新中国建立后,高等地质教育有了巨大的发展,为我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谨以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和工商部地质研究所为例,可以看出培养地质人才的成才率是高的。高质量、严要求和对事业的奉献精神在早期的地质教育中有充分的体现,并且贯穿百年的地质教育中,这应该作为优秀传统得到继承和发扬,促使我国地质教育在新形势下有更大的发展。
  • 摘要: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创建于1909年,是我国高等学校中建立的第一个地质学系,是我国培养高等地质人才的第一个教学单位,也是我国最早的一个地质学术机构。北京大学地质学系一直是我国地质教育和地质科学研究的重要生力军,培养出众多地质人才,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杰出人才,地质学系毕业生和曾在北大地质学系学习过的学生中,有52人成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993年,北京大学地质学系被国家教委确定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2008年,北京大学地质学专业成为国家高等学校“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北京市“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点”。本文现就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建系一百周年所取得成绩做一回顾。
  • 摘要:李四光生在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而处于内忧外患、灾难深重的年代。刚十五岁他就远渡重洋去日本学习造船,以求船坚炮利救中国。本文就李四光诞辰120周年之际,借地质之光纪念卓越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
  • 摘要:本文通过对丁文江促成李四光回国任教;帮助李四光创立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支持对李四光冰川学说的研讨,鼓励百家争鸣;李四光曾获中国地质学会第二届“丁文江先生纪念奖金”等历史事件的叙述,阐明了丁文江与李四光在发展地质事业上是精诚合作的这一客观史实。
  • 摘要:李四光(1889-1971)教授是我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和先驱者之一,是一位卓越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他曾两度在北京大学执教,1920年至1928年任地质学系教授,1931年至1936年任地质学系研究教授,并任地质学系主任,对北京大学地质学系的建设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2009年是李四光教授诞辰120周年,适逢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建系100周年,本文追忆李四光教授对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对我国高等地质教育事业的卓越贡献,学习他培养地质人才的理念和实践,以改进和加强高等地质教育工作。
  • 摘要:李四光与翁文灏都是我国著名的地质科学家。他们不但是我国地球科学的主要奠基人,而且还是我国整个近现代科学事业的重要倡导者与组织者。翁文灏和李四光生卒年月日分别是1889.7.26~1971.1.27和1889.10.26.~1971.4.29.他们同年生,同年逝世,翁早生3个月,早逝3个月零2天,而实际算下来,他们的寿命刚好都是81岁零185天,这是何等的巧合?2009年,有关各界都隆重纪念他们的120年诞辰,传颂他们为发展我国地质科学事业而共同奋斗的动人佳话。本文借李四光与翁文灏诞辰120年之际,谨简要记述两位的生平事迹,及作出的贡献。
  • 摘要:翁文灏,字咏霓,浙江鄞县人,生于1889年,今年是他诞生120周年。翁文灏是我国地质事业和地质科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也是我国地理科学的一位创始人。翁文灏的事业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和丁文江、章鸿钊一起,创建地质调查所,开展地质调查和学术研究,并进行组织领导;第二阶段是从1935年担任国民政府行政院秘。15长开始,后当6个月行政院院长,直到全国解放前夕担任总统府秘书长,是他的从政时期;第三阶段是解放前后脱离蒋介石,1951年同国直到1971年逝世,是为新中国服务的时期。观其一生言行,突显了一位爱国者的胸怀。本文就我国地质事业和地质科学的创始人和奠基者翁文灏先生在教育和培养地质科技人才以及在构造地质和地壳运动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对中国猿人的发现和研究中的组织和推动工作,推动中国土壤调查和研究;在地理学上、学术团体建设和中外学术交流所做出的贡献做一介绍。
  • 摘要:翁文灏(1889-1971年),字詠霓,浙江鄞县(今宁波市)人。地质学家、地理学家,我国近代地质学、地理学奠基人之一。翁文灏少年获秀才功名,后留学欧洲,是中国第一位地质学博士。他早年致力于开创中国地质科学事业,培养了中国第一代地质学家。1921年后长期任地质调查所代所长、所长。rn 他在地质构造学、矿产区域理论、地震学及地图学等诸多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提出的燕山运动学说,被地质学界沿用至今。在他的率领下,地质调查所在地质学、地理学、古生物学及地球物理学等学科的基础地质填图、矿产资源调查、地质古生物及古人类研究、地震测量与研究、地质学理论研究,以及中国土壤调查与研究、中国地图编绘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奠基性、开拓性的成就。在他努力之下,地质调查所成为具有比较完整学科设置的研究室,设备先进的实验室、绘图室,及收藏丰富的图书馆、标本陈列馆的科学机构、国际同行关注的学术重镇。1929年,翁文灏主持创办了清华大学地学系,并任第一届系主任。他曾担任中国地质学会会长,中国地理学会会长、清华大学代校长等众多学术职务,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他还先后被推选为英国伦敦地质学会会员、德国哈勒自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院士等荣誉职衔,并两度出任国际地质学大会副主席。翁文灏1935年末从政,历任行政院秘书长、经济部部长兼资源委员会主任委员、战时生产局局长等。在致力于推动战时后方经济发展,为抗战胜利提供物质保障的同时,翁文灏仍极大地关注和倾心于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与进步,提倡和促进地质学家和地质科学为抵抗侵略做出应有贡献。1951年回国后,翁文灏关心祖国科学与经济发展,1954年后历任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常委,其爱国精神受到毛泽东主席赞誉。
  • 摘要:乐森璕(1899-1989),字季纯。贵州省贵阳市人。著名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地质教育家。192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1936年获德国马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第四、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古生物学会名誉理事,全国地层委员会委员等职。本文谨简要记述乐森璕教授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的一些事情,以表达对乐森璕教授的缅怀和敬意。
  • 摘要:吴汝纶中年即热爱西学,直至临终前仍记西学日记。他评价推荐严复译《天演论》等西方名著,与桐城派传统“道统”决绝。吴芝瑛评价美国麦美德《地质学》(中文版)。他叔侄二人宣介的宇宙、地球、生物演化之进化论思想,为推进清末变法维新思潮,促进社会变革,产生了重要的社会效应。也使桐城派“文统”走向了推陈出新。
  • 摘要:本文现就杨锺健老师逝世30周年之际,对杨老的治学精神进行探讨,就杨老对笔者提出的三点教诲做一简要介绍。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