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会
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会

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会

  • 召开年:2008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08-11-20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根据2004年7月~2006年5月近两年北京上甸子大气区域本底训Eppley PSP总日射表观测太阳辐射数据,分析了PSP表的热偏移特征,并以Eppley8-48型日射表和NIP直射表分别观测的散射的直射辐射之和作为总辐射的标准值,分析了PSP总辐射误差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PSP总日射表的热偏移呈现正态分布特征,平均值为-8.8(2.7W·m-2:PSP表热偏移国家气候中心的辐射源,北源京:象局和城局的影响,其中市:北和京:象局的京环境研为明国。市标准总辐射京:所科学院上甸热偏移子的正的PSP总辐射的平均误差区为-20.0W·m-2,域大本日平均热偏移值于月底,平均误差站近-11.0W·m-2。PSP测观的总一转身台:误差)呈准正态分布特征,文所科学院根据区别。PSP总辐射的京:误差市太阳科年月的~近以及院观均据京环环两,总日了射表型辐射表的测太阳辐射PSP总日身表测观数局的影响。太阳辐射值的分析~近学总辐射中散射市对射的京:~近);PSP总日射表的测观数局据了的的影响。本文研究热偏,总日射表测观的总辐射,偏移了热移子正,总日射表标的征辐移特院的影响。
  • 摘要:本文依据2001年11月-2007年5月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公布的SO2、NO2、PM10日均空气质量等级大于或等于三级以上的污染日作为分析样本,统计分析了污染日三种污染物指数与同期南郊观象台(近郊区)的地面和探空气象要素的相关关系。并采用Hysplit-4后向轨迹分析方法,对出现四级以上污染的重污染日污染源进行了初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风向是造成上述三种污染物出现重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污染日大气较稳定,垂直对流和水平扩散作用较弱,湿沉降作用较小,因此污染物不易扩散和输送,堆积在近地面,造成重污染。北京西南、东南部地区以及沙尘暴过程内蒙古、河北北部是造成重污染天气的主要输送源地。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北京重污染过程的预警预测及其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 摘要:本文采用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技术中心提供的,包含有实际探空气球在各个气压层上精确的经纬度信息的新型探空资料,对2004年全国的探空气球漂移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探空气球的主要以纬向漂移为主,冬春季漂移距离大,夏秋季漂移距离小;除青藏高原地区外,一般在500hPa出现明显漂移,且在500hpa到100hPa之间,漂移十分迅速;我国自西南到东北,漂移量总体呈增大趋势,且具有季节性和区域性变化,能够反映出东亚大气环流的季节性和区域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揭示天气系统的变化情况,这对研究大气污染物迁移和空中水循环都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应用GRAPES(Global/Regional Assimilation PrEdiction Sytem)中的 Goddard 短波辐射方案 (Chou M D, Suarez M J. 1999)创建了紫外线数值预报系统(GRAPES-UV)。本文介绍了 Goddard短波辐射方案,以及GRAPES_UV系统的运行和个例分析情况。通过数值试验讨论紫外线(UV)对云、臭氧和气溶胶的敏感性,评估云、臭氧和气溶胶等大气成分对地表UV预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UV在有高、中、低云情况下均比晴空大幅度地减少,相对来讲,低云对UV的减弱作用较大,中云其次,而高云较小,减少幅度分别达17.39、23.01和26.69%。GRAPES模式中云的微物理方案对UV预报有较大的影响,云微物理方案的改进使UV的预报尽可能地与天气比较一致。紫外线指数(UVI)与云的分布以及天气形势密切相关,UVI在晴空和对流云降水地区的强烈反差是UVI的重要特征;臭氧浓度的变化对UV-B的影响最大。在晴空和有高、低云两种情况下,当臭氧浓度增加一倍时,UV-B分别减少了67.61%和69.39%;当臭氧浓度减少一半时,UV-B分别增加了85.92%和85.71%。在敏感性数值试验中应用了臭氧总量预报模式预报的大气臭氧总量,由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以及300N以南洋面的臭氧浓度比同纬度其它地区偏低,因此这些地区的UVI预报也明显偏高,特别UV强度达到5级的地区明显扩大。另外,南海以及200N洋面上许多地区UVI偏高2以上;加上气溶胶光学性质资料,总的效果是使应用臭氧总量预报的UVI变小了,特别UV强度达到5级的地区明显缩小,又恢复和接近业务上仅用臭氧总量气候资料的预报。应用国际上通常采用的临界成功指数(CSI)对2007年夏季北京和上海UV预报进行统计检验。北京和上海24小时紫外线强度等级为强和很强的CSI分别为0.625和0.780,接近和高于同样方法的美国检验结果0.677。该系统从2006年3月起,一直在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的业务系统中正常运行,并在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中心网站上发布UVI和紫外线强度等级预报,及提醒公众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 摘要:本文应用8年(2000-2007年)7、8、9三个月逐日大气成分PM10观测资料及高密度气象观测资料,通过模拟的北京奥运期间(7-9月)高污染过程,分析北京及周边地区历史逐日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观测时间剖面的波动曲线,提取和计算高污染(PM10浓度峰值大于150微克/米)与多气象参数的关系,建立北京及周边区域污染聚集与扩散气象条件的24-48小时天指数预报方法。分析研究2008北京奥运期间污染聚集与扩散的气象条件,研究北京形成盛夏季节“静稳型”高温高湿的大气动力与热力等气象条件参数,在研究周边地区污染物对北京影响的诊断方法设计中,引入适应度函数分级方法,采用以北京地理坐标为中心的径向坐标系投影,求解关键要素风场对北京污染输送的贡献,建立北京局地污染物扩散或聚集、以及北京周边区域可能污染向北京集聚的气象条件的参数PILam(Pollution Index Linked with air-quality and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预报方法,给出定量诊断北京局地和北京周边地区有利于污染向北京集聚或扩散的区域及其方位和强度的诊断和预测方法。 本文以可吸入颗粒物API公报值对本文的PILam指数预报方法的30天预报结果作了检验。结果表明,本文的预报结果与可吸入颗粒物API公报值以及北京南郊观象台的逐日实测PM10浓度值均具有良好的相关,其相关系数均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
  • 摘要:本文利用2003—2007年北京三个酸雨观测点观象台、上甸子、昌平站的酸雨观测资料,介绍了北京地区酸雨概况,统计分析了酸雨发生频率,酸雨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得出了三站的PH平均值呈逐年下降、或波动下降的特征。空间上北京地区酸雨污染呈现了从南到北逐渐加重的趋势。处于北京东北方向的上甸子站酸雨污染最严重,PH值最低。处于北京下风口的南郊观象台,酸雨污染反而较轻。北京地区PH值检出范围在3.48-7.90之间。北京地区的酸雨、强酸雨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较强的降水对污染物具有较强的捕捉能力。PH值是受综合天气气象条件的影响。
  • 摘要:本文利用2003年在福建九仙山收集的云雾水和雨水酸度监测资料,对云雾水和雨水酸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化学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3年福建九仙山云雾水和雨水严重酸化,云雾水出现强酸的机会比雨水多出近一倍;云雾水、雨水的酸度和酸雨出现率随季节变化;西风影响时云雾水的酸度最大,北风时雨水为酸性,东南风时出现强酸雨的机会最多;云雾水和雨水受海洋因素影响明显,阴离子以CL-,阳离子则以NH4为主,云雾水中致酸离子与碱性离子的比值明显大于雨水。
  • 摘要: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SACOL)是国内第一个在高校建立的研究型气候与环境观测平台,拥有各类精密大气探测仪器。针对当前气候站仪器分散、数据格式多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大气探测仪器系统集成新思路,利用一台主控计算机完成对所有观测仪器的控制:一、将已具有网络接口的观测系统(微脉冲激光雷达、大气质量监测系统)通过Hub连接至主控机,利用远程桌面完成对观测子系统的控制;二、利用PCI总线,扩展主控计算机的串口数量,使TP-WVP3000和CE-318与主控机直接通信;三、采用电流环技术,将MFR等观测仪器输出的RS232信号经过长线驱动器,能够达到最远2000米的通讯距离;四、对具有美国Campbell数据采集器的近地层观测、辐射、土壤、通量等仪器,使用串口设备联网服务器将RS232信号转换成TCP数据格式,经以太网口发送至主控计算机,同时创建出与真实串口无区别的虚拟串口,不需要修改原有的基于COM通讯的Loggernet软件。本文方法以现代通信技术为基础,建立多种数字通讯传输方式,实现观测仪器集成式的自动化管理。
  • 摘要:雾是冀中地区秋冬季节常见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对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极其不利。本文着重分析了:廊坊地区出现大雾天气时的污染物浓度变化以及形成大雾的气象条件,并提出通过气象参数分析得出,出现大雾天气时,大气层结稳定,污染物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无法扩散等原因导致环境空气污染严重。
  • 摘要:本文选用2003年1月1日到2007年12月31日廊坊市环境检测站资料和同期气象观测资料,系统地分析了廊坊市SO2污染平均浓度和不同等级的逐月变化、季节变化、年变化、采暖期和非采暖期平均浓度的差异,以及SO2作为首要污染物的特征,并且详细讨论了SO2平均浓度与地面常规气象要素的相关性。
  • 摘要:目前的空气质量预报方法主要分为数值预报和统计预报两大类。数值预报方法有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开发的城市空气污染预报模式系统和中国气象局气科院开发的城市空气污染预报系统(简称CAPPS)。统计预报是根据近年来的气象与污染物浓度资料,通过普查找出与污染物相关较强的气象因子,再将这些因子与相对应的污染物实测数据建立定量关系,从而制作空气污染物浓度预报。本文试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的输出产品,采用逐步回归,以采暖期为例,分季节建立空气质量预报方法,制作so2浓度预报。结果表明,污染物浓度与所选的气象因子的相关性较好,是可用的,预报结果与实测值的变化趋势相类似,能反映出污染物浓度的变化规律,在07年冬季的试报中准确率也较高。但是预报值较实况值平滑,它反映的是污染物浓度的一种平均状况,对污染物浓度的日峰值变化预报较差。有待于完善或者与别的预报方法结合以获得更佳的预报效果。
  • 摘要:利用2007年武汉市9个环境监测点逐日PM10平均浓度资料和气象资料,分析了武汉市空气质量状况及气象条件对污染物浓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武汉市夏季空气质量最好,冬季空气质量最差,春季污染物浓度变化幅度最大。污染物浓度变化与气象因子关系密切,但同一气象因子在不同季节对污染物浓度影响不完全一致。
  • 摘要:本文通过对怀化霾日数的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进行分析,得出怀化11个县(市)气象站霾日数各地差别很大,呈现南部、北部等山区少,中部特别是较大城市所在地区霾日数较多的分布特征。近37年怀化市区霾日数呈明显增多的趋势,季节分布上以冬季霾日数最多,夏季最少;各月中以12月份霾日数最多。同时深入分析怀化市霾天气增多趋势原因,发现风速降低,大气静风频率增加,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增加等使霾日数增多等因素导致了霾日数呈现增多的趋势。并通过对2007年冬季一次持续重霾天气条件和大气层结构过程分析,当天气形势稳定,近地面和高空存在两个不同高度的逆温层的天气条件下易形成持续重霾过程。这些结论能为霾预报和防治提供重要参考。
  • 摘要:利用常州环境监测中心站空气质量资料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01-2006年常州空气质量的变化特点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常州最严重污染年份为2001、2002年;空气污染呈显著下降趋势。(2)污染最高发季节为冬季,其次为春季,再次为秋季,最少发生的季节为夏季。(3)污染出现最多的月份是1、3、10、11月,而6、7、8、9月则是污染出现较少的月份。(4)雾会加重空气污染程度,浓雾或强浓雾加重程度更深。由于常州空气质量呈逐渐好转的趋势,雾对API指数大小的贡献也呈下降趋势。(5)强降水会显著改善空气质量,但是弱降水只能对空气污染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6)逆温层占总污染日样本数的84.2%,逆温层的高度和厚度对空气污染有着重要的影响。(7)空气污染越严重,它和霾的相关性也就越好,反之越差。(8)强降水会显著改善空气质量,但是弱降水只能对空气污染起到抑制作用。污染物浓度与降水量级及时间呈反相关。(9)各月平均相对湿度和平均API值变化趋势完全一致。(10)风速与API平均值呈反相关关系,风速越小,污染越重,反之越轻。
  • 摘要:垃圾发电厂垃圾焚烧炉产生的主要气体污染物,如CO,Sox,NOx,HCl,HF等有害气体,以及多氯二苯并二恶英(PCDD),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s)等剧毒微量有机化合物。虽然废气在排出之前会经过数道工序进行净化处理,但仍然会残留一些有害物质向外扩散,同时垃圾焚烧后有残留的灰渣也会造成一些污染,因此,对其污染情况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引进污染源扩散模式,研究各种气象要素对垃圾发电厂区域内污染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建立污染物扩散的预报模型,加强对工业生产污染物对环境影响的评价,提高应对突发污染事件的气象应急能力,拓宽气象服务领域,为宿迁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 摘要:利用2004-2006年无锡市环保局提供的空气污染指数实况资料,分析了其年、月及星期的变化规律,发现了污染指数不仅有明显的月、季变化,同时还存在着较明显的“周末效应”,即周末的空气污染指数明显小于工作日,而且在秋、冬季表现的更为明显。并利用同期气象部门观测的主要气象要素资料——降水、能见度、24小时变温、变压,及反应大气边界层动力特征的逆温层厚度、混合层高度等,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空气污染潜势预报,对空气污染指数与气象要素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建立了不同因子组成的经过优化的逐月空气质量预报系统,并考虑了由于星期变化而引起的空气污染指数“周末效应”的作用,形成和改进了城市空气质量预报系统的开发。
  • 摘要:本文分析了景德镇地区酸雨的统计特征,并对比了降水量、气温、降水K值和本地主要污染物so2、NO2、可吸入颗粒物含量与酸雨PH值的关系,分析了造成酸雨的天气形势,初步指出了景德镇地区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主要结论如下:(1)景德镇地区的降水基本上都是强酸雨,强酸雨率达72.6%。弱酸雨也有一定的比例,为18.3%。无酸雨率只有9.1%,这意味着景德镇地区100场降水中仅9场降水不是酸雨。降水平均PH值为4.36,最强酸度的PH值为2.87,降水的最大PH值7.03。(2)景德镇地区的酸雨有一定的月分布规律,6月、7月、8月PH平均值较大,降水酸度小,即这三个月中酸雨的危害越轻。12月、1月、2月、3月PH平均值最小,降水酸度大,即此四个月中酸雨的危害最重。(3)对景德镇地区酸雨208个样本中降水PH值与K值、so2、NO2、可吸入颗粒物含量分别求相关,得PH值与K值的相关系数是-0.34995,呈反相关,PH值与so2含量的相关系数是-0.21007,呈一定的反相关,这表明,景德镇地区酸雨的形成与本地的s02含量还是有一定的关系的。而PH值与No2含量的相关系数是0.18191、与可吸入颗粒物的相关系数是0.10353,竟然都是正相关,这表明景德镇地区No2、可吸入颗粒物含量大小对酸雨贡献不大。(4)分析了景德镇区酸雨最强时与最弱时的天气形势,酸雨PH值最小时的主要天气影响系统是高空低槽和切变。无论是低槽造成的降水还是切变影响,均存在明显的水汽长距离输送,与降水成因相似,本地的降水水汽供应主要并不是本地的水汽,同理,景德镇地区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也不是本地的so2的含量,而是大气中so2等污染物长距离输送的结果。而在PH值最大的前20名中,主要是副高边缘的降水和台风带来的降水。副高边缘的局地性雷阵雨,降水酸度主要是由于本地so2、no2等含量导致,光由本地的这些污染物含量要造成严重的酸雨还是不够的,而台风的降水水汽输送主要来源于太平洋,海洋上空的空气质量明显要好于内陆。所以在这二个天气系统影响下造成的降水酸度最小,这也是景德镇地区7月、8月的降水最不酸的主要原因。
  • 摘要:利用中韩合作沙尘暴监测项目的微脉冲激光雷达(Micro Pulse Lidar, MPL)观测的两次沙尘天气过程, 分析表明,当沙尘气团进入大连时,主要的沙尘层首先出现在边界层以上,随后与边界层接触并在湍流和下沉运动的作用下影响到地面,但当低层存在一个明显的逆温层时,将对沙尘的沉降到地面起延迟作用;MPL反演的近地面消光系数和地面观测的PM10质量浓度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相关系数达0.96,两者之间的转换系数在1.94到6.50mg·m-3·km-1之间。基本研究表明MPL可以精确地反演出沙尘气溶胶层的光学厚度和垂直结构。
  • 摘要:由空间分辨率良好的MODIS资料反演出的大气气溶胶产品,可以用来监测分析大范围的大气污染,从而达到对大气污染事件进行遥感监测的目的。移植威斯康星大学IMAPP(The International MODIS/AIRS Processing Package)中MODIS遥感大气气溶胶特性的源程序,建立起对DVBS下发的MODIS资料及时进行处理的系统,每天至少两次对MODIS资料观测区的大气污染进行自动监测,并将监测结果以图片形式发布到网上共享。通过对典型个例的分析,反演的大气气溶胶产品在揭示大范围大气污染事件的传输规律上有很高利用价值。
  • 摘要:选用2002-2006年呼和浩特年均PM10浓度参考序列,影响呼和浩特PM10年均浓度的多种因素为比较序列,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给出了两者之间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年均PM10浓度与年降水日数、年降水量、年扬沙日数、年均风速、年机动车数量关联密切(关联度均在0.8以上)。
  • 摘要:结合气象观测资料,对2005年9月~2006年2月在西宁获得的黑碳气溶胶(BC)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秋冬季大气黑碳气溶胶浓度变化比较剧烈,日平均浓度为4211.48ng/m3,其变化范围在1041.35~9653.81ng/m3之间;由于局地人为活动和大气垂直对流扩散等的影响,BC浓度的日变化具有明显的双峰值特征,即BC高浓度出现在上午9~11h和傍晚19~21h两个时段,低浓度出现在凌晨0~5h和下午14~17h;与附近(90km处)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的黑碳气溶胶浓度相比,偏高约17倍,但与国外一些城市和我国已监测的几个城市相比还是较低;由小时平均浓度最大出现频数统计分析得出该地区大气黑碳气溶胶本底浓度约为2300ng/m3。
  • 摘要:随着我国大气探测业务的飞速发展,区域自动气象站在大气探测领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有分布面积广、获取的气象资料准确度高、时空分辨率强、传输及时等特点,并且减少了复杂地形下人类无法进行连续观测的盲区,在气象服务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初步总结了区域自动气象站在莱芜气象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 摘要:酸雨是指pH值低于56的降水,号称“空中死神”,是当前全球主要环境问题之一。我国酸雨覆盖的国土面积已达40%,已成为世界上第三大酸雨区,东营市地处中纬度,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机动车数量的猛增,大气污染日趋加重,酸雨的出现频率和程度逐渐加大。本文利用东营国家气象观测站二级站2006年6月到2008年6月两年的酸雨PH值测量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统计分析东营市酸雨污染状况和变化规律及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并对酸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 摘要:根据青岛和烟台两个城市2004年3月1日到2005年2月28日空气污染指数日资料,并用NOAA的HYSPLIT-4模式对山东半岛进行后向轨迹的计算,追溯气团源地,以探讨山东半岛(青岛和烟台)城市空气质量与区域大气输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两城市空气质量较好,90%以上的空气质量为优或者良,个别天有轻微污染。山东半岛的气团后向轨迹可以分为四类,源地分别为内蒙古,河南和安徽一带,渤海,黄海。其中,前两种为污染路径,后两种为洁净路径。
  • 摘要:云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小水滴、过冷水滴、冰晶或它们的混合物组成的可见聚合体;有时也包含一些较大的雨滴、冰粒和雪晶。其底部不接触地面。目前对云高的观测主要以目测低云云高为主,误差往往较大,而大气中天气现象的发生与低云的存在密切相关,同时低云也是影响飞机飞行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能否较准确地观测低云云高,是检验观测员综合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本文主要根据云的外形特征、云高变化规律以及实测云高等几个方面,得到几种有效提高目测低云云高的几种方法,为目测观测云高提供参考。
  • 摘要:利用东营市地区所辖四个站1971-2005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及东营市环保局2000-2006年的空气质量环境检测资料,分析了沙尘天气的出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气候变化特征。找出了沙尘天气及主要污染物PM10的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治理沙尘天气提高空气质量的对策及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地处黄泛平原的东营市沙尘天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且春季最多、冬季次之,夏秋季最少,与空气质量具有较好地对应关系,即:也是春季最差,冬季次之,夏秋季最好。沙尘天气发生的次数多少与主要污染物浓度及大于等于10m/s的大风日数呈正相关。另外还与地表状况、前期降水有直接关系。近年来各级政府充分认识到了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大力推行退耕还林还草,绿化荒山荒地,恢复了天然植被,有效地抑制了沙尘来源,增加了植被覆盖面积。才使的沙尘天气呈大幅减少的态势,空气质量也在逐渐好转。
  • 摘要:本文统计了太原地区1959~2003年太阳总辐射的资料。首先把太原太阳总辐射资料统一单位,在此基础上用5a滑动平均的统计方法并用最小二乘法建立方程式,计算太阳辐射气候倾向率及日照气候倾向反映太阳辐射的45a变化趋势,用小波分析方法分析太阳总辐射的周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太原地区的年日照时数减少,年总辐射量呈显著减少趋势,有11年的周期变化,在1981年左右有突变。初步统计能见度低于10km次数在逐年增多,认为近年来大气混浊度和大气总悬浮粒子浓度的比例增加是引起太原地区太阳总辐射量下降的原因之一,说明太阳总辐射量的变化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
  • 摘要:支持向量机是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新一代机器学习技术,其非线性回归预测性能优越于传统统计方法。利用前日该污染物的日均浓度、前日地面平均风速、前日最低温度梯度等七个预报因子建立了基于RBF核函数支持向量回归法的大气污染预报模型,并利用十重交叉验证和网格搜索法寻找模型最优参数。乌鲁木齐大气预报实例表明:支持向量机显示出小样本时预报精度较高和训练速度快的独特优势,为空气质量预报提供一种全新的模式。
  • 摘要:据乌鲁木齐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1992年-2006年的749次大气降水PH值和电导率监测资料,分析了乌鲁木齐市区大气降水酸碱度和电导率的年际和月际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5年来,乌鲁木齐市区大气降水总体以中性和碱性为主,但有逐渐酸化的趋势,其中冬半年酸化更为明显,降水的年平均PH值以-0.048·a-1的速率递减,年酸雨频率以0.624%·a-1的速率递增。年平均大气降水电导率以-1.846μs·cm·a-1的速率递减。
  • 摘要:为了揭示目前浙江省酸雨污染现状及时空变化特征,对浙江省气象局所属的13个酸雨监测站2006年-2007年2年的降水pH值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浙江省酸雨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都很严重,冬季是全省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季节,夏季酸雨污染最轻;浙北的临安、杭州、绍兴,浙东南的舟山、台州、温州等经济发达地区是全省酸雨污染程度较重的地区,浙西南的衢州、丽水、云和等经济相对落后地区酸雨污染较轻,反映了本地污染源排放对降水酸化的贡献不容忽视。
  • 摘要:本文利用武汉市2002年全年的SO2、PM10、NO2的逐日平均浓度资料,2004年至2005年4个代表月(1、4、7、10)逐时PM10监测资料,以及同期武汉市观象台地面四个时次和高空两个时次的观测资料,对武汉市年大气污染状况及气象条件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武汉市城区PM10浓度的日变化特征,特别是对四季PM10日变化中高污染时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逐日资料分析表明,冬季各污染物的平均浓度最高,其次为秋季,但春季,PM10浓度的变化幅度最大,武汉市的主要污染物为PM10。武汉市各个季节的静风频率都比地面主导风向频率高,同时,冬季、秋季的接地逆温频率、低悬逆温频率较高,静风频率大,这是冬秋二季各个污染物浓度平均值高的重要原因。逐时资料分析表明,空气质量日变化模型随季节有很大变化,与季节、天气系统的关系密切,统计表明,青山厂前是日出现高污染时段最多的观测点。冬秋两季是PM10出现高污染时段最多的季节。
  • 摘要:以淮河流域为对象,在假设Z-R关系法、平均校准法、最优插值法、卡尔曼滤波和最优插值联合校准法以及卡尔曼滤波校准法等五种降水定量估测模式对于不同的降水类型而言能力有所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对前期降水定量估测结果误差变化的分析,以统计方差为判别标准来选取最佳的估算方法,进行多种估测结果的集成。通过对2007年7月上旬降水过程的应用结果分析,表明:在降水强度较小的情况下,该方法一种有效的集成方法,能够提高降水定量估测的能力;但是在降水强度较大的情况下,集成效果不佳。
  • 摘要:温度结构常数(CT2)对电磁波和声波在大气边界层中的传输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难于测量,尤其是边界层中上部。本文利用室内模拟方法对光学湍流进行了模拟,利用光斑图像得到了CT2廓线。模拟研究表明,Wyngaard的夹卷层CT2尺度公式仅在对流理查森数较小的情况下有效(Ri>40)。当Ri<40时,根据模拟和实测的结果提出了一种新的尺度公式。本文讨论了这些公式在估算夹卷层光学湍流方面的应用。
  • 摘要:根据大别山地区六安地面站1979-1998年的水气压和降水量资料,运用整层大气可降水量的经验公式,计算了大别山区的大气可降水量。分析得出大别山区可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和各天气系统的降水效率,结果表明大别山区具有很大的增雨潜力;介绍了大别山水库蓄水型人工增雨业务流程和作业实施。
  • 摘要:根据2008年7月31日雷达回波、风廓线雷达特征和自动观测站5分钟累计降水量资料对北京延庆境内在22:30-23:40期间组织的火箭消(减)雨作业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火箭消(减)雨作业在一定的环流背景和适当的作业时机下对雨强有一定的削弱作用。
  • 摘要:本文利用地面雷电探测网,多普勒天气雷达和常规天气资料,分析一次典型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的闪电活动演变特征。整个系统生命史中负地闪占主导地位,正地闪则表现的不活跃。地闪主要分布在较强回波区域内。负地闪主要密集地分布在较强的回波范围内,且多集中在回波强度梯度变化大的区域;正地闪多稀疏地分布在较弱回波范围内。地闪绝大多数分布在低于-40℃的温度区域内,而密集的地闪多分布在温度变化大的区域内。利用大气电场平均变化仪和快、慢电场变化测量仪针对探测范围内发生的闪电进行分析得出系统影响时刻内的云闪频数与地闪频数的比例为2:1。
  • 摘要:本文利用变分伴随方法结合反问题正则化思想研究了大气边界层GEM模式(考虑了水平气压梯度力、科氏力、湍流粘性力和惯性力四力平衡的大气边界层模式)中湍流粘性系数和地转风参数反演问题。首先写出GEM模式的切线性模式,引入包括稳定泛函的目标函数,利用变分伴随方法推导了伴随模式和目标泛函关于反演参数的梯度表达式,并给出了反演计算方案。最后在就单独或联合反演湍流粘性系数和地转风进行一系列理想数值试验。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变分伴随方法对GEM模式中的湍流粘性系数和地转风分别进行反演比较成功,而正则化可以有效抑制反演计算的振荡,提高反演精度。特别地,背景场控制的引入对于克服湍流粘性系数和地转风联合反演时的不适定是至关重要的。
  • 摘要:Red sprites(又称“红闪”或“红色精灵”)是发生在雷暴云上方的一种巨大放电现象,通常出现在地面上方40~90km之间。为了解我国大陆上方的Red sprites,2007年夏季,在山东沿海地区开展了Red sprites 观测实验(Chinese Red Sprite Observation Campaign, CRSOC)。实验期间共观测到 17 次 Red sprites, 所有 Red sprites 均成簇(cluster)出现, 而且形态多样, 有圆柱状, 带有天使状翅膀的柱状、胡萝卜状和跳舞状等。Red sprites 持续的时间范围为 40~160 ms, 平均值为 61 ms。Red sprites 与母体雷电的时间差范围在3.4~11.8ms之间,平均值为7.1ms。
  • 摘要:本文研制了包括两个正交环天线的磁场测量系统,并在高电压实验室经过了标定,得到了定量化的标定结果,该结果表明制作的磁场测量系统工作稳定可靠。磁场测量系统在人工引发雷电实验中得到了应用,获得了完整的距雷电通道60m处的磁感应强度波形。基于静磁场安培定律和所测磁感应强度,估算得到人工引发雷电0602两次回击的电流分别为39.8kA和29.1kA,与雷电流的实测结果41.6kA和29.6kA接近。磁场测量系统为雷电近距离电磁环境的研究提动了一个有效手段。
  • 摘要:为尽可能地减小计算加权平均温度的误差,提高地基GPS遥感大气水汽总量的精度。本文首先分析了几种不同的计算加权平均温度的方法,采用这些方法计算了华北地区张家口、北京和邢台的加权平均温度。通过对比检验,发现对于华北地区来言,常规的计算模型普遍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在对加权平均温度与地面各气象要素的关系分析基础上,分别建立了华北地区基于地面气象要素的单因子和多因子回归方程,较好地满足了GPS遥感水汽总量实时性和高精度的要求。
  • 摘要:为满足县级作业单位火箭人工增雨效果评估需要,开发了县级火箭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评估系统应用软件,采纳了增雨率直接应用法、有一定物理条件约束的区域对比法和回归分析法等评估方法,适合县级火箭增雨作业人员操作使用,为人工增雨的社会及经济效益评估提供依据。利用该系统对火箭增雨作业效果进行评估时,要区分降水云系、作业季节或临近实际探测资料分析而定。如果在大范围层状云系影响下,已知上游地区未实施作业,可以使用区域直观对比法,如果上游地区作业情况未知,则根据雷达探测资料等信息确定影响时间后,选择增雨率直接应用法进行评估;如果增雨作业时间为6-8月,则此期间以对流云增雨为主,在已知相关性较好的观测站未受到增雨作业影响时,可采用回归分析法进行评估,如果相关性较好的观测站可能受到增雨作业影响时,则选择增雨率直接应用法进行评估。
  • 摘要:随着工农业生产及防灾减灾的迫切需要,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已作为一种科研与应用相结合的抗灾减灾手段被广泛使用。但是由于受基础原理、作业工具、作业方式和作业时机等因素的制约,特别是自然降雨量定量预报难的限制,对人工影响天气的效果评估至今仍然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困难的科学问题。目前国内外对增雨效果评估也尚处于探索完善阶段,因此笔者根据国内外现有理论成果并结合本地区气候情况和现有技术条件开开发了适合本区域的火箭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评估系统。
  • 摘要:本文对地面雨滴谱观测方法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增大取样面积、增加辅助观测手段、改进传统的滤纸取样法等观测方法对2004年-2006年在黑龙江省绥化市取得的地面雨滴谱资料进行了处理,分析了地面雨滴谱谱型、雨强、含水量以及雷达回波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各档雨滴尺度对总雨强的贡献等宏、微观特征。
  • 摘要:湖北位于长江中游,是中国东西交汇南北结合的中心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区面积18.6平方公里,境内地型复杂,多发干旱、冰雹等自然灾害,给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从1958年开始,湖北陆续使用飞机及“三七”高炮、火箭实施人工增雨防雹作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50年来,结合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开展了积云生消规律、暖积云的雷达观测、积云雨滴谱、冷暖云催化剂及人影催化效果评估等各项研究,取得了一批研究结果。本文通过对1980年~1985年湖北大冶人工增雨试验基地、2000年~2003年武汉中心气象台雷达探测资料,计算分析了湖北夏季暖积云的宏微观特征,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结合有利于人工增雨天气条件的分析,提炼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催化指标。
  • 摘要:本文针对对流云人工增雨作业效果的物理检验,提出了一种根据雷达回波参量自动选取对比云并进行效果分析的方法。以多普勒雷达的数据产品为基础,在作业时存在的所有对流单体中,通过比较它们与目标云的生成时间和空间位置,以及从其初始生成到作业时的回波参量及其变化特征,自动找出对比云,最后给出在整个生命期内目标云的回波参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以及目标云和对比云回波参量在同一时刻和同一发展时期的比较结果。依据此方法,研制了对流云人工增雨雷达效果分析软件。试验证明:此方法实用性较强,能够消除人为判别的误差,提高对流云人工增雨作业效果分析的科学性。
  • 摘要:通过对东江水库流域地理、气候特征的分析,采用最大增雨面积增水计算方法对东江水库在汛期进行人工增雨的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按照东江水库历年蓄水情况分析,在汛期(6~9月)进行人工增雨作业不会给东江水库造成风险;不仅如此,还要综合利用高炮和火箭,抓住一切有利天气、积极开展作业,这样才能达到多增雨、多蓄水的目的。
  • 摘要:大气气溶胶在很多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它的来源广泛并且具有很大的时空变化,难以在全球范围内精确、实时确定气溶胶的性质、组成及时空分布,因而对大气气溶胶的研究依赖于监测手段的发展。地基试验能获取点源的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的地面测量数据,得到的气溶胶光学厚度用于卫星数据的预处理以及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的精度验证。而经过地基校验后的卫星遥感数据,可以反应大范围内实时动态的气溶胶信息。本文利用MODIS资料和地基探测的太阳光度计资料,对中国东南地区及近海海域的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进行了分析,讨论了适用于中国东南地区的大气气溶胶模型;利用连续的太阳光度计数据对MODIS资料的反演结果进行校验,结果表明:改进气溶胶模型和采用连续波段太阳光度计探测数据,可以提高MODISAOD的校验的结果。
  • 摘要:利用2007年闪电定位资料对江苏省闪电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江苏年闪电达到84万次,正地闪占4.2%。梅雨期及其前后的闪电特性、日变化和密度分布都有明显差异:①、春季正地闪高达34.6%,梅雨和盛夏期间仅为4.4%和2.7%;②、春季和盛夏闪电总体称单峰结构,而春季正地闪则呈双峰分布;梅雨期间闪电日变化呈双峰结构,峰值分别出现在下午和凌晨;③、春季闪电密度中心分别位于江苏的淮北和西南部地区;梅雨期的闪电主要集中在江苏的中西部;盛夏高温期间闪电集中在江苏的西部和北部地区。进一步分析各阶段的天气形势,结果发现:江苏春季两个闪电密度中心受两类天气形势控制,分别对应强对流和强降水天气;梅雨期闪电分布受500hPa的冷暖空气交汇和低层强烈的风速风向辐合区域影响,与低空急流的脉动、上游的中尺度地形也有一定关系;盛夏高温的闪电分布则与副热带高压及雨带位置以及江苏特殊的中尺度湖泊地形有很大关系。
  • 摘要:针对我省大面积开展火箭人工增雨作业的需求,利用2003年8月2日和11日进行较大规模的全省性人工增雨作业所获取的不同类型对流云单体,在人工增雨作业前后的回波参量特征变化,以及云体发展变化和同时刻地面降雨量等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实施大规模的火箭人工增雨作业后,效果明显,不仅加快了系统性对流云与多单体对流云的合并、回波面积扩大、强中心区域增强、径向风场出现中尺度气流辐合等,而且1.5°基本反射率面积、积分液态含水量面积、积分液态水量、凝结液态水量、对流云降水效率等回波参量均有明显变化,不仅有效地缓解了旱情,而且可为人工增雨作业效果的评估与检验,提供科学依据。
  • 摘要:通过对内蒙古中部地区(以呼和浩特为代表)18年降雹资料、人工防雹作业资料以及雷达探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再结合人工防雹催化运载工具(“三七”高炮)的性能、催化剂成核率以及单位体积冰雹云内的适宜催化量标准,从作业目标云系的选择、作业部位的选择、作业时机的评估、作业用弹量的评估、作业总体效果评估等多方面入手,得出对当地人工防雹作业方式及效果的客观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在选择作业目标云系时,对雹云云体强度的判断比较准确,绝大多数作业云的回波强度都在50dBz以上,而且具有特殊的形态特征,但对雹云云体高度的选择还存在着不确定性,一般选择的作业云回波顶高偏低;作业高度仍然偏低,难以达到理想催化高度,不能充分发挥高炮防雹作业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业效果,需通过改进作业工具及作业方式或采用联防作业等措施来弥补这一不足;大部分作业的时机掌握得比较好,但作业时间偏晚所占的比例也不小,约占总作业次数的1/3;每次作业的用弹量明显偏少,需根据冰雹云回波的强弱,适当加大作业用弹量或提高催化剂成核率,以达到人工防雹所需要的适宜催化量;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该地区人工防雹作业的有效率在85%左右,基本达到了预防和减轻冰雹灾害的目的。
  • 摘要:以2007年6月24日713雷达所观测到的雷达回波资料为例,结合多年来总结出的一些雹云识别指标、方法,指出包头地区雹云在雷达回波上的一些识别指标与特征。雷达回波的强度、高度、宽度是识别雹云的最重要指标,但强回波(≥40DBZ)中心的高度比回波顶高更能说明冰雹云的结构特征。观测到尖顶状旁瓣“假回波”,预示着有强对流云的出现。冰雹云回波形态特征如多单体回波的V形缺口,有助于冰雹云的识别及降雹点的预判。对流回波单体合并发展,易产生雹云。冰雹云的移向移速的突然改变,要引起警惕。冰雹云通常在发展阶段移速要快一些,成熟时往往突然减慢,冰雹随后出现;大的对流回波单体较长时间地停留在原地少动,往往会聚集更多能量,产生强对流的天气。
  • 摘要:利用地面露点温度求算整层大气可降水量的经验关系式,对2002年1月至2007年7月典型月(1月、4月、7月、10月)内蒙古地区117地面观测站上空的大气可降水量进行计算,分析了近5年内蒙古地区大气可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7月份是大气可降水量最大的月份,月平均大气可降水量达到2.497cm。内蒙古大气可降水量分布的高值区是在阴山到大兴安岭一线沿山的东南侧。大气可降水高值区与年平均降水量分布高值区相比,大气可降水高值区在河套地区有西伸的倾向,而大气可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梯度在东部的呼伦贝尔有减小的倾向。
  • 摘要:通过TREC法和傅立叶相位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雷达回波进行外推,并且将外推的图像与对应时次的实况作相关分析,当相关系数超过域值0.6时,可以继续外推,从而对灾害性天气的落区进行预报。同时利用最优化法,建立了本地各种云系的降水参数,并用此反演外推的回波强度的一小时降水量。业务实验表明,用该方法作出的落区预报误差较小,降水量也大致准确,在短时临近预报业务上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 摘要:针对目前防灾减灾中定量人工防雹用弹量的实际困难,文章引用三种人工防雹用弹量近似计算方法,对其所采用计算因素、计算设计方案和对典型实例计算结果等的对比分析,得出在青海地区适合采用的人工防雹用弹量近似计算方案,可以提高青海高原的防雹作业效果。
  • 摘要:本文利用青岛市气象局多普勒天气雷达基数据和自动雨量计资料,研究采用顺序kalman滤波技术进行多普勒天气雷达-自动雨量计联合定量估测降水的可用于实际预报业务中的方法。经过对青岛市多普勒天气雷达历史资料统计特征的分析,天气雷达资料的质量控制采取了空间连续性检验、平均值阈值检验、倾斜测试法和上限阈值限定的方法进行。多普勒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的选取采用混合扫描方法,雷达波束的充塞系数问题则不予考虑。天气雷达资料网格化方案,设计为滑动平均法。对自动雨量计数据的质量控制,采取上限阈值限定的方法,并对5mm/h以下的雨量不予采用。对于实时业务程序的设计上,考虑到雷达数据计算量大,以及节约计算机资源,和维护的方便,以分模块设计比较适宜。其中主程序后台以服务器方式独立运行,而显示模块则可以设计为人机交互模块。文章最后对降水估测结果的偏差和相对误差进行了分析,并对提高估测精度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 摘要:在气象业务中,单独使用雷达并通过Z-I关系确定的降水强度受到雷达参数、Z-I关系的不稳定以及暴雨衰减增大等影响,故气象工作者提出采用基准雨量计的测量实时校准雷达测值的方案,即雷达-雨量计联合探测的方法。本文采用技术比较成熟的变分法在青岛Sa雷达的应用,计算结果:雷达测量降水效准后误差明显比校准前有很大的提高。且对于较大范围的降水采样1小时校准精确于10分钟校准。
  • 摘要:随着青岛地区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各个火箭作业点所在地的周边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为确保奥运会帆船赛开闭幕式人工消减雨中火箭作业的安全,本文利用最新的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结合火箭作业点的实际情况,按照有关规定的要求,制作了火箭安全通道图。
  • 摘要:利用中尺度气象模式RAMS对2006年6月12~16日珠峰绒布河谷地区大气边界层结构进行了模拟,并将模拟的风温时空分布与风廓线仪LAP3000的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绒布河谷地区的局地环流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午后至夜间盛行山风,可持续12h,且风速较大;在山风盛行期间,山风的影响高度可达400~700m左右),其中下垫面不均匀性导致的温度差异是引起局地环流的主要因素;RAMS较好地反映了绒布河谷地区局地环流的时空变化特征。
  • 摘要:提出利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的物理量产品,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作为作业云中含水量;用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的像素点估算冰雹云的体积;采用高炮防雹作业用弹量估算公式,计算得到WR-98火箭用于地面人工防雹作业的参考用量,并通过实例验证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 摘要:利用NOAA卫星多光谱资料反演了云滴有效半径,采用多信息组合的RGB彩色显示方法,分析云顶微物理特征;运用Rosenfeld和Lensky的卫星微物理反演分析方法,建立云中物理过程与T-re分布关系,着重分析了不同积云的云物理过程和微物理特征。分析表明,中高纬内陆地区积云底层一般具有较深厚的凝结增长带和较小的云滴有效半径,晶化增长起始温度较低,具有典型的大陆性云物理特征;低纬度海岛与近海地区积云与大陆性积云相比,底层云滴有效半径普遍较大,碰并作用较强,晶化增长起始温度较高,具有大陆性到海洋性过渡的云物理特征;海洋上空积云底层的云滴有效半径最大,晶化增长起始温度高,降水带较深厚,具有海洋性云物理特征。
  • 摘要:本文对陕西渭北防雹基地建设项目从经济、技术和社会效益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究,从而得出建设好陕西渭北防雹基地必将会带来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显著的技术示范效益和深远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方面平均到人均增收38.2元,果区人均年收入增加100元左右。技术示范效益方面将采用冰雹云雷达识别新技术、区域联防等技术的应用,将极大地提高识别率和成功率;人工防雹工作将由原来的规模作业效应转化为科学有效的作业,从而使人工防雹工作上到一个新的台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形成多种新技术集合完整的、适合渭北地区特点的、具有当代先进水平的人工防雹体系。社会效益方面当地群众耳闻目睹了人工防雹增雨工程项目所发挥的作用,为进一步开展人工防雹增雨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对于稳定社会,保护农民退耕还林的积极性,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也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步伐。
  • 摘要:本文利用陕西1961—2006年96个地面观测台站冰雹日资料进行处理,通过对冰雹空间分析、季节、频次、月际变化的分析,得到了以下结果:①陕西冰雹分布的特点是陕北多于关中、陕南,关中的北部塬区多于关中南部川道,陕南山区多于河谷;②陕西的冰雹日数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秋两季是渭北、陕北、关中和商洛地区是冰雹多发区;③陕西冰雹高发期出现在20世纪60—80年代,90年代后渭北、陕北地区冰雹有所增加;④陕北、关中、陕南月冰雹日数的月际变化非常明显,6月降雹所占比重最大。
  • 摘要:利用北京顺义郊区2007年7月至2008年2月通量观测资料,对该地区夏季和冬季各能量分量的数值大小和变化规律以及能量分配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晴天状况下,夏季北京顺义郊区的净辐射、潜热、感热通量以及热储量的日平均值分别是151.1W/m2,78.0W/m2,31.3W/m2和42.2W/m2;冬季则是16.1W/m2,5.4W/m2,24.0W/m2和-13.3W/m2。能量的分配随季节变化而不同,夏季潜热占优势,热储量其次,而感热最小,它们与净辐射比值平均值分别是0.50,0.18和0.32;冬季,则是感热在净辐射所占比例最大,为0.56,其次是热储量,达到0.33,与夏季差异不大,潜热所占比例最小,仅为0.10。夏、冬季节波恩比值的昼间平均值分别是0.53和6.29。
  • 摘要:城市地区是全球二氧化碳(CO2)排放的重大贡献者,车辆和其他相关的人类活动排放是大气层CO2的主要来源,对于全球气候变暖有促进作用。北半球的城市气象观测已发现,城市一直是CO2的来源。本研究旨在探讨北京郊区顺义CO2通量的变化规律,争取为未来城市发展规划有关的政策制定和减少CO2排放量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利用了涡度相关的方法,从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在北京郊区顺义进行CO2通量观测,分析研究净辐射、CO2通量、感热和潜热通量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除夏季的下午部分时段外,北京郊区顺义是一个CO2到大气的净排放源,通量的日变化特征主要是受植被的光合作用、交通流量和人为排放影响,CO2通量的峰值主要发生在早上和傍晚的交通高峰时段。冬季CO2通量可以达到20μmolm-2s-1,夏季CO2通量一般显著低于冬季期间,尤其在白天,这主要是因为夏季有更多的植被在白天光合作用吸收了CO2和夏季减少了采暖所用的能源消耗而导致CO2排放的减少。虽然植被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但却没有能力吸收城市所产生的全部人为CO2排放,因此在多数时间,北京郊区顺义仍然是碳的排放源。
  • 摘要:本文通过对一次大范围有利环流形势下北京地区降雪预报失误的个例分析,以期对日后的降雪预报提供些许借鉴。首先,给出了前人研究得到的北京地区降雪预报的天气概念模型,阐述了北京地区降雪的两种典型天气形势。随后,围绕中层和地面天气形势的演变讨论了系统发生发展及移动的可能因素,结果表明,虽然中层的大范围环流形势对降雪有利但系统并未正面经过本地,而且地面东北的冷高压提前南压,有利于北京降雪发生的回流形势未能形成,这是北京未出现降水的主要原因。对数值预报结果对比分析表明,数值预报大范围形势预报较好,但对于系统的位置及强度预报存在偏差,而且由于其时效间隔较长,致使其间的天气形势难以判断,这是促成降雪空报的主要原因。风廓线资料分析表明中层的风速辐合可能是延庆观测站出现降水的原因,而低层一致的偏南气流受地形抬升可能是促使佛爷顶出现较明显降水的因素。北京东部个别测站出现降水很可能是由于短时的回流条件具备,且存在一定的水汽条件而造成。
  • 摘要:在引入新的土地利用资料基础上,应用WRF模式及其耦合的城市冠层模式UCM模拟研究了2004年6月底至7月初受副热带高压和台风外围气流影响下发生在广州地区的一次高温天气过程,探讨了“城市热岛”(UHI)效应及其对高温天气的影响。三个不同设计的模拟试验结果表明,E-UCM试验(新土地利用资料,耦合UCM模式)比E-BPA试验(新土地利用资料,BPA方法)和E-NOU试验(旧土地利用资料,耦合UCM模式)更好地模拟出了城区2m高度温度的演变,平均绝对误差最小。尤其在夜间,E-UCM成功再现了夜间热岛的形成及分布特征。对城区和郊区地表能量平衡分析发现,日间城区高温与低反射率引起的短波辐射吸收增加有关,由于城区缺少水汽蒸发蒸腾冷却,大部分能量收入被分配用于感热加热。夜间,地表能量主要来自土壤热通量,除一部分能量分配用于长波辐射之外,由于城区潜热通量小,其余部分仍主要分配为感热加热。夜间热岛的形成与感热加热的持续有很大关系,利于夜间高温的维持。
  • 摘要:利用桂林城区9个自动观测站近一年的平均气温资料,分析桂林城市热岛效应特征及成因,并提出减缓城市热岛效应的建议和对策。
  • 摘要:针对电网负荷易受多种气象因素影响的特点,为综合衡量气象因素对广西电力负荷的影响,引入了气象学指数——有效温度,分析了4~10月气温、相对湿度、风及有效气温对电力负荷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温与电力负荷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气温是影响电力负荷的主要因子;夏季以气温和风速、气温和湿度组合的变化对负荷的影响较大,风速从静风到有风时,负荷明显的减少,但当超过一定的温度时,风速越大负荷反而增加;6~9月,负荷随着气温和有效温度的升高呈线性增加;在春夏、夏秋季过渡季节,负荷并不完全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增加,在气温不是太高的阶段,湿度增大时,负荷有下降的趋势,当超过一定的温度时,负荷随气温和有效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 摘要:利用NCEP6小时一次1°×1°再分析资料、MICAPS常规探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2005-2007年7-9月河北省典型的10次空气污染过程与气象要素、天气系统的关系,分析河北省夏季较大范围的或者对城市影响较大的空气污染与各种天气类型的关系,结果表明:河北省夏季典型污染过程的主要天气类型可分为纬向型、低压槽前型、副热带高压外围型等;空气污染过程发生日多以雾、霾天气为主,05—08时的能见度最小,地面的温度露点差(T-Td)≤3℃;高空无明显的垂直运动或系统性弱的下沉运动,近地层弱的气压场、风场,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近地层逆温的存在,稳定的层结使空气污染得以持续;并且多次空气污染过程后期,配合冷空气活动产生降水而减弱、结束。
  • 摘要:利用河北省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提供的2006年11月~2007年3月,石家庄地区非职业性煤气中毒病例数据,统计分析了发生煤气中毒事故的时间特征;用相关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当地逆温、风向风速、气温、气压等气象要素与煤气中毒的关系,并分析了近地面逆温与雾霾日及发生煤气中毒的关系,得出引发煤气中毒的主要气象条件;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初步总结出利于一氧化碳扩散和不利于一氧化碳扩散的500hPa高空环流形势和地面天气系统分型。结果表明:(1)煤气中毒事件主要发生在夜间到早晨时段,特别是最寒冷的12月、1月是煤气中毒的多发季节;(2)风速小(1到2级)、近地面层有逆温、气温变化不大(±3.0℃之内)、有雾霾等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易发生煤气中毒。(3)500hPa高空处于偏西气流、西来槽、高空槽等环流形势下,地面受低压类、均压类、高压底部等天气系统影响,不利于一氧化碳气体扩散,发生煤气中毒的可能性大,在预报服务中应重点考虑。
  • 摘要:本文通过对廊坊城市建设和水资源环境和现状的分析,以及汛期短时暴雨造成的城市积涝的灾害性影响,分析了如何将不同程度的城市积涝灾害转变为可利用的雨洪资源,变害为利,改善水环境,寓资源利用于灾害防范之中,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兴利除害。通过国内外利用雨洪资源的事例提出充分利用天然雨水资源是有效补充城市地下水,缓解城市水资源紧张的重要途径。
  • 摘要:从石家庄市2005—2007年每年6—9月的逐日电量资料中分离出随气象因子变化的气象电量,分析了气象电量和同期的气象资料的相关关系,着重探讨了气象电量随气温、湿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石家庄市电力负荷与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呈显著性正相关,与日最小相对湿度为负相关,接近显著性相关。计算出气象电量对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的不敏感区域分别是26~26.5℃、30.5~31℃、22~22.5℃。同时还定性分析了日平均气温、湿度、降水对电量日变化的综合影响。
  • 摘要:从12121、手机气象短信、气象网站、专业用户气象需求四个方面对邯郸专业气象服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机点思考。
  • 摘要:本文依据河北省途径石家庄的四条主要高速公路封路的资料,对高速公路封路的有关特征和对应的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找出影响高速公路正常运营的气象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封路等级预报模型,经业务应用于高速公路气象预报服务,12小时封路等级预报准确率为67%,3小时临近预报准确率为83%,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 摘要:本文利用南阳市1995~2005年大气能见度和同期地面气象要素的观测资料以及本市环境检测站提供的近3年空气污染物监测数据,统计分析了近10年来南阳市大气能见度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和空气污染物的关系。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南阳市全年能见度年际变化呈波动中缓慢上升趋势,而夏秋季节2001年之后则呈波动中下降趋势;能见度的变化存在着显著性季节差异,一年中冬季能见度最低,春季最高;能见度月变化呈双峰型,第一个峰值在5月份,第二个峰值在9月份;一日之中,早晨08时能见度最差,午后14时最好。能见度与同期气象要素及污染物浓度的相关分析表明,能见度与相对湿度、空气污染物PM10浓度呈显著性负相关,与NO2、SO2污染浓度负相关性较弱,与风速、气压和温度的相关性较为复杂,雾是影响能见度的主要天气现象之一。
  • 摘要:利用漯河、临颍、舞阳三站1962-2007年的气温资料,运用相关系数和一元回归方法,分析了气温与时间的关系,及对以漯河站位代表的市区、以临颍站和舞阳站为代表的野外之间差异的演变特征,概括了气温变化的特点和气候变化对城市气候所造成的影响,通过t检验法检验其显著性。结果表明:三站的年平均气温与时间是密切相关的;月平均气温漯河的6、7月,临颍和舞阳的3、5、7月与时间关系不密切;漯河8月,临颍舞阳的6、8月与时间演变反相关;其余月份与时间演变呈显著的正相关,冬季三个月相关系数明显大于其它月份;三站的年平均气温变暖趋势是显著的,漯河的幅度(0.3℃/10a)大于临颍和舞阳的幅度(0.1℃/10a);三站8月的变冷趋势是显著的,漯河变冷的幅度(-0.1℃/10a)小于临颍(-0.2℃/10a)和舞阳(-0.3℃/10a);临颍和舞阳6月变冷趋势(-0.1℃/10a、-0.2℃/10a)也是显著的;漯河6、7月,临颍3、5、7、11月,舞阳3、5、7月的变化趋势是不显著不可靠的;其余月份是显著变暖趋势,冬季三个月比其余季节增温明显;漯河的增温幅度大于临颍和舞阳;气温随时间的变化中,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是主要因素,但城市化影响也是显著的不可忽视的,在预报与服务中必须考虑。
  • 摘要:本文利用郑州市近26年的能见度观测资料,选用水平能见度小于4km的低能见度作为影响城市交通的一个指标,研究郑州市能见度的分布特征、变化规律及天气现象对其的影响。1、郑州市能见度6、7级(即4~10km、10~20km)出现天数较多,分别占全年的31%、55%;5级以下(V<4km)、8级以上(V≥20km)的能见度出现天数较少,分别占全年的10%、5%。08时有视程障碍现象(V<10km)的天数占全年的62%,14时和20时有视程障碍现象的天数占全年的30%左右。2、近26年来,恶劣能见度(V<1km)平均年出现天数15d,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出现高峰,其它年份出现天数相对较少。低能见度(V<4km)平均年出现天数65d,年代际变化呈现周期性的波动,略呈上升趋势。3、郑州市在一年12个月中,恶劣能见度、低能见度在5、6月出现的天数较少;1、12月出现的天数较多。从季节来看,冬秋季节大气水平能见度差于春夏。4、通过对影响郑州市低能见度的气象因子统计分析,郑州市低能见度大多是由雾、轻雾、霾、浮尘引起的,而其中雾、轻雾是主要原因,故郑州市低能见度主要与空气湿度、地面风速、环境状况有关。
  • 摘要:根据河南省濮阳气象观测站1971~2006年的气象资料,运用相关统计分析方法,总结出了濮阳大雾天气的气候特征。对城市雾的发生规律与局地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天气类型、产生的边界层特征和天气学成因进行了探究。城市规模的发展和城市工业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改变了濮阳市二十多年前的自然环境条件,探讨了城市化、大雾、大气污染相互影响的关系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城市化为雾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城市雾日增加,加重了城市空气质量恶性循环污染。尤其进入80年代和90年代以来,城市雾天气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结论认为:本文针对性的提出了城市雾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危害和防御对策;为合理有效地改善城市环境的空气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对进一步加强城市雾的监测和研究工作有所裨益。
  • 摘要:本文利用郑州城市生态站与郑州国家气候基准站的温、湿气象要素资料,计算出2004—2007年的月平均气温差和平均相对湿度差,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郑州城市干、热岛强度的季节变化。此外,通过利用这4年各个观测时次的年平均气温差和平均相对湿度差的计算值,表征了郑州城市干、热岛强度的日变化。研究发现:郑州城市热岛强度秋季大于春季,日变化则基本上具有夜间强、白昼弱的特点。干岛强度同样是秋季大于春季,日变化特点也为夜间强,白天弱。本文分析结果,与北京、上海的城市热岛效应有一定差异,其原因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摘要:在分析我国省会城市现行气象服务机构及运行机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论述了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此项改革的思路、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讨。
  • 摘要:根据1995~2006年武汉市大雾观测记录,统计分析了武汉市大雾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12年来,武汉市大雾日数延续80年代后开始的明显下降趋势,冬季大雾出现频率最高,春、秋季大雾频率次之,大雾持续时间明显延长。大雾生成时湿度、温度、风和气压等气象要素都有明显变化;高空弱的偏西气流,中低层弱的暖湿气流,近地面有逆温层,地面为均压场等为大雾形成的有利天气形势。以气候、天气分析为依据,利用2003~2006年武汉市探空和地面要素资料,应用支持向量机方法(SVM),建立了武汉市0~24小时大雾预报模型,经过2007年试报,TS评分为62.5%,获得了较好的预报服务效果。
  • 摘要:为深入了解气候变化规律,根据1951~2007年长沙月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近57年来长沙的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7年长沙年平均气温存在着冷-暖-冷-暖的气候波动,总体上呈上升趋势,除了8月和9月呈下降趋势之外,其余各月份也是增温趋势,2月增温最明显。年平均气温的增温主要是春季和冬季的贡献大,而夏季对年平均气温变化响应异常。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也都呈上升趋势,其中最高气温的上升幅度较大,即日较差呈增大的趋势。年平均气温近期的增温从1997年开始,明显偏晚,在21世纪初的增暖是一突变现象。另外,年平均气温变化还存在准4年周期振荡的特征。
  • 摘要:应用赤峰地区14个气象站46年(1960~2005年)的年平均气温记录,研究了赤峰地区的大尺度气温变化以及热岛效应和迁站对54218站(赤峰站)温度的影响。结果认为,14个站的气温大尺度气候变暖趋势具有一致性;54218站在1993年以前受到了热岛效应的影响,造成了13.0℃的升温;在气候变暖中,热岛效应造成的升温幅幅占46.7%;热岛强度以平均0.029℃/年增强;由于54218站迁站,迁站后热岛效应消失,造成了温度变化的不连续。
  • 摘要:运用R/S方法,对1971-2000年过去30年呼和浩特市的气温、降水、相对湿度气候因子的冬(12、1、2月)、夏(6、7、8月)和年平均值进行了分析计算,说明了各因子存在明显的Hurst现象,反映出呼和浩特市过去30年来气候变化存在趋势性成分。过去30年气候资料统计表明,呼和浩特市气温呈现升高趋势,而冬季降水、相对湿度则呈下降趋势,城市化效应已经对呼和浩特市局地气候产生显著的影响。
  • 摘要:利用2005~2006年黑龙江省闪电定位网观测的285347个地闪资料,选出13次强度大、范围广的雷暴过程进行分析。再利用T213格点资料研究了雷电发生时的各种物理量特征,找出黑龙江省发生雷电的物理量指标,研究表明:沙氏指数、K-指数、0℃层、-10℃层、-20℃层、位温、饱和比湿、相对湿度、虚温、饱和水气压、水气压等均是雷电发生时的物理量指标。最后,总结出黑龙江省雷电潜势预报方法,并制作了《黑龙江省雷电潜势预报业务系统》。
  • 摘要:自工业革命以来的二百多年里,人为排放的CO2已经显著地改变了全球碳循环和地球气候系统,全球呈现出变暖的趋势。卫星遥感探测大气CO2浓度,将极大地有助于提高对碳循环和气候系统变化的认识。依据最新版本的大气分子吸收光谱数据资料HITRAN2004,利用精确的逐线积分辐射传输模式模拟计算了风云三号(FY-3)气象卫星红外分光计(IRAS)的CO2通道辐射测值及其对CO2浓度变化的灵敏程度,考察了该通道遥感探测大气CO2浓度的能力,同时考虑了其它大气吸收气体成分浓度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通道非常适合用于遥感探测大气CO2浓度。通过对非线性大气热辐射遥感方程的线性化,根据一个简单的迭代反演算法,利用正演模拟的卫星该通道辐射测值进行了数值反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该通道可以精确地反演获得大气CO2浓度,基本不受其它大气气体成分浓度变化的影响。
  • 摘要:空基 GPS/COSMIC(Constellation Observing System for Meteorology, Ionosphere and Climate)是一个由6颗LEO卫星组成的用于天气、气候和电离层观测的空基GPS星座观测系统,从2006年9月开始每天可提供覆盖全球的约2000到3000个掩星点资料,掩星过程可提供从40km高空到近地面的大气温、压、湿的廓线资料。为了有效的利用这些资料,本文以探空资料为基准,对2007年1~10月的中国及西北太平洋区域的COSMIC掩星资料进行总体精度、可用性和全天候性的检验。结果表明COSMIC反演的温度和折射率的精度很高。水汽压的精度差于温度和折射率,在500hPa高度以上较好,均方差小于0.2hPa,但从500hPa高度以下到近地层,均方差从0.2hPa线性递增至2hPa。对目前普遍应用的NCEP再分析场资料的精度进行了类似的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COSMIC资料反演的温度精度和NCEP资料等同,而折射率和湿度廓线精度都优于NCEP再分析场资料。另外,搜索到位于云区内的COSMIC掩星点和探空资料比对的两个个例,发现两者的各要素的廓线有较高的吻合度,显示了COSMIC资料较好的全天候性的优点。
  • 摘要:热带测雨卫星(TRMM)测雨雷达探测产品资料 2A25 中“其它”类型降水一直被忽略,它具有什么物理 含义也无从知晓。本文利用个例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对十年夏季亚洲“其它”类型降水进行了研究。结 果发现“其它”类型降水样本中包含了近 70%的积雨云云砧样本。统计分析还表明十年夏季亚洲积雨云云 砧出现频次为 0.1%~0.4%,它是对流降水频次的十分之一;亚洲陆面云砧频次高于洋面;云砧平均厚度约 3~4km,其底部高度约 6km,其中副热带陆面云砧稍高于热带地区。
  • 摘要:本文联合采用地面辐射资料、CERES 和 CloudSat 卫星资料,对 2007 年 6月 30日中国 东北吉林省境内的一次层状云的微物理属性和辐射通量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可知, CloudSat 卫星产品对层状云的微物理属性的认识提供了崭新的途径,特别是其在揭示云的 垂直结构方面。另外,较详细的云微物理量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情况有助于更清晰地认识辐射能量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在垂直方向上,短波辐射通量(包括向下、向上和净通量)随高度增加,而长波辐射通量(包括向下、向上和净通量)随高度是减小的。在云底高度处, 短波向下和向上辐射通量的变化比长波明显,而对于净辐射通量,短波和长波两者的变化幅度相近。对于层状云存在条件下的地面辐射通量计算来说,由于有了云在垂直方向上的更详细信息,使得辐射计算值与实际观测值之间吻合得更好。
  • 摘要:我国越来越重视气象史志的研究和编撰工作,多少年从竺可桢到现代气象工作者付出了不断的努力,迄今已获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遗憾的是,气象史的研究成果没有得到普及,在我国气象力量中占绝大比重的市、县级基层业务人员大部分不懂气象史甚至不了解当地气象史。因此本文就此问题谈一点自己的观点,提出应重视气象史研究成果对基层的普及。
  • 摘要:以中国地面观测 1961-1999 年逐日降水资料作为观测基础,初步分析了 18 个全球海气耦合模式对中 国地区 20 世纪极端强降水的模拟能力。分析模式对不同级别降水的模拟发现,各模式模拟中国地区的 1-10mm 小雨日数普遍明显偏多;10-25mm 中雨日数的模拟结果总体上也以偏多为主,虽然部分模式能够模拟出中国南方存在的高值中心,但位置偏北至长江中下游地区;25-50mm 大雨日数在中国南方明显偏少, 并且大值中心的位置基本都没能模拟出来;50mm 以上暴雨日数的模拟结果也明显偏小,除Miroc3.2(hires) 外大部分模式在长江以南地区的结果都没超过 2 天;大部分模式不能正确模拟出中国东部地区大雨日数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进一步分析各模式对极端强降水的模拟,发现:(1)各模式极端强降水阈值明显低于 观测;(2)半数左右的模式模拟出了 1961-1999 年西北西部极端降水增加的趋势,个别模式趋势系数的大小与观测相当,大部分模式对东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模拟结果呈与观测反向的变化趋势,没有模式能够模拟出中国东部地区存在的东北-华北与华中-长江中下游-华南存在的极端强降水日数增加-减少-增加 -减少的空间分布;(3)大部分模式模拟的极端强降水日数标准差与观测相对比较接近,这可能主要是由于对观测和各模式使用了同样的判定极端强降水发生的方法。总的来看,全球海气耦合模式对中国地区极端强降水的模拟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 摘要:In the present study Ⅰ employ ecological niche modeling to construct the global potential distribution range of the invasive species-the yellow crazy ant, Anoplolepis gracilipes using past, current and future climatic scenarios respectively. Three modeling algorithms, GARP, BioClim and Environmental Distance, were used for comparative analysis. Based on the modeling results, Ⅰ suggest that the origin of this insect is from S Asia. A historical dispersal routine of this insect is proposed accordingly: originating from S Asia, expanding to Europe and transferring into Afrotropical region, then forming its current distributional patterns. The invasive risk of A. Gracilipes under future climatic change scenarios will become higher because the suitabl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extend to higher latitudinal ranges. Compared to GARP model, BioClim and Environmental Distance models are better in modeling species'ancestral distribution. The possible influence factors on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of the models are discussed as well.
  • 摘要:目前气象网站中天气预报(警报)内容的更新需要手动刷新,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气象信息的及时性需求,为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提出了采用Ajax无刷新技术实现气象网站中天气预报(警报)内容的局部实时更新的方法,并对主要的实现程序进行介绍。
  • 摘要:本文利用10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和GPCP-1DD降水资料,依据频次分析,研究了季节尺度副高中心内降水分布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副高中心内四季均存在降水,其中夏季副高中心降水频次为40~80%,而其它季节副高中心降水频次不超过40%;季平均副高中心降水冬季约1~2mm/d、夏季不超过4mm/d,它对局地总降水的贡献变化于30~90%之间,其中夏季的贡献基本为50~70%,其它季节的贡献一般不超过40%。副高中心降水发生时,500hPa多存在上升运动。统计表明,夏季副高中心上升运动频次变化范围为25~75%,其它季节上升运动频次在25%以下。研究结果还发现夏季西太副高中心频次约30%出现在我国东部大陆,相应的降水频次及上升运动频次分别为25%和15%,从而形成夏季我国东部一种独特的降水天气形势,即500hPa副高控制下的降水。另外,文中还指出副高中心存在上升运动频次或大于或小于降水频次的情况。前者表明副高中心内存在上升运动时可能不一定出现降水,而后一种情况则表明副高中心的降水为浅薄降水。
  • 摘要:文中利用TRMM PR探测结果和中国40°以南地区约580个台站雨量计降水观测结果,分析研究了1998-2005年中国40°N以南地区内两者的异同。结果表明:TRMM PR和台站雨量计资料刻画的中国降水空间分布在年平均、季平均和月平均上都有很好的一致性,均能表现自春季至冬季中国大陆降水分布自东南向西北伸展,然后向东南后退的气候变化特点。对长江中下游、西南、高原东部、高原西部的降水距平随时间的变化分析表明,两者的月距平随时间变化也具有很好的相似性,相关系数均超过0.80。差异分析还表明,由于中国降水季节性变化和台站雨量计密度不均匀,造成TRMM PR和台站雨量计之间的差异春秋冬三季较夏季大。在此基础上,还利用TRMM PR分析研究了青藏高原的降水分布及其时间变化。结果表明高原是中国的少雨区,降水月份明显少于非降水月份,但高原南麓由于地形作用,形成一条大的降水区。
  • 摘要:室内模拟是大气边界层研究的一种常用手段。在室内对流水槽(150cm×150cm×60cm)中模拟了大气对流边界层的发生发展。将准直光通过模拟对流边界层,根据光在湍流介质中的传输理论得到边界层各高度处的标度指数。研究表明,均匀下垫面标度指数在混合层基本在-8/3左右,接近各向同性湍流的理论值。而夹卷层的标度指数,实验初期严重偏离理论值,但在实验后期,由于对流剧烈也逐渐接近-8/3,此时夹卷层也趋于混合均匀。夹卷层平均标度指数与对流Richardson数存在一定的关系。还可发现,标度指数廓线随高度的变化特点与同时刻的热通量廓线和归一化光强方差廓线有比较一致的对应关系。
  • 摘要:对于归一化夹卷层厚度△h/z1,已有的参数化方案是建立△h/z1与理查森Ri之间的指数对应关系。对于理查森Ri的具体形式和Ri所满足的幂次律,不同的研究给出的结果有很大的差异。本文利用对流水槽实验模拟了大气对流边界层的发展过程,获得光斑和温度廓线数据,分析夹卷层的时空演变特征。对常用的两种参数化△h/z1方案,即Ri*方案和RiE方案,利用对流水槽实验数据进行了重新拟合.对比分析表明,Ri*方案拟合的对于△h/z1为0.2-0.5时基本符合,而对于太小的△h/z1(<0.1)和太大的△h/z1(>0.5)则没有很好的指数关系;RiE方案相对于Ri*方案,拟合的结果有一定的改善,对于比较大的△h/z1(>0.5)的情况,拟合的结果也很好,但对于小△h/z1(<0.1),数据发散得比较严重。这反应出夹卷过程的复杂性,夹卷过程的物理属性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以获得更好的参数化公式。
  • 摘要:利用GIS的能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同时管理的优势,提出了将多谱勒雷达数据应用在GIS系统中,采用Z-R公式计算降水强度,并利用距离加权反比插值方法计算出不同范围、不同时的降水强度值,并与基础地理信息进行叠加,方便查询,能及时了解不同区域内降水强度,为预报决策服务。通过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是可行的。
  • 摘要: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在传送过程中常常出现被截取、中断、篡改、伪造等安全性问题。当数字签名、身份验证和数据加密技术等的出现与应用,缓解了一些数据安全问题,特别是数据加密技术使网络数据传输更加安全。本文介绍了数据加密的一般原理,重点研究了计算机网络中DES数据加密过程,并对DES数据加密算法的安全性进行了探讨。
  • 摘要:湖南是全国气象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农业气象灾害种类多。本文详细分析春季低温、五月低温、高温、干旱、洪涝、寒露风等影响湖南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的致灾机理和风险机率。结果表明,各种灾害发生机率也较高,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农业保险现在处于新的发展时期,以湖南省为例,从农业服务服务角度较全面地介绍了农业气象服务在分析灾害的特征和风险机率,灾前做好灾害预测,灾中监测和减灾服务及灾后评估等方面为农业保险提供全方面技术和信息支撑,并为今后提出未来提出展望。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