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十六届海峡两岸地形学研讨会
第十六届海峡两岸地形学研讨会

第十六届海峡两岸地形学研讨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台北
  • 出版时间: 2015-08-30

主办单位:南京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国立台湾大学

会议文集:第十六届海峡两岸地形学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中国人习惯于形象思维而弱于逻辑的和科技的思维.这在古代中国文学艺术方面表现清晰,中国人自古即把文艺评价重点放在意境、意象、神似等方面,而不重写实.游山观景如果只停滞在形象思维,那就近似"游山浅",只能见山肤泽;如果能够进一步探讨地景的地质和地形故事,那就可以达到"游山深,见山魂魄"的境界,更上一层楼.
  • 摘要:冰川是特定地区年降雪量大于消融量,积雪经多年积累变质成流动的冰川.而冰缘是冰川外围严寒气候下的含冰岩石与沉积物,在寒冻风化和融化冻结作用下所形成的冻土地貌景观.有些地方如西伯利亚,年气温在雅库茨克最低可达零下-50℃,发育冰缘现象(多年冻土)而不存在冰川.因此,冰缘既与冰川关系密切,有些高平原的冰缘现象也与冰川无关.可以说有冰川发育的地方一定有冰缘现象,相反,有冰缘现象的地方不一定有冰川发育.
  • 摘要:尽管目前关于珊瑚礁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有不少,但如何选择适合南海诸岛珊瑚礁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也是研究的重点,这是不断优化和逐步完善的过程,并需要随着南海诸岛珊瑚礁利用情况的变化而做出调整。由于缺乏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深入认识,这样,就难以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规律来开发和利用珊瑚礁资源,也难以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和制约体制。因此,继续开展珊瑚礁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是目前和将来的重点。媒体等的角色在成功的管理中也很重要。南海诸岛珊瑚礁可持续发展知识的宣传以及珊瑚礁现状的介绍,能使更多人主动参与到珊瑚礁的可持续利用中来,不仅需要珊瑚礁的利益相关者的参与。而且需要所有的人参与到南海诸岛珊瑚礁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实施中。
  • 摘要:岩溶洞穴沉积是过去二十多年中古气候环境研究领域发展最迅速的方向之一.基于岩溶洞穴沉积的古气候环境研究取得了一批引起国内外同行高度尖注的成果.不过,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有关研究的绝大部分工作都集中在洞穴沉积的氧同位素组成(δ18O)上.但近些年,随着对洞穴沉积δ18O的气候环境意义解读在国内外引起的广泛争议,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进行洞穴监测和/或采用模型研究,分析探讨洞穴内的微环境变化及其控制因素、以及它们对洞穴沉积中各种气候环境代用指标的影响.许多洞穴监测工作都发现洞穴内外空气存在强烈的交换作用,尤其是在冬季,即所谓洞穴"通风效应".这一效应对洞穴微环境如洞穴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和CO2含量等都具有显著影响,因而可能对洞穴碳酸盐沉积产生影响,进而进一步影响到洞穴沉积中的各种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等气候环境代用指标.甚至认为,洞穴沉积的δ13C可能不仅仅反映大气CO2和地表植被的变化,还可能反映了洞穴通风强度的变化.
  • 摘要:本文选取了汶川地震高烈度区(主要包括映秀镇、龙池镇)147km2的滑坡高发育区域为研究区,并选择红椿沟泥石流为典型研究流域,通过对研究区的进一步现场调查,多期高精度遥感影像的解译和分析,探索研究区震后滑坡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地震滑坡在外部条件作用下进一步演化的特征与规律,并分析影响地质灾害控制因素在不同动力作用下的变化规律。
  • 摘要:汶川地震7年以来,四川省通过对近500余条泥石流沟的工程治理,基本上达到了灾害防治的目的,但是由于对地震灾区泥石流暴发的基本特性认识不够,尤其是对上述问题认识模糊,致使很多治理工程实施效果一般,如拦砂坝很快淤满、排导槽设计断面不够,无法满足过流要求等。因此基于震区泥石流物源规模、堵塞溃决、持续时间等方面的复杂性,在实施治理工程时应遵循地震灾区崩塌、滑坡-泥石流转化的自然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工程治理;尤其对沟道纵坡坡降大于350‰的泥石流治理应慎重实施,在频发期实施治理效果差;应根据沟道地形特征,结合保护对象,合理采用拦挡,固坡、排导等工程的有机组合。
  • 摘要:利用汶川地震次生地质敏感性评价模型,似距发震断层距离、地形坡度、地层岩性、距离水系距离、海拔高度、PGA为评价因子对“420”芦山地震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快速预测。为野外调查工作提供了参考。预测结果显示芦山地震次生地质灾害敏感性高的区域主要是芦山、宝兴、天全、雅安等县市的山区,并主要集中分布于发震断层龙门山前山断裂附近的芦山县大川镇、宝盛乡、太平镇、双石镇、宝兴县灵尖镇、天全县小河乡等区域。该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有待利用该次地震地质灾害的详细编目数据进行检验。
  • 摘要:本文研究区域为海南岛东部,利用matlab编程对《最佳路径数据集》进行筛选,根据台风中心区域与研究区域的距离得到所有登陆海南和对海南产生一定影响的台风路径数据,根据中国台风强度等级与可能灾害损失标准,本文筛选出台风风速达到热带风暴等级及以上的最佳路径数据,因为热带风暴就可能造成一定的灾害损失。由于该数据集只给出了6小时一次的台风中心位置,因此对最佳路径资料进行了三次样条插值,使数据时间间隔为1小时,以确保不错失任何一个经过沿岸区域的风暴。重现期可以根据数据符合的分布类型进行计算。
  • 摘要:陆架是陆海交互作用的重要场所,也是陆源入海物质重要的"汇",近年来已成为陆海相互作用研究的热点区域.泥质沉积是陆架沉积中的一种重要沉积类型,受河流物质入海和海洋动力的共同作用,沉积速率高,沉积环境相对稳定,是进行高分辨率气候变化和陆海相互作用研究的理想区域.沉积物粒度特征记录着沉积物物源和沉积环境等信息,曾广泛的应用与物质输运方式和沉积物类型的识别.然而,海洋中沉积物的来源和动力环境极其复杂,利用全样沉积物粒度参数很难对古环境进行深入研究.近年来,有研究者通过对沉积物的粒度参数进行数学处理,获取其中对环境变化敏感的粒度组分或端元组分,重建古气候、古环境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 摘要:根据内政部营建署的定义与统计,台湾本岛人工海岸线的比例已经超过一半,这可说是直接反映了数十年来海岸土地利用与海岸土地防护的结果.过去对于本岛海岸线(滨线)变化及海岸带土地利用变迁已有不少讨论,但是人为活动造成具有缓冲海岸作用力之地形单元(沙丘、海滩)的变化程度,则少见讨论,而这在全球暖化与海水面上升等潜在威胁的情境下,是需要关注的课题.所以,本研究以台湾西北海岸为研究区,试图探讨其二十世纪以来海岸缓冲带的地形变化,以及海岸人工化的历程与含意.研究区以早期的海岸地形缓冲带为范围,包括海岸沙丘与海滩.研究方法采GIS平台叠图分析,各式图资包含二十世纪初期以来的日治时期等高线地形图、1940年代美军拍摄之航照、1970年代后期之1∶1000与1∶5000像片基本图,以及2000年以来的彩色正射影像图.研究结果显示,西北海岸之结构物于二十世纪后期逐渐增加,今已占69%.沙丘与海岸林外缘大部分呈现向海移动的趋势,多与防风定沙工程有所关联.为维护缓冲带后方之土地利用,防风定沙或有其必要性,属软性工法,较低程度的人工化.但看似自然,却也一定程度地使海岸地形缓冲带之移动性降低.
  • 摘要:海岸带是多圈层相互作用地带,在全球海洋碳循环中处于重要地位,只占全球海面面积不足10%的海岸带,贡献了近30%的海洋初级生产力和80%的有机碳埋藏量.海岸带也是入口聚集和人类活动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近几十年来,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全球陆地到海洋输送营养物质通量呈现急剧升高的态势,导致海岸带地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环境质量持续恶化、生态系统退化和海洋碳循环过程的显着改变.此外,全球日益变暖导致的海洋极端事件频发,给海岸带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危带来了严重威胁,并显着影响海岸带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全球变化影响下的海岸带碳循环已成为一个研究焦点,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海岸陆架地区、大河三角洲系统的沉积和碳的地球化学循环进行了较为密集的研究,然而对于人类活动(土地利用发、渔业养殖和旅游开发等)和极端事件变化(风暴等)响应更为敏感的小型海湾泻湖的碳埋藏和沉积的研究却相对较少.
  • 摘要:河流沉积物的物源示踪是陆-海相互作用研究的核心内容,在地表物质从源-到汇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钱塘江流域介于北纬28°06″-30°25″和东经117°38″-121°13″之间,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一个独流入海的水系.有别于中国其它入海河流,钱塘江流域具有世界上最著名和最典型的强潮型河口,干流不同河段水动力和地貌条件不同,其沉积物特征也有明显差异.上、中游主要受径流作用影响,而河口地区由于杭州湾及其邻近陆架区所处的独特地理环境和复杂的水动力条件,既有钱塘江径流、涨落往复潮流,还有长江沿岸流及余流等,因而其物质来源也较为复杂.与长江、黄河、珠江等大江大河相比,钱塘江流域沉积物及沉积作用的研究显得较为薄弱,且已有的研究多集中在河口地区,缺乏对整个流域河流沉积物的系统研究.本文通过对钱塘江整个干流及主要支流细颗粒沉积物的系统采样,分析了其中的粘土矿物组成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这对于分析钱塘江河流沉积物的物源,特别是杭州湾泥沙的来源及其与长江口泥沙扩散的关系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摘要: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高原西部,面积为5.2万km2,是世界上沙丘高度最大、中国仅次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第二大沙漠.与中国其它沙漠显著不同之处,在于高大沙丘之间的低地分布有很多湖泊.特别是在沙漠的东南部,湖泊分布密集且依一定方向展布,咸水湖区湖泊长轴明显地呈NW-SE走向,形成湖泊群格局.由于巴丹吉林沙漠地处东亚夏季风西北缘,是典型的季风-西风过渡带干旱区,其水循环演变与环境重建一直以来是国内外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现有研究,侧重考虑了湖面波动对降水和有效湿度的直接响应.但由于沙漠面积广大,自然条件严酷,过去的剖面样点密度较低,限制了对巴丹吉林沙漠湖泊群空间格局变化的探索,这就要求在更多地点获取高质量的古气候和古环境代用记录.特别是对于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沙漠腹地封闭型湖泊演化过程如何响应全球气候变化,除考虑湖面波动对降水和有效湿度的直接响应外,还应重视从区域性地下水补给系统变化的角度去研究和理解巴丹吉林沙漠全新世环境的特征及其考古学文化效应.
  • 摘要:大陆高校开设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以下简称资环专业)的院校,地域分布差异大,院校层次与类型多样.2012年10月,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等文,将资环专业拆分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以下简称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以下简称人文地理)两个新专业.本文通过对1998-2012年大陆高校开办资环专业及2013年该专业拆分成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新专业的开设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了大陆高校资环专业拆分情况的地域、层次以及类型等方面的特征.研究表明,占大陆高校总数的76%院校继续、深入地开设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新专业(或仅开设了其中一个新专业);不开设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新专业的院校,以层次一般的综合性大学和理工类院校为主.地区间开设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新专业的情况各异,不同层次院校具有不同的拆分情况,院校类型影响着拆分情况.对比研究具有代表性的大陆高校新专业的学科背景以及课程设置,分析新专业的开设.新专业开设主要基于原资环专业的学科背景与传统优势、师资专业背景、实验室条件等办学条件与能力,具有明显的继承与发展特征.
  • 摘要:不同规模与频率的洪水事件对于河道形貌的改变程度有所不同.遥测技术以及数值地形资料处理的不断进步,对于侵淤的时空变化分析十分有帮助.虽然基于数值高程模型(DEM)的形貌收支法(morphological budgeting approach)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监测侵淤体积的时间变化,但是评估高能量的局限河道(confined channels)的地形有效性(geomorphic effectiveness)的研究仍然较为缺乏.本研究使用陆域雷射扫描仪,监测立雾溪中三段河道从2009到2012年的变化,藉此探讨河道对于小至中等规模洪水的反应,并评估其地形有效性.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空间均一误差(spatial uniform error)与空间差异误差(spatial various error)所估计的侵淤体积大致相近,但后者较前者更能反映河床的变化以及资料密度.地形有效性的差异主要受控于河谷局限性以及河床中地形单元的组成与配置.小规模的年洪水可以移动砾石和砂,在局限与非局限河道都能创造出局部的侵淤(深度<0.5m).在局限河道中,母岩的出露以及稳定的沉积单元限制了河道型态的改变.非局限河道由于有较低的单位河川功率,造成该河段中巨砾再次移动的时间间隔较局限性河道为久.河床侵淤的空间型态的频繁改变,显示出立雾溪对于小至中等洪水事件十分敏感,此类地处旺盛造山带的河流系统,具有陡急的河川、狭窄的谷床、丰富的沉积物来源但有限的储存空间等特性.
  • 摘要:八卦台地位在台湾中部,约40万年前,其南北部分别为浊水溪及大肚溪下游的冲积扇,后经地盘的抬升、河流的下切,而形成5段的河阶。八卦台地上,河阶的分布、定年、特征及演育等,皆经文献采集、野外实察等方法而详述之。
  • 摘要:随着更新世冰期/间冰期气候的交替出现,寒潮源地也会发生自西而东和自东而西的变化。毫无疑问,两者相互转化,共同影响和支配着我国东部低山丘陵区的景观变化;青藏高原的冰川主要受海拔高度所控制,所以哪里的雪线偏高:东部低海拔的丘陵山地,主要受频繁活动的寒潮所控制;不言而喻,黑潮和南海暖流带来充足的水汽与寒潮带来低温,两者相结合,形成稳定的固态降水,导致低海拔冰川的形成。当冰川消融以后,就留下了今日还可见到的古冰川活动遗迹。那种把青藏高原的雪线直接套到东部低山丘陵区的论点是不可接受的。通过大面积的考察,证明李四光先生的意见是正确的;中国东部低山丘陵区的古冰川遗迹的分布甚广,涉及多种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本文仅列举其中的部分范例,足以证明中国东部低山丘陵区,确实存在古冰川活动遗迹。
  • 摘要:结合历史资料分析,闽江河口区悬浮物分布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控制其分布的因素有地理因素、气象因素、潮汐因素和人类活动。从悬浮物总量分布看。在次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悬浮物的浓度与水库的滞留作用和水量调节有较密切的关系。而在丰水期则受水库的调水影响较小。从各研究区段看,南港和入海南汉的梅花水道河面宽广而水深较浅,悬浮物含量相对较高,其分布受人为影响相对较小;入海口及河口近海受潮汐作用控制明显;其它区段则不同程度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从悬浮物的组成看,无机组分与上游来砂、河面宽度、水深、水流速度、人为扰动等密切相笑;有机组分主要与水体的营养水平,生物光合作用强弱、所在区段人类活动(农田肥料、养殖废水、生活污水)的强度有关。季节变化较为明显;同时又叠加了水库的调节、潮汐作用的影响,导致了研究区悬浮物复杂多变的时空变化特征。
  • 摘要:目前对煤矿区甲烷排放缺乏实时、有效且高灵敏度的监测监控手段,相关原理、方法和技术还不完备.为此,期望借助遥感技术在矿区环境实时监控中发挥其他方法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以山西沁水盆地南部地区为重点研究对象,基于遥感基本原理筛分遥感监测甲烷气体的最佳波段,完善发展大气甲烷遥感响应理论模型,开发煤矿区甲烷浓度高光谱监控模型,并运用此模型对区内大气甲烷浓度时空分布规律进行初步分析,为进一步研发煤矿区大气环境实时高灵敏度监控手段提供基础.
  • 摘要:Landscape evolution is fundamentally coupled with processes of river channel networks, thus understanding the changes in river systems would provide important constraints on geomorphic and tectonic developments.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Taiwan orogen, we observed a major flow direction transition of the main trunks at the southern drainage divide of the Chuoshui River.South of this transition, river systems are sub-parallel and flow to the south, but to the north all main trunks flow to the west.
  • 摘要:城市化的快速扩张,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水问题,如水污染问题、水资源缺乏问题、城市气候变化问题及雨洪灾害.论文从四大水问题入手,分析了城市化对城区水文循环的影响.城市化导致城市下垫面性质改变,不透水面积大量增加,改变了降雨入渗条件,打破了自然的降雨入渗规律,破坏了自然状态下的降雨、入渗、蒸发的比例.对城市降雨入渗条件的调控模拟有助于了解城区内降雨入渗规律,进而为决策者实施调控、促进城市水文循环的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 摘要:中国大地的水热资源配置比较优越,在漫长的夏半年,种什么产什么应有尽有,从而成为世界上最适宜人生产、生活和居住的地方,在土地开发的同时,最早开展了地形变化的研究.在阐述《八卦》的《系辞》中有这样的描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白天佑之,吉无不利。”即《系辞》十分明确地说,《八卦》探讨的是“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的变化。所以,先天《八卦》是中国大地上兴旺发达的新石器时代地形变化研究的总结。
  • 摘要:地震诱发的大量崩滑物质堆积于小流域沟道,极易形成天然堵塞体.这类沟道内的崩滑堵塞体在降雨径流和上游水流的侵蚀冲刷作用下,极易发生失稳溃决,对沟道造成突发性高强度洪水冲蚀,从而形成溃决型泥石流.溃决型泥石流与一般型泥石流的区别主要在于,它是因沟道内的堵塞(坝)体溃决造成突发性高强度洪水冲蚀而引发的,沟道内存在的堵塞(坝)体溃决,使得这类泥石流的发生、发展过程具有鲜明特点,呈现出成灾快、规模大、破坏力强、且在河流两岸发育时还易形成堵江灾害链等特征.
  • 摘要:本研究以天然灾害为主,探讨国内防灾地图的设计特色,进而探讨学生阅读防灾地图的能力.研究方法采地图分析与纸笔测验两类,前者使用的资料取自政府各级单位网页的防灾地图,后者以实验自编地形图与土石流疏散避难地图惟测验依据;实验样本以埔里盆地西北盆绿至山区的k5-k12各级学校学生.研究结果如下:水保局土石流疏散避难地图设计以专业为导向,也方便使用者免费下载;实验自编地形图简化图面内容,有助学生辨识建物景观的位置;以航照图与DTM叠图的水保局土石流疏散避难地图,内容涵盖不同难度的概念,应用层面广,亦可作为各级学校防灾教育的教材.
  • 摘要:黑龙潭泉群动态变化既与近年的大气降雨量波动有关,也与其复杂地质环境控制下地下水含水系统与流动系统相关。本文在黑龙潭保泉工程专项水文地质初步调查评价及保泉补水工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采用连通示踪试验、同位素分析等技术手段,解剖了九子海补水区与南部落水洞、黑龙潭以及白浪花大泉的之间的连通关系、补排规律;分析黑龙潭泉域内北衙组灰岩中的岩溶管道的存在状况,为黑龙潭保泉补水工程建设提供更为可靠和详细的水文地质方面的评价依据,以保护黑龙潭泉群,保障古城景观用水安全,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促进丽江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摘要:波候(wave climate)是指气候变化背景下,海域波浪参数(波高、波浪周期、波浪方向等)的统计特征随时间过程所表现出的长期波动变化.波候变化与海气振荡密切相关,大尺度的大气环流变异是导致波候变化的主要动力因素.渤海海域位于37°07′~41°00′N,117°35′~121°10′E之间.这里处于东亚夏季风风场影响区域的北端,也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天气系统北抬所能影响的北部边缘势力范围,同时高空天气又受到西风环流天气系统的影响.由于所处特殊的地理位置,渤海海域近地面的风场条件及其伴随的波候特征(波高、波浪周期、波浪方向等),随着气候的长期变化,在上述三种天气系统(东亚环流系统)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了复杂的长期变化过程.因此,波候变化不仅是海岸动力地貌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同时,对渤海海域波候变化的研究,为深入理解长期气候变化以及东亚环流系统变动对近岸海洋动力过程及海岸地貌演化的影响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途径.
  • 摘要:中国山地面积广阔,居住于山区的人口众多.以四川地区为例,山地面积占全省面积的85%,居住于山区的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62%.滑坡、山洪、泥石流作为山地灾害的主要组成部分,一直严重的威胁着山区人民的生活.近年来,受汶川地震影响,四川地区山地灾害的数量和规模呈现显著上升趋势.中国山区乡村房屋主要以木结构、土坯房、砌体结构、砖混结构为主.根据建造的时期以及地区的不同,山区房屋在质量、结构以及选材上都有差异.地形条件使山区房屋在选址上受到限制,很多房屋修建在泥石流的流通区主流道上或者靠近泥石流沟口堆积扇上,这些都是灾害发生时的高危险区域.而在房屋材料的选择上,经济条件的制约使得山区房屋多使用就地取材的木料、土培或者烧砖,不规则的材料选取使得房屋质量难以得到保障.以上众多因素造成了中国山区房屋建设从选址、设计到用材修建上存在较多问题,对灾害的抵制能较差,因此灾害一旦发生,往往造成重大损失.
  • 摘要:为了分析汶川地震区暴雨泥石流的激发雨量特征,收集了汶川地震后的四个区域(唐家山、清平、映秀和龙池)的泥石流降雨过程资料,因震后的泥石流降雨数据较少,本文选取了10次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降雨过程。依据收集的雨量资料。绘制出累积雨量与降雨历时的关系图,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汶川地震区的泥石流激发雨型可分为三类。即快速激发型、中速激发型和慢速激发型。
  • 摘要:河口三角洲是入海河流所携带的沉积物在河口地区的堆积产物,具有一定的空间识别特征.从三角洲平原的平面特征来看,除经典的三角形以外,河口三角洲还展现出众多的类型,如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的鸟足状、圣,弗朗西斯科三角洲的鸟嘴状和红河三角洲的扇状等.入海河流沉积物在河口地区通常会受到不同水动力条件的影响,包括河流过程、波浪过程和潮流过程,而呈现出不同的河口三角洲平原形态.美国学者盖洛韦根据三者的相对强度,提出河口三角洲的三端元分类法,即河控三角洲、浪控三角洲和潮控三角洲三种类型.不同的水动力条件是形成不同河口三角洲平原形态的直接原因,可基于过程-产物尖系分析来构建河口三角洲的目视识别标志.谷歌地球软件提供了全球遥感影像资料,为目视解译河流三角洲的位置和类型提供了可能.
  • 摘要:古夷平面是地球历史上构造长期相对稳定、气候温暖湿润的环境下地表侵蚀-堆积作用达到相对平衡的产物,在区域构造演化史研究中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古夷平面发育也是古风化壳的形成时期,因而其存在与否成为古夷平面的重要鉴别依据.浙江东部中低山山地的古夷平面近年来才被发现并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提出了四明山夷平面,简称四明山面的概念.区域地质资料显示,在四明山及其邻近地区(曹娥江、甬江-奉化江流域)广泛分布着一套新近纪上新世嵊县组玄武岩(N2s),覆于之前形成的不同年代地层之上.也正因有玄武岩的覆盖,古夷平面遗迹(含古风化壳)才得以良好保存.课题组基于Google Earth影像及DEM数据探讨了四明山山顶古夷平面的分布,基于区域地质图和钻孔资料揭示的玄武岩分布等筛选出若干剖面观察点并开展了野外验证和采样,通过对古风化壳物质的粘土矿物和地球化学元素分析探讨古夷平面形成时的气候环境,通过对上覆玄武岩的年龄测定以了解古夷平面形成的上限年代等.
  • 摘要:合欢山位于台湾中央山脉北段,最高峰合欢北峰海拔3422公尺.过去曾有学者依据冰斗的海拔高度与雪山、南湖大山作对比,认为合欢山的冰河作用可能发生于末次冰期早期,然而并未提出相关绝对定年予以证实.因此,基于野外调查与沉积物的光萤光定年法(OSL dating),在合欢溪谷地可观察到四个冰斗,斗底海拔高度介于3080公尺至3100公尺间,在其中一处冰斗的冰坎内侧,发现厚2.5公尺的沉积层剖面,由下部的冰水堆积物与上部的棕黄色细粒土层所组成,其冰水沉积物的光萤光年代为20.3±1.97ka BP,可表示合欢谷地的冰斗形成在末次盛冰期(LGM).而合欢北峰的东南侧有一冰斗分布在海拔3320公尺处,冰斗内的端冰碛年代为11.17±0.76ka BP,与合欢谷地的棕黄色细粒土层年代11.11±1.18ka BP一致,意味着海拔较低的合欢谷地正处于以风成作用为主的冰缘环境.由光萤光定年资料可知,合欢山的冰河作用共发生在末次盛冰期与新仙女木事件二个阶段,然而并没有发现如玉山、南湖大山保存早全新世的冰河证据(9-7ka),应与平衡线高度高于山体海拔高度有关.
  • 摘要:三角洲是河流过程与盆地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全球现代入海河流三角洲主要开始形成于8500-6500yr BP以来的全新世高海面时期.由于河流自旋回沉积作用(如河道摆动与决口等)和异旋回沉积作用(如气候、构造运动造成的基准面变化等),三角洲的加积和侵蚀阶段不断更迭.对三角洲沉积旋回进行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三角洲的活动方式,三角洲的沉积相、沉积环境与沉积体系间的复杂关系,甚至预测三角洲的沉积旋回.综合分析废黄河水下三角洲海域海底地形地貌、浅部地层沉积特征与14C年代、浅层声学地层等资料数据表明,1128-1855年废黄河水下三角洲的延伸范围应该超过现今-20m等深线,但未越过远岸斜坡带;远岸斜坡带发育的厚层楔形体不大可能是废黄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层,其确切成因、物源与年代等问题尚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 摘要:第四纪是新生代地质历史的最新一页,主要特征为发生第四纪冰期和古人类的出现与演化.上新世(第三纪)-更新世(第四纪)时期,全球气候变冷,冰量增加,环境也发生了剧烈变化.研究这一关键时期的气候与环境变化对深入认识全球变化至关重要.泥河湾盆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华北平原和蒙古高原过渡地带.盆地内沉积了巨厚的自上新世末至晚更新世的湖相、河湖相地层,称为泥河湾层.泥河湾层富含真牛、真马等哺乳动物化石、软体动物化石和植物孢粉等古环境信息,并以众多旧石器古遗址,特别是旧石器早期文化遗址,如中国北方最早的人类文化遗址马圈沟,撰刻在北京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的第一阶的小长梁遗址等而闻名.泥河湾被认为是认识自然、人类及彼此尖系的一部难得的"天书".泥河湾层长期以来被视为中国北方早更新世的标准地层,出露多个上新世-更新世的地层剖面,很多地点具有丰富研究成果,具有建立陆相第四系下界线层型剖面的潜在优势.已有不少学者开始在此开展多学科研究.本文选择泥河湾盆地中上新世-更新世的地层剖面较为典型的台儿沟剖面及郝家台钻孔为例,进行了孢粉分析、质量磁化率、粒度和烧失量实验,据此探讨了该地区在上新世与更新世转换时期的古气候特征以及规律.台儿沟剖面分析结果显示:上新世末期样品平均粒径为:28.92μm,以粉砂(4-63μm)为主,平均粉砂含量约74.6%,砂粒(>63μm)次之,平均砂粒含量为13.7%,粘粒含量最少,平均仅为11.7%,>200μm的中粗砂平均含量不足1%.
  • 摘要:湖泊沉积物多个环境代用指标记录是恢复古环境变化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中孢粉指标记录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湖泊生态环境和植被变化历史,粒度指标可以揭示湖泊水动力和物源变化过程.孢粉和粒度指标相结合可以为湖泊古环境重建提供更为全面和准确的信息.高邮湖位于江苏中部,京杭大运河西侧,地处淮河中下游,是江苏省第三大湖.高邮湖地区古为潟湖洼地平原,历史时期,曾作为大运河的航道和水源保证,形成和演化受到了黄河、大运河与淮河水系变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高邮湖GY08沉积钻孔孢粉和粒度等指标的分析,重建了近千年来湖泊水动力波动及流域气候变化历史,并探讨了黄河改道等区域大事件和人类活动对于湖泊环境演化的影响.
  • 摘要:地貌学是介于自然地理学和地质学之间的一门边缘科学,近年来,由于全球变化和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对地貌的研究呈现出多学科交叉的趋势a与此同时,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于城市的研究形成了与生态学、经济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局面.城市的产生与发展受自然、经济、政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随着经济发展与技术革新,城市规划建设早已冲破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的束缚,政治、区位等社会因素在城市化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城市发展与地方经济、国家政策、产业布局等之间的协同作用也备受尖注.尽管如此,作为城市发展的本底因素,地貌的影响不容忽视.京津冀都市圈作为继"珠三角"和"长三角"之后的中国经济"第三极",其城市发展与区位布局得到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关于城市发展的研究,既有针对城市或城市群发展的空间特征的分析,也有针对城市发展与某些要素或现象之间联系的探讨,但涉及地貌的研究比较少见.本文在分析京津冀近21年来城市发展的空间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不同地貌类型城市间的发展差异.本研究基于百万数字地貌数据库提取京津冀地区地貌类型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宏观地貌形态类型在各市级行政单元的主导程度将京津冀地区的13个城市划分为平原型城市,山地型城市、平原-山地型城市和山地-平原型城市共4类。在此基础上探讨近21年来京津冀地区不同地貌类型城市的发展规律,结果表明:近21年来,京津冀地区山地型城市相比其他地貌类型城市,重心迁移现象明显;平原型城市内部发展不平衡现象始终存在,平原、山地混合型城市其内部发展不平衡现象得到一定改善。山地型城市其内部发展不平衡现象已得到很大好转;区位优势明显的北京、天津、廊坊城市发展较快,受山地制约的张家口、秦皇岛、承德城市发展缓慢;随着经济增长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地貌因素在城市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正逐步削弱,但对于地形地貌复杂的地区而言,地貌对城市发展仍具有较大影响。
  • 摘要:洪水灾害风险是指某一地区在某一时间内洪涝发生的可能性、活动程度、破坏损失及其对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系统造成的影响和危害.洪水灾害主要受气候因素、地形地貌以及河流水系等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环境影响,其中与洪水关系最为密切的是降水,尤其是暴雨和连续性降水.从洪水成因上,通过对影响洪水形成的气象(降水)、下地形等垫面、社会经济等因素分析,结合洪水灾害风险理论,构建中国大尺度洪水风险评估模型.评估结果能够宏观反映中国不同重现期洪水灾害风险发生的程度及可能影响范围,为国家防洪规划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 摘要:本文利用高时间分辨率的MODIS-EVI时间序列的遥感影像和气候观测数据,查明了2001-2012年青海湖流域地表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与趋势,从不同空间和时间尺度上分析了植被覆盖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定量关系,旨在揭示不同时空格局下气候要素变化对植被生长的影响,了解典型脆弱生态带地表植被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
  • 摘要:本文选择河北省干旱缺水的典型区邢台市,分析近了50年来该区农业灌溉耗水对地下水超采、地下水漏斗、地裂缝、地面沉降的驱动过程、空间差异和年际变化,以及环境地质灾害对农业抗旱的影响。针对邢台市人均仅为190m3的现状,提出了在全球气候变化、区域生态环境退化和南水北调地下水压条件下,控制区域农业旱灾风险,适应干旱,停止超采地下水,减缓地质灾害发展,恢复生态系统功能的对策措施。
  • 摘要:海岸带湿地占陆地表面积的3%,是海岸带地区重要的景观覆盖类型和独特生态系统.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指出:湿地生态系统是目前被破坏最为严重的生态系统,>50%的湿地已经消失,20-30%正在退化.独特的区位地理条件使海岸带湿地成为检测高强度人类开发活动和气候及环境变化影响的关键地区之一,也是当前湿地生态学研究的前沿课题.湿地修复应当全方位地理解修复区域的经济,社会、生态条件和控制变量,预测恢复的效果。尽可能地避免由于片面性而影响最终的修复效果,要加强工程技术措施与生物技术的结合,要注意考虑更大尺度上毗邻集水区以及湿地所处整个流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在这一尺度上寻求构建湿地修复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 摘要:海岸风沙地貌是海、陆、气三相交互作用而形成的复杂动力地貌系统,但波浪作用为主的海滩和风力作用为主的海岸沙丘长期被作为独立的系统分别进行研究,对海岸风沙地貌的研究往往大多类同于内陆沙漠沙丘的研究内容、技术和方法,如沙丘类型、风沙环境、风沙运动过程、演化模式、发育演化机理研究等,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刻画海岸风沙地貌的海、陆、气三相交互作用的波浪、海滩、沙丘之间的关系才开始受到尖注,提出海岸风沙地貌发育尤其是其类型与规模主要取决于海岸风沙动态地貌系统的动力与形态状态,如波浪高低、海滩的宽度与坡度、风速大小、沙质沉积物特征和植被覆盖度等.其中,海洋波浪高低与各地台风或风暴的规模、频率等密切相关,在海岸风沙地貌主要分布的大西洋、西北太平洋和北印度洋等海岸,由于台风或风暴的巨大破坏性和对海岸沙丘影响的重要性,台风作为一个对海岸风沙地貌具有一定影响的高能因子,尤其是基于其对波浪、海滩与沙丘相互作用的重要代表性,台风与海岸风沙地貌形态的相互关系开始受到关注,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新技术手段的应用其研究在国际上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国内目前仍是将海岸风沙地貌作为一个独立的动力地貌系统并按照内陆风沙地貌的范式进行研究,将其与波浪、海滩联系起来进行波浪-海滩-沙丘相互作用的综合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故国内有关台风对海岸风沙地貌影响与作用的海岸风沙地貌台风响应的研究近乎空白,仅个别海滩台风效应研究中略有涉及.因此,十分有必要针对国内海岸风沙地貌对台风响应研究之不足,在深受台风影响的中国华南地区选择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研究区域,以探究台风对海岸风沙地貌的作用规律为目标,开展华南海岸沙丘形态的台风响应模式研究.
  • 摘要:青藏高原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分布地区,是中国乃至东亚地区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湖泊具有生态蓄水、水源涵养、气候调节等重要的生态功能.高原湖泊的演化过程既反映了高原隆升作用,又包含了高原气候、环境演化的重要信息.高原内陆湖的形成与消失、扩张与收缩及其引起的气候环境的变化过程是全球、区域和局部构造和气候事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青藏高原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作用,一直是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地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以青藏高原内陆湖泊作为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器,分析其近几十年来湖泊变化的动态信息对研究区域气候及环境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 摘要:文章研究徐州市城市化水文效应及其规划应对策略.1983-2013,徐州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从311km2扩展到755km2,扩展了一倍.快速的下垫面变化造成城郊降水差距增大、年径流量和暴雨径流量增加.城市雨水集蓄空间的集成规划就是将各个"小型分散"的绿色空间联通为覆盖于整个城市硬化地面上的软质网络体系,使雨水找到回归之路.模拟证明雨水集蓄空间的集成规划方案能使得徐州城区的径流深减少110mm,径流系数减少0.12,能够有效增加雨水下渗能力,促进城市水循环健康有序发展.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