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24届全国高校安全工程学术年会
第24届全国高校安全工程学术年会

第24届全国高校安全工程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2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2-09

主办单位: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

会议文集:第24届全国高校安全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以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为中心,结合湖南农业大学安全工程专业特色和建设需要,分析了高校安全工程专业方向的实验课程设置及具体实验教学内容,研究了实验教学体系的配套工作,就实验教学专业特色、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相关探讨,提出了实验指导书编写,加强校内外实验资源整合建设,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和建议。
  •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长安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建设的目标、思路与内容,实习基地组织结构及其职责,以及教学质量保证的经济措施、制度措施和组织措施.实习基地获得了良好的实践实习效果,有效地提高了长安大学安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其建设思路与方案对其他院校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有一定指导意义.
  • 摘要:本文在分析高等教育中安全工程专业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上,结合国家特色专业建设,提出了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定位和理念,分析研究了突出专业特色的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方法,规范了实验教学管理,并建议实验教学应与安全工程专业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相适应,应与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联系起来,应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出发。实验教学应根据本校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特点和定位,制定实验教学模式,选择合适的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方法。规范实验教学管理是实验教学不缺少的部分。
  • 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安全工程专业近5年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概况,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以下简称"创新实验计划")是"十一五"期间教育部为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进而探讨了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对本科教学实践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更好地发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在本科教学实践中的作用提出了相关建议,诸如为学生提供创新的舞台以及展示自我的机会,重在过程,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评价体系,在本科生中建立学术竞争制度,完善激励制度等。
  •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现状,针对目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通过完善和优化传统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并强化创新能力教学环节,建立起具体可行的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系统培养模式,并从优化配置实践教学资源、全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真正落实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实行以激励为主的师生评价与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激励机制.
  • 摘要:人机工程实验是安全人机工程学研究的基础.本文针对某高校安全工程学科特点及专业发展需要,依托质检行业特色,从基础测量实验室、人体机能测试实验室和虚拟仿真与监测实验室三个子系统,构建人机工程实验室,旨在为找出以质检行业为主的特种设备等相关领域技术和管理工作中的"人一机"结合面关系,研究导致作业活动者伤亡病害等不利因素的作用机理和预防与消除方法的依据等提供教学和研究平台,立足现有资源,整合人机工程实验室,对于该校深入开展安全人机关系的教学和科学研究,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典型特种设备安全人机关系的理解和认知能力,培养学生对特种设备安全检测和评价能力的提高和保障行业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从基础测量、人体机能测试和虚拟仿真与监测三个子系统,构建了人机工程实验室主要框架,为提升地方高校办学水平专项人机工程实验室建设提供参考。
  • 摘要:安全科学与工程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新增的一级学科,结合行业特色的应用背景来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是提高专业化实践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本文在确立实践教学平台基本思想的前提下,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依托武汉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土木工程和交通工程三大行业,突出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应用特色,针对基础、综合、设计和创新型四个不同的实践教学层次,建立了数字矿山安全实验平台、工程安全与防灾减灾实验平台和水陆交通安全实验平台,提出了详细设计方案及实施策略,形成了我校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具有典型行业特色的安全科学与工程实践教学体系.该平台的建立与实施有利于建立安全工程相关的产业技术联盟,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和拓宽实践教学等思路,推进安全科学与工程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执行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 摘要:根据对高等院校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的分析,总结出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进而针对华北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创新型实践教学模式及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和内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使其成为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 摘要:培养创新型专业人才已成为研究型大学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火灾探测与控制课程是消防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探索全新的实验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是火灾探测与控制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内容.本文分析了火灾探测与控制课程创新实验教学与传统实验教学方法的区别,提出了火灾探测与控制课程创新实验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认知的主体,教师提供创新实验教学条件,并以细水雾实验为例,说明火灾探测与控制课程创新实验方案实施流程.
  • 摘要:本文通过对安全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理念与目标及学科建设理念的分析,结合华南理工大学安全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实践,其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及招生方向,建立了"双证+职业技能资格"教育模式,建立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实行双导师制,"管、学、研、企"有机融合,着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由此提出对相关院校的建议,比如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创新课程体系,体现安全工程专业特色,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加强安全领域师资队伍建设,加强硕士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 摘要:本文提出并分析了导师、学校管理和教学实践资源对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的影响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当前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的关键任务和主要内容;提出以学科建设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的观点,认为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相辅相成,学科建设是研究生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保障;研究生教育是学科发展的强大拉动力。研究生教育不仅仅依存于学科,更重要的是它会对学科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促进其更好地发展,在凝练学科方向基础上确定招生专业方向,以学科研究方向构成的学术梯队形成指导小组,共同完成研究生指导工作,建设科研基地,为研究生提供研究与实践平台,建立与落实科学管理制度等。
  • 摘要:安全管理领域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有效改善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高等学校培养安全管理领域人才创新能力的必要性,指出了当前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措施和方法,比如明确教育目标,制定培养方案,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实践能力的锻炼,注重校企合作,培养适合企业发展人才,组织科技创新活动,激发学生创新热情以期为安全管理领域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
  • 摘要:为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国家决定实施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文在对国外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目前工程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以东北大学安全工程专业为例,针对安全工程专业的特点,从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如何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等方面,对该专业的培养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力图探索卓越安全工程师教育培养的有效途径,提出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毕业生往往因缺乏就业经验和求职技能,存在对自身情况认识不足、对就业市场需求情况了解不透彻、分析不到位等状况,形成就业满意率低、就业质量不高的现状,邀请企业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结合企业需求,与企业共同制订教学计划,从大学生创新实验、本科生进实验室、与企业联合办学等方面进行课程体系的建设。构建应用型安全本科人才教育培养新体系.
  • 摘要:针对我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主干课程"安全法规"在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在分析"安全法规"类课程现有教材建设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安全法规"教材的内容体系及其应涵盖的知识点,并指出该教材编写过程中应着重把握的要点,即突出科学性、系统性、新颖性和实用性;既要有丰富的内容,又要有一定的深度;知识点布局要合理,既要有利于学生学习,又要有利于教师教学.
  • 摘要:东北大学安全工程专业于2005年开设了"事故应急技术"课程,是国内较早开设该课程的专业之一.该课程在课程的设置和建设中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把分析与解决各类重大事故的预防和控制,事故应急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方法,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为教学重点,建立了以重大事故应急为基本内容的课程知识体系,并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跟踪本领域的最新进展完善教学内容,采用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的形式和多样化教学方法,使课程的内容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应用性.
  • 摘要:安全工程本科教育在快速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出现了毕业生能力达不到社会和企业要求的现象.笔者认为在安全工程本科教育中主要存在课程设置缺少系统性、所有高校课程设置离散程度高、教学教材不规范、学生实践不足、毕业生知识掌握得多而不精5个问题.这不仅与相关教育部门有关,也与各高校和学生自身有关,因此需从这3个主体共同入手解决.可通过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持规范课程设置,组建教材编写专家组规范教材,进一步明确高校的专业培养目标,校企联合创建实习新环境4个措施来解决.
  • 摘要:安全系统理论在安全工作领域应用非常广泛,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特引入讨论式教学法.本文论述了讨论式教学法在安全系统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并对教学可能遇到的问题及相应对策做了阐述.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提供的题目缺乏可讨论性,或太过于深奥,教师对讨论局面的掌控不够,学生讨论前准备不足,论后评价处理不当等,教师应该从论题内容的正确性、观点的独到性、学生辩论的技巧性等方面给予学生合理、积极的评价,当然在讨论精彩之处,可以给予即时评价。
  • 摘要: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科特点及研究对象,决定了在从事安全工程管理和工程设计时,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是很高的.本文根据社会对安全专业人才的需求,结合国内高校实践教学经验和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在"卓越计划"的大背景下,提出了"一设一实一创"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整合现有资源,加深校企合作,为提升实践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及推进实践教学方案的实施提出了建议,包括对专业实践课、主干课教学思路进行优化,加强校企合作,以项目为支撑,针对性地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创新能力,使工程专业的课堂理论教学、课程实验、毕业设计、实习、学生自学以及高校自主创新基金等环节紧密结合,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整合有利资源等。
  • 摘要:从课程体系设置、教材建设、专业教学等方面分析了安全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总结出专业课程内容重复、交叉,学时设置不合理,教材针对性差,建设相对滞后,教师专业知识结构有待优化等问题;依托校内教改课题对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研究,提出了课程体系按照"大平台、小模块",专业教学依托"三种经历",课程教材建设强调以人为本的优化思路;最后列出了课程体系优化成果,包括优化的课程体系结构,教研室"安全专业研讨会"机制、集体备课制度,安全专业教材建设情况一览表.优化成果较好地促进了我院安全工程专业的发展.
  • 摘要: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在高校安全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有着较大的发挥空间,是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手段.本文根据在机械安全工程课程中应用案例法教学的实际经验,从机械安全工程课程教学特点、机械安全工程课程案例教学的组织和实施以及机械安全工程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其他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案例教学法在机械安全工程教学全过程进行了经验介绍,以机械安全工程课程为例分析了案例教学在培养安全工程专业人才上的作用和思路,指出实施过程按照循序渐进、由浅到深的原则进行,启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创新思维,结合理论知识选择案例,防止片面化,配合其他教学环节,积累案例教学素材。
  • 摘要:本文阐明了安全工程专业的特性,结合湖南科技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办学条件和基础,制定了在保持特色和优势前提下的安全工程专业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构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厚基础、重实践、强素质、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同时探讨了安全工程特色专业建设和发展应解决和完善的内容,以便完善和促进本专业的办学,进一步明确了办学思路,提出了要统一认识,明确专业办学方向,尝试多种专业培养模式,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教材建设及教学改革,加快实验室建设,强化教学实践环节等。
  •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和社会对安全工程专业创新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在我国,高等院校是培养安全工程专业创新人才的主要场所,各地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能力,已经取得了一些非常好的经验,但仍需进一步探讨.为此,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探讨了安全工程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分析安全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议,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科学化,大力实施创新教育,明确教育的主要内容,寻找新的教育途径,创新教育要与时俱进,优化安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等。
  • 摘要:本文以安全态为主线,通过对安全科学内涵、学科发展和安全监测监控课程属性的讨论,给出高校安全监测监控课程在学科中的定位,其目的是为安全同人们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以促进安全学科的健康发展和本科教学质量的提升.就安全科学而言,安全问题的实质是安全态问题.笔者通过以上对安全科学内涵和安全监测监控课程定位的讨论,得到如下结论:安全问题的实质是安全态问题;通常定义的安全与危险是互为相反状态的说法并不完全正确,它们应是安全态的不同水平状态,安全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安全态的研究,"事故"是安全态的其中一种状态,安全科学的研究目的是安全态的控制,安全监测监控的研究目的也是安全态控制,是一种更高级别的控制,安全监测监控课程在安全科学的学科中居于核心地位。
  • 摘要:为探索适合安全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途径,本文对我国安全工程学科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并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维和行为特征,从学校和学生两方面提出了系统的创新能力培养方案.学校方面,要从引导、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课程改革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强实践教学和过程培养,注重引导,营造良好的校园创新氛围等方面进行创新能力建设;学生方面,要从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扎实基础理论和学习广博的多学科知识,勤思考-培养创新性思维,注重非智力因素培养,合理利用时间,加强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培养等方面来提高创新能力.这些对策、措施对培养和提高安全专业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摘要:以组织学、管理学等其他学科的观点,阐述大学生创新能力及其相关概念.本文通过调查多个高校大学生参与科研和社会实践的实例,研究分析了科研和社会实践对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作用和影响.其中在华北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试行的"科技创新"活动与毕业设计相结合的具体实践,比如培养了大学生较为正确的科研态度,很多学生体会到了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的任何进展都是建立在严谨的科学态度与艰辛的科学实践的基础上的,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实际工作能力,对科学研究工作的内容及方法有了直观认识与切身体会,为他们毕业后走向新的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将科研项目与毕业设计相结合这一具体的实践活动,成为学生离开学校毕业之前检验其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促进本科生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良好途径,在今后的本科毕业设计教学中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可以作为本科生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参考方法,值得在其他高校进行广泛应用和推广.
  • 摘要:冒顶是巷道经常发生的事故,巷道冒顶高度的预测一直以来都未形成统一的理论.目前预测巷道冒顶高度的理论有:圆锥型冒落理论、普式冒落拱理论、轴变理论、弹塑性破坏理论.各个理论预测的巷道冒顶高度各不相同,锚杆锚索支护参数选择缺乏针对性,导致巷道稳定性参差不齐,借助已有的预测理论,采用自使用变权重综合分析法确定巷道的冒顶高度,为巷道安全支护决策提供依据,模糊自适应变权重组合预测算法能根据各理论预测高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买际观测值的匹配程度,自动地调整权重的分配,且计算量小,预测精度高,对实际巷道支护参数定量选择具有指导意义,模糊自适应变权重组合预测算法确定的巷道冒顶高度,能够为巷道支护参数的选择提供依据,节省巷道支护费用,增加巷道的安全性。
  • 摘要:随着"十二五"规划中对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但目前作为国家煤炭资源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乡镇煤矿,却因恶性竞争、破坏生态、污染环境、浪费资源、事故频发等诸多问题,正逐步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巨大阻碍.本文在全面分析我国乡镇煤矿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其在行业生产经营、环境保护、安全投入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深入剖析其产生的原因,规范煤炭行业,完善制度体系,促进矿业开采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以人为本,安全生产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体系,规范煤矿行业行为;其次,推出"绿水青山战略",促进煤矿开采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友展,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大投入、改进工艺,实现可持续发展。以期为行业自身的规范以及有关部门规划、管理乡镇煤矿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依据.
  • 摘要: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重要任务之一.在高水平创新性矿业安全人才的培养实践中,坚持"寓创于学".本文通过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创新训练计划、开放式研究性实验和搭建多层次创新平台,引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改变以往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中实现创新.
  • 摘要: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变成为大众化教育,教育的质量就成为社会瞩目的问题.教育有着强烈的社会需求,在国际上各种竞争力指标中,已经赋予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越来越大的权重,教育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进步的硬指标.在各种竞争力指标中,教育都是影响我国排名靠前的重要指标.发展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可以显著地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高等教育正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但是教育理念要在大众化教育中发掘更多的精英苗子,培养更多的精英。教育分成为不同的层次:硕士生教育、博士生教育承担了精英教育的任务,本科生教育承担了大众化教育的层面。教育的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知识传授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既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技巧。把教育转变成"服务"的理念。教育是一种服务。要从就业教育,变为创业教育。创业教育-这是高等教育的新的理念。
  • 摘要:本文总结了高等教育中数据库技术的教学特点,分析了常见授课方式的局限性并进行了改善,尝试将形象思维方式引入数据库技术课堂授课当中,并以关系代数中的除运算为例演示了该授课方式的操作方法,最好在授课的同时及时验证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点,授课形式越直观、越简单越好,课堂氛围以平等、和谐、互动、热烈为佳。利用图示的形式将形象思维引入数据库技术教学该方法还可用于优化查询等章节的授课过程,且同样适用于其他课程。经过实践教学检验,对于某些理论知识,相较于逻辑性较强的推导、归纳等授课方式,这种形象思维占据主导的图示推演过程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且教学效果更好,为丰富数据库技术教学方法提供了新思路.
  • 摘要:省级精品课程《矿井通风与防尘》是高校矿山采矿工程和安全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课,加强对该课程的研究和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综合素质以及实践能力,既能强化课程的示范性作用,又能提高矿山高层次人才在本专业范围内的实干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调研、分析,采取类比的方法对课程的定位、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性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准确地定位课程在其所属领域的地位和作用,是课程建设的根本.合理设置课程的建设目标,精选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是课程建设的主体,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改革教学手段,强化实践教学,尤其是以科研项目为纽带,可以活化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是实现课程建设目标的关键.
  • 摘要: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按照组织行为学原理,高层管理人员对于企业的安全管理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针对高层管理人员,设计科学适用的安全培训内容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某集团企业高管专项安全培训为契机,对集团企业高管安全培训进行了现状调查与需求分析,调研发现,我国集团企业中,对高管进行安全管理基本理论的培训非常必要.结合课题组多年来对安全管理的研究成果,设计了集团企业高管安全管理基本理论的培训内容,并针对培训内容进行了即时考核及效果的后续追踪调查.结合组织行为学、行为科学及安全文化相关理论,分析了培训内容提升企业安全业绩的预期效果,从理论上初步验证了培训内容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很多集团企业的管理层缺乏明晰的安全管理理论体系,安全管理不能形成系统化的整体思路,巫须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加强高管对安全管理的系统理解,对集团企业的高管进行安全管理基本理论的培训是必要而且合理的,培训的目的是使管理层理解并承担在安全管理中的职责和义务;在实施具体安全培训时,建议按参培学员的岗位性质分班,以便于培训内容进行更具针对性的调整,将会产生更好的预期培训效果。
  • 摘要:"流体力学"作为安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对于安全工程学科专业课程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教学中发现实验安排验证和演示等单一性实验较多,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较少,同时做实验的过程控制方法未成体系.本文分析矿业大学目前实验教学现状,提出了实验教学改革的内容,设计了安全工程流体力学做实验过程控制体系,提出实验过程一些注意事项,比如通过创新性实验研究,使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将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起来。实验指导书需要涵盖安全工程流体力学所有涉及的实验,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这对矿业类院校流体力学实验安排的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摘要:本文结合煤矿生产和安全培训的特点,指出了煤矿现场操作人员安全培训的重要性,并初步设计了安全培训内容体系.将其总结为安全意识,安全法律体系,煤矿安全生产规范和标准,煤矿灾害事故预防及治理技术体系,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专项、专题安全培训6个方面的内容.分析了安全意识培训内容的重要性和方式,建立了以安全法律为安全工作和奖惩准则的培训方式,在安全技术培训方面强调了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化、灾害事故的预防、现场安全操作及重大灾害的专项培训内容.较全面地对煤矿现场操作人员安全培训内容进行了分类和总结,并且阐明了各类培训内容的重点和注意事项.
  • 摘要:基于原有矿山安全模块的实践教学难以满足卓越工程师对矿业安全类人才培养要求的现状,以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依托我校在矿业学科的行业优势,本文提出相应的高校矿山安全类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创新实践教学平台,探讨组建具有行业优势的可持续发展创新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策略;通过学科优势科研成果向矿山安全实践教学的转化,开辟矿业安全类人才培养中的创新实践教学方法.
  • 摘要:安全工程专业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部分,搞好实验教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安全工程实验室的建设作为安全工程专业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相对滞后.本文根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安全工程实验室的发展及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安全工程实验室建设进行了探讨.从安全工程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情况,探讨安全工程实验室设置的课程实验内容,并提出了实验室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为安全工程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提供参考.
  • 摘要: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安全工程本科专业认识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东北大学安全工程专业为例,探讨了通过认识实习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结合认识实习的目的和任务,通过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加强带队教师和实习基地人员的准备工作、保障实习学生安全等一系列准备工作,为认识实习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结合实习企业实际情况,通过精心选择实习部门、合理安排实习内容、对实习学生从严要求和全面考核等系列措施,夯实了认识实习过程,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实习过程中带队教师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因势利导、教书育人、创造条件、开展经验交流等指导方式,丰富了实习内容,巩固了实习成果,提升了实习效果.通过多年对认识实习的探索与实践,以及后续对学生的跟踪调查,东北大学安全工程本科专业认识实习走出了一条提升学生实践能力、适合学生发展的道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故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使认识实习真正达到实习大纲的要求,并成为提升安全专业本科学生实践能力的平台.
  • 摘要:安全学科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高校安全工程专业是培养高级安全人才的主要场所;同时,安全学科又是对学生实际能力要求较高的一门学科.高校安全工程实验室建设对安全人才的培养,乃至国家安全生产形势都有重要作用和影响.本文分析了近年来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呈现的新特点,从中得出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并据此提出了实验室建设的创新手段和措施.实验室建设要达到良好的效果,必须实现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建设相协调,硬件环境建设,如仪器设备的购置及升级、实验用房的扩充及合理布局,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在现有资金投入的基础上,根据学科发展方向研究制订方案;软件环境建设,如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完善、实验师资队伍的建设,需要根据实验室硬件环境建设的阶段水平,结合实验室未来可预见的发展状况研究制订方案。同时,在实验课程设计方面,还要保证不脱离教学、科研和现场实际,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与实践教学相互补充,力求通过实验课程教学,完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吸收,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增强实验室规划前瞻性,加强实验室设备仪器管理,完善实验室日常管理,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
  • 摘要:实践教学是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本文回顾了国内高校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的发展现状,综述了安全学科建设的研究成果.结合福建省经济发展特点及福州大学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提出构建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具体涉及课堂实践、实验教学、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等内容,根据福建省的经济发展模式,福州大学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实行"大安全"培养方案,对应的实践教学必须体现出多样化;但同时需要解决实习基地分布广、管理难度大、实习经费不足等困难。现有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专业方向面较窄;需要全面提高安全工程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以满足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拟从具有不同行业特色的高校引进安全工程专业高层次人才,补充现有的师资队伍;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引进现场经验丰富的安全员工为学生开展各类讲座。
  • 摘要:实验室建设是安全工程专业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社会对安全的日益重视以及安全工程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并简要介绍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安全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在该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安全工程专业本科实验室建设方案.具体包括对安全管理与行为心理实验室、人机工效学研究实验室、风险评估实验室和安全技术实验室等实验室的建设,其中安全技术实验室包括矿山通风与安全实验室、热工与流体实验室、消防工程实验室和安防实验室等.从该校实验室建设的实践结果得出,该方案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摘要:本文对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和当前河北科技大学安全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从教师角度看,影响学生科研活动有两方面:一是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很好地营造高校教学和学术研究相结合的氛围,不能激发学生科研兴趣;二是教师对学生科研的指导工作不到位,导致部分学生对科研失去信心。从学生自身角度看,影响学生科研活动也有两方面:一是科研的前期准备不足,选题缺乏科学论证,难以取得预期的科研效果;二是学生缺乏科研能力和钻研品质,不能完成科研任务。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认为要利用科研成果丰富教学内容,促进课堂教学,定期开展专题教学科研讲座等,为河北科技大学安全工程专业的科研、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确实可靠的、有意义的依据.
  • 摘要:面对各类自然灾害频发、生产性事故多发、心理危机多种多样以及其他"人为性"伤害突发的现实,有效开展高校大学生尤其是安全工程专业大学生应急能力的养成教育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在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和生活事件方面影响大学生心理危机应急能力的因素,主要有社会环境、校园环境等外在因素,以及学生自我的价值观等内在因素;然后经过文献研究分析和专家访谈编写出开放式问卷,开展了西安科技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大学生心理危机应急能力现状调查.最后提出了提高西安科技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大学生应急能力的五点建议,包括加大对本专业学生应急管理与应急技能方面教育的重视,建立健全应急知识教育与培训体系,强化大学生应急演练和动手能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应急教师队伍,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等。
  • 摘要:针对传统的教育与人才培养体系中存在的科研与教学分离、教学内容滞后于本学科的发展等不足,构建了"寓研于教"的高水平安全人才培养体系.该体系充分发挥高水平科研团队,文中介绍了高等院校将优质科研资源应用于教学中,实现科研教学分离向科研教学互动的根本转变.建立了"以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为主体,以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以采用研讨式教学方法为手段,以建设优质教学资源为保障"的四位一体运行模式.通过构建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课程教学体系,借鉴国内外的有益经验,改革安全工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制订了完善的专业课程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通过对专业课程重组、优化、整合,建立特色鲜明的专业方向课程群,设置弹性形式的模块化课程组。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加强教学研究,对各类课程进行合理优化和整合,避免低水平重复,保持了课程内容的知识性、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坚持以高水平学术科研团队为依托,加强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实行教授课程负责制,统筹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课程设计、研究型实验项目建设,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 摘要:基于我国高校"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的特点及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本着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理念,在跟踪本领域最新进展,完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本文设计了课程的网络教学模块,建立了基于Blackboard平台的学生自主学习网站,实现了课程网站实用性强、交互性好、资源丰富的特点,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以及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摘要:本文从高等教育中安全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目标出发,分析了安全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的特点和教学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安全工程专业英语教学实践与体会,从教学内容与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对安全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关键环节进行分析和阐述,指出教学目标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结合毕业生的反馈信息来制定。从教材建设的角度考虑,由于专业英语是与国外同行交流的工具与途径,要考虑到语言和专业内容两个方面,内容要合适,教材建设必须体现出基本理论与前沿发展并重,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并重,专业英语听读和说写并重的特点。教学方法对安全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有很大影响。应采取多种灵活的教学手段,建立以学生为主的开放式、讨论式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
  • 摘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我国高校工程教育与国际接轨的必然选择,对促进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使工程教育真正实现面向学生、面向工程实际,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工程教育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对安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研究.围绕培养目标,构建了一套有效的课程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课程体系按模块设置,分为通识教育基础课、学科教育基础课、专业教育课、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等。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学校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融为一体,构建了包括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创新活动、社会实践5方面内容的实践教学体系,在人才培养计划中设置了军训、实验、上机操作、认识实习、工程技术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社会调查、科研训练、课外科技活动、学科竞赛等主要环节。
  • 摘要:针对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煤矿知识薄弱和相关实践缺乏的特点,通过煤矿设计思想、采掘工艺和煤层瓦斯吸附解吸等必要背景知识的铺垫,以及最新研究成果的及时补充,相关安全法律法规修订内容的更新等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在教学内容上与时俱进;运用"基础知识讲授为主,关键问题启发提问,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的综合教学方法,在讲授安全理论的基础上,注重事故分析能力的重点培养,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另一个重要目的是对学生积极思维的引导和科学创新的引导,这需要在教学方法上下工夫。针对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特点,经过实践形成了以基础知识讲授为主,关键问题启发提问,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并介绍了讲授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和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等。
  • 摘要:基于高校风险管理课程的特点,结合安全工程专业本文提出了风险管理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并且在教学实践中采用注重明确课程学习的目标,转变教学模式及方法,突出案例教学的课堂互动,加强学生实践成绩的考核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实践和案例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风险管理的教学和学习的效率.
  • 摘要:探究式教学由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学生拓展自学能力和培养科学发现兴趣的关键.安全工程专业具有学科交叉、行业交融的专业特点,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为综合型专业人才,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系统基础知识和依托工业技术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全工程探究式教学基于大学生思维活跃和丰富信息获取渠道的特点,结合安全工程专业特点,引导学生利用丰富的电子资源,自学探究教师引导启发的实践问题,提高安全专业大学生综合型人才素质的同时也规范了网络行为,培养了信息素养.通过动车提速的安全隐患及站台安全白线问题的探究式教学实践,本文分析和总结了实例运用的统计结果,阐述了探究式教学的实施方法和步骤,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高,能有效利用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强化对基础理论的再认识。同时,学生通过有效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了学习效果,培养了自学能力。而且,学生在解决问题,探究理论的过程中,小组讨论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我认可度,在积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有所提高,学生更熟练运用当代信息技术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传递创造信息,而且能够在当代信息技术所创造的新环境中以批判的精神审核信息,增强了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 摘要:火灾爆炸是各行各业均可涉及到的事故类型,故防火防爆类课程是安全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目前高校防火防爆理论与技术课程体系以原来的矿山火灾爆炸为主,虽然后来加入了一些工业防火防爆的内容,但整体课程内容比较分散,没有形成系统,并且课程内容互相重复.在对旧课程体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防火防爆理论与技术"课程体系,该体系包含三大模块:基础理论模块、三相态物质燃爆理论模块和工程实践模块,每个模块对应不同的教学内容,并且模块之间有机衔接,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在构建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就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作者的一些见解和措施,确定了本课程的主要特色,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和下一步课程建设的目标,建议在新的课程体系中突出基础内容,要面向实际应用,关注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本课程的前沿状况和需要解决的各类问题。同时在教学环节中,更加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在学生掌握本课程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能力和分析能力。
  • 摘要:"工程力学"课程具有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双重特性,是学生从专业基础课到专业课学习的重要桥梁,在学生工程素质的教育培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本文通过对高等院校安全工程专业"工程力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在熟悉安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后续专业课程对力学知识的要求层面基础上,提出应该从优化教材内容、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完善的考核办法等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与能力.
  • 摘要:燃烧学是安全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燃烧学课程教学具有地位特殊、研究基础和研究内容复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紧密等特点,因此,燃烧学课程的教学难度大.本文应用相关理论,结合专业需求,从注意、学习目标、回忆、刺激材料、指导、反馈、评估、保持和迁移等多角度分析了安全工程专业燃烧学的课程教学方法.
  • 摘要: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是安全工程教学质量的重要考量指标.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安全工程学生气质特征以及相关就业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大学生的就业主要着眼于自身或地区发展,而不是薪金要求,展现出当代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渴望和强烈的故土情结;认为学生就业不但与政策形势有直接关系,而且大学生的性格塑造也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最后,提出了具体的教育教学改革建议,除了学习好安全工程专业的有关课程和实践环节之外,辅助学习一些与安全工程专业比较密切相关的课程,使其在工作中得到更好的发展.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尝试性的探索,由于国家安全监管部门加大《安全生产法》的落实力度,因而目前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比较乐观,但就业部门相对集中在一些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建筑企业。学生就业与政策形势有直接关系,一旦失去政策导向,就业形势将不容乐观,目前大学生的气质特点比较适合安全管理工作,尤其是女性。因而在学校期间,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应该多方面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除了学习好安全工程专业的有关课程和实践环节之外,还应辅助学习一些与安全工程专业比较密切相关的课程,这样不论是在找工作还是在实际工作中,都更有竞争力,更能够得到晋升和发展,大学生的就业主要着眼于自身的发展,展现出当代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渴望,而不是薪金要求及故土情结。
  • 摘要: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是对传统的师承制教学模式的有力补充,是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本文分析了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度的现状,指出了导师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安全工程专业目前辅导员管理制度现状,分析了安全工程专业实施导师制度的可行性;考虑安全工程专业特色,提出了安全工程专业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意见和建议,合理定位导师与班主任及辅导员的职能及角色多种渠道完善导师队伍建设,采取多种不同的导师制模式,建立健全、合理的管理机制并有效执行,加强对学生创新、实践与科研能力的培养,倡导个性化教育.
  • 摘要: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充分体现"加强基础、拓宽面向、注重复合、突出特色"的教育教学思想,对毕节学院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系统的改革研究.通过采用强化基础、缩减课堂教学学时数、降低毕业最低学分数、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进一步深化实践环节教学改革及开设多个专业方向等方式,增加了学生的就业渠道,适应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 摘要:本文介绍了波兰高等教育中安全工程专业教育情况,包括安全学科的定位、开设安全工程专业的学校、安全工程专业教育层次及培养内容、安全工程课程体系、安全工程专业的主要课程及知识点,可以作为制定我国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参考.
  •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安全工程专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湖南农业大学安全工程专业现状、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并重点介绍了理论课程体系以及实践教学环节设置的具体情况,指出了专业办学的定位和安全工程专业发展的方向,比如专业设置伊始,对培养目标要做到正确定位,同时根据培养目标对课程进行合理设置、突出特色,满足农业生态、化工行业等行业的安全需求,增强我院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 摘要:要实现机立窑(一种水泥窑)的安全生产,必须对机立窑煅烧过程中的行为响应进行研究.机立窑水泥煅烧过程是多变量、大滞后及强干扰的复杂系统,所以难测、难控、难于获得确定的数学模型,但可应用基于整个系统提问的安德森模型.本文从热工制度稳定、操作、故障的产生与排除等一系列问题入手,通过危险线索的来源及可察觉性、运行系统内的波动(机械运行过程及环境状况的不稳定性),以及控制和减少这些波动使之与人的行为过程相一致等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可把机立窑的正常锻烧操作要领归纳为:稳定底火;合理用风、加料;风、料、煤要连续平衡;勤观察窑面、勤观察热工仪表、勤撬动炼边、勤联系。这是适应机立窑操作中波动因素较多,自动化程度不高的对策。通过检测窑壁温度、熟料温度、烟气温度、风压、风量等收集有关底火信息,同时引入腰风、底风、卸料等自动调节装置对窑的煅烧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不断提高看火工的操作水平,严格按正常煅烧的操作规范操作;加强生产工艺过程的控制,特别是加强原燃料的均化、配料的控制和生料的均化,提高成球质量,为窑内锻烧创造条件;在操作中应做到勤观察窑面及热工仪表,及时发现各种不正常窑况并加以处理,把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实现机立窑的安全文明和优质高产。
  • 摘要:本文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对液化石油气罐区进行了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并分析了这些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原因及后果情况.对现行安全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得到适合于液化石油气罐区安全评价的综合性安全评价方法,即"安全检查表-事件树-伤害范围评价"三阶段安全评价法.将某液化石油气罐区划分六个评价单元.首先,以安全管理单元和储罐单元为例编制安全检查表,安全管理单元有一项不符合要求,需要整改;其次,以储罐区单元管路失效作为初始事件进行事件树,描述了发生喷射火、蒸气云爆炸和闪火的过程;最后,利用伤害范围评价法中的蒸气云爆炸模型,对蒸气云爆炸事故进行伤害范围评价.
  • 摘要:正确认识安全专业的定位可使安全专业人员对职业发展更有信心.研究认为,安全专业是专门培养事故预防专业人才,而不是培养行业专门技术人才的专业.安全专业教育需要在安全文化,管理体系及技术、装备等的操作程序,安全技能、安全意识和习惯,安全动作克服等事故预防专业技能方面大幅度提高专业教育的深度,在经济、管理知识、心理乃至艺术教育等各方面应具有较好的广度.本文探讨了安全专业的定位、安全专业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得出以下结论:安全专业所培养的人才是专门的事故预防人才,不是培养行业专门技术人才的专业。社会组织应该把事故预防专业人才而不是行业专门技术人才应用到事故预防(安全管理)的专业岗位上,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事故预防效果,减少事故损失,安全专业教育应该在安全文化,管理体系及技术、装备等的操作程序,安全技能、安全意识和习惯,安全动作克服等方面大幅度提高专业教育的深度,安全专业教育也应该在管理、经济、心理乃至艺术等各方面具有相当的广度,基于我国的现实,安全专业教育在行业专门技术教育上是不能忽视的,以便为学生提供实在的职业发展空间。
  • 摘要:针对我国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出现的同一内容在不同课程中重复,造成教、学混乱和学时浪费的现象.本文对安全工程专业主干课程中的安全管理学、安全学原理、安全系统工程、系统安全评价、安全经济学、安全法学、消防工程学、防火与防爆工程、化工安全技术等课程部分重复严重的内容进行了筛选比对,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整方案.比如对于同时开设安全系统工程和安全评价课程的高校可以适当调整授课内容,可以将两门课程合并成一门,既包括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又包括安全评价的实际应用,把安全学原理中的安全经济原理部分放到安全经济学课程中学习,增加另外几个部分内容的课时等。
  • 摘要:"煤与瓦斯共采技术"是煤炭类高等院校安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是煤矿瓦斯治理和资源开发的基础学科,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本文以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出发点,探讨了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在"煤与瓦斯共采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并针对"煤与瓦斯共采技术"实践性强的特点,建议采用实验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希望对从事矿山安全方面的人才培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 摘要:由于流体力学的抽象性,在其实际教学中,单纯的理论讲解不能够让学生很好地理解相关理论、原理和概念.本文根据虚拟现实技术三维立体实时交互性的特点,将其引入到安全工程专业流体力学课程教学中,能够比较直观形象地表现流体力学中的一些抽象的现象和原理教学,实现复杂物理模型推导,虚拟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事实证明,在安全工程专业流体力学教学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些抽象的概念也变得容易理解,进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