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高海拔地区翼首草的高产人工栽培技术

一种高海拔地区翼首草的高产人工栽培技术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海拔地区翼首草的高产人工栽培技术,属于药用植物栽培领域。本发明在高海拔地区翼首草的高产人工栽培技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育苗,在春分前后20天,以过筛腐殖土拌种、高床育苗实生苗为种苗,培育3-4个月得叶翼首草幼苗;移栽,将匙叶翼首草幼苗在当年的8-9月份移栽入大田中,在大田中栽培的株距及行距均为25-30cm,移栽后浇足定根水,待缓苗后撒施腐熟的农家肥1500-2000kg/亩,秋分前10天内撒施富含钾元素的草木灰,立冬后30天内,施腐殖土;第二年田间管理,开花中后期,即7-8月份采取控水晒田处理;于9月初采收药材。本发明的方法有效的提高了高海拔地区匙叶翼首草产量,并增加了有效含量,为GAP种植奠定基础。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14129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310108463.5

  • 发明设计人 兰小中;周战;

    申请日2013-04-01

  • 分类号A01G1/00(20060101);A01C1/06(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100098 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甲48号盈都大厦B座22层西藏易明西雅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7:52:5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6-17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A01G1/0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0401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4-04-09

    授权

    授权

  • 2013-11-06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A01G1/0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0401

    著录事项变更

  • 2013-07-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1/00 申请日:201304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6-1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用植物的人工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高海拔地区翼首草的高产人工栽培技术。

背景技术

翼首草,别名棒子头、狮子草,藏药名榜孜毒乌。多年生本草分匙叶翼首草和裂页翼首草。

匙叶翼首草Pterocephalus hookeri (C.B.Clarke) H?eck为川续断科翼首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藏医常用药材。叶片匙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长4-30cm,宽1-4cm,通常全缘,或可大头羽状浅裂至深裂,两面有柔毛。花亭高10-40cm,密生倒向柔毛,花果期6-9月。根入药,性寒味苦,具清热解毒、祛风湿、止痛之功效。本属植物共25种,我国分布2种本属植物,西藏皆有。匙叶翼首草在西藏主要分布于加查、工布江达、米林、昌都、江达、贡觉、左贡、类乌齐、丁青、边坝、索县、措美、康马、亚东、萨迦、昂仁、吉隆、聂拉木、南木林、林周、墨竹工卡、曲松等地,尤以工布江达、墨竹工卡等地分布的种质较佳,齐墩果酸与熊果酸的总含量高达0.30%,是药典标准的1.5倍。

匙叶翼首草是典型的濒危藏药材品种之一,是西藏濒危藏药材的二级保护品种,在西藏自治区科技厅的资助下,先后于2007-2012年开展了人工驯化与种植示范研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标准化人工种植技术体系,特别是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方面效益明显。翼首草人工种植技术的公开报道,最早见于2004年丁宝峰等人的研究,亩产鲜重可达2500kg;2006年甘玉伟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亩产鲜重可达2000kg;2011年杨敬军等人通过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50×50cm的种植密度下,增产效益明显,亩产鲜重可达600余公斤,并且该专家以相应的实验数据于2012年10月申报了相应发明专利。纵观三位学者的研究,无论是学术论文,还是发明专利,均为提及本发明专利所要求的核心技术。更为重要的是,药用植物栽培具有极强的地域性,三位学者的研究均针对甘肃辖区内的匙叶翼首草栽培,而西藏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3000m,无论是种子育苗、幼苗移栽,还是田间管理特别是越冬管理,都有别于甘肃境内的栽培技术和方法,因此,需要探寻一种能在青藏高原腹地的广袤区域种植匙叶翼首草的方法,为药农提供致富途径,保证优质药材供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青藏高原腹地西藏等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翼首草的高产人工栽培技术的技术,从种子育苗、大田移栽、田间管理、采收等关键技术环节,提高翼首草的药材产量,为GAP种植奠定基础。

本发明提供的在高海拔地区匙叶翼首草的高产人工栽培技术,该技术包括如下步骤:

育苗,在春分前后20天,以过筛腐殖土拌种、高床育苗实生苗为种苗,培育3-4个月得叶翼首草幼苗;

移栽,将匙叶翼首草幼苗在当年的8-9月份移栽入大田中,在大田中栽培的株距及行距均为25-30cm,移栽后浇足定根水,待缓苗后撒施腐熟的农家肥1500-2000kg/亩,秋分前10天内撒施富含钾元素的草木灰,立冬后30天内,施腐殖土;

第二年田间管理,开花中后期,即7-8月份采取控水晒田处理;

采收,于9月初采收药材。

进一步地,腐殖土:种子为20-5:1的比例拌种,均匀播种,优选质量比腐殖土:种子为10:1。

缓苗后按照1500-2000kg/亩的标准撒施腐熟的农家肥。

控水晒田处理时,使含水量保持在50%-60%,控水晒田处理10-20天,优选控水晒田15天。

秋分前10天内撒施富含K元素的草木灰用量在250-300kg/亩。

立冬后30天内,亩施腐殖土1000-1500kg,增加土壤有机质,以利翼首草越冬。

本发明适用于西藏高原地区匙叶翼首草的高产人工栽培,也同样适用于裂叶翼首草的人工栽培。

在高海拔地区翼首草的高产人工栽培技术,主要包括:

在春分前后20天,以过筛腐殖土拌种、高床育苗的实生苗为种苗,将苗床中生长3-4个月的匙叶翼首草幼苗在当年的8-9月份移栽入大田中,在大田中栽培的株距及行距均为30cm,待缓苗后撒施腐熟的农家肥1500-2000kg/亩;秋分前10天撒施富含K元素的草木灰,在立冬后30天内,亩施腐殖土1000-1500kg,并第二年开花中后期,即7-8月份采取控水晒田措施,提高药材干物质含量;并于第二年的9月初采收药材。

所述的高海拔地区翼首草的高产人工栽培技术,按照质量比腐殖土:种子=10:1的比例拌种,均匀播种。

所述的高海拔地区翼首草的高产人工栽培技术,大田移栽缓苗后,按照1500-2000kg/亩的标准撒施腐熟的农家肥作为药材生长养分供给,保证绿色无污染。

所述的高海拔地区翼首草的高产人工栽培技术,在第二年开花中后期,即7-8月份采取控水晒田处理,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50-60%左右,提高药材根冠比,增加单位面积药材产量。

所述的在高海拔地区匙叶翼首草的高产人工栽培技术,秋分前10天内撒施富含K元素的草木灰用量在250-300kg/亩,提高干物质含量。

所述的在高海拔地区匙叶翼首草的高产人工栽培技术,立冬后30天内,施用腐殖土,增加土壤有机质,以利药材越冬。

术语解释: kg:公斤;cm:厘米;mm:毫米;m:米;d:天;K:钾元素;过筛腐殖土:避免腐殖土的粒度过大影响拌种,将腐殖土过4-12毫米的筛子。

拌种:针对匙叶翼首草种子有柔毛,易粘连成团而采取的与腐殖土混匀处理,有利于播种的一种方法。高床:指育苗过程中采取的中间高,四周低,有利于排水的苗床。控水:在匙叶翼首草生长过程中,通过人为干预方式,调节土壤水分,从而提高药材根冠比的方法,所述人为干预方式包括摘除花枝、降低土壤氮元素含量等方式。

缓苗,移栽后的幼苗,再生新根恢复生长的过程。见幼苗不萎蔫,恢复坚挺即认为缓苗完成。

腐殖土是植物枝叶在土壤中经过微生物分解发酵后形成的营养土。可到山间林下直接挖取经多年风化而成的腐叶土。

腐熟农家肥:人和畜禽粪便经过长期堆积或加腐熟剂堆制而成。

草木灰植物(草本和木本植物)燃烧后的残余物,称草木灰,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K2CO3)。

本发明主要特点:(1)腐殖土拌种,保证种子播撒均匀,提高幼苗品质;(2)利用腐熟农家肥、草木灰、腐殖土代替化肥,保证药材质量;(3)开花中后期控水与晒田处理,增加药材有效成分量,提高品质;(4)立冬后30天内,施用腐殖土,增加土壤有机质,以利药材越冬。

本发明的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育苗技术环节中的拌种,有效保证了匙叶翼首草的种子撒播均匀,有利于培育优质幼苗,为大田种植提供优质幼苗保证。

(2)全程生长阶段均未使用化肥,利用腐熟农家肥、草木灰、腐殖土代替化肥,在模拟野外生境的同时,使生产的药材绿色无污染,保证了药材质量,提供高质量的无污染药材。

(3)在生长中后期采取的控水晒田处理,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50-60%左右,有利于增加药材根冠比,提高药材单位面积产量,真正做到高产增收。

综上,本发明利用腐殖土与种子拌种,有利于种子撒播均匀,培育优质幼苗,并且本方法采用的高床育苗充分考虑了育苗季节多雨少晴的特点,有利于排水,能够充分保证幼苗生长。该发明还在生长过程中利用腐殖土代替化肥,保证药材质量,利用腐殖土补充有机质,还可有助于翼首草药材越冬,采取控水晒田处理,保证药材质量。本发明提供的栽培方法简单,便于操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技术人员更全面的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在西藏等高海拔地区开展匙叶翼首草的高产人工栽培技术,包括如下步骤:在春分前后20天,以过筛腐殖土:种子质量比为10:1的比例拌种,以100g/m2的标准进行高床播种育苗,将苗床中生长3-4个月的幼苗于当年的8-9月移入大田,株距30cm,行距30cm,移栽后浇足定根水,缓苗后亩施1800kg腐熟的农家肥,秋分前10天内亩施280kg草木灰,立冬后30天内按照1200kg/亩的标准撒施腐殖土,第二年,开花中后期,即7-8月份采取控水晒田处理,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60%左右,处理周期15d,9月初即可收获,亩产药材干重600±5kg,较常规种植方法亩产提高10%。

实例2

在西藏等高海拔地区开展裂叶翼首草的高产人工栽培技术,包括如下步骤:在春分前后20天,以过筛腐殖土:种子质量比为15:1的比例拌种,以100g/m2的标准进行高床播种育苗,将苗床中生长3-4个月的幼苗于当年的8-9月份移入大田,株距25cm,行距25cm,缓苗后亩施2000kg腐熟的农家肥,秋分前10天内亩施300kg草木灰草木灰,立冬后30天内按照1500kg/亩的标准撒施腐殖土,第二年,开花中后期,即7-8月份采取控水晒田处理,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50%左右,处理周期10d,9月初即可收获,亩产药材干重650±5kg,较常规种植方法亩产提高18%。

对比试验例 考察药材中总皂苷含量

对照样品,参照中国专利CN102690149方法,在西藏等高海拔地区种植

本发明样品1,取自本发明实施例1的药材

本发明样品2,取自本发明实施例2的药材

取翼首草原药材1000g 切段,加1600ml 水润湿,再用6000ml 水煎煮提取2 次,每次1.5h,滤过,滤液浓缩后,离心除去沉淀,水提物稀释至0.1g 生药/ml 药液,采用D101 型大孔吸附树脂室温下上样,上样流速为2BV/h,上样量为树脂用量的1 倍(药材∶树脂=1∶1),以4BV水洗脱,流速为2BV/h,弃去洗脱液;以3BV的70% v/v 乙醇洗脱,洗脱流速为3BV/h,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溶于60% v/v 乙醇中,加入过量饱和的中性醋酸铅溶液,搅拌,使得翼首草总皂苷完全沉淀,滤过,取沉淀悬浮于70% v/v 乙醇中,通入过量硫化氢气体脱铅,滤过,取滤液再通入空气脱去硫化氢气体,减压回收乙醇至稠膏状,干燥,即得总皂苷提取物。

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采用比色法测定提取物中总皂苷含量

由上述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利用本发明的方法种植的药材总皂苷的含量显著提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示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