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拉手机构及具有该拉手机构的插板组件及机柜

拉手机构及具有该拉手机构的插板组件及机柜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拉手机构,拉手机构包括轴套、拉杆及弹性件,轴套包括轴腔,轴腔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端及第二开口端,第一开口端用于固定于插板组件上,第二开口端内设置限位部,拉杆包括依次连接的螺纹部、滑动部及拉动部,螺纹部及滑动部均滑动连接于轴腔内,螺纹部位于第一开口端,用于螺接一壳体,且由限位部限制于第二开口端内侧,拉动部位于第二开口端,弹性件夹持于第一开口端及拉动部之间。本发明提供的拉手机构,通过滑动的拉杆,可以实现安装后收缩,使用时伸长的便利结构,从而能够解决占据空间大的问题。另,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拉手机构的插板组件及机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85724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210495405.8

  • 发明设计人 李伟斌;郭绪智;邱泽兵;

    申请日2012-11-28

  • 分类号H05K7/10(20060101);

  • 代理机构44202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518129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B区2号楼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0:10:5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1-04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H05K7/10 登记生效日:20181218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21128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9-01-04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H05K7/1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21128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7-04-05

    授权

    授权

  • 2014-07-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5K7/10 申请日:201211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6-1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插板组件,尤其涉及一种拉手机构及具有该拉手机构的插板组 件及机柜。

背景技术

市场上很多产品(如工业计算机、家用台式机、个人电脑、家电产品等)上都 可以看到可快速拆卸,快速安装抽换的功能单元(如功能板)。采用功能单元的好 处在于当功能单元坏了而进行维修的时候,节约了很多时间,提高了维修的效 率。

功能单元通常都在机器内部,维修人员在维修时,需要把整个机器卸装后 才能取出功能单元,然后进行维修。维修后再把功能单元组装到整机中。若想 把功能单元取出,插入方便,必须要有一个拉手机构才能达到抽拔自由。然而 现在市场上产品的拉手机构种类繁多,各有特色,但是拉手机构的设计都相对 复杂,增加了生产的复杂程度,提高了产品的成本,并且很多拉手机构占据空 间大,加大了产品的尺寸,同时凸出结构还可能造成使用者的伤害,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着的拉手 机构复杂,占据空间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拉手机构,所述拉手机构包括轴套、拉杆及弹性件, 所述轴套包括轴腔,所述轴腔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端及第二开口端,所述 第一开口端用于固定于所述插板组件上,所述第二开口端内设置限位部,所述 拉杆包括依次连接的螺纹部、滑动部及拉动部,所述螺纹部及滑动部均滑动连 接于所述轴腔内,所述螺纹部位于所述第一开口端,用于螺接一壳体,且由所 述限位部限制于所述第二开口端内侧,所述拉动部位于所述第二开口端,所述 弹性件夹持于所述第一开口端及所述拉动部之间。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拉杆为螺钉,所述拉动部为螺钉头。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拉动部为 一字螺钉头。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拉动部外 周滚花。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螺纹部沿轴套轴向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 第一开口端至限位部沿轴套轴向方向的间距。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插板组件,其包括电路板、支架及拉手机构,所述 电路板及所述拉手机构均设置于所述支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机构包括 轴套、拉杆及弹性件,所述轴套包括轴腔,所述轴腔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 端及第二开口端,所述第一开口端用于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二开口端内 设置限位部,所述拉杆包括依次连接的螺纹部、滑动部及拉动部,所述螺纹部 及滑动部均滑动连接于所述轴腔内,所述螺纹部位于所述第一开口端,用于螺 接一壳体,且由所述限位部限制于所述第二开口端内侧,所述拉动部位于所述 第二开口端,所述弹性件夹持于所述第一开口端及所述拉动部之间。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拉杆为螺钉,所述拉动部为螺钉头。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拉动部为 一字螺钉头。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拉动部外 周滚花。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螺纹部沿轴套轴向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 第一开口端至限位部沿轴套轴向方向的间距。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架包括外沿,当拉动部抵靠所述第二 开口端时,所述拉动部与所述外沿平齐。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机柜,其包括壳体及插板组件,所述插板组件收容 于所述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组件包括电路板、支架及拉手机构,所 述电路板及所述拉手机构均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拉手机构包括轴套、拉杆 及弹性件,所述轴套包括轴腔,所述轴腔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端及第二开 口端,所述第一开口端用于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二开口端内设置限位部, 所述拉杆包括依次连接的螺纹部、滑动部及拉动部,所述螺纹部及滑动部均滑 动连接于所述轴腔内,所述螺纹部位于所述第一开口端,用于螺接所述壳体, 且由所述限位部限制于所述第二开口端内侧,所述拉动部位于所述第二开口端, 所述弹性件夹持于所述第一开口端及所述拉动部之间。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开设螺孔,所述螺纹部螺接于所述 螺孔上,所述拉杆为螺钉,所述拉动部为螺钉头。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拉动部为 一字螺钉头。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拉动部外 周滚花。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螺纹部沿轴套轴向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 第一开口端至限位部沿轴套轴向方向的间距。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架包括外沿,当所述插板组件完全收 容于所述壳体内时,所述支架外沿与所述壳体平齐,当所述拉动部抵靠所述第 二开口端时,所述拉动部与所述支架的外沿平齐。

本发明提供的拉手机构,通过滑动的拉杆,可以实现安装后收缩,使用时 伸长的便利结构,从而能够解决占据空间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 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 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 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机柜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机柜的部分元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的机柜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机柜的导向组件连接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插板组件抽出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插板组件的底部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插板组件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图;

图8是图6的VIII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拉手机构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拉手机构的一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XI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本发明提供的拉手机构的二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13是图12的XII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 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 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 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滑动的拉杆,可以实现安装后收缩,使用时伸长 的便利结构,从而能够解决占据空间大的问题。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机柜100,所述机柜100包括 壳体10及插板组件20。

如图1,所述壳体10包括面板11、底壳12及导向组件13,所述面板11开 设插孔11a。如图2所示,所述壳体10进一步包括卡槽14,所述卡槽14固定于 所述壳体10背板上,用于为所述插板组件20提供电接口。

如图3所示,所述底壳12用于承载各种组件,所述底壳12包括一个用于 固定所述插板组件20的固定部12a。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部12a为钣金件。 所述固定部12a开设一螺孔12b。

请一并参阅图4及图5,所述导向组件13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滑轨13a, 用于安装所述插板组件20。

所述插板组件20收容于所述壳体10内。具体地,所述插板组件20插于所 述插孔11a内,且位于所述底壳12上方。结合图1和图5,所述插板组件20包 括电路板21、支架22、拉手机构23及以太网接口24、光接口25及USB接口 26。

所述电路板21及所述拉手机构23均设置于所述支架22上。本实施方式中, 所述电路板21一端包括一金手指21a,所述金手指21a插设于所述卡槽14内, 所述电路板21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架22上。

请一并参阅图6及图7,所述电路板21包括相对设置的承载面21a及底面 21b。所述承载面21a用于承载电子元件。所述底面21b朝向所述底壳12(请参 阅图5)。所述电路板21的两侧21c滑动设置于所述壳体10的两个滑轨13a上 (请参阅图4)。

请参阅图6,所述支架22包括外沿22a,当所述插板组件20完全收容于所 述壳体10内时,所述支架22外沿22a与所述壳体10平齐。本实施方式中,所 述支架22为与所述电路板21垂直的矩形板状结构,所述支架22安装所述以太 网接口24、光接口25及USB接口26。所述以太网接口24、光接口25及USB 接口26与所述电路板21电连接。所述支架22通过两个固定耳22b固定于所述 电路板21的底面21b。所述支架22的外沿22a为矩形板状结构的外表面。为了 固定所述拉手机构23,所述支架22的中部还包括一固定架22c,所述固定架22c 位于所述电路板21的底面21b一侧。所述固定架22c为朝向所述电路板21弯 折的几字形结构。请参阅图8,所述支架22对应所述固定架22c的位置还开设 一缺口22d,所述缺口22d与所述拉手机构23的外缘相吻合,为半圆柱结构, 用于收容所述拉手机构23的外缘,用于安装所述拉手机构23。当然,在其他实 施方式中,所述支架22也可以是一个矩形盒状结构,所述图5中的电路板21 可以收容于所述支架22内,所述支架22的两侧滑动设置于所述壳体10的图4 中的两个滑轨13a上。

请参阅图9,所述拉手机构23包括轴套230、拉杆231及弹性件232。所述 轴套230包括轴腔230a,所述轴腔230a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端230b及第 二开口端230c,所述第一开口端230b用于固定于所述支架22上(请参阅图8), 所述第二开口端230c内设置限位部230d。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轴套230为圆筒 结构,所述轴腔230a为圆柱腔。所述轴套230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端230b处加 工有环状凸缘230e,以提高所述轴套230与图3的所述壳体10的固定部12a抵 靠的稳定性及方便将所述拉手机构23固定于所述支架22上。具体地,所述轴 套230收容于所述固定架22c的几字形凹陷内,所述第一开口端230b的环状凸 缘230e固定于图8的所述固定架22c上。所述轴套230与所述支架22一体成型。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轴套230和所述支架22也可以分开制造,再焊 接或螺接等方式进行固定。所述限位部230d为所述第二开口端230c内的环形 凸缘。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部230d也可以是卡环、螺母等其他 限位结构。

如图9所示,所述拉杆231包括依次连接的螺纹部231a、滑动部231b及拉 动部231c。所述螺纹部231a及滑动部231b均滑动连接于所述轴腔230a内,所 述螺纹部231a邻近所述第一开口端230b设置,用于螺接所述壳体10,且由所 述限位部230d限制于所述第二开口端230c内侧,所述拉动部231c位于所述第 二开口端230c。

请一并参阅图10及图11,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拉杆231为螺钉。所述螺纹 部231a螺接于所述固定部12a的螺孔12b。所述螺纹部231a沿轴套230轴向的 长度等于所述第一开口端230b至限位部230d沿轴套230轴向方向的间距,以 便所述螺纹部231a及滑动部231b收容于所述轴腔230a内。所述滑动部231b 为光杆部分。所述拉动部231c为螺钉头。具体地,所述拉动部231c为一字螺钉 头,为了方便定位所述弹性件232,所述拉动部231c朝向所述螺纹部231a的一 侧还开设环形槽231d。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螺纹部231a沿轴套230 轴向的长度也可以大于或小于所述第一开口端230b至限位部230d沿轴套230 轴向方向的间距。所述拉动部231c也可以是十字螺钉头或无需槽缝,仅在外周 滚花。

请一并参阅12及图13,当所述拉动部231c抵靠所述第二开口端230c时, 所述拉动部231c与所述外沿22a平齐。本实施方式中,当所述拉动部231c抵靠 所述第二开口端230c时,所述拉动部231c位于所述缺口22d内,与所述外沿 22a平齐,避免对使用者造成伤害,使得在使用上更加安全。

所述弹性件232夹持于所述第一开口端230b及所述拉动部231c之间。本 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件232为左旋圆柱弹簧,所述弹性件232套设于所述轴 套230上,所述弹性件232的两端分别抵靠于所述环状凸缘230d及所述拉动部 231c。具体地,所述弹性件232的一端收容于所述拉动部231c的环形槽231d 内。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件232也可以是环绕所述轴套230设 置的弹片。

当将所述插板组件20插入所述壳体10内时,把持所述拉动部231c,朝A 方向将所述插板组件20插入所述壳体10,所述壳体10的导向组件13上的滑轨 13a和图4中的所述电路板21的两侧21c配合,直至所述插板组件20插到所述 壳体10内。所述插板组件20和所述机柜100通过所述金手指21a和所述卡槽 14连接(请一并参阅图5)。

固定所述插板组件20,所述插板组件20插到底之后,所述支架22外沿22a 与所述壳体10平齐,然后用一字起子锁紧所述拉杆231,所述弹性件232受到 外力压缩,所述拉杆231的螺纹部231a和所述壳体10固定部12a的螺孔12b 啮合在一起,从而把所述插板组件20固定在所述壳体10上,所述拉动部231c 与所述支架22的外沿22a平齐,并位于所述缺口22d内,避免对使用者造成伤 害,使得在使用上更加安全。

当需要拔出所述插板组件20时,用一字起子先松开所述插板组件20的拉 杆231,所述弹性件232从压缩状态恢复到自然状态,将所述拉杆231伸长从而 凸出所述支架22的外沿22a,所述拉动部231c即可方便的朝B方向拔出。

本发明提供的拉手机构通过滑动的拉杆,可以实现安装后收缩,使用时伸 长的便利结构,从而能够解决占据空间大的问题。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 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 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