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治疗妇科疾病、皮肤病的药制龟苓制剂及其生产方法

一种治疗妇科疾病、皮肤病的药制龟苓制剂及其生产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妇科疾病、皮肤病的药制龟苓制剂及其生产方法。它是由中药龟甲、土茯苓、地黄、甘草、广金钱草等10味制成,该中药制剂具有滋阴降火,清热解毒之功效,临床观察对湿热下注引起的湿疹,皮肤瘙痒,便血,尿痛及妇女黄带等有治疗作用,临床总有效率达95%以上。本品安全可靠,在临床观察期间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77217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6-05-1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灵峰药业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510118913.4

  • 发明设计人 李景华;卢劲伟;邓向东;

    申请日2005-10-26

  • 分类号A61K36/896(20060101);A61K35/56(20060101);A61P17/00(20060101);A61P15/00(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542800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鞍山西路6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7:12:1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4-03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1K36/896 登记生效日:20200313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51026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20-03-20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A61K36/896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51026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08-07-09

    授权

    授权

  • 2006-07-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6-05-1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各类妇科疾病、皮肤病的药制龟苓制剂及其生产方法,属于中药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梧、穗、港、澳市民历来有服食龟苓膏习惯,但过去均是市面小摊档现做现卖制品,有结粒、结块或不成型、过稀过稠等现象,且不便携带和贮存,鉴于这些情况,为适应市场需要,我公司研制成此药制龟苓膏,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不同的剂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各类妇科疾病、皮肤病针对性强、效果显著、组方不复杂、价格适中的中药制成的药制龟苓制剂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人根据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制剂技术,最终发明了一种效果好、药源广泛、价格适中、生产工艺先进可行、使用方便的药制龟苓制剂,本治疗各类妇科疾病、皮肤病的药物是由中药原料龟甲、土茯苓、地黄、甘草、广金钱草、茵陈、槐花、防风、川木通、金银花制成的,其成分和重量配比为:

龟甲0.1~5份    土茯苓20~150份    地黄5~50份

甘草5~50份     广金钱草4~40份    茵陈2~25份

槐花1~15份     防风1~15份        川木通1~10份

金银花0.4~8份

上述中药可以从《中国药典》或其它中药手册中查到其别名、拉丁名以及产地、用法。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最佳重量份数为:

龟甲0.75份    土茯苓100份         地黄25份

甘草25份      广金钱草16.7份      茵陈10份

槐花6.7份     防风5份             川木通3.3份

金银花1.7份

以上组合物可以作为中医院治疗各类妇科疾病、皮肤病的处方,供病人煎汤服用,更适合现代制药企业提取其有效成分,制成注射液、粉针、冻干粉针、片剂、分散片、泡腾片、胶囊剂、软胶囊剂、微囊剂、颗粒剂、丸剂、微丸、散剂、滴丸剂、缓释制剂、控释制剂、凝胶剂、栓剂、口服液、煎膏剂、浸膏剂、膜剂等等药剂学上的任何剂型。

本发明的生产方法是:取龟甲,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2~48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其余土茯苓等九味,加水煎煮两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至适量后,加入龟甲稠膏以及适量辅料,然后分别制成不同的制剂。

本发明所述制剂中的煎膏剂是这样生产的:取龟甲,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2~48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其余土茯苓等九味,加水煎煮两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至适量后,加入龟甲稠膏以及适量蜂蜜、蔗糖等辅料,煮沸使溶解,再加入卡拉胶、琼脂(适量)、山梨酸钾(适量),加热至沸,溶解,滤过,滤液灌装,即得。

本发明所述制剂中的胶囊剂是这样生产的:取龟甲,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2~48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其余土茯苓等九味,加水煎煮两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至适量后,加入龟甲稠膏,干燥,得干浸膏,粉碎成细粉,制粒,与适量辅料混匀,装胶囊,即得。

本发明所述制剂中的软胶囊剂是这样生产的:取龟甲,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2~48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其余土茯苓等九味,加水煎煮两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至适量后,加入龟甲稠膏,干燥,得干浸膏,粉碎成细粉,再取细粉、植物油、蜂蜡按1∶1∶0.02制成混悬物,以明胶∶甘油∶水为1∶0.35∶0.9的比例制备胶皮,然后将混悬物灌装压制成软胶囊,25℃以下定型,用乙醇洗去软胶囊外表油层,于25℃以下干燥,取出,即得。

本发明所述制剂中的滴丸剂是这样生产的:取龟甲,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2~48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其余土茯苓等九味,加水煎煮两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至适量后,加入龟甲稠膏,干燥,得干浸膏,粉碎成细粉,加入已加热熔融的聚乙二醇6000中,搅溶,转移至滴丸装置上,86℃密闭保温,用10℃-15℃液体石蜡作冷却剂,用50滴/分速度进行滴制,即得。

本发明所述制剂中的口服液剂是这样生产的:取龟甲,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2~48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其余土茯苓等九味,加水煎煮两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至适量后,加入龟甲稠膏以及适量辅料,加热至沸,溶解,滤过,灭菌,灌装,即得。

其它剂型如片剂、丸剂等等可以参考药典或中药制备方法进行。

服用方法:

煎膏剂,口服,一次100~150克,一日1~2次。

胶囊剂,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每粒0.33克。

软胶囊剂,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每粒0.4克。

滴丸剂,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

口服液剂,口服,一次10ml,一日3次。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是:

本发明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优选了上述中药,加以科学配伍、制作,使各药物相互配合、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该产品合理组方的整体效应和药物作用的发挥,诸药合用,共奏滋阴降火,清热解毒之功效,能有效治疗各类妇科疾病、皮肤病。

1、经试验证明,本品能有效抑制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引起的阴部感染、皮肤感染。临床证实对湿热下注引起的湿疹,皮肤瘙痒,便血,尿痛及妇女黄带等等有治疗作用,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95%以上。

2、本治疗各类妇科疾病、皮肤病的药物是在原有煎膏剂的基础上,经过改变剂型改进生产工艺制成的。

3、原料易得,组方科学,产品价格适中,适合工业化生产。

4、生产工艺采用粉碎、水提及相应的灭菌方法等等,因而产品有效成分含量高,生物利用度高,且不易变质,保存期长。

5、生产工艺先进,可操作性强,生产中根据各味中药的有效成分性质及制剂要求,先后采用超微粉碎技术、多效减压技术、喷雾干燥技术、三维混合技术、一步制粒技术等国际先进的制药技术和设备。

6、本发明的产品急性毒性研究及长期毒性研究的结果表明,按拟用日剂量和疗程使用本发明产品是安全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龟甲0.75份、土茯苓100份、地黄25份、甘草25份、广金钱草16.7份、茵陈10份、槐花6.7份、防风5份、川木通3.3份、金银花1.7份,取龟甲,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2~48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其余土茯苓等九味,加水煎煮两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至适量后,加入龟甲稠膏以及适量蜂蜜、蔗糖等辅料,煮沸使溶解,再加入卡拉胶、琼脂(适量)、山梨酸钾(适量),加热至沸,溶解,滤过,滤液灌装,即得煎膏。

实施例2

龟甲0.2份、土茯苓80份、地黄15份、甘草15份、广金钱草10份、茵陈15份、槐花10份、防风2份、川木通5份、金银花5份,取龟甲,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2~48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其余土茯苓等九味,加水煎煮两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至适量后,加入龟甲稠膏以及适量蜂蜜、蔗糖等辅料,煮沸使溶解,再加入卡拉胶、琼脂(适量)、山梨酸钾(适量),加热至沸,溶解,滤过,滤液灌装,即得煎膏。

实施例3

龟甲2.5份、土茯苓120份、地黄12份、甘草30份、广金钱草22份、茵陈18份、槐花8份、防风10份、川木通2份、金银花6份,取龟甲,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2~48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其余土茯苓等九味,加水煎煮两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至适量后,加入龟甲稠膏以及适量蜂蜜、蔗糖等辅料,煮沸使溶解,再加入卡拉胶、琼脂(适量)、山梨酸钾(适量),加热至沸,溶解,滤过,滤液灌装,即得煎膏。

实施例4

龟甲0.75份、土茯苓100份、地黄25份、甘草25份、广金钱草16.7份、茵陈10份、槐花6.7份、防风5份、川木通3.3份、金银花1.7份,取龟甲,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2~48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其余土茯苓等九味,加水煎煮两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至适量后,加入龟甲稠膏,干燥,得干浸膏,粉碎成细粉,制粒,与适量辅料混匀,装胶囊,即得胶囊。

实施例5

龟甲0.35份、土茯苓70份、地黄30份、甘草20份、广金钱草19份、茵陈15.5份、槐花12份、防风9.5份、川木通5.5份、金银花4.5份,取龟甲,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2~48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其余土茯苓等九味,加水煎煮两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至适量后,加入龟甲稠膏,干燥,得干浸膏,粉碎成细粉,制粒,与适量辅料混匀,装胶囊,即得胶囊。

实施例6

龟甲3份、土茯苓120份、地黄18份、甘草30份、广金钱草25份、茵陈22份、槐花12份、防风8份、川木通7.5份、金银花5.5份,取龟甲,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2~48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其余土茯苓等九味,加水煎煮两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至适量后,加入龟甲稠膏,干燥,得干浸膏,粉碎成细粉,制粒,与适量辅料混匀,装胶囊,即得胶囊。

实施例7

龟甲0.75份、土茯苓100份、地黄25份、甘草25份、广金钱草16.7份、茵陈10份、槐花6.7份、防风5份、川木通3.3份、金银花1.7份,取龟甲,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2~48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其余土茯苓等九味,加水煎煮两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至适量后,加入龟甲稠膏,干燥,得干浸膏,粉碎成细粉,再取细粉、植物油、蜂蜡按1∶1∶0.02制成混悬物,以明胶∶甘油∶水为1∶0.35∶0.9的比例制备胶皮,然后将混悬物灌装压制成软胶囊,25℃以下定型,用乙醇洗去软胶囊外表油层,于25℃以下干燥,取出,即得软胶囊。

实施例8

龟甲1.75份、土茯苓90份、地黄30份、甘草30份、广金钱草20份、茵陈18份、槐花8.8份、防风13份、川木通8.5份、金银花5.7份,取龟甲,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2~48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其余土茯苓等九味,加水煎煮两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至适量后,加入龟甲稠膏,干燥,得干浸膏,粉碎成细粉,再取细粉、植物油、蜂蜡按1∶1∶0.02制成混悬物,以明胶∶甘油∶水为1∶0.35∶0.9的比例制备胶皮,然后将混悬物灌装压制成软胶囊,25℃以下定型,用乙醇洗去软胶囊外表油层,于25℃以下干燥,取出,即得软胶囊。

实施例9

龟甲4.5份、土茯苓135份、地黄33份、甘草29份、广金钱草24.7份、茵陈20份、槐花12份、防风9份、川木通7.5份、金银花5份,取龟甲,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2~48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其余土茯苓等九味,加水煎煮两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至适量后,加入龟甲稠膏,干燥,得干浸膏,粉碎成细粉,再取细粉、植物油、蜂蜡按1∶1∶0.02制成混悬物,以明胶∶甘油∶水为1∶0.35∶0.9的比例制备胶皮,然后将混悬物灌装压制成软胶囊,25℃以下定型,用乙醇洗去软胶囊外表油层,于25℃以下干燥,取出,即得软胶囊。

实施例10

龟甲0.75份、土茯苓100份、地黄25份、甘草25份、广金钱草16.7份、茵陈10份、槐花6.7份、防风5份、川木通3.3份、金银花1.7份,取龟甲,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2~48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其余土茯苓等九味,加水煎煮两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至适量后,加入龟甲稠膏,干燥,得干浸膏,粉碎成细粉,加入已加热熔融的聚乙二醇6000中,搅溶,转移至滴丸装置上,86℃密闭保温,用10℃-15℃液体石蜡作冷却剂,用50滴/分速度进行滴制,即得滴丸。

实施例11

龟甲3份、土茯苓110份、地黄33份、甘草35份、广金钱草23.7份、茵陈24份、槐花8.5份、防风12份、川木通8份、金银花4.5份,取龟甲,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2~48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其余土茯苓等九味,加水煎煮两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至适量后,加入龟甲稠膏,干燥,得干浸膏,粉碎成细粉,加入已加热熔融的聚乙二醇6000中,搅溶,转移至滴丸装置上,86℃密闭保温,用10℃-15℃液体石蜡作冷却剂,用50滴/分速度进行滴制,即得滴丸。

实施例12

龟甲4.4份、土茯苓95份、地黄15份、甘草18份、广金钱草23份、茵陈15份、槐花12份、防风8份、川木通9.5份、金银花7份,取龟甲,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2~48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其余土茯苓等九味,加水煎煮两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至适量后,加入龟甲稠膏,干燥,得干浸膏,粉碎成细粉,加入已加热熔融的聚乙二醇6000中,搅溶,转移至滴丸装置上,86℃密闭保温,用10℃-15℃液体石蜡作冷却剂,用50滴/分速度进行滴制,即得滴丸。

实施例13

龟甲0.75份、土茯苓100份、地黄25份、甘草25份、广金钱草16.7份、茵陈10份、槐花6.7份、防风5份、川木通3.3份、金银花1.7份,取龟甲,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2~48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其余土茯苓等九味,加水煎煮两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至适量后,加入龟甲稠膏以及适量辅料,加热至沸,溶解,滤过,灭菌,灌装,即得口服液。

实施例14

龟甲4份、土茯苓50份、地黄10份、甘草30份、广金钱草10份、茵陈15.5份、槐花7.8份、防风9.5份、川木通8.5份、金银花5.5份,取龟甲,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2~48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其余土茯苓等九味,加水煎煮两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至适量后,加入龟甲稠膏以及适量辅料,加热至沸,溶解,滤过,灭菌,灌装,即得口服液。

实施例15

龟甲3.3份、土茯苓118份、地黄15份、甘草15份、广金钱草25份、茵陈22份、槐花12份、防风8份、川木通5.6份、金银花4.8份,取龟甲,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2~48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其余土茯苓等九味,加水煎煮两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至适量后,加入龟甲稠膏以及适量辅料,加热至沸,溶解,滤过,灭菌,灌装,即得口服液。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