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甘蔗宽行双芽横栽全膜覆盖栽培法

甘蔗宽行双芽横栽全膜覆盖栽培法

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甘蔗宽行双芽横栽全膜覆盖栽培法,其主要步骤是:在耕作好的土地上开沟;将蔗种砍断成短段,每段均含有带芽的节,将短段横放于沟底成梯子状;用土壤将上步蔗种覆盖、浇水、用塑料薄膜覆盖;待蔗苗出齐后,及时揭去薄膜。本发明将传统的竖放长条栽培改为横放短段栽培,同时将行距从70cm扩大到140-150cm,结合现有的地膜覆盖技术。使这种栽培技术具有芽间养分均匀,稍芽和根芽不会抢夺养分,无坏芽、瞎芽,保证了出苗齐壮并减少用种量,降低生产成本,适合大规模的机械化栽种、施肥、防治病虫害和收割,功效高、效益大,利推广。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87567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6-12-1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0610011017.2

  • 发明设计人 戴峥嵘;

    申请日2006-06-30

  • 分类号A01G1/00(20060101);A01C2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53102 红河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朱跃平

  • 地址 661100 云南省蒙自县昭忠路17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7:59:4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2-09-05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G1/00 授权公告日:20081001 终止日期:20110630 申请日:20060630

    专利权的终止

  • 2008-10-01

    授权

    授权

  • 2007-02-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6-12-1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新型甘蔗种植方法,甘蔗宽行双芽横栽全膜覆盖栽培法。

背景技术  甘蔗是一种高能量热带作物,采用常规栽培繁殖用种量大,每公顷用种高达12-15万芽,繁殖成本高,效益低,速度慢,严重影响了甘蔗良种的繁殖推广。有人通过改进下种方式,即改双芽双行下种为单芽单行稀播和双芽单行稀播,每公顷下种量由12-15万芽下降到6-7.5万芽,公顷节省用种6-7.5万芽,繁殖倍数较常规繁殖翻一翻以上。覆盖地膜也是当前甘蔗高产高糖栽培主要技术措施之一。通过地膜覆盖栽培,起到增温、保水、保肥和保持土壤良好物理性状的作用,从而加快甘蔗萌发,达到苗全、苗壮、分蘖多、生长旺盛、有效茎多的目的。但是,现有甘蔗的栽培方法仍然缺乏适合大规模、机械化栽培、高产节约、高效低耗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新型的甘蔗栽培方法,使甘蔗用种量更少、产量更高、适合机械化耕种、除草、施肥和收割,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发明提出的这种甘蔗宽行双芽横栽全膜覆盖栽培法,其特征在于它有如下步骤:

(1)在耕作好的土地上开沟;

(2)将蔗种砍断成短段,每段均含有带芽的节,将短段横放于沟底成梯子状;

(3)用土壤将上步蔗种覆盖、浇水、用塑料薄膜覆盖;

(4)待蔗苗出齐后,及时揭去薄膜。

蔗地耕作深度30-45cm,开沟深度25-35cm,行间距,即两条平行沟间的距离为140-150cm。

蔗沟内的底肥可以先施放,也可以在摆好蔗种后施放。

底肥按每亩尿素8-18公斤、普钙80-120公斤、硫酸钾5-9公斤撒于甘蔗沟内,并以底肥按每亩尿素14公斤、普钙100公斤、硫酸钾7公斤于甘蔗沟内为佳。2000亩蔗地中其中有1000亩严格按最佳的组配进行。

蔗种株距,也就是每两段之间的平行距离为8-12cm,每小段有2-3个节,平均每亩投芽8000-9500个。人工砍段时,遇到盲芽、死芽、坏芽即不取在蔗种中,顺便捡出。

将蔗种盖上厚度为3-4cm松土,然后再进行漫水灌溉,以灌透蔗地为宜。同时,选用秀灭净等除草剂100-130g兑水60公斤按其说明书要求对蔗地进行喷洒以防治杂草生长。

选用4米宽地膜(5)对整块蔗地进行全膜覆盖,地膜紧贴地面,两边压实,不通风透气。

蔗苗基本长齐,将所有薄膜揭去。

当甘蔗生长到30cm左右时喷施叶面肥以补充甘蔗生长时所需养分促进甘蔗生长,叶面肥为尿素与微肥兑水进行,每亩用量为尿素100g。

甘蔗中耕施肥培土,甘蔗苗生长到50-100cm时,采用中耕施肥培土机进行中耕施肥培土,培土要饱满,高度为20-25cm,每亩施尿素30-50公斤要求进行。

此后根据不同地块的长势和病虫病情况,按常规方法进行打理。具体是:生长过程中出现蚜虫时,选用“抗蚜威”等农药进行机械喷施;施攻茎肥,亩施碳铵100公斤,施入后立即灌溉。施壮尾肥,亩施碳铵100公斤,然后及时进行灌水。最后是机械收割,采用甘蔗割铺机进行作业,作业时应注意将甘蔗茬割净,以免第二年铺膜时将地膜戳穿,砍收后应及时采用甘蔗深松机进行蔗地深松,以促进宿根甘蔗生长。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表现为:(1)将蔗种人工砍断成节,每节两芽,使芽间养分均匀,避免稍芽和根芽抢夺养分。同时人工砍芽时就可将坏芽、瞎芽剔除,保证了出苗均匀和有效茎的数量;(2)甘蔗全膜覆盖可以减少土壤裸露面积,有效降低膜内水分散失的速度,提高膜内温度,保证甘蔗发芽的基础条件,促进甘蔗发芽;(3)由于本发明种植行距较之现有技术有很大程度的加大,保证了甘蔗中后期的光照充分,通风透气性好,有利于甘蔗进行光合作用,且行距扩大后,甘蔗作业机械可以自由进出,可以充分发挥机械节约增效的作用;(4)深松可以改良土壤的物理性状,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及蓄水保墒能力,促进甘蔗根系生长,增强抗旱抗倒伏能力,且长出的甘蔗粗壮,有利于增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甘蔗种植方式主视图(横断面)。

附图2是附图3的俯视图(未覆土时状态)。

附图3是现有甘蔗种植方式主视图(横断面)。

附图4是附图1的俯图图(未覆土时状态)。

附图1-4中,各组成部分的标号如下:

1-未耕作土层;2-深松土层;3-已耕作土层;4-甘蔗种;5-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2所示。将位于云南蒙自某甘蔗土的2000亩耗地按上述要求,用拖拉机等机具先行翻耕。耕作深度30-45cm,开沟深度25-35cm,沟底到未耗作层(1)间有一深松土层(2)行间距,即两条平行沟间的距离为140-150cm。这个宽度相当于现有方法的两倍。

底肥按每亩尿素8-18公斤、普钙80-120公斤、硫酸钾5-9公斤撒于甘蔗沟内,并以底肥按每亩尿素14公斤、普钙100公斤、硫酸钾7公斤于甘蔗沟内为佳。2000亩蔗地中其中有1000亩严格按最佳的组配进行。结果显示甘蔗的产量高于另外1000亩大约3%。

蔗种(4)株距,也就是每两段之间的平行距离为8-12cm,每小段有2-3个节,平均每亩投芽8000-9500个,。人工砍段时,遇到盲芽、死芽、坏芽即不取在蔗种中,顺便捡出。按上述要求横摆蔗种,施上底肥(前面已述,底肥可以事先施放,效果一样)。即可覆土,将蔗种盖上厚度为3-4cm松土,然后再进行漫水灌溉,以灌透蔗地为宜。同时,选用秀灭净等除草剂100-130g兑水60公斤按其说明书要求对蔗地进行喷洒以防治杂草生长。最后选用4米宽地膜(5)对整块蔗地进行全膜覆盖,地膜紧贴地面,两边压实,不通风透气。大约2个月后,蔗苗基本长齐,将所有薄膜揭去。其余未述及标号如上。

当甘蔗生长到30cm左右时喷施叶面肥以补充甘蔗生长时所需养分促进甘蔗生长,叶面肥为尿素与微肥兑水进行,每亩用量为尿素100g。

甘蔗中耕施肥培土,甘蔗苗生长到50-100cm时,采用中耕施肥培土机进行中耕施肥培土,培土按饱满,高度为20-25cm,每亩施尿素30-50公斤要求进行。此后根据不同地块的长势和病虫病情况,按常规方法进行打理。具体是:生长过程中出现蚜虫时,选用“抗蚜威”等农药进行机械喷施;施攻茎肥,亩施碳铵100公斤,施入后立即灌溉。施壮尾肥,亩施碳铵100公斤,然后及时进行灌水。最后是机械收割,采用甘蔗割铺机进行作业,作业时应注意将甘蔗茬割净,以免第二年铺膜时将地膜戳穿,砍收后应及时采用甘蔗深松机进行蔗地深松,以促进宿根甘蔗生长。

经过多年的对比试验证实,本发明的方法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平均亩产可提高1吨以上。目前此项技术已在云南建水、蒙自试验3000多亩,据2005-2006年甘蔗榨季测产数据表明平均单产已达到7吨以上。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