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区域多功能医疗卡及医疗共享查询方法和系统

区域多功能医疗卡及医疗共享查询方法和系统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域多功能医疗卡及医疗共享查询方法和系统。该区域多功能医疗卡包括内存储区和外条形码区。该方法包括:接收查询终端发送的全局标识代码;查询全局标识代码所对应的医疗信息索引,根据查询条件调出医疗信息,并发送至查询终端,由查询终端显示医疗信息。该系统包括:医生查询终端、患者查询终端和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平台。本发明增加了医生查询患者就诊信息和患者自服务查询检验检查报告的功能,使得该区域多功能医疗卡可以用于与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平台连接的多家医疗机构中,为患者提供了经济上的节约和携带上的便利,实现了医疗卡的多功能化和区域化,以及医疗资源的共享查询。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41439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9-04-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810226460.0

  • 发明设计人 马书惠;贾雪琴;

    申请日2008-11-11

  • 分类号G07F7/08;G06Q50/00;

  • 代理机构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臧建明

  • 地址 100140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21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1:49:1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2-05-23

    授权

    授权

  • 2009-06-24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090522 申请日:20081111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 2009-06-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04-2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系统辅助设备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区域多功能医疗卡及医疗共享查询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传统的医疗卡功能单一,只能向患者提供挂号、交费、结账和费用查询的功能。且现有的医疗卡大多只能用于单个医院内部或者数量很少的医院联盟内部,使用范围局限,若患者在多家医院就诊,则需要购买多个不同的医疗卡,这样给患者带来了经济上的浪费和携带上的不方便。同时,现有的医疗资源的重复投资与浪费也是人尽皆知,医院名称、种类繁多,各自为政,各自成为大而全的王国,资源不能共享,因而造成巨大的浪费。

因此,在现有的医疗系统中,存在着医疗卡功能单一和使用范围局限,以及医疗资源不能共享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区域多功能医疗卡及医疗共享查询方法和系统,以实现医疗卡的多功能化和区域化,以及医疗资源的共享查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区域多功能医疗卡,包括:内存储区,用于存储患者的基本信息,所述基本信息至少包括患者首次注册所属的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的信息和患者的全局标识代码;外条形码区,所述外条形码区记录所述全局标识代码,用于在医生查询终端和/或患者查询终端上,根据患者的所述全局标识代码,识别所述区域多功能医疗卡。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本发明区域多功能医疗卡的医疗共享查询方法,包括:

接收查询终端发送的全局标识代码,所述全局标识代码存储于所述区域多功能医疗卡中;

查询所述全局标识代码所对应的医疗信息索引,根据查询条件调出医疗信息,并发送至所述查询终端,由所述查询终端显示所述医疗信息。

本发明又提供了一种采用本发明区域多功能医疗卡的医疗共享查询系统,还包括:

医生查询终端,用于扫描所述区域多功能医疗卡,接收并显示所述就诊信息;

患者查询终端,用于扫描所述区域多功能医疗卡,接收并显示所述检验检查报告;

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平台,用于从所述医生查询终端和/或所述患者查询终端接收所述全局标识代码,查询所述全局标识代码所对应的就诊信息索引和/或检验检查报告索引,根据查询条件调出就诊信息,并发送到所述医生查询终端,和/或根据查询条件调出检验检查报告,并发送到所述患者查询终端。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区域多功能医疗卡及医疗共享查询方法和系统,增加了医生查询患者就诊信息和患者自服务查询检验检查报告的功能,方便了医生和患者对医疗信息的查询,使得区域多功能医疗卡不仅在单一医院内部使用,还可以用于与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平台连接的多家医疗机构中,大大扩展了其使用范围,为患者提供了经济上的节约和携带上的便利,实现了医疗卡的多功能化和区域化,以及医疗资源的共享查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区域多功能医疗卡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医疗共享查询方法的基本步骤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医疗共享查询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医疗共享查询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医疗共享查询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医疗共享查询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7a为本发明医疗共享查询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b为本发明医生查询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c为本发明患者查询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d为本发明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医疗共享查询系统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区域多功能医疗卡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区域多功能医疗卡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区域多功能医疗卡1包括内存储区11和外条形码区12。内存储区11用于存储患者的基本信息,该基本信息至少包括患者首次注册所属的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的信息和患者的全局标识代码;外条形码区12记录全局标识代码,用于在医生查询终端和/或患者查询终端上,根据患者的全局标识代码,识别区域多功能医疗卡。全局标识代码采用分段式编码方式,包括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码、顺序码和校验码。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医生在网络不便的时候也能够尽快查询到患者的信息,因此将患者的基本信息存储于区域多功能医疗卡的内存储区中。其中,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的信息包括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码及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名称。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码由八位数字构成,由患者首次注册所属的区域医疗数据中心所确定。顺序码由八位数字构成,由患者首次注册所属的区域医疗数据中心统一编码。患者的全局标识代码由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执行编码和颁发,同时可保证该全局标识代码的全国唯一性。校验码与公民身份证校验码的生成算法相同。另外,该基本信息还可包括患者的保险信息、健康状况信息和卡状态信息,保险信息可以包括保险类型和保险号,健康状况信息可以包括既往病史、过敏症、血型、嗜好、视力、听力和是否有残疾等,卡状态信息可以包括正常、挂失、停用或其他。

本发明提供一种区域多功能医疗卡,通过在该区域多功能医疗卡中存储患者的基本信息,方便了医生和患者的查询,且该区域多功能医疗卡不仅在单一医院内部使用,还可以用于与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平台连接的多家医疗机构中,大大扩展了其使用范围,为患者提供了经济上的节约和携带上的便利,实现了医疗卡的多功能化和区域化。

医疗共享查询方法实施例

图2为本发明医疗共享查询方法的基本步骤流程图。如图2所述,本发明医疗共享查询方法采用上述区域多功能医疗卡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0,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平台接收查询终端发送的全局标识代码,全局标识代码存储于区域多功能医疗卡中;

步骤200,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平台查询全局标识代码所对应的医疗信息索引,根据查询条件调出医疗信息,并发送至查询终端,由查询终端显示医疗信息。

图3为本发明医疗共享查询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查询终端为医生查询终端,医疗信息索引为就诊信息索引,医疗信息为就诊信息。如图3所示,步骤200可具体为:

步骤210,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平台查询全局标识代码所对应的就诊信息索引,并将就诊信息索引发送到医生查询终端;

步骤220,医生查询终端接收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平台发送的就诊信息索引,选择欲查看的就诊信息索引产生查询条件,并将该查询条件和查询就诊信息请求发送到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平台;

步骤230,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平台接收医生查询终端发送的查询条件和查询就诊信息请求,并根据查询条件将其对应的就诊信息发送到医生查询终端,由医生查询终端显示就诊信息。

本实施例适用于就诊信息存储于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平台的情况。当患者持区域多功能医疗卡到医疗机构就诊时,医生为了查询该患者的就诊信息,即查询患者既往病史和诊疗情况的详细记载,通过医生查询终端扫描区域多功能医疗卡,将全局标识代码发送到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平台,并根据返回的就诊信息索引向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平台发送查询就诊信息请求,接收并显示存储于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平台的就诊信息。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采用区域多功能医疗卡的医疗共享查询方法,增加了医生查询患者就诊信息的功能,方便了医生对就诊信息的查询,使得区域多功能医疗卡不仅在单一医院内部使用,还可以用于与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平台连接的多家医疗机构中,大大扩展了其使用范围,为患者提供了经济上的节约和携带上的便利,实现了医疗卡的多功能化和区域化,以及医疗资源的共享查询。

图4为本发明医疗共享查询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230还可具体为:

步骤231,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平台接收医生查询终端发送的查询条件和查询就诊信息请求;

步骤232,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平台对医生查询终端进行鉴权,若医生查询终端已被授权访问就诊信息所属的医疗机构数据库,则执行步骤233;否则,查询结束;

步骤233,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平台将查询就诊信息请求发送到就诊信息所属的医疗机构数据库,并将所属医疗机构数据库返回的就诊信息发送到该医生查询终端,由医生查询终端显示就诊信息。

本实施例适用于就诊信息存储于其所属的医疗机构数据库的情况。当患者持区域多功能医疗卡到医疗机构就诊时,医生为了查询该患者的就诊信息,通过医生查询终端扫描区域多功能医疗卡,将全局标识代码发送到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平台,并根据返回的就诊信息索引向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平台发送查询条件和查询就诊信息请求,经过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平台鉴权后,接收并显示存储于所属医疗机构数据库的就诊信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就诊信息存储于其所属的医疗机构数据库,所以医生查询终端只能查询其已被授权访问的医疗机构数据库中的就诊信息。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采用区域多功能医疗卡的医疗共享查询方法,增加了医生查询患者就诊信息的功能,方便了医生对就诊信息的查询,使得区域多功能医疗卡不仅在单一医院内部使用,还可以用于与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平台连接的多家医疗机构中,大大扩展了其使用范围,为患者提供了经济上的节约和携带上的便利,实现了医疗卡的多功能化和区域化,以及医疗资源的共享查询。

图5为本发明医疗共享查询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查询终端为患者查询终端,医疗信息索引为检验检查报告索引,医疗信息为检验检查报告。如图5所示,步骤200可具体为:

步骤240,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平台接收患者查询终端发送查询密码,验证查询密码,若验证通过,则执行步骤250;若验证失败,则查询结束;

步骤250,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平台查询全局标识代码所对应的检验检查报告索引,并将验证通过结果发送到患者查询终端;

步骤260,患者查询终端接收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平台发送的验证通过结果,并将查询条件和查询检验检查报告请求发送到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平台;

步骤270,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平台接收患者查询终端发送的查询条件和查询检验检查报告请求,并根据查询条件将其对应的检验检查报告发送到患者查询终端,由患者查询终端显示检验检查报告。

本实施例适用于检验检查报告存储于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平台的情况。当患者持区域多功能医疗卡到医疗机构指定的患者查询终端查询检验检查报告时,即查询患者某次的身体检验检查报告信息时,通过患者查询终端扫描区域多功能医疗卡,将全局标识代码和患者输入的查询密码发送到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平台,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平台验证后,根据患者查询终端发送的查询条件,即指定查询某次身体检验检查报告信息,返回该检验检查报告,患者查询终端接收并显示存储于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平台的检验检查报告。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采用区域多功能医疗卡的医疗共享查询方法,增加了患者自服务查询检验检查报告的功能,方便了患者对检验检查报告的查询,使得区域多功能医疗卡不仅在单一医院内部使用,还可以用于与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平台连接的多家医疗机构中,大大扩展了其使用范围,为患者提供了经济上的节约和携带上的便利,实现了医疗卡的多功能化和区域化,以及医疗资源的共享查询。

图6为本发明医疗共享查询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270还可具体为:

步骤271,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平台接收患者查询终端发送的查询条件和查询检验检查报告请求;

步骤272,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平台对患者查询终端进行鉴权,若患者查询终端已被授权访问检验检查报告所属的医疗机构数据库,则执行步骤273;否则,查询结束;

步骤273,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平台将查询检验检查报告请求发送到检验检查报告所属的医疗机构数据库,并将所属医疗机构数据库返回的检验检查报告发送到该患者查询终端,由患者查询终端显示检验检查报告。

本实施例适用于检验检查报告存储于其所属的医疗机构数据库的情况。当患者持区域多功能医疗卡到医疗机构指定的患者查询终端查询检验检查报告时,通过患者查询终端扫描区域多功能医疗卡,将全局标识代码和患者输入的查询密码发送到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平台,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平台验证后,根据患者查询终端发送的查询条件和查询检验检查报告请求,对患者查询终端鉴权,鉴权通过后,患者查询终端接收并显示存储于所属医疗机构数据库的检验检查报告。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检验检查报告存储于其所属的医疗机构数据库,所以患者查询终端只能查询其已被授权访问的医疗机构数据库中的检验检查报告。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采用区域多功能医疗卡的医疗共享查询方法,增加了患者自服务查询检验检查报告的功能,方便了患者对检验检查报告的查询,使得区域多功能医疗卡不仅在单一医院内部使用,还可以用于与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平台连接的多家医疗机构中,大大扩展了其使用范围,为患者提供了经济上的节约和携带上的便利,实现了医疗卡的多功能化和区域化,以及医疗资源的共享查询。

医疗共享查询系统实施例

本发明医疗共享查询系统采用上述区域多功能医疗卡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图7a为本发明医疗共享查询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a所述,本发明医疗共享查询系统包括:医生查询终端2、患者查询终端3和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平台4。医生查询终端2用于扫描区域多功能医疗卡,接收并显示就诊信息;患者查询终端3用于扫描区域多功能医疗卡,接收并显示检验检查报告;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平台4用于从医生查询终端和/或患者查询终端接收全标识代码,查询全局标识代码所对应的就诊信息索引和/或检验检查报告索引,根据查询条件调出就诊信息,并发送到医生查询终端,和/或根据查询条件调出检验检查报告,并发送到患者查询终端。

图7b为本发明医生查询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7c为本发明患者查询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7d为本发明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如图7b所示,医生查询终端2包括:第一扫描模块20、第一发送模块21、第一接收模块22、第二发送模块23、第二接收模块24和第一显示模块25。其中,第一扫描模块20用于扫描区域多功能医疗卡的全局标识代码;第一发送模块21用于将全局标识代码发送到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平台;第一接收模块22用于接收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平台发送的就诊信息索引;第二发送模块23用于将查询条件和查询就诊信息请求发送到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平台;第二接收模块24用于接收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平台发送的就诊信息;第一显示模块25用于显示就诊信息。

如图7c所示,患者查询终端3包括:第三扫描模块30、第三发送模块31、第三接收模块32、第四发送模块33、第四接收模块34和第三显示模块35。其中,第三扫描模块30用于扫描区域多功能医疗卡的全局标识代码;第三发送模块31用于将全局标识代码和查询密码发送到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平台;第三接收模块32用于接收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平台发送的验证通过结果;第四发送模块33用于将查询条件和查询检验检查报告请求发送到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平台;第四接收模块34用于接收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平台发送的检验检查报告;第三显示模块35用于显示检验检查报告。

如图7d所示,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平台4包括:第五接收模块40、验证模块41、第五查询模块42、第五发送模块43、第六接收模块44和第六发送模块45。其中,第五接收模块40用于接收全标识代码和/或查询密码;验证模块41用于验证患者查询终端发送的查询密码;第五查询模块42用于查询全局标识代码所对应的就诊信息索引和/或检验检查报告索引;第五发送模块43用于将就诊信息索引发送到医生查询终端或将验证通过结果发送到患者查询终端;第六接收模块44用于接收医生查询终端发送的查询条件和查询就诊信息请求,接收患者查询终端发送的查询条件和查询检验检查报告请求;第六发送模块45用于根据医生查询终端发送的查询条件将其对应的就诊信息发送到医生查询终端,根据患者查询终端发送的查询条件将其对应的检验检查报告发送到患者查询终端。

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平台4还包括存储模块46,存储模块46用于存储就诊信息和/或所述检验检查报告。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采用区域多功能医疗卡的医疗共享查询系统,增加了医生查询患者就诊信息和患者自服务查询检验检查报告的功能,方便了医生和患者对医疗信息的查询,使得区域多功能医疗卡不仅在单一医院内部使用,还可以用于与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平台连接的多家医疗机构中,大大扩展了其使用范围,为患者提供了经济上的节约和携带上的便利,实现了医疗卡的多功能化和区域化,以及医疗资源的共享查询。

图8为本发明医疗共享查询系统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的医疗信息存储于其所属的医疗机构数据库,因此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平台4还包括鉴权模块47,鉴权模块47用于判断医生查询终端是否有权访问就诊信息所属的医疗机构数据库,和/或判断患者查询终端是否有权访问检验检查报告所属的医疗机构数据库。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采用区域多功能医疗卡的医疗共享查询系统,增加了医生查询患者就诊信息和患者自服务查询检验检查报告的功能,方便了医生和患者对医疗信息的查询,使得区域多功能医疗卡不仅在单一医院内部使用,还可以用于与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平台连接的多家医疗机构中,大大扩展了其使用范围,为患者提供了经济上的节约和携带上的便利,实现了医疗卡的多功能化和区域化,以及医疗资源的共享查询。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