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增殖人体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药物中的应用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增殖人体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药物中的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增殖人体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能显著改善外周血EPCs的增殖能力,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明显的时效与量效关系。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59012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9-12-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810055148.X

  • 发明设计人 李向军;安军永;王超;郑立发;

    申请日2008-05-27

  • 分类号A61K36/725;A61K9/08;A61K9/10;A61K9/20;A61K9/48;A61P9/10;A61P43/00;A61K31/045;A61K35/62;A61K35/64;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050035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天山大街23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3:01:3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2-09-05

    授权

    授权

  • 2011-05-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725 申请日:200805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12-0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的新用途,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增殖人体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药物中的应用,属中药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以下简称为EPCs)是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以下简称为EC)的前体细胞,在胚胎期,内皮细胞系与造血细胞系来源于血岛内共同的祖先细胞;出生后,EPCs存在于骨髓,并可被转移至外周血,参与缺血组织的血管重建和血管的内膜化。其不仅参与人胚胎血管生成,同时参与出生后血管新生和内皮损伤的修复过程。

来源于骨髓的EPCs增殖、趋化、分化,参与新生血管的形成[龙明智,王军,王迪斌.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0;7(5):270-272]。利用成年机体血液循环中的EPCs对缺血组织趋向能力及分化形成血管的生物学性能,可以通过移植EPCs或通过诱导趋化、促进EPCs动员、增生,使缺血组织局部的EPCs数量增加,从而促进成体的血管生成,新生血管中约25%的内皮细胞由EPCs增殖分化而来[人类内皮外周干细胞移植后的内皮细胞新生:一则东海村核事故受害者的病例报道.心血管科学研究.2003,58(2):487-492.]。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循环中EPCs数量下降了近50%,功能受损[动脉粥样硬化移植模型的内皮细胞缺损和再生.移植.1995,60(I):96-102.]。增加循环EPCs数量、改善其功能是治疗缺血性疾病的一个新策略。

组织缺血所诱导的血管新生,本质上是机体的一种自然性防御反应,以维持组织的血流灌注,满足生理的需要。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比如高龄老化、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等,机体的血管发育能力障碍,不仅内源性血管生长因子合成减少,而且其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对细胞因子的反应力也下降。因此,以往只给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不能有效地改善这些疾病的血管发育,也即在组织缺血性疾病的治疗中,“治疗性血管形成”(therapeutic angiogenesis)的疗效遇到了极限,这为“治疗性血管生成”(therapeutic vasculogenesis)带来了新的机遇。目前已证明血管内皮祖细胞参与成年机体血管新生。因而,可设想通过移植血管内皮祖细胞,增强某些缺血性疾病的血管生长。

自从1997年Asahara等[假定血管内皮祖细胞的隔离.科学.1997,275:964-967.]首次发现外周血CD34+单个核细胞中含有EPCs以来,人们对于EPCs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EPCs可以动员到外周血,迁移、归巢到血管新生部位,并在迁移部位增殖、分化为EC,形成新的血管。它们在成体血管新生和受损内膜的再内皮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血管新生和受损内膜的再内皮化可应用于缺血性疾病的治疗。

本发明是在第01131203.3号中国专利和第200410048292.2号专利申请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发明,在此全文引用该两专利文件记载的内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增殖人体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药物中的新应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能通过以下两种机理实现增殖人体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1、减少人体外周血EPCs的凋亡;2、通过增加一氧化氮(NO)、内皮型一氧化氮性合酶(eNOS)水平,降低内皮细胞(ET)浓度,从而对血管舒缩的调节、内皮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起关键作用;3、本发明为中药复方组合物制备而成,成分复杂,可能通过其他信号传导途径而调节EPCs的分化和增殖。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增殖人体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人参3-10 水蛭3-11 土鳖虫5-10 乳香(制)1-5 赤芍3-9 降香1-5

檀香1-5  全蝎3-9  蝉蜕3-12   蜈蚣1-3     冰片1-7 酸枣仁(炒)3-10;

优选地,该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人参6  水蛭10  土鳖虫7  乳香(制)2  赤芍5  降香2

檀香2  全蝎7   蝉蜕7    蜈蚣1      冰片5  酸枣仁(炒)5;

或:

人参10  水蛭8  土鳖虫7  乳香(制)2  赤芍5  降香2

檀香2   全蝎9  蝉蜕7    蜈蚣1      冰片5  酸枣仁(炒)5;

或:

人参6  水蛭11  土鳖虫7  乳香(制)2  赤芍5  降香2

檀香2  全蝎3   蝉蜕7    蜈蚣1      冰片5  酸枣仁(炒)5;

更优选地,上述中药组合物的活性成分由下列成分组成:

a平均粒径小于100μm的全蝎、水蛭、蜈蚣、土鳖虫、蝉蜕及制乳香药粉;

b冰片药粉;

c由降香和檀香提取的挥发油;

d人参用乙醇提取后的醇提液经浓缩后的醇提浸膏;

e提取成分c后的降香和檀香药渣的水提液、赤芍和炒酸枣仁加水煎煮后的水提液以及提取成分d后的人参药渣的水提液过滤、混匀后浓缩成的水提浸膏。

本发明还公开了含有上述中药组合物作为活性组分的药物制剂为胶囊剂、片剂、丸剂、口服液、软胶囊或滴丸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促进人体血管新生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促进受损内膜的再内皮化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缺血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作为活性组分的原料药的拉丁名及其加工方法来自《中药大辞典》(1977年7月,第一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和《中国药典》(2005年版,化学工业出版社)。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剂还可以按常规的制剂工艺,例如,范碧亭《中药药剂学》(上海科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记载的制备工艺,制成药剂学可接受的任意常规剂型,例如胶囊剂、片剂、丸剂、口服液、软胶囊、滴丸等。

本发明的应用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为胶囊剂、片剂、丸剂、口服液、软胶囊、滴丸制剂中的一种,为使上述剂型能够实现,需在制备这些剂型时加入药学可接受的辅料,例如:填充剂、崩解剂、润滑剂、助悬剂、粘合剂、甜味剂、矫味剂、防腐剂、基质等。填充剂包括:淀粉、预胶化淀粉、乳糖、甘露醇、甲壳素、微晶纤维素、蔗糖等;崩解剂包括:淀粉、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低取代羟丙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等;润滑剂包括:硬脂酸镁、十二烷基硫酸钠、滑石粉、二氧化硅等;助悬剂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微晶纤维素、蔗糖、琼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粘合剂包括,淀粉浆、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甜味剂包括:糖精钠、阿斯帕坦、蔗糖、甜蜜素、甘草次酸等;矫味剂包括:甜味剂及各种香精;防腐剂包括:尼泊金类、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及其盐类、苯扎溴铵、醋酸氯乙定、桉叶油等;基质包括:PEG6000,PEG4000,虫蜡等。为使上述剂型能够实现中药药剂学,需在制备这些剂型时加入药学可接受的其它辅料(范碧亭《中药药剂学》,上海科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中各剂型记载的辅料)。

本发明胶囊剂优选通过以下制备方法制成:将上述配比的水蛭、全蝎、蝉蜕、土鳖虫、蜈蚣等五味药洗净,低温烘干,备用;檀香、降香提取挥发油,药渣及水溶液备用;人参用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人参药渣与檀香、降香的药渣以水溶液合并,加入赤芍、酸枣仁(炒),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60℃)的清膏,加入上述人参醇提液,混匀,低温干燥,粉碎成细粉;乳香(制)与水蛭等五味共粉碎成细粉;冰片研细,分别与上述细粉配研,混匀,喷入挥发油,混匀,装入胶囊,即得。

或者,本发明胶囊剂优选通过以下制备方法制成:

a)原料药的重量比为:人参3-10份、水蛭3-11份、土鳖虫5-10份、制乳香1-5份、赤芍3-9份、降香1-5份、檀香1-5份、全蝎3-9份、蝉蜕3-12份、蜈蚣1-3份、冰片1-7份、炒酸枣仁3-10份;

b)药材粉碎工艺:

将全蝎、水蛭、蜈蚣、土鳖虫和蝉蜕五种虫药经净选、水洗处理后和净选炮制后的制乳香按处方配料,由粉碎机进行粉碎,药粉细度达到80目以上;粗粉后的药粉经各种超微粉碎技术进行超微粉碎,使药粉平均粒径小于100μm;待粉碎的药材经清洗烘干灭菌后,配料;

c)提取浓缩和干燥工艺:

降香和檀香先加水提取挥发油后再用水提取,赤芍和酸枣仁加水煎煮,水提液过滤后,待浓缩成浸膏;人参用乙醇提取后,再用水提取,醇提液回收乙醇后,浓缩成醇提浸膏,水提液过滤与所有的水提液混匀后浓缩成水提浸膏;

d)制剂工艺:

在沸腾制粒干燥机中加入超微粉碎粉,再将步骤c)所得提取浸膏喷入制粒;将制成的颗粒经整粒,加入冰片细粉,喷入由降香和檀香提取的挥发油,混匀后由胶囊充填机充填,制成胶囊。

或者,本发明胶囊剂优选通过以下制备方法制成:

a)原料药的重量比为:人参3-10份、水蛭3-11份、土鳖虫5-10份、乳香(制)1-5份、赤芍3-9份、降香1-5份、檀香1-5份、全蝎3-9份、蝉蜕3-12份、蜈蚣1-3份、冰片1-7份、炒酸枣仁3-10份;

b)药材粉碎工艺:

将全蝎、水蛭、蜈蚣、土鳖虫和蝉蜕五种虫药经净选、水洗处理后和净选炮制后的制乳香按处方配料,由粉碎机进行粉碎,药粉细度达到80目以上;粗粉后的药粉经各种超微粉碎技术进行超微粉碎,使药粉平均粒径小于100μm;待粉碎的药材经清洗烘干灭菌后,配料;

c)提取浓缩和干燥工艺:

降香和檀香先加水提取挥发油后再用水提取,赤芍和酸枣仁加水煎煮,水提液过滤后,待浓缩成浸膏;人参用乙醇提取后,再用水提取,醇提液回收乙醇后,浓缩成醇提浸膏,水提液过滤与所有的水提液混匀后浓缩成水提浸膏,将浸膏直接喷雾干燥成喷雾粉;

d)制剂工艺:

将超微粉碎粉与步骤c)所得喷雾干燥粉一起加到沸腾制粒干燥机中,再喷溶媒制成颗粒;将制成的颗粒经整粒,加入冰片细粉,喷入由降香和檀香提取的挥发油,混匀后由胶囊充填机充填,制成胶囊。

本发明应用中,本发明组合物的用量,按原料药总重量计,为每次0.8-3克,每日服用2-4次,优选为每次1.11-2.22克,每日服用三次。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试验药物与对照组培养7天的EPCs细胞.通过共聚焦显微镜鉴定细胞对DiLDL(DIL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摄取(A1、A2,激发波长543nm)与凝集素结合(B1、B2,激发波长477nm),双染色阳性细胞呈(C1、C2)是正在分化的EPCs(x400);本发明药物组(100μl)较对照组明显增加;本发明药物组:A1-C1,对照组:A2-C2。

图2贴壁的EPCs培养7天后,流式细胞仪示CD133阳性表达率为(80.4%±8.3%)(A1-B1),对照组内皮细胞培养7d后,流式细胞仪示CD133阳性表达率为(2.7%±1.7%)(A2-B2)。

图3以OD值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细胞生长图表。

图4以增殖率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细胞增殖曲线。

图5以OD值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绘制细胞生长图表。

图6以增殖率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绘制细胞增殖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胶囊的制备

a)原料药配方为:

人参39.6g  水蛭72.6g  土鳖虫46.2g  乳香(制)13.2g

赤芍33g    降香13.2g  檀香13.2g    全蝎19.8g

蝉蜕46.2g  蜈蚣6.6g   冰片33g      酸枣仁(炒)33g;

b)药材粉碎工艺:

将全蝎、水蛭、蜈蚣、土鳖虫和蝉蜕五种虫药经净选、水洗处理后和净选炮制后的制乳香按处方配料,由粉碎机进行粉碎,药粉细度达到80目以上;粗粉后的药粉经各种超微粉碎技术进行超微粉碎,使药粉平均粒径小于30-40μm;待粉碎的药材经清洗烘干灭菌后,配料;

c)提取浓缩和干燥工艺:

降香和檀香先加水提取挥发油后再用水提取,赤芍和酸枣仁加适量水煎煮二次,每次3小时,合并水煎液,水提液过滤后,待浓缩成浸膏;人参用适量70%的乙醇提取二次,每次3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再用水提取,醇提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0.9~1.1(60℃)醇提浸膏,水提液过滤与上述所有水提液混匀后浓缩至相对密度为0.9~1.1(60℃)的清膏,备用;

d)制剂工艺:

在沸腾制粒干燥机中加入超微粉碎粉,再将步骤c)所得提取浸膏喷入制粒;将制成的颗粒经整粒,加入冰片细粉,喷入由降香和檀香提取的挥发油,混匀后由胶囊充填机充填,制成1000粒胶囊。

适应症:用于促进人体血管新生,治疗各种缺血性疾病。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2~4粒,一日3次。

实施例2:片剂的制备

a)原料药配方为:

人参66g    水蛭52.8g  土鳖虫46.2g 乳香(制)13.2g

赤芍33g    降香13.2g  檀香13.2g   全蝎59.4g

蝉蜕46.2g  蜈蚣6.6g   冰片33g     酸枣仁(炒)33g

b)药材粉碎工艺:

将全蝎、水蛭、蜈蚣、土鳖虫和蝉蜕五种虫药经净选、水洗处理后和净选炮制后的制乳香按处方配料,由粉碎机进行粉碎,药粉细度达到80目以上;粗粉后的药粉经各种超微粉碎技术进行超微粉碎,使药粉平均粒径小于70-90μm;待粉碎的药材经清洗烘干灭菌后,配料;

c)提取浓缩和干燥工艺:

降香和檀香先加水提取挥发油后再用水提取,赤芍和酸枣仁加适量水煎煮二次,每次3小时,合并水提液,过滤后,待浓缩成浸膏;人参用适量70%的乙醇提取二次,每次3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再用水提取,醇提液浓缩成相对密度在60℃测定为1.0~1.05醇提浸膏,水提液过滤与上述所有水提液混匀后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1.1(60℃)的清膏,备用;

d)制剂工艺:

在沸腾制粒干燥机中加入超微粉碎粉,再将步骤c)所得提取浸膏喷入制粒;将制成的颗粒经整粒,加入冰片细粉,喷入由降香和檀香提取的挥发油,按常规制剂工艺压制成1000片。

本发明药物的用量,为每次2-4片,每日服用三次。

实施例3:丸剂的制备

a)原料药配方为:

人参39.6g  水蛭66g    土鳖虫46.2g 乳香(制)13.2g

赤芍33g    降香13.2g  檀香13.2g   全蝎46.2g

蝉蜕46.2g  蜈蚣6.6g   冰片33g     酸枣仁(炒)33g

b)药材粉碎工艺:

将全蝎、水蛭、蜈蚣、土鳖虫和蝉蜕五种虫药经净选、水洗处理后和净选炮制后的制乳香按处方配料,由粉碎机进行粉碎,药粉细度达到80目以上;粗粉后的药粉经各种超微粉碎技术进行超微粉碎,使药粉平均粒径10-20μm;待粉碎的药材经清洗烘干灭菌后,配料;

c)提取浓缩和干燥工艺:

降香和檀香先加水提取挥发油后再用水提取,赤芍和酸枣仁加适量水煎煮二次,每次3小时,合并水提液,过滤后,待浓缩成浸膏;人参用适量70%的乙醇提取二次,每次3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再用水提取,醇提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0.9~1.0(60℃)醇提浸膏,水提液过滤与上述所有水提液混匀后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1.1(60℃)的清膏,备用;

d)制剂工艺:

在沸腾制粒干燥机中加入超微粉碎粉,再将步骤c)所得提取浸膏喷入制粒;将制成的颗粒经整粒,加入冰片细粉,喷入由降香和檀香提取的挥发油,按常规制剂工艺,制成1000粒丸剂。

本发明药物的用量,为每次2-4粒,每日服用三次。

实验例为阐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增殖人体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活性,用按实施例1方法制得的胶囊内容物干粉(以下称本发明药物)进行了下列试验。

1实验试剂及方法

1.1主要实验试剂

本发明试验药物由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淋巴细胞分层液、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M19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FITC(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荆豆凝集素I(FITC-UEA-I)均购自美国Sigma公司;人纤连蛋白(human fibronectin)购自美国Chemicon公司;Dil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Dil-acLDL)购自Molecular Probe公司;胎牛血清购自杭州四季青生物工程材料研究所;胰蛋白酶购自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1.2本发明试验药物溶液的制备

用培养基DMEM(改良的Eagle培养基,一种含各种氨基酸和葡萄糖的培养基)溶解本发明试验药物,配置成10mg/ml原始液,室温条件下,充分震荡10分钟,超声溶解1分钟,以1000g离心20分钟后,除去沉淀物,保留上清用于细胞培养。

1.3细胞培养与鉴定

取健康成人外周血50mL,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单个核细胞,以5×106/cm2密度接种于铺在预先包被有人纤连蛋白六孔板培养皿中,每皿中加入3ml培养液M199(含20%胎牛血清,青霉素100U/ml,链霉素100U/ml,VEGF10ng/ml,BFGF(牛成纤维生长因子)2ng/ml)。置37℃5%CO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4天后,PBS洗掉非贴壁细胞,换培养液继续培养。7天后,细胞以0.25%胰酶消化,制成1×106/ml的单个核细胞悬液,细胞与Dil-acLDL(荧光蛋白)(2.4μg/ml)37℃孵育1h以检测EPCs对DiLDL的摄取。然后用2%多聚甲醛固定细胞10min。固定后用PBS浸洗,将FITC-UEA-I(10μg/ml)加于上述标本中在37℃下孵育1h。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FITC-UEA-I和DiLDL双染色阳性细胞为正在分化的EPCs。

同上细胞悬液中加入荧光标记的CD34、CD133 10μl(1mg/ml),以成熟内皮细胞做对照组,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CD34、CD133的表达。

1.4实验分组

细胞培养7天后,无血清培养液M199过夜培养24小时,PBS洗掉非贴壁细胞,贴壁细胞随机分成17组,1-5组为对照组,为正常培养组,分别培养0、6、12、24和36h,6-10组为本发明试验药物100μl组分别培养0、6、12、24和36h,11-17组为分别加入本发明试验药物溶液0、10、20、50、100、150和200μl的条件培养基培养36h。

1.5形态学观察

普通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时期细胞的生长特点及形态。

1.6EPCs增殖能力测定

MTT方法就是利用活细胞线粒体脱氢酶能将MTT盐还原成蓝紫色的甲瓒颗粒,以颗粒溶解后呈现的颜色深浅反映细胞活性。我们将不同处理组处理后的EPCs,用0.25%胰蛋白酶消化收集贴壁细胞,制备成细胞悬液,再按每孔100μl接种于96孔培养板,每组设6个复孔和空白对照,每孔加20μlMTT(5g/L)培养4h后,弃上清,再加入二甲基亚砜每孔100μl,于微量振荡器充分振荡5min,使结晶物充分溶解,用全自动酶标仪按参比波长为490nm,测定各孔吸收OD值。(增殖率=实验组OD值-对照组OD值/对照组OD值×100%)

1.7统计学处理

各组实验重复测量5次。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多个样本均数间比较的方差分析,组间的差异采用t检验,P=0.05为显著性检验水准。

2试验结果

2.1EPCs的鉴定

培养4天后,洗去未贴壁细胞,可见典型细胞集落,中间为大量圆形细胞,外周为纺锤形细胞,向外扩散。7天后形成了梭形的内皮样细胞。用Dil-acLDL和F1TC-UEA-I对细胞染色后,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UEA-I和Dil-acLDL双染色阳性细胞被认为是正在分化的EPCs,见附图1。

流式细胞仪示贴壁细胞表达CD34阳性(69.7%±6.5%)(n=5)和CD133阳性(80.4%±8.3%)(n=5),对照组CD34阳性(72.7%±7.5%)(n=5)和CD133阳性(2.7%±1.7%)(n=5),CD133表达明显缺失,见附图2。

2.2内皮祖细胞的生长及形态学改变

倒置显微镜下动态观察可见,在培养的第2天开始出现成簇现象;第4天细胞由圆形转变为梭形贴壁细胞。第7天成为纺锤形、鹅卵石样的单层细胞,呈条索状或管状分布,对照组细胞间隙较大。本发明试验药物组细胞间隙较对照组缩小,细胞生长较快,细胞量较多。

2.3不同浓度本发明试验药物对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通过MTT比色法检测本发明试验药物对EPCs增殖功能的结果显示,不同浓度本发明试验药物组20、50、100和150μl培养36h后,外周血EPCs的增殖能力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均P<0.05),在100μl时达到最大值,增殖率为54.18%,但在200μl组增殖能力明显低于其他各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提示较高浓度的本发明试验药物对细胞存在一定毒性作用。组间比较本发明试验药物10μl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其余各组与前一浓度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附图3、附图4。

表1不同浓度本发明试验药物36h对外周血EPCs增殖能力(A490nm)的影响与增殖率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2.4100μl本发明试验药物对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根据量效关系的研究结果,采用100μl的本发明试验药物进行时效作用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EPCs增殖能力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强,其中6、12h对EPC的扩增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24、36h组与对照组存在着显著差异(均P<0.01),36h达到高峰,条件培养基各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以上结果表明100μl本发明试验药物对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增殖存在着明显时效关系,见表2、附图5、附图6。

表2100μl本发明试验药物对外周血EPCs增殖能力(A490nm)变化的时效关系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3.结论

本发明药物对人体血管内皮祖细胞有很好的增殖作用。实验表明本发明药物能显著增加体外培养的外周血来源的EPCs数量,在一定范围内呈浓度和时间依赖,在100μl作用36h达到最大效应。

EPCs参与缺血组织的血管重建和血管的内膜化,可以通过诱导趋化、促进EPCs动员、增生,使缺血组织局部的EPCs数量增加,从而促进成体的血管生成。组织缺血所诱导的血管新生,本质上是机体的一种自然性防御反应,以维持组织的血流灌注,满足生理的需要。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比如高龄老化、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等,机体的血管发育能力障碍,不仅内源性血管生长因子合成减少,而且其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对细胞因子的反应力也下降。增加体外培养的外周血来源的EPCs数量,可增强某些缺血性疾病的血管生长。

本发明药物通过影响EPCs数量,可有效促进血管新生和促进受损内膜的再内皮化的过程,从而有效治疗和改善缺血性疾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