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练漂设备的蒸箱、练漂设备与汽蒸方法

一种用于练漂设备的蒸箱、练漂设备与汽蒸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练漂设备的蒸箱、练漂设备与汽蒸方法,上述蒸箱包括预热区、第一温区与第二温区,预热区内设置有用于传输面料的蒸箱导辊;第一温区内与第二温区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履带组、第二履带组,且第一履带组、第二履带组内相邻履带的传送方向相反,且履带平行错开排列形成面料的连续传送,使面料堆叠在履带上连续传送;将蒸箱装备到练漂设备中去,按照一定工艺流程对面料处理。本发明彻底解决了练漂效果不理想、面料的布面平整度较差、织物拉伸率过大而导致尺寸稳定性差以及节能、降耗效果不够理想等缺点,连续加工出无折皱、高平整度、高白度、高毛细效应的面料。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78183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青岛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010101905.X

  • 发明设计人 徐维敬;韩光亭;张元明;

    申请日2010-01-28

  • 分类号D06B3/16;D06B23/00;D06B23/14;D06B23/20;

  • 代理机构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王连君

  • 地址 266071 山东省青岛市宁夏路30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0:05:4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2-11-28

    授权

    授权

  • 2010-09-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D06B3/16 申请日:201001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07-2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染行业棉针织物一浴一步阶段汽蒸前设备及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练漂设备的蒸箱、练漂设备与汽蒸方法。

背景技术

各种棉纤维的角质层和初生细胞壁中含有0.4-1.2%的果胶、0.4-1.2%的脂蜡质、1.0-1.9%的蛋白质、0.7-1.6%的灰分等天然杂质或伴生物,上述杂质或伴生物的存在直接影响了棉纤维的润湿能力,使棉纤维具有疏水性,进而影响了棉纤维的染色及后整理等性能。所以棉纺织产品在进行染整加工之前需进行一道前处理工序,使棉纤维上的天然杂质或伴生物去除,提高棉织物的润湿、渗透性能,为后续的染整加工创造良好的条件。

众所周知,针织物因其松软的结构特性,使得目前纺织加工企业对其煮练、漂白大多采用间歇式加工方式,该加工方式水、电、汽消耗大,且增加污水排放,同时由于该加工方式不连续,亦存在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和产品质量稳定性差等缺点。对此,国内外众多针织物染整技术工作者和有关科研人员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后,曾就如何实现针织物连续化练漂和染色进行了长期探索研究,并为此设计开发了用于棉针织物连续化前处理的设备,进一步对其加工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但始终因存在练漂效果不理想、布面平整度较差、织物拉伸率过大而导致尺寸稳定性差以及节能、降耗效果不够理想等缺点而放弃。

近几年来,随着针织品高档化发展以及政府和社会对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自然环境污染的重视,针织物练漂连续化生产方式的技术和设备在国外针织染整技术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又重新成为重点研究的课题。目前棉针织布连续化练漂设备和技术可分为以下三种方式:

第一种是开幅织物加工方式:该加工方式的优点是织物平整度高,练漂的白度和毛细效应好,容易实现煮练、漂白一步法工艺。但是,筒状针织物必须要经过剖幅成为开幅状态后方能加工,经过练漂后,容易卷边的织物在进行染色之前还必须要经过烘干、包缝边等工序,染色后还需再拆缝边,加工工序较多,成本较高。

第二种是筒状织物绳状加工方式:该加工方式的优点是在练漂前不需要经过剖幅,在染色前也不需要包缝边,加工工序少,成本低。但处理后的织物平整度较差,布面会产生较多折皱,织物被拉伸的程度较大,同时织物缩水率较大,更为重要的是不易实现煮练、漂白一步法工艺。

第三种筒状织物平幅加工方式:该加工方式的优点是筒状织物在练漂前不需经过剖幅,在练漂后和染色前也不需要烘干和包缝边,加工工序少,成本低,且织物平整度好,但很容易出现″边痕″现象,同时纤维强力保护难度较大,不易实现煮练、漂白一步法工艺,对工艺技术和加工设备要求最高。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更进一步的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练漂设备的蒸箱、练漂设备与汽蒸方法,对现有技术中的练漂设备及其工艺进行科学合理的改进,以实现棉针织物的连续加工,减少纤维在汽蒸的损伤程度,保持棉针织物面料的平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方案包括:

一种用于练漂设备的蒸箱,特征在于其设置有:

预热区,对浸渍过双氧水的面料进行预热,并由预热区内的蒸箱导辊将面料连续导入下述第一温区;

第一温区,其内设置有第一履带组,上述面料在第一履带组上连续堆叠进行低温蒸煮,并将面料连续导入下述第二温区;

第二温区,其内设置有第二履带组,上述面料在第二履带组上连续堆叠进行高温蒸煮,并将面料连续导出并进入下一工序。

所述的蒸箱,其中,所述第一履带组由从上至下分布的多层第一履带组成,相邻一对第一履带的传送方向正相反,且相邻一对第一履带平行错开排列形成面料的接力传送,面料在第一履带上保持堆叠状态;所述第二履带组由从上至下分布的多层第一履带组成,相邻一对第二履带的传送方向正相反,且相邻一对第二履带平行错开排列形成面料的接力传送,面料在第一履带上保持堆叠状态。

所述的蒸箱,其中,上述第一温区与第二温区之间设置有分隔板,分隔板设置有用于面料通过的隔板通行口,蒸箱内填充有水,蒸箱内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加热蒸箱内水体的第一蒸汽加热管;蒸箱在面料导入处与面料导出处的箱壁上分别设置有仅供面料通行的密封口,密封口采取液密封式或气密封式。

一种练漂设备,其包括面料车、浸渍装置及水洗机,其中,在浸渍装置与水洗机之间设置有上述的蒸箱,在面料车与浸渍装置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防折装置。

所述的练漂设备,其中,上述防折装置包括面料导入辊、面料浸润容器与面料导出辊;由面料导入辊将面料引导进入下述面料浸润容器;面料浸润容器的内部设置有回转叶轮,浸润在热水中的面料在回转叶轮的叶片连续拨动下成不断向后积存折起状的堆叠状态面料进入面料浸润容器的热水中,并以堆叠状态连续通过热水;由面料导出辊将面料浸润容器中的面料引导出并进入下一工序。

所述的练漂设备,其中,上述回转叶轮为间歇式回转叶轮,面料能够在转临的回转叶轮的两个相邻叶片之间形成一次堆叠;面料浸润容器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加热容器内存水体的第二蒸汽加热管,及设置有用于吹动热水使堆叠段面料充分松弛的布气管;面料导出辊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吹拂面料鼓起的第一鼓吹部,第一鼓吹部包括至少两个吹气管。

所述的练漂设备,其中,上述面料浸润容器的内部,下方设置有带有透孔的面料托板,第二蒸汽加热管设置在面料托板的下方,布气管设置在面料托板的上方。

所述的练漂设备,其中,上述浸润装置内设置有浸润导辊,且浸润装置内填充有双氧水浸液;面料车与浸渍装置之间设置有两个上述防折装置;上述面料车与防折装置之间设置第一轧辊结构,防折装置与浸渍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二轧辊结构,浸渍装置与蒸箱之间设置有第三轧辊结构,蒸箱与水洗机之间设置有第四轧辊结构,防折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五轧辊结构,隔板通行口处设置有第六轧辊结构,第二温区内设置有第七轧辊结构,第一轧辊结构、第二轧辊结构、第三轧辊结构、第四轧辊结构、第五轧辊结构、第六轧棍结构与第七轧辊结构分别包括上轧辊、下轧辊与过渡辊;第六轧辊结构的上轧辊与下轧辊设置在隔板通行口的第一温区侧,过渡辊设置在隔板通行口的第二温区侧,且第七轧辊结构位于该过渡辊与第二履带组之间;在浸润装置面料导出端的上方且第三轧辊结构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吹拂面料鼓起的第二鼓吹部,第二鼓吹部包括至少两个充气管。

一种面料练漂过程中的汽蒸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使浸渍过双氧水的面料连续依次经低温蒸煮与高温蒸煮,并连续向后续工序输出。

所述的汽蒸方法,其中,

上述步骤中包含,在低温蒸煮过程中使面料不断向后堆叠的步骤与在高温蒸煮过程中使面料不断向后堆叠的步骤。

为了说明汽蒸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结合本发明的设备进行简要说明。

面料练漂过程中汽蒸方法,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浸渍过双氧水的面料经轧辊结构压平并导入蒸箱内的预热区,其经蒸箱导辊传送至第一温区的过程中充分预热;

B、所述步骤A中预热面料导入并堆置在区域温度为80℃-90℃的第一温区内的第一履带组上,使双氧水缓慢分解;经预热的面料一般在第一温区内堆置10分钟到60分钟,控制双氧水的分解率在50%-70%之间;

C、将经过所述步骤B低温处理的面料导入并堆置在区域温度为100℃的第二温区内的第二履带组上充分汽蒸;经第一温区蒸煮的面料一般在第二温区内堆置10分钟到60分钟,使剩余的双氧水充分分解;

其中,蒸箱导辊浸渍过双氧水面料的导入速度大于第一温区内第一履带组与第二温区内第二履带组的传输速度,并分别向第一温区与第二温区内的第一蒸汽加热管通入蒸汽控制其各自的温度。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练漂设备的蒸箱、练漂设备与汽蒸方法,使面料在防折装置中充分自行溶胀,减少了棉针织物的折皱几率,保持了棉针织物面料的平整;并且对练漂设备中的蒸箱进行改进,使面料通过传送机构依次通过面料车、浸渍装置、蒸箱与水洗机,实现了连续加工,大幅度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在蒸箱中对面料汽蒸的过程中,使面料在预热区进行充分预热,然后预热后的面料在第一温区内即让面料在80℃-90℃条件下进行堆置汽蒸,双氧水分解较慢,纤维损伤较小,并且筒状织物不起鼓,其后经低温去加热的面料进入第二温区即让面料在100℃条件下充分煮练漂白,在低成本运作条件下,连续加工出无折皱、高平整度、高白度、高毛细效应的面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蒸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练漂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练漂设备中防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练漂设备的蒸箱、练漂设备与汽蒸方法,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优点更清楚、明确,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练漂设备的蒸箱,先在较低温度条件下(80℃或90℃)进行第一次蒸煮,此条件下双氧水分解较慢,纤维损伤较小,并且筒状织物不起鼓,保证蒸煮的正常运行,然后再将经第一次蒸煮的面料在较高温度条件下即100℃条件下进行第二次蒸煮,使面料更加平整,面料经过两次蒸煮降低了纤维的损伤程度,提高了双氧水的利用率,降低了制造成本。蒸箱的基本构造如图1所示的,其包括蒸箱12,其依次设置有预热区14、第一温区15与第二温区16;预热区14对浸渍过双氧水的面料3进行预热,并由预热区14内的蒸箱导辊17将面料3连续导入下述第一温区15内;第一温区15内设置有第一履带组18,面料3在第一履带组18上连续堆叠进行低温蒸煮,并将面料3连续导入下述第二温区16内;第二温区16内设置有第二履带组19,面料3在第二履带组19上连续堆叠进行高温蒸煮,并将面料3连续导出并进入下一工序。第一温区15内设置有多层匀速运动的第一履带组18,第一履带组18由从上至下分布的多层第一履带组成,相邻一对第一履带的传送方向正相反,且相邻一对第一履带平行错开排列形成面料3的接力传送,使面料3在第一履带上保持堆叠状态下进行低温蒸煮;第二温区16内设置有多层匀速运动的第二履带组19,第二履带组19由从上至下分布的多层第一履带组成,相邻一对第二履带的传送方向正相反,且相邻一对第二履带平行错开排列形成面料3的接力传送,使面料3在第二履带上保持堆叠状态下进行高温蒸煮。第一温区15与第二温区16之间设置有分隔板20,分隔板20设置有用于通过面料的隔板通行口21,蒸箱12在面料导入处与面料导出处的箱壁上分别设置有密封口22、密封口36,密封口22与密封口36为液封式或气封式,增强蒸箱12的密闭性,保持蒸箱12内的温度恒定。蒸箱12内填充有水30,蒸箱12内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加热蒸箱12内水体30的第一蒸汽加热管23与第一蒸汽加热管35。

根据上述蒸箱12的结构,其各个构件的具体排布有多种组合,以下仅列举一例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与图2所示的,蒸箱12依次设置有预热区14、第一温区15与第二温区16,预热区14内设置有用于传输面料的蒸箱导辊17;第一温区15内设置有多层匀速运动的第一履带组18,第一履带组18内相邻履带的传送方向相反,且第一履带组18内的履带平行错开排列形成面料3的连续传送,第二温区16内设置有多层匀速运动的第二履带组19,第二履带组19内相邻履带的传送方向相反,且第二履带组19内的履带平行错开排列形成面料3的连续传送;蒸箱导辊17的传送速度大于第一履带组18与第二履带组19的传送速度,使面料3堆叠在第一履带组18与第二履带组19上连续传送;第二温区16与第一温区15之间设置有分隔板20,分隔板20设置有用于通过面料的隔板通行口21,蒸箱12在面料导入处与面料导出处的箱壁上分别设置有密封口22、密封口36,密封口22与密封口36为液封式或气封式,增强蒸箱12的密闭性,保持蒸箱12内的温度恒定。第一温区15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加热的第一蒸汽加热管23,第二温区16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加热的第一蒸汽加热管35,可以向其中通入蒸汽以调整蒸箱12中第一温区15内与第二温区16内的温度,使第一温区15温度保持在80℃-90℃,第二温区16温度保持在100℃;蒸箱12内填充有水30,且水面与第一履带组18、第二履带组19最下层的履带之间存在间隔;也可以将水30淹没第一履带组18与第二履带组19,实现对面料蒸煮结合的目的。第一履带组18设置有1层至6层履带,如果采用1层、3层或5层等奇数层履带的方式,则面料3从履带上自第一温区15导入第二温区16中,实现对面料3的完全汽蒸;如果第一履带组18采用2层、4层或6层等偶数层履带的方式,则面料3将首先在履带上进行汽蒸,然后再进入蒸箱中的经加温的水30中,进行煮练练,最后面料3从水30中自第一温区15导入第二温区16中;第二履带组19设置有1层至6层履带,如果采用1层、3层或5层等奇数层履带的方式,则面料3从履带上自第一温区15导入第二温区16中,实现对面料3的完全汽蒸;如果第二履带组18采用2层、4层或6层等偶数层履带的方式,则面料3将首先在履带上进行汽蒸,然后再进入蒸箱中的经加温的水30中,进行煮练练,最后面料3从水30中自第一温区15导入第二温区16中;当然了根据具体需要第一履带组18可以采用奇数层履带而第二履带组19可以采用偶数层履带,也可以第一履带组18采用采用偶数层履带而第二履带组19可以采用奇数数层履带,或者第一履带组18与第二履带组19均采用偶数层履带,实现对面料3的充分汽蒸或蒸煮。蒸箱导辊17包括两个导辊结构,每个导辊结构27内相邻导辊为上下错开排布。通过上述描述可知,使面料在预热区进行充分预热,然后预热后的面料在第一温区内即让面料在80℃-90℃条件下进行堆置汽蒸,双氧水分解较慢,纤维损伤较小,并且筒状织物不起鼓,为后面完成煮练漂白提供高质量的面料,其后经第一温区加热的面料进入第二温区即让面料在100℃条件下充分煮练漂白,在低成本运作条件下,连续加工出无折皱、高平整度、高白度、高毛细效应的面料。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练漂设备,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防折装置,并且对蒸箱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改进,彻底解决了练漂效果不理想、面料的布面平整度较差、织物拉伸率过大而导致尺寸稳定性差以及节能、降耗效果不够理想等缺点。如图2所示的,为了描述方便,先提前定义一轧辊结构10,第一轧辊结构、第二轧辊结构、第三轧辊结构、第四轧辊结构、第五轧辊结构、第六轧棍结构与第七轧辊结构的基本构成元件等同于轧辊结构10,且轧辊结构10包括上轧辊24、下轧辊25与过渡辊26,为了描述简洁,在以下描述中不再对第一轧辊结构、第二轧辊结构、第三轧辊结构、第四轧辊结构、第五轧辊结构、第六轧棍结构与第七轧辊结构的具体结构进行描述。其中,在防折装置分别与面料车9、浸渍装置11连接时以及防折装置之间连接时,面料导入辊1、面料导出辊2等同于轧辊结构10中的过渡辊24,并且随着防折装置数量的增加,轧辊结构10的数量也随之增加,采用两个防折装置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为了节省篇幅下面提及的第一轧辊结构、第二轧辊结构、第三轧辊结构、第四轧辊结构、第五轧辊结构、第六轧棍结构与第七轧辊结构的具体结构不再描述。练漂设备包括面料车9与多个轧辊结构10,面料车9、浸渍装置11与水洗机13依次连接,在浸渍装置与水洗机之间设置有上述蒸箱12,在面料车9与浸渍装置11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防折装置,上述面料车9与防折装置之间设置第一轧辊结构,防折装置与浸渍装置11之间设置有第二轧辊结构,浸渍装置11与蒸箱12之间设置有第三轧辊结构,蒸箱12与水洗机13之间设置有第四轧辊结构,防折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五轧辊结构,隔板通行口21处设置有第六轧辊结构,第二温区16内设置有第七轧辊结构,其中,第六轧辊结构的上轧辊32与下轧辊33设置在隔板通行口21的第一温区侧,过渡辊34设置在隔板通行口21的第二温区侧,且第七轧辊结构位于该过渡辊34与第二履带组19之间;在浸润装置11面料导出端的上方且第三轧辊结构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吹拂面料3鼓起的第二鼓吹部,第二鼓吹部包括至少两个充气管37,面料3自充气管37之间通过,吹气管37自动充气,使面料3的布面鼓起,起到面料3平整防折的目的。在上述练漂设备中设置两个防折装置为练漂设备的最优方案,且防折装置之间也设置有一组轧辊结构10;蒸箱12内填充有水30,且水面与最下层的履带之间存在间隔,也可以将水30淹没第一履带组18与第二履带组19,实现对面料蒸煮结合的目的。第一履带组18设置有1层至6层履带,如果采用1层、3层或5层等奇数层履带的方式,则面料3从履带上自第一温区15导入第二温区16中,实现对面料3的完全汽蒸;如果第一履带组18采用2层、4层或6层等偶数层履带的方式,则面料3将首先在履带上进行汽蒸,然后再进入蒸箱中的经加温的水30中,进行煮练练,最后面料3从水30中自第一温区15导入第二温区16中;第二履带组19设置有1层至6层履带,如果采用1层、3层或5层等奇数层履带的方式,则面料3从履带上自第一温区15导入第二温区16中,实现对面料3的完全汽蒸;如果第二履带组18采用2层、4层或6层等偶数层履带的方式,则面料3将首先在履带上进行汽蒸,然后再进入蒸箱中的经加温的水30中,进行煮练练,最后面料3从水30中自第一温区15导入第二温区16中;当然了根据具体需要第一履带组18可以采用奇数层履带而第二履带组19可以采用偶数层履带,实现对面料3的充分汽蒸或蒸煮。蒸箱导辊17包括两个导辊结构,每个导辊结构27内相邻导辊为上下错开排布。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发明中练漂设备的性能,根据图3对防折装置进行详细说明,由面料导入辊1将面料3引导进入下述面料浸润容器4内;面料3进入面料浸润容器4的热水28中,并以堆叠状态连续通过热水28;由面料导出辊2将面料浸润容器中的面料引导出并进入下一工序。并且面料浸润容器4内设置有回转叶轮5,使浸润在热水28中的面料3在回转叶轮5的叶片连续拨动下形成不断向后积存折起状的堆叠状态;面料浸润容器4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加热容器内存水体的第一蒸汽加热管6,及设置有用于吹动热水28使积存折起段面料3充分松弛的布气管7;面料浸润容器4的内部下方设置有带有透孔的面料托板8,第一蒸汽加热管6设置在面料托板8的下方,布气管7设置在面料托板8的上方;面料导出辊2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吹拂面料3鼓起的第一鼓吹部,第一鼓吹部包括至少两个吹气管35。上述回转叶轮5可以为间歇式回转叶轮,间歇式回转叶轮5有序按一定角度转动,面料3能够在转临的回转叶轮5的两个相邻叶片之间形成一次堆叠,面料3在导辊的作用下匀速堆置在间歇式回转叶轮叶片间,当两叶片间面料3达到一定的长度或重量时,叶片转一定角度,将面料3导入热水28中,进行松式堆置,使面料3在面料浸润容器4中松弛状态下充分自行溶胀,采用间歇式回转叶轮增加了面料3在面料浸润容器4中的溶胀时间,使面料3更好的松弛溶胀。

根据上述防折装置的结构,其各个构件的具体排布有多种组合,以下仅列举一例,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的,用于练漂设备的防折装置包括用于输入面料3的面料导入辊1与输出面料3的面料导出辊2,面料导入辊1的输入速度大于面料导出辊2的导出速度(当然面料导入辊的输入速度、面料导出辊的导出速度与回转叶轮的转速关系还有多种组合,在此仅列举一例。),从而使面料3逐渐堆叠在面料浸润容器4内,面料浸润容器4内设置有能旋转的回转叶轮5与用于加热的第一蒸汽加热管6,由此可知,面料3堆叠在回转叶轮5的叶片之间,自行溶胀,并通过回转叶轮5缓慢以及面料导出辊2的运动将面料3导出,使面料3在面料浸润容器4内充分自行溶胀,面料导出辊2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吹拂面料3鼓起的第一鼓吹部,第一鼓吹部包括至少两个吹气管35,面料3自吹气管35之间通过,吹气管35自动充气,使面料3的布面鼓起,起到面料平整防折的目的,当然也可以根据面料3的鼓起程度及其材料,控制吹气管35的充气量以及是否充气。为了更进一步提高防折装置的性能,还可以沿上述回转叶轮5下半部的半开放周边设置有多根布气管7,向布气管7内充入压缩空气,从而带动热水28进行运动,进一步由热水28带动面料3进行运动,进而使面料3充分松弛溶胀;沿多根布气管7排列的外侧设置有带有透孔的面料托板8,带有透孔的面料托板8与第一蒸汽管6之间存在有空隔,防止第一蒸汽加热管6烫伤面料3,上述第一蒸汽管6沿面料浸润容器4的下部内壁排布为最优排列方式,且面料浸润容器4内装有完全浸没回转叶轮5的热水28,当然为了进一步提高防折性能,还可以向面料浸润容器4内的水中添加适当的药剂。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提供的练漂设备完全实现了连续工作,并且通过增加防折装置与改进蒸箱的结构,彻底解决了练漂效果不理想、面料的布面平整度较差、织物拉伸率过大而导致尺寸稳定性差以及节能、降耗效果不够理想等缺点,是现有技术的极大进步。在上述实施例中提到的第一温区是指在蒸箱的该区域内达到80℃-90℃,第二温区是指在蒸箱的该区域内达到100℃,面料通过传送机构依次进入各个装置,实现面料练漂的连续化,当然根据具体需要,也可以将第一温区与第二温区的温度设置为同一温度。采用该练漂设备加工面料的全流程基本为:面料3经轧辊结构10轧平后在过渡辊26的作用下进入防折装置,面料3在松式状态下浸渍渗透,实现防折的目的→面料再经轧辊结构10轧平后在过渡辊26或面料导出辊2的作用下进入浸渍装置11,在浸润导辊31的作用下,使面料3与双氧水浸液29充分接触→面料3再经轧辊结构10轧平后并导入蒸箱12,在蒸箱12内首先经预热区14对其进行充分预热,然后进入蒸箱第一温区15在第一履带组18上进行低温堆置10分钟到60分钟,控制双氧水分解率在50%-70%之间,对面料3进行第一次蒸煮→然后其进入蒸箱第二温区16在第二履带组19上进行高温堆置10分钟到60分钟,使剩余部分双氧水充分分解,对面料3进行第二次蒸煮→最后在水洗机13内对其进行松式水洗。

本发明为了减少蒸煮过程中纤维的损伤度,还提供了一种面料练漂过程中的汽蒸方法,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使浸渍过双氧水的面料3连续依次经低温蒸煮与高温蒸煮,并连续向后续工序输出;

并且在上述步骤中包含有在低温蒸煮过程中使面料3不断向后堆叠的步骤与在高温蒸煮过程中使面料3不断向后堆叠的步骤。

为了进一步描述上述面料练漂过程中的汽蒸方法,结合本发明中的蒸箱详细说明其具体方法,其具体方法包括:

步骤a:调整轧辊结构10导入速度大于第一温区15内第一履带组18与第二温区16内第二履带组19的传输速度;

步骤b:面料3经轧辊结构10压平并导入蒸箱12内的预热区14,其经蒸箱导辊17传送至第一温区15的过程中充分预热;

步骤c:进行第一次蒸煮,即将所述步骤b中预热面料3导入并堆置在区域温度为80℃或90℃的第一温区15内的第一履带组18上,使双氧水缓慢分解,减少了纤维的损伤程度,并且筒状织物不会鼓起,保证了蒸煮的正常运行;

步骤d:将经过所述步骤c低温处理的面料3导入并堆置在区域温度为100℃的第二温区16内的第二履带组19上充分汽蒸;

步骤e:在进行上述步骤a-步骤d的过程中,分别向第一温区15内与第二温区16内的第一蒸汽加热管23、第一蒸汽加热管35通入蒸汽控制其各自温度,即控制第一温区15内的区域温度80℃或90℃,第二温区16内的区域温度为100℃。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蒸箱中对面料汽蒸的过程中,使面料在预热区进行充分预热,然后预热后的面料在第一温区内即让面料在80℃-90℃条件下进行堆置汽蒸,双氧水分解较慢,纤维损伤较小,并且筒状织物不起鼓,为后面完成煮练漂白提供高质量的面料,其后经低温去加热的面料进入第二温区即让面料在100℃条件下充分煮练漂白,在低成本运作条件下,连续加工出无折皱、高平整度、高白度、高毛细效应的面料。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针对较佳实施例的描述较为详细,并不能因此而认为是对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做出替换、简单组合等多种变形,这些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请求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