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具有卡应用程序工具箱解释器的便携式数据载体

具有卡应用程序工具箱解释器的便携式数据载体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关于便携式数据载体(10)的方法。在此,数据载体(10)的Web服务器(62)优选地从与数据载体(10)相连的终端(100)接收命令信息,其中,所述命令信息涉及至少一个CAT命令(“卡应用程序工具箱命令”)。然后,所述至少一个CAT命令通过数据载体(10)的CAT解释器(64)执行。在此,所述命令信息被嵌入所述终端(100)的HTTP客户端(110)的HTTP命令请求消息中,并且Web服务器(62)从HTTP命令请求消息中提取所嵌入的命令信息,然后将所述命令信息传输到用于执行所述至少一个CAT命令的数据载体(10)的CAT解释器(64)。以这种方式可以进行在Web服务器(62)和CAT解释器应用程序(64)之间的灵活的和节省资源的交互。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96082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德国捷德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980106874.2

  • 申请日2009-01-15

  • 分类号H04L29/08(20060101);

  • 代理机构11105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谢强

  • 地址 德国慕尼黑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1:43:4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3-16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H04L29/08 登记生效日:20180226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90115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3-12-11

    授权

    授权

  • 2011-03-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L29/08 申请日:200901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01-2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便携式数据载体上执行CAT命令的方法以及相应的数据载体。

背景技术

CAT命令(“卡应用程序工具箱命令”)是扩展便携式数据载体、特别是(U)SIM移动通信卡的功能性的命令的集合。CAT命令由ETSI,即欧洲电信标准学会,在规范TS102223中定义。在此,是(U)SIM移动通信卡对电信终端的命令,利用这些命令可以直接访问(angesprochen)或者请求(abgefragt)电信终端及其组件,例如显示器、键盘等。此外,借助CAT命令还可以发送消息,例如SMS消息,或者可以通过(U)SIM移动通信卡建立语音连接。这样的命令还可以被称为前摄的(proaktive)命令,因为其可以由(U)SIM移动通信卡独立地执行。

为了执行前摄的命令由此必须颠倒在电信终端和(U)SIM移动通信卡之间的常规的主/从关系。对于在通常的(U)SIM移动通信卡上执行的“SIM应用程序工具箱”的命令(其构成“卡应用程序工具箱”的那些的子集),电信终端例如按照定期的间隔向(U)SIM移动通信卡发送请求,是否出现SIM应用程序工具箱命令用于处理。该工作方式被称为“轮询(Polling)”。

现代的(U)SIM移动通信卡通常具有Web服务器应用程序(“SCWS”,SmartCard Web Server,智能卡Web服务器)。该Web服务器应用程序被构造为依请求为电信终端的Web服务器提供以HTML文件形式存储在移动通信卡中的内容。以这种方式,可以将完整地在移动通信卡上执行的应用,例如通讯录应用程序,以电信终端的用户从因特网中熟悉的易用方式按照HTML页的形式提供给他。此外,相应的应用可以与移动通信卡一起容易地被转移到另一个电信终端,只要在那里有Web服务器可用的话。

部分地利用CAT命令的这样的应用、例如上面提到的通讯录应用,由此必须支持如下的机制:例如当基于电信终端的用户的动作时,该机制激活对移动通信卡的相应的CAT命令,例如通过点击作为HTML文件表示的通讯录中的号码选择所述号码,将执行用于建立与提供的号码相连接的相应CAT命令。

WO2006/085201A1通过如下解决该问题:通讯录条目包括到存储在移动通信卡上的并且在移动通信卡的处理器上可执行的Java-Servlet的引用(Verweis),其中,对该条目的点击激活该小服务程序(Servlet),其本身触发对用于拨打属于通讯录的号码的相应CAT命令的执行。

在WO2007/105084A1中描述了作为小程序执行的应用程序,其将SIM工具箱命令及其相互关系显示给通信终端的用户。为此,应用程序将单个SIM工具箱命令翻译成相应的HTML页。这些HTML页被显示给用户并且能够相应于SIM工具箱命令的相互关系借助由HTML页公知的导航滚动。要调用的如前面描述的那样表示的命令的表述(Angabe),通过HTTP请求被发送到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启动相应命令的执行。

也就是说,为了支持在在(U)SIM移动通信卡上提供HTML内容的Web服务器应用程序和用于执行在(U)SIM移动通信卡上的CAT命令的CAT解释器之间的交互,在现有技术中总是采用基于编程语言Java执行的应用程序。这要求在(U)SIM移动通信卡的相应的Java运行时环境,其对(U)SIM移动通信卡提出相当大的资源要求,并且通常减慢相应CAT命令的执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简化在便携式数据载体上的CAT命令的执行。

上述技术问题通过一种具有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的方法和便携式数据载体解决。优选的实施方式和扩展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在按照本发明的关于便携式数据载体的方法中,数据载体的Web服务器从与数据载体相连的终端接收命令信息,其中,所述命令信息涉及至少一个CAT命令。然后,该至少一个CAT命令由数据载体的CAT解释器执行。按照本发明,命令信息被嵌入终端的HTTP客户端的HTTP命令请求消息中并且Web服务器从HTTP命令请求消息中提取嵌入的命令信息,然后Web服务器将命令信息传输到用于执行至少一个CAT命令的数据载体的CAT解释器。

按照本发明的便携式数据载体相应地包括通信接口、存储器和处理器以及Web服务器应用程序和CAT解释器应用程序。Web服务器应用程序被构造为用于从与数据载体通过通信接口相连的终端接收涉及至少一个CAT命令的命令信息,并且CAT解释器应用程序被构造为用于执行所述至少一个CAT命令。此外,Web服务器应用程序还被构造为用于,从由终端的HTTP客户端接收的HTTP命令请求消息中提取在HTTP命令请求消息中嵌入的命令信息,并且传输到CAT解释器应用程序。

以这种方式可以执行CAT命令、特别是从基于HTML的应用中,无需使用特别地为此目的编程的执行应用程序,例如Java-Servlet。CAT命令的执行的启动通过HTTP命令请求消息灵活可控地进行,并且具有对数据载体的非常小的资源消耗,因为不需要要求附加的存储空间和运行时间的任何执行应用程序。相应地,按照本发明的解决方案还可以在不包括任何Java运行时环境或相应的解释器平台的那些数据载体上实现。

优选地,数据载体被构造为通过通信接口与电信终端相连的(U)SIM移动通信卡。电信终端包括Web浏览器,其作为HTTP客户端将命令信息发送到数据载体的Web服务器。对电信终端的用户来说,利用该方法通过电信终端的Web浏览器可以舒适地利用(U)SIM应用程序工具箱命令。

为了从接收的HTTP命令请求消息提取命令信息,Web服务器应用程序首先识别在HTTP命令请求消息内部的命令信息。按照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Web服务器应用程序在HTTP命令请求消息中作为命令消息识别至少一个CAT命令,其例如作为文本消息被嵌入到HTTP命令的(例如“POST”命令的)消息部分中。这样传输的CAT命令对于Web服务器应用程序来说是很容易识别的,例如根据CAT命令的特殊句法。

按照另一个实施方式,在HTTP命令请求消息中嵌入了到本身包括至少一个CAT命令的文件的引用。Web服务器应用程序被构造为用于识别并且从HTTP命令请求消息中提取这样的引用。

Web服务器应用程序可以被构造为,在执行至少一个CAT命令之后从CAT解释器接收涉及该至少一个CAT命令的执行的命令应答信息。这样的命令应答信息例如可以包括状态信息、计算结果、涉及请求的应答文本、错误报警等。Web服务器应用程序然后进一步被构造为,将包括命令应答信息的HTTP命令应答消息作为对HTTP命令请求消息的应答发送到终端的HTTP客户端。以这种方式可以利用用于终端的用户与使用CAT命令的数据载体的应用程序完全基于HTML交互的方法。

这样的应用例如在后台系统情况下借助于SMS请求可以支持特定信息、例如特定的交易所价格等的获得。在这种情况下命令信息涉及那些促使发送SMS请求的CAT命令。后台系统的SMS应答由CAT解释器作为命令应答信息传输到Web服务器应用程序。Web服务器应用程序本身将SMS应答嵌入到对终端的HTTP客户端的HTTP命令应答消息中并且将这样构造的HTTP命令应答消息按照HTTP命令协议发送到终端的HTTP客户端。

按照一种实施方式,在HTTP命令请求消息中嵌入的命令信息可以涉及在执行时促使读取定义的文件的CAT命令。在该文件中例如可以存储事先由数据载体接收的SMS消息。Web服务器应用程序从CAT解释器作为命令应答信息接收SMS消息的内容并且如前所述将其嵌入到HTTP命令应答消息中。

优选地,在数据载体和终端之间的数据通信按照在ETSI TS 102223中规定的载体独立协议(Bearer Independent Protocol,BIP)在传输层(参考ISO/OSI参考模型)上进行,也就是在应用层之下,在该应用层上如所描述地使用HTTP通信协议。即,数据载体不必支持任何完整的因特网协议组,而是仅需支持用于底部的接近硬件的层的传输协议,例如T=0协议,以及BIP和HTTP命令协议。以这种方式可以节省数据载体的资源或者资源贫乏的数据载体也能够执行该方法。

附图说明

以下借助附图详细解释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数据载体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2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方法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组件和在此要执行的步骤;

图3示出了第二实施方式的组件和对应的步骤;

图4示出了第三实施方式的组件和在此要执行的步骤;以及

图5示出了第四实施方式的组件和在此要执行的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在此构造为(U)SIM移动通信卡的便携式数据载体10包括通信接口20、处理器(CPU)30和不同存储器40、50和60。

通信接口20被构造为按照ISO/IEC7816的触排。由此例如按照T=0或USB通信协议可以进行在(U)SIM移动通信卡10和通过通信接口20与(U)SIM移动通信卡10相连的终端之间的数据通信。然而还可以不同地构造通信接口20,例如按照SD标准。替换地或附加地,(U)SIM移动通信卡10可以包括例如以(未示出的)天线线圈形式的无接触接口。

在非易失性的不可重写的ROM存储器40中存储了控制(U)SIM移动通信卡10的操作系统(OS)42。特定的操作系统例程执行由(U)SIM移动通信卡10支持的通信协议。在接近硬件的网络入口层上这特别地是T=0或T=1协议,在连接和传输层上是载体独立协议(BIP)并且在应用层上是HTTP通信协议。(U)SIM移动通信卡10还可以支持替换的或附加的通信协议,例如USB协议,或者包括完整的因特网协议组(Internetprotokollstapel)。易失性的可重写的RAM存储器50作为工作存储器用于(U)SIM移动通信卡10,并且非易失性的可重写的闪存60用于存储应用程序和数据,例如Web服务器应用程序62和CAT解释器应用程序64以及文件66和68。

Web服务器应用程序62被构造为用于为HTTP客户端,例如与(U)SIM移动通信卡10通过通信接口20相连的电信终端100(图2至5)的Web浏览器110(图2至5),根据请求(auf Anforderung)提供例如以HTML文件形式的内容,以及从HTTP客户端接收文件,其中通常按照HTTP通信协议在应用层上进行相应的数据通信。CAT解释器应用程序64被构造为执行CAT命令。以下参考附图2至5详细描述两个应用程序以及文件66和68中的数据组。

图2中示意性示出了在(U)SIM移动通信卡10上的CAT解释器64执行CAT命令的方法的第一实施方式。(U)SIM移动通信卡10通过通信接口20与在其上执行Web浏览器110的电信终端100相连。在(U)SIM移动通信卡10上例如执行通讯录应用程序,其允许电信终端100的用户借助Web浏览器110浏览作为HTML文件提供的通讯录并且通过点击来直接拨出期望的号码。其它方面的应用同样是可能的。

作为这样点击通讯录条目的结果,Web浏览器110在第一步骤S1中将HTTP命令请求消息发送到Web服务器应用程序(SCWS)62,作为在相应的HTTP命令的、例如“POST”命令的内容字段中的命令信息,其包括作为文本信息的CAT命令,例如以<SET UP CALL 123456>形式。Web服务器应用程序62例如借助合适的语法分析分析接收的命令,并且识别在HTTP命令请求消息中嵌入的CAT命令,Web服务器应用程序62接着从HTTP命令请求消息中提取并且在第二步骤S2中向CAT解释器应用程序64传输该CAT命令。同样可以作为命令信息将多个CAT命令嵌入到HTTP命令请求消息中。

CAT解释器应用程序64被构造为用于执行接收的CAT命令,即,建立到给出的号码123456的语音连接。在CAT解释器应用程序64已经执行了命令之后,其在步骤S3中将一个命令应答信息发送到Web服务器应用程序62,该命令应答信息表明相应的命令已经被执行,也就是已经进行了相应号码的拨打。当相应命令的执行失败时,作为命令应答信息,CAT解释器应用程序64例如还可以反馈错误报警。命令应答信息的其它形式将参考附图4和5描述。

Web服务器应用程序62接收从CAT解释器应用程序64发送的命令应答信息并且将其嵌入到HTTP命令应答消息中,其在步骤S4中作为对HTTP命令请求消息的应答发送到Web浏览器110。然后电信终端100的用户可以在Web浏览器110上例如读到,期望的号码已经被拨打。替换地,可以取消步骤S3和S4,即,没有从CAT解释器应用程序64通过Web服务器应用程序62到Web浏览器110的任何直接反馈。还可以的是,Web服务器应用程序62将HTTP命令应答消息发送到Web浏览器110,而无需已经从CAT解释器应用程序64获得命令应答信息。这样的HTTP命令应答消息例如可以传输如下的信息:利用HTTP命令请求消息接收的CAT命令已经被传输到CAT解释器应用程序64。

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方法的第二实施方式。借助该第二实施方式可以精确地实现与参考图2描述的方法相同的效果。仅仅是涉及命令信息的CAT解释器应用程序64如何传输待执行的CAT命令的方式与图2中示出的方法不同。在步骤S1中由Web浏览器110向Web服务器应用程序62发送的HTTP命令请求消息此时不是包括详尽的CAT命令而是包含对在其中存储了CAT命令的文件68的引用。Web服务器应用程序62识别该特定的引用,从HTTP命令请求消息中提取该特定的引用并且将该引用在步骤S2中进一步传输到CAT解释器应用程序64,后者本身被构造为用于在步骤S3中从命令文件68中读取并且执行该命令。

本方法的该实施方式特别地适合于,借助HTTP命令请求消息来启动在一个相应定义的命令文件中存储的多个CAT命令的执行,而不必将这些命令的每个详尽地并且在每个相同的可能重复的HTTP命令请求消息的情况下重新嵌入到HTTP命令请求消息中。例如,可以以这种方式有效地进行SMS消息到预先给出的分发者列表的发送。步骤S4和S5相应于图2的步骤S3和S4并且不再重新描述。

参考图4表示的本方法的另一个这种方式,在原理性工作方式上与图2的方法相同。在步骤S1中如期所述,Web浏览器将HTTP命令请求消息发送到Web服务器应用程序62。后者识别并且提取在其中嵌入的CAT命令并且将其传输到CAT解释器应用程序64。在图4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3中CAT命令触发SMS请求消息到后台系统200的发送。借助这样的SMS请求消息,电信终端100的用户例如可以采用信息服务并且有针对地请求诸如交易所价格、运动结果、天气预报等信息。

后台系统200在步骤S4中将对SMS请求消息的SMS应答消息发送到(U)SIM移动通信卡10。该SMS应答消息并且可能已经的SMS请求消息,可以按照GSM03.48加密地在后台系统和(U)SIM移动通信卡10之间传输。以这种方式还可以借助在此描述的方法进行敏感数据的传输。

包含了由用户请求的信息的SMS应答消息,在步骤S5中由CAT解释器应用程序64作为命令应答信息传输到Web服务器应用程序62。

Web服务器应用程序62将这样获得的SMS应答消息嵌入到HTTP命令应答消息中并且将其在步骤S6中发送到电信终端100的Web浏览器110。电信终端100的用户可以然后将SMS应答消息的内容在Web浏览器110上作为HTML文件考察。

图5示出了该方法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与图4描述的方法不同,Web浏览器110在步骤S2中借助HTTP命令请求消息将CAT命令发送到Web服务器应用程序62,该CAT命令在提取和传输到CAT解释器应用程序64之后促使CAT解释器应用程序64读出在文件66中存储的SMS消息。该SMS消息由(U)SIM移动通信卡10在前面的步骤S1中接收并且存储在文件66中。读出的SMS消息的内容由CAT解释器应用程序64在步骤S5作为命令信息发送到Web服务器应用程序62,后者在步骤S6类似于图4的实施方式操作。

在该实施方式的特殊结构中,当(U)SIM移动通信卡10接收所谓的Push-SMS消息时,可以取消步骤S2和S3。Push-SMS消息通常由(U)SIM移动通信卡直接处理并且显示给用户。CAT解释器应用程序64借助特殊的CAT命令,“LAUNCHBROWSER”,触发电信终端100的Web浏览器110的开始,然后才将所获得的Push-SMS消息的内容传输到Web服务器应用程序62。该Web服务器应用程序62由此与参考图4和5描述的实施方式那样操作,其中Push-SMS消息在Web浏览器110上作为可视的HTML文件直接地显示给电信终端100的用户,而无需用户方面的请求。

如在图2至5中所示,在(U)SIM移动通信卡10和电信终端100之间的数据传输在传输层上按照载体独立协议(BIP)进行。(U)SIM移动通信卡10通常不包括任何完全的因特网协议组和任何Java运行时环境。Web服务器应用程序62除了在存储器60中存储的静态内容之外仅提供给Web浏览器110包括了由于执行的CAT命令而动态产生的内容的那些内容。相应地,也可以借助资源有限的数据载体或者说以最小化的资源消耗进行前面描述的方法。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