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吹填土软弱地基场地上的临时施工路基的地基处理方法

吹填土软弱地基场地上的临时施工路基的地基处理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吹填土软弱地基场地上的临时施工路基的地基处理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采用普通的标准竹片板或筏;按规划的施工路线,在吹填土上连续铺设竹片板或筏,竹片板或筏之间应相互搭接,并用钢丝绑扎连接好,保证搭接的有效性,形成整体片筏;连续铺设的标准竹片板或筏的长度根据行走路线需要确定,宽度为规划路线宽度并向两侧外扩出0.8-1.2米;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在吹填土软弱场地上施工人员和各类施工机械的行走问题。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2-09-26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E01C3/0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90915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2-05-23

    授权

    授权

  • 2011-06-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1C3/00 申请日:200909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04-2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基处理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吹填土上临时施工路基的地基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沿海地区采用围海造地进行工程建设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围海造地的方式主要是以水力冲填泥砂形成的填土,俗称吹填土。它是一种工程性能很差的软弱土,其特殊的结构性和饱水性,一般徒手行人几乎也无法上去,必须经过人工处理才能适用于建构筑物的地基条件。对大规模全场地进行地基处理或需要局部区域进行混凝土桩基施工,方法多种多样,但无论采用什么处理方法,首先得解决施工人员和各类大型施工机械的施工行走问题,这就需要对施工路线区域(有时为大型机械行走路线)进行规划设计。

由于施工路线的临时性和简易性,因此其地基处理的设计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目前主要有两种做法:

第一、将场地规划的永久性道路作为临时施工路线的一部分。按永久性道路的路面设计要求先完成道路基层处理,路面铺设在整个工程建设接近完成前再施工。

第二、按场地地基处理和桩基施工流程,规划各种施工路线。施工路基采用先铺设竹片板(筏)或简易木夹板,后采用或降(排)水、或振冲等各种措施进行预处理,待地基土具有一定强度后,铺设道渣、碎石等垫料,如果强度提高足够大,则不再铺设垫料。

现有工程的两种做法,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第一种方法实际上只是利用了永久性道路的基层,将其作为临时道路使用,等于在整个施工期间给道路做了反复碾压的预处理,可以减少将来的路面沉降,但问题是在做基层前施工,同样需要对地基土作预处理,否则难以保证人员和机械在上面行走。另外,临时施工道路不一定覆盖大型机械的行走路线。

第二种方法实际上是目前采用的比较常规的方法。虽然满足了人员和一般小型机械进出场地的施工行走问题,但它仍不能满足大型机械的行走问题,同时,进行的各种地基预处理对强度提高往往是有限的,且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所需的强度,有时还不得不铺设大量的垫料,费时费材又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吹填土软弱地基场地上的临时施工路基的地基处理方法,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采用普通的标准竹片板或筏;

按规划的施工路线,在吹填土上连续铺设竹片板或筏,竹片板或筏之间应相互搭接,并用钢丝绑扎连接好,保证搭接的有效性,形成整体片筏;

连续铺设的标准竹片板或筏的长度根据行走路线需要确定,宽度为规划路线宽度并向两侧外扩出0.8-1.2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在吹填土软弱场地上施工人员和各类施工机械的行走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由图1可见: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1、采用普通的标准竹片板或筏;

2、按规划的施工路线,在吹填土1上连续铺设竹片板或筏2,竹片板或筏之间应相互搭接,并用钢丝绑扎连接好,保证搭接的有效性,形成整体片筏;

3、连续铺设的标准竹片板或筏的长度根据行走路线需要确定,宽度为规划路线宽度并向两侧外扩出0.8-1.2米;

在步骤2中:对于大型施工机械行走路线,先铺设好竹片板或筏,然后在其上面铺设280-320mm厚的道渣或块石3,在道渣或块石上铺设70-100mm厚的碎石4,在碎石上铺设300-500mm厚的素土5。

本发明的关键在于连续铺设的竹片板(筏)在软土地基中起到了加筋体的作用,可以大大改善土的受力特性,提高了加筋体区域范围内土的整体性和土的水平向连续性,使得地表的集中荷载通过加筋后的土体转化为均布荷载传至下层,减小了地基土的附加应力。

本发明采用一种非常简易而有效的连续铺设竹片板(筏)并视需要加铺道渣、块石和碎石等垫料的方法,解决了在吹填土软弱场地上施工人员和各类大型施工机械的行走问题。其技术原理的关键在于连续并搭接铺设的竹片板(筏)在软土地基中起到了加筋体的作用,可以大大改善土的受力特性,提高了加筋体区域范围内土的整体性和土的水平向连续性,使得地表的集中荷载通过加筋后的土体转化为均布荷载传至下层,减小了地基土的附加应力。其原理类似于土工布的作用,但却克服了土工布成本高,施工麻烦,不具刚性和遇道渣、块石等尖锐角容易破损失效的缺点,充分利用了竹片板(筏)柔中带刚和抗拉强度高的特点,作为临时施工土工用材非常适宜。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