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利用绿木霉物种与根际活性的哈茨木霉物种的组合来控制植物疾病与增强植物生长

利用绿木霉物种与根际活性的哈茨木霉物种的组合来控制植物疾病与增强植物生长

摘要

利用绿木霉物种与根际活性的哈茨木霉物种的组合来控制植物疾病和增强植物生长。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15908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生物工厂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980136388.5

  • 发明设计人 W.R.小马丁;C.K.海斯;

    申请日2009-07-15

  • 分类号A01N63/04(20060101);C12N1/14(20060101);A01P3/00(20060101);

  • 代理机构72001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权陆军;刘健

  • 地址 美国纽约州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3:00:2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07-23

    授权

    授权

  • 2011-09-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N63/04 申请日:200907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08-1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本申请要求2008年7月1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系列No. 61/081,497的利益,该申请全文引入本文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根际活性的(rhizosphere competent)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物种与绿木霉(Trichoderma virens)物种的组合来控制植物疾病与增强植物生长。

背景技术

疫霉属物种(Phytophthora spp)为来自腐霉科(Pythiaceae)(已知与多种植物疾病有关)的致病剂。栎树猝死,大豆根腐病,苹果冠和颈腐病,影响美洲栗、杜鹃、非洲堇或草莓的根腐病正是由这组病原体引起的疾病的实例。一般,由疫霉属引起的植物疾病相当难于控制,并常常导致植物死亡。对于全世界的种植者而言,所述病原体是分布广泛的并且会产生经济问题。例如,蔓延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为马铃薯的传染物,其导致了1845年至1849年间的爱尔兰大饥荒。目前,在北美洲,种植者仍然要面对这种致病剂的破坏。诸如砧木(rootstock)选择以及位点修饰(site modification)之类的控制疫霉属物种的许多常规的管理技术大部分已经不可靠了。

在美国的整个东北部,由至少4种疫霉属物种(Jeffers等人, Phytopathology 2:533-538 (1982))引起的冠和颈腐病是苹果的普遍的且严重的经济问题。在纽约州,这种疾病看来是树木过早衰落和死亡的最普通的生物原因,并且在宾夕法尼亚州,许多种植者已经放弃了园艺理想的MM 106砧木,这是因为冠腐病的发生率高以及其可觉察的威胁。由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Kaufmann和Gerdemann(也被称为大雄疫霉(Phytophthora megasperma)专化型glycinea)引起的大豆的茎和根腐病也是分布广泛且严重的问题。由于对于控制由疫霉属造成的冠腐病而言,没有单一的方法被证明是可靠的,所以建议种植者采用综合的或加性的疾病管理策略,该策略采用了位点选择、位点修饰、砧木选择以及化学处理(在合适时)的组合。

与腐霉科的其他属一样,腐霉属(Pythium)通常表征为它们产生多核菌丝(无隔的菌丝)。这些通常被称为水霉。在田间和温室中,腐霉属猝倒是非常普遍的问题,在所述田间和温室中,所述生物杀死新出现的幼苗。这种疾病复征通常涉及其他病原体,例如疫霉属和丝核菌属(Rhizoctonia)。腐霉属萎蔫病是由较老植物的游动孢子感染所引起的,从而导致了响应于建群/再感染压力或环境胁迫而成为坏死营养的活体营养感染,由此导致由于根功能发挥受阻而引起的较轻的或严重的萎蔫。参见Jarvis, W.R., “Managing Diseases in Greenhouse Crops,” APS Press, St. Paul, Minn. (1992); Bagnall, R., “Control of Pythium Wilt and Root Rot of Hydroponically Grown Lettuce by Means of Chemical Treatment of the Nutrient Solution,” M. Sc Thesis, University of Pretoria, Pretoria, South Africa (2007); Plaats-Niterink AJ van der, “Monograph of the Genus Pythium,” Studies in Mycology 21:1–242 (1981); Levesque等人., “Molecular Phylogeny and Taxonomy of the Genus Pythium,” Mycological Research 108:1363-1383 (2004); Jarvis, W.R., “Managing Diseases in Greenhouse Crops,” APS Press, St. Paul, Minn. (1992); Owen-Going, T.N., “Etiology and Epidemiology of Pythium Root Rot in Bell Pepper (Capsicum annuum L.) in Commercial-Scale and Small-Scale Hydroponic Systems,” M.Sc. thesis, University of Guelph, Guelph, Ontario (2002); Owen-Going 等人, “Relationships of Pythium Isolates and Sweet Pepper Plants in Single-Plant Hydroponic Units,” Canadian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 25:155-167 (2003); Owen-Going, T.N., “Quantitative Investigations of Phenolic Compounds Associated With Root Rot of Hydroponic Pepper (Capsicum annuum L. Caused by Pythium aphanidermatum, (Edson) Fitzp.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Guelph, Guelph, Ontario (2005)。

许多腐霉属物种与其近亲疫霉属物种一起均为农业中具有经济重要性的植物病原体。在腐霉属物种的宿主范围方面,其倾向于是非常多面的,并且是非特异性的。腐霉属物种感染大范围的宿主,而疫霉属物种通常更具有宿主特异性。鉴于该原因,腐霉属物种在由它们在农作物中所引起的根腐病方面更具有破坏性,这是因为仅仅进行轮作通常不能根除病原体(对田间进行休耕也不行,这是因为腐霉属物种也是优良的腐养者,并且将在腐败的植物质上存活长的时间)。

镰孢属(Fusarium)为广泛地分布于土壤中并与植物相关联的丝状真菌大属。大部分的物种是无害的腐生物,并且为土壤微生物群落相对丰富的成员。一些物种在谷类农作物中产生真菌毒素,这些真菌毒素如果进入食物链则可影响人和动物的健康。由这些镰孢霉物种产生的主要毒素为串珠镰孢菌素(fumonisins)和单端孢菌毒素。所述属包含许多具有经济重要性的植物致病物种。参见Priest 和 Campbell, “Brewing Microbiology,” 3rd edition., ISBN 0-306-47288-0; Walsh 等人, “Spectrum of Mycoses,” In: Baron's Medical Microbiology (Baron S 等人, eds.), 4th ed., Univ of Texas Medical Branch. (通过NCBI Bookshelf) ISBN 0-9631172-1-1 (1996); Howard, DH, “Pathogenic Fungi in Humans and Animals,” 2nd ed., Marcel Dekker. (通过Google Books) ISBN 0-8247-0683-8 (2003); Van der Walta等人, “Fusarium Populations in the Household Food Gardens of a Peri-Urban Community,”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103 (2007);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99-09-01), "Toxic Effects of Mycotoxins in Humans" (2007); Drug Policy Alliance, "Repeating Mistakes of the Past: Another Mycoherbicide Research Bill,” (2006); Yellow rain: Thai bees' Faeces Found. Nature  PMID 6709055 (1984); Imamura 等人,. "Fusarium and Candida Albicans Biofilms on Soft Contact Lenses: Model Development, Influence of Lens Type, and Susceptibility to Lens Care Solutions,"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52(1):171–182 (2008)。

如果在大麦生长季节晚期下雨的话,禾谷镰孢(Fusarium graminearum)通常感染大麦。其对麦芽制造和酿造工业以及饲料用大麦具有经济上的影响。大麦中的镰孢属污染可以导致赤霉病(head blight)并且在极端的污染中,大麦可以显得粉红。已经对这种小麦和玉米病原体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禾谷镰孢还可以导致根腐病以及苗绵腐病。在1991年和1996年之间,在美国,估计大麦和小麦农作物的总损失为30亿美元。

丝核菌属物种为最多样的植物病原体之一,其导致许多我们最重要的草本和木本观赏植物的根、茎和叶的疾病。丝核菌属物种通常在土壤线(soil line)处攻击植物,从而导致根的丧失以及茎的收缩,这导致顶部环割和死亡。这种病原体也可以攻击叶,并且在植物紧密地生长在一起并保持湿润时尤其严重。整个砧木(stock)床或浅箱(flats)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段内由于丝核菌属而丧失。所述病原体是土壤传播的,其是指所述病原体在土壤或盆栽培养基中生活。其引起许多观赏性的农作物(例如长春花属(Vinca)、凤仙花属(Impatiens)、砧木和金鱼草)在出苗前或出苗后的猝倒(Chase, A. R., “Rhizoctonia Diseases on Ornamentals,” Western Connection, Turf and Ornamentals (1998))。

结肠基串珠根霉(Thielaviopsis basicola)(Berk. & Br.)Ferraris是一种攻击33个科中超过100种植物物种的土壤习居菌。豆科(Fabaceae)、茄科(Solanaceae)以及葫芦科(Cucurbitaceae)的成员尤其受到结肠基串珠根霉的侵袭(Shew等人, Eds., “Compendium of Tobacco Diseases,”.St. Paul, MN: APS Press, pp. 28-29 (1991))。俗名“黑色根腐病”是基于在宿主的根细胞中形成的黑色着色的厚壁孢子,并使得根尖形成“变黑的”外观(Alexopoulos 等人, “Introductory Mycology,” 4th Ed., pp. 869 (1996))。黑色根腐病真菌为丝孢纲(Hyphomycetes)、念珠霉目(Moniliales)、丛霉科(Dematicaceae)的成员(Shew等人, Eds., “Compendium of Tobacco Diseases,”.St. Paul, MN: APS Press, pp. 28-29 (1991))。通常的症状为根腐烂以及枝条顶梢枯死。可以在世界上所有的地区(尤其是在具有凉爽气候的地区)找到结肠基串珠根霉。黑色根腐病可以侵袭多种木本和草本植物,包括烟草、冬青、秋海棠、天竺葵、一品红、以及三色堇(Agrios, G.N., “Plant Pathology,” 4th ed., p. 358 (1997); Alexopoulos 等人, “Introductory Mycology,” 4th Ed., pp. 869 (1996); Daughtrey 等人, “Compendium of Flowering Potted Plants,” pp. 90 (1995); Lambe 等人, “Diseases of Woody Ornamental Plants and Their Control in Nurseries,” pp. 130 (1986); Shew 等人, Eds., “Compendium of Tobacco Diseases,” pp. 28-29 (1991))。

整齐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是一种杂食性、土壤传播的真菌病原体,引起多种农业和园艺农作物发生疾病。虽然还没有出版公布全世界范围内的宿主属的汇编,但是单在美国就报道有超过270个宿主属。易感的农业宿主包括:甘薯(Ipomea batatas)、西葫芦(Cucurbita pepo L.)、玉蜀黍(Zea mays)、普通小麦(Triticum vulgare)、以及落花生(Arachis hypogea)。水仙属(Narcissus)、鸢尾属(Iris)、百合属(Lilium)、百日草属(Zinnia)以及茼蒿属(Chrysanthemum)中包括受真菌侵袭的园艺农作物。参见Aycock, R., “Stem Rot and Other Diseases Caused by Sclerotium rolfsii,” N.C. Agr. Expt. St. Tech. Bul., No. 174 (1966); Garren, K.H., “The Stem Rot of Peanuts and its Control,” Virginia Agr. Exp. Sta. Bull. 144 (1959); Paolo, M.A., “A Sclerotium Seed Rot and Seedling Stem Rot of Mango,” Philippine Journal of Science 52:237-261 (1933); Punja, Z.K., “The Biology, Ecology, and Control of Sclerotium rolfsii,” Annual Review of Phytopathology 23:97-127 (1985); Takahashi, T., “A Sclerotium Disease of Larkspur,” Phytopathology17:239-245 (1927); Townsend 等人, “The Development of Sclerotia of Certain Fungi,” Ann. Bot. 21:153-166 (1954); Weber, G.F., “Blight of Carrots Caused by Sclerotium rolfsii, With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and Host Range of the Fungus,” Phytopathology 21:1129-1140 (1931); Zitter 等人, “Compendium of Cucurbit Diseases,” Amer. Phytopath. Soc., St. Paul, Minnesota (1966)。

虽然,许多世纪以来一直认为整齐小核菌导致了严重的农作物损失,但是第一份明确的真菌报告追溯到1892年Peter Henry Rolfs在佛罗里达州对与番茄枯萎病有关的生物的发现。自从19世纪晚期Rolf的报告之后,超过2000个关于病原体的出版物支持了其在全世界分布(特别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证据。

广泛的宿主范围、多育的生长以及产生菌核的能力促成了与所述病原体有关的最大的经济损失。从全世界的观点以及从北卡罗来纳州局部观点看,与任何其他农业农作物相比,落花生农作物都保持较高的损失。在1959年,美国农业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估计在落花生生长的南部地区与整齐小核菌有关的损失为一千万至两千万美元,并且在北卡罗来纳州的沿海平原地区的田间,落花生的产量损耗为1-60%。

对于某些木霉属物种(Trichoderma spp.)可能与对由疫霉属物种(例如,绿色木霉(T. viride))引起的几种疾病与由寄生疫霉引起的菠萝心腐病的生物控制有关存在有相关的证据(Papazivas, Ann. Rev. Phytopathol. 23:23-54 (1985))。当将混合硬木树皮(composted hardwood bark)(CHB)并入到木本植物的根际中时该混合硬木树皮对木本植物的疫霉属疾病提供控制(Hoitink等人, Ann. Rev. Phytopathol. 24:93-114(1986))(包括在田间条件下控制苹果的冠腐病(Ellis等人, Plant Dis. 70:24-26 (1986)))的这一经过良好记录的能力,以及向容器盆栽混合物中添加CHB导致该生根培养基中哈茨木霉的群体水平100至100,000倍增加的相关记录(Nelson 等人, Phytopathology3:1457-1462 (1983)),都提供了更令人信服的相关的证据。

植物病原体的生物控制(生物防治)在植物的疾病管理中日益成为必需的组分。过度信赖于化学杀虫剂、不可持续的农业体系、低劣的位点选择以及资源的限制均为种植者所面对的农业问题的实例。生物防治为农业中这些周期性/持续性的问题提供了备选的方法。因此,很多重点被放在了农业中这种技术的应用上。

已知许多真菌和其他微生物可控制多种植物病原体。这些生物防治剂是特别诱人的,这是因为它们能够保护和定居对于传统农业处理而言特别难以接近的植物部分(Harman 等人, Seed Sci. and Technol. 11:893-906 (1983))。木霉属物种(丝状真菌属)已经显示出对土壤传播的植物病原体提供不同水平的生物控制。就生物防治而言,已知木霉属的五种物种是最重要的。它们为钩状木霉(T. hamatum)、哈茨木霉(T. harzianum)、康宁氏木霉(T. konigii)、多孢木霉(T. polysporum)、以及绿色木霉(T. viride)。用于生物防治的理想的且必需的特征起因于具体的菌株而非物种。例如,哈茨木霉菌株与处理黄瓜有关。虽然在将木霉属作为生物防治剂的应用中已经有许多进步,但是直到1992年才有报导这种真菌用于处理由土壤传播的疫霉属物种引起的疾病(Papavizas, Ann. Rev. Phytopathol. 23:23-54 (1985))。三株变绿胶霉(Gliocladium virens)(031、035和041)(现在称为绿木霉)菌株已经被用作控制由疫霉属物种引起的植物疾病(例如根腐病、冠及颈腐病)的生物剂(Smith等人的美国专利No. 5,165,928)(Jeffers 等人, Phytopathology 2:533-538 (1982))。但是,本发明限于处理由大豆疫霉引起的植物疾病。此外,还有Lewis等人的在美国专利No. 5,068,105中所述菌株GL-21,其以SoilGardTM出售。

生物防治剂的组合已被用于控制疾病。例如,Lewis等人的“A Formulation of Trichoderma and Gliocladium to Reduce Damping-off Caused by Rhizoctonia solani and Saprophytic Growth of the Pathogen in Soiless Mix” Plant Disease 82:501-06 (1998)使用了变绿胶霉TRI-4以及钩状木霉GL-3、GL-21或GL-32的制剂来用于生物防治。已知为NUTRI-LIFE TRICHOSHIELDTM的基于滑石的制剂已经由Nutri-Tech Solutions Pty Ltd公司作为植物根生长促进剂出售。这种制剂包含有利的真菌物种的混合物,包括哈茨木霉、木质素木霉(Trichoderma lignorum)、和变绿胶霉(现在为绿木霉)以及起生物平衡作用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Papavizas等人的“Effect of Gliocladium and Trichoderma on Damping-off and Blight of Snapbean Caused by Sclerotium rolfsii in the Greenhouse” Plant Pathology 38: 277-86 (1989)描述了在温室中对抗整齐小核菌(Scelerotium rolfisii)的285种变绿胶霉、钩状木霉、哈茨木霉和绿色木霉的野生型菌株及突变体的使用。10株变绿胶霉菌株和4株哈茨木霉菌株抑制了食荚菜豆猝倒达30-50%,以及枯萎病达36-74%。与菌株的混合物相比,单一的菌株同样有效或者更有效。例如,得自各菌株的每克土壤3x105分生孢子的Gl-3与Th-84的混合物比单独使用的Gl-3或Th-84低效,并且三倍的混合物是最低效的。这些结果向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提示,哈茨木霉与变绿胶霉应该单独使用来处理植物,而并非组合使用。在任何情况下,上述生物防治剂的组合均未涉及使用根际活性的哈茨木霉物种。

本发明涉及克服本领域中的这些或其他缺点。

发明概述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包含根际活性的哈茨木霉物种与绿木霉物种的生物防治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控制由疫霉属、腐霉属、镰孢属、丝核菌属、小核菌属(Sclerotium)和/或串珠根霉属(Thielaviopsis)的物种介导的植物疾病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根际活性的哈茨木霉物种,以及提供绿木霉物种。在有效地处理由疫霉属、腐霉属、镰孢属、丝核菌属、小核菌属和/或串珠根霉属的物种介导的植物疾病的条件下,将哈茨木霉物种和绿木霉物种施加给植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增强植物生长的方法。该方法涉及提供根际活性的哈茨木霉物种,以及提供绿木霉物种。在有效地增强植物生长的条件下将根际活性的哈茨木霉物种和绿木霉物种施加给植物。

由于在单独的或特定的生物防治剂中观察到多个缺点,因此更加需要能够处理多种疫霉属物种的不同试剂。这将不仅增加靶向的植物的生产力,而且还潜在地降低必须使用多种生物防治剂的购买成本。

根际活性的哈茨木霉和绿木霉的组合预防植物患病,并且与任何单一的生物相比都能更好的发挥作用;当将两者组合起来时,对疾病的保护具有增强的效果。此外,所述组合发挥与化学杀真菌剂一样好的作用。具体地,使用所述组合进行处理的植物未显示出病原体感染的症状,或者显示出较不严重的病原体感染的症状,并且与使用任何单独的生物试剂进行处理的植物相比具有更高的根质量,生长更高,而且更好卖。生病的植物一般表现出多种症状,通常与根生长缺乏有关,并且最终发生根死亡。

种植者和消费者的兴趣在于减少化学杀虫剂在农业农作物中的使用,并寻找害虫管理的备选材料。对环境和非靶生物产生低影响的有效的生物控制材料可以用作传统化学杀虫剂的备选材料或者与传统化学杀虫剂一起规划使用。本发明提供了在农学农作物中多种疾病的广谱控制,并提供了化学杀虫剂的安全备选材料。

附图简述

图1为玉米根际中T22与G41群体比较的图。

发明详述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包含根际活性的哈茨木霉物种与绿木霉物种的生物防治组合物。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生物防治组合物包含绿木霉物种G41(以前称为变绿胶霉)(ATCC登记No. 20906)以及根际活性的哈茨木霉物种T22(ATCC登记No. 20847)。在Harman等人的美国专利No. 5,260,213中全面地讨论过T22,该文献全文引入本文作为参考。在Smith等人的美国专利No. 5,165,928中全面地描述过G41,该文献全文引入本文作为参考。

根际是土壤的狭窄区域,其直接受到根分泌物影响并与土壤微生物有关。其充满以脱落的植物细胞(也称为根际沉积(rhizodeposition))、以及根所释放的蛋白质和糖为食的细菌。摄食细菌的原生动物以及线虫也集中在根的附近。因此,大部分植物所需的营养物的循环以及疾病抑制的发生与根紧密相邻。根面是根的外表面,以及附着根上的土壤颗粒和碎屑的外表面。“根际活性”是微生物定居在根际上的能力的量度。

对于生物控制剂特异的,根际活性的生物具有在根发育时沿着根增殖的生理学和遗传能力。这种能力与仅能够在沿着根的特定位点进行定居的生物截然不同(Harman, J. Plant Nutr. 15:835-843 (1992), 该文献全文引入本文作为参考)。木霉属物种为少数真菌生物防治剂(其中已经证明具有根际活性)之一。事实上,木霉属的大部分菌株都不具有根际活性(Bailey 等人, Trichoderma and Gliocladium, pp. 185-204 (1998),该文献全文引入本文作为参考)。哈茨木霉菌株T22的一个重要特征为根际活性(Sivan 等人, “Improved Rhizosphere Competence in a Protoplast Fusion Progeny of Trichoderma harzianum,” J. Gen. Microbiol. 137:23-29 (1991),该文献全文引入本文作为参考)。

本发明可以包含载体。合适的载体包括水、水溶液、浆液、颗粒或粉末。

适合包含于所述组合物中的其他添加剂为肥料、杀虫剂、杀真菌剂、杀线虫剂或它们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控制由疫霉属、腐霉属、镰孢属、丝核菌属、小核菌属和/或串珠根霉属的物种介导的植物疾病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根际活性的哈茨木霉物种,以及提供绿木霉物种。在有效地处理由疫霉属、腐霉属、镰孢属、丝核菌属、小核菌属和/或串珠根霉属的物种介导的植物疾病的条件下,将哈茨木霉物种和绿木霉物种施加给植物。

由疫霉属的物种介导的、可根据本发明进行治疗的植物疾病可以由仙人掌疫霉(Phytophthora cactorum)、肉桂疫霉(Phytophthora cinnamomi)、柑桔生疫霉(Phytophthora citricola)、柑桔褐腐病疫霉(Phytophthora citrophthora)、隐地疫霉(Phytophthora cryptogea)、德累斯雷疫霉(Phytophthora drecshsleri)、蔓延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和/或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nicotianae)感染引起。

由腐霉属的物种介导的植物疾病可以由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畸雌腐霉(Pythium irregulare)、和/或终极腐霉(Pythium ultimum)的感染引起。

由丝核菌属的物种介导的植物疾病可以由茄属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感染引起。

由串珠根霉属的物种介导的植物疾病可以由结肠基串珠根霉的感染引起。

由镰孢属的物种引起的植物疾病可以由尖孢镰孢(Fusarium oxysporum)的物种及其相关的亚种引起。

由小核菌属的物种引起的植物疾病可以由整齐小核菌介导。

根据本发明处理的植物包括农学作栽(row)的或其他田间的农作物:荞麦、豆类(大豆、食荚菜豆、干豆类)、玉米(玉米粒、种子、甜玉米、青贮饲料、爆米花、高油玉米)、棉花、低芥酸菜子、豌豆(干豌豆、多汁豌豆)、落花生、红花、向日葵、苜蓿干草、饲料作物(苜蓿、三叶草、野豌豆、以及车轴草)、浆果类和小水果(黑莓、蓝莓、红醋栗(currants)、接骨木、鹅莓、黑果、罗甘莓、山莓、草莓和葡萄)、鳞茎农作物(大蒜、韭葱、洋葱、青葱以及观赏植物鳞茎)、柑橘属水果(柑橘属杂种、柚子、金橘、lines、橙以及柚)、瓜类蔬菜(黄瓜、甜瓜、葫芦、西葫芦以及南瓜)、花、花坛植物、观赏植物、结果蔬菜(茄子、甜椒和辣椒、粘果酸浆以及番茄)、药草、香料、薄荷、水培农作物(黄瓜、番茄、莴苣、药草和香料)、多叶疏菜和芸苔(cole)作物(芝麻菜、芹菜、山萝卜、菊苣、茴香、莴苣(头和叶)、欧芹、菊苣、大黄、菠菜、瑞士甜菜、花茎甘蓝、芽甘蓝、卷心菜、花椰菜、羽衣甘蓝、散叶甘蓝、苤蓝以及芥菜)、芦笋、豆类蔬菜和田间农作物(食荚菜豆和干豆类、小扁豆、多汁豌豆和干豌豆以及落花生)、梨果类水果(梨和                                                )、根用农作物(甜菜、糖萝卜、红甜菜(red beet)、胡萝卜、块根芹、菊苣、辣根、欧洲萝卜、萝卜无菁甘蓝、婆罗门参以及芜菁)、落叶树(枫树和栎树)、松树、小粒谷类作物(黑麦、小麦、高粱、栗、核果(杏、樱桃、油桃、桃、李以及梅干红(prunes))、坚果树(杏树、山毛榉坚果、巴西坚果、灰胡桃、腰果、栗树、榛、山胡桃树、澳洲坚果、美洲山核桃树、阿月浑子树以及胡桃)、块茎作物(马铃薯、甘薯、山药、洋蓟、木薯以及姜)、以及草坪草(turfgrass)(赛马场、运动场、公园、高尔夫球场开球区域的确立和新准备、草地、平坦球道和障碍区、种子的生产以及草皮的生产)。

为了控制靶病原体,植物必须被种植在生物防治剂的有效区域内。种子可以被种植在与生物防治剂混合的土壤中。将生物防治剂引入到植物中的几种其他方法是同样有效的。例如,所述生物防治剂可以被发酵、配制或包装。然后,可以通过干或湿的配制并应用于种子将所述生物防治剂施加给植物的种子。或者,可以在犁沟中进行干或湿的配制而生产生物防治剂,该生物防治剂可以被施加到植物将要生长的土壤中。所述生物防治剂甚至可以以喷雾的形式施加,在种植的过程中直接施加到犁沟中或者在种植之后施加到土壤的表面上。所述试剂还可以作为浸液施加到盆栽植物上,并可以被并入到生长培养基中。所需的是通过某种方式将生物防治剂放置在与生长中的植物相邻的土壤环境中。“靶病原体”是指威胁农作物植物的已知或未知的一种或多种病原体。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增强植物生长的方法。该方法涉及提供根际活性的哈茨木霉物种,以及提供绿木霉物种。在有效地增强植物生长的条件下将根际活性的哈茨木霉物种和绿木霉物种施加给植物。

参考所述控制疾病的方法,使用与上文所述基本相同的材料和程序来实施本发明的这一方面。其涉及影响任何形式的植物生长增强或促进情况。这种情况可以早在植物生长由种子开始的时候发生,或者在植物生命中较晚的时候发生。例如,根据本发明的植物生长涵盖了产率更高、所产生的种子的数量增多、发芽种子的百分率增高、植物的尺寸增大、生物量更多、果实更多且更大、果实着色更早、以及果实和植物成熟的更早。结果,本发明为种植者提供了显著的经济益处。例如,早期萌发及早期成熟使得农作物可以在短生长季节的地区生长,否则在该地区短生长季节妨碍这种农作物的生长。种子萌发的百分率升高使得农作物的植物群丛得到改善,并且使种子的利用更有效。根据一块给定的土地,较高的产率、增加的尺寸以及增强的生物量生产都使得所产生的税收更多。因此,明显的是本发明在农业效率方面构成显著的进步。

实施例

给出以下实施例是为了达到说明的目的,并无意于限制本文所述的发明。给出这些实施例证明了当将根际活性的哈茨木霉菌株(在这种情况下为菌株T22)与绿木霉菌株(在这种情况下为菌株G41)一起使用时所观察到的协同作用。这种协同作用表现为对植物疾病(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控制明显增强。最后,给出实施例以表明根际活性在相互作用中的重要性,及其是怎样影响木霉属菌株之间的协同作用的。

按照以下方法保持微生物菌株:

● T22:被保持在实验室冰箱的硅胶上,并根据需要在PDA板上长出。板用于接种生长培养基,并使其温育2个星期时间段。在温育后使用筛收获孢子,并用于配制可湿性粉末。

● G41:被保持在实验室冰箱的硅胶上,并根据需要在PDA板上长出。板用于接种无菌稻,并使其温育2个星期时间段。在温育后使用筛收获孢子,并用于配制可湿性粉末。

● G21:由商购可得的产品中分离,并根据需要在PDA板上长出。板用于接种无菌稻,并使其温育2个星期时间段。在温育后使用筛收获孢子,并用于配制可湿性粉末。

● T12:被保持在实验室冰箱的硅胶上,并根据需要在PDA板上长出。板用于接种无菌稻,并使其温育2个星期时间段。在温育后使用筛收获孢子,并用于配制可湿性粉末。

● 植物病原体:在30℃保持在PDA琼脂板上。

将木霉属的孢子与可湿性载体配制,其每克包含至少107个菌落形成单位。使用在水中浓度为4或8 oz/100gal的配制材料处理植物。

实施例1-对被肉桂疫霉感染的黄杨木的处理

本实施例给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用于控制黄杨木植物上的肉桂疫霉的效力及协同作用的说明。

将黄杨木、Buxus microphylla asiaticum、var. ‘Winter Gem’经受表1所述的土壤浸液处理。除了未接种的对照之外,各种植物都使用肉桂疫霉接种物进行处理以诱导疾病。黄杨木植物得自地方苗圃,并将其放置在包含松树皮:泥炭(3:1,体积:体积)盆栽培养基的直径为6英寸的盆中。将所述培养基用14 lb的17-7-12奥绿(Osmocote)肥料/立方码的混合物进行改良。

在接种之前,使肉桂疫霉接种物在24-26℃下在无菌稻谷粒上生长14天。为了处理具有病原体接种物的植物,在根团的周围以相等的距离打4个孔,并将4份已建群的稻谷粒插入到各孔中。使用2.5品脱的手持喷雾器,将各种测试材料以特定的比率施加到土壤的表面上。在植物的根用肉桂疫霉接种之后的24小时,将化学标准的精甲霜灵(Mefenoxam)(Subdue?)施加到土壤表面上。在使用肉桂疫霉接种根之前的72小时,将T22和G41施加到土壤表面上。

在使用肉桂疫霉接种后(DAI)的1天、DAI的22天以及DAI的54天对各植物进行适销性估价。采用以下等级,由三名研究者估价各植物,并确定各植物的平均值:

1:死亡的植物

2:低劣的、滞销的(严重缺绿症且顶部生长差)

3:中等的,适于销售的(轻微的缺绿症和/或发育障碍的;植物的生长介于2和4之间)

4:适于销售的(很少的个别的叶子发生缺绿症,绿色的树叶;植物的生长介于3和5之间)

5:优异的健康状况,适于销售的(无缺绿症;顶部生长最适)

在DAI的1、22和54天,由植物的冠至最高点测量植物的高度。在DAI的22和54天测定干燥根的重量以及新鲜茎干的重量。

在DAI的22天,取出各处理中的植物亚群,并进行检查。由盆中取出植物,并将根上的过多的土壤小心地刷去。将地上部分(茎干)与地下部分切开,并在烘箱中干燥。记录干燥根的重量以及新鲜茎干的重量。在DAI的54天,结束试验;按照上文所述对剩余的植物进行处理,以测定干燥根的重量和茎干的重量。将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并通过Student-Newman-Keuls检验在P=0.05的条件下分离处理平均值。

表1

处理比率1.  未接种的对照---2.  接种的对照---3. T22 (哈茨木霉)4 oz/100gal4. G41 (绿木霉)8 oz/100gal5. T22 + G414 oz + 8oz/100 gal6.  精甲霜灵1 oz/100gal

适销性结果列于表2中,其表明特别是与分别使用单一的生物处理的植物相比时,使用结合的T22和G41生物防治剂处理的植物被保护免于发展出疾病的症状。

表2

后面跟有不同字母的平均值为显著不同的(P=0.05, Student-Newman-Keuls)。各值为10个重复的平均值。

植物高度的结果示于表3中,其中特别是与分别使用T22和G41时所得到的结果相比,经过T22和G41的结合处理的黄杨木都相当大地高于其他接种的植物。

表3

后面跟有不同字母的平均值为显著不同的(P=0.05, Student-Newman-Keuls)。各值为10个重复的平均值。

如表4所列出的那样,当使用T22与G41的组合进行处理时,特别是与分别使用这些试剂时相比较,黄杨木的根的重量和茎干的重量显著增加。

表4

后面跟有不同字母的平均值为显著不同的(P=0.05, Student-Newman-Keuls)。对于各评估日期,各值为5个重复的平均值。

实施例2-对被肉桂疫霉攻击的黄杨木的处理

本实施例给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用于控制黄杨木植物上的肉桂疫霉的效力及协同作用的说明。

将黄杨木经受表5所述的喷雾处理。除了未接种的对照以外,使用肉桂疫霉的接种物对各植物进行处理以诱导疾病。本项测试的方法与实施例1中所述的方法相同。

表5

处理比率1. 未接种的对照---2. 接种的对照---3. G41 (绿木霉)4 oz/100gal4. G41 +T224 oz + 4oz/100 gal5. 精甲霜灵1 oz/100gal

适销性的结果列于表6中。特别是与分别施用这些处理相比较时,T22和G41的结合处理防止植物免于发展出疾病的症状,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高的适销性。

表6

后面跟有不同字母的平均值为显著不同的(P=0.05, Student-Newman-Keuls)。各值为10个重复的平均值。

植物高度的结果示于表7中。特别是与分别使用T22和G41时所得到的结果相比,经过T22和G41的结合处理的黄杨木都相当大地高于其他植物。

表7

后面跟有不同字母的平均值为显著不同的(P=0.05, Student-Newman-Keuls)。各值为10个重复的平均值。

如表8所列出的那样,当使用T22与G41的组合进行处理时,黄杨木的根的重量和茎干的重量显著增加。单独使用G41处理的植物的根的重量和茎干的重量显著较低。

表8

后面跟有不同字母的平均值为显著不同的(P=0.05, Student-Newman-Keuls)。对于各评估日期,各值为5个重复的平均值。

实施例3-对被烟草疫霉攻击的杜鹃花的处理

本实施例给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用于控制杜鹃花植物上的烟草疫霉的效力及协同作用的说明。

将杜鹃花,可爱杜鹃花(Rhododendron obtusum)、var. ‘Pink Happy Days’植物经受表9所述的喷雾处理。除了未接种的对照之外,各种植物都使用烟草疫霉接种物进行处理以诱导疾病。本项测试的方法与实施例1中所述的方法相同。

表9

处理比率1. 未接种的对照---2. 接种的对照---3. G41 (绿木霉)4 oz/100gal4. G41 +T224 oz + 4oz/100 gal5.精甲霜灵1 oz/100gal

适销性的结果列于表10中。在试验过程期间,使用T22和G41生物防治剂的组合处理的植物保持具有适销性;所述的生物防治剂的组合免于疾病症状的保护作用与化学标准的保护作用相同。

表10

后面跟有不同字母的平均值为显著不同的(P=0.05, Student-Newman-Keuls)。各值为10个重复的平均值。

高度评价的结果列于表11中。使用T22与G41的组合处理的植物显著高于单独使用G41处理的植物,并且与使用化学标准处理的植物的高度相等。

表11

后面跟有不同字母的平均值为显著不同的(P=0.05, Student-Newman-Keuls)。各值为10个重复的平均值。

新鲜茎干的重量和干燥茎干的重量的结果列于表12中。与单独使用G41处理的植物相比,使用G41和T22的组合处理的植物的茎干和根的重量明显更高。

表12

后面跟有不同字母的平均值为显著不同的(P=0.05, Student-Newman-Keuls)。对于各评估日期,各值为5个重复的平均值。

实施例4-对被尖孢镰孢(Fusarium oxysporum)攻击的番茄的处理

本实施例给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用于控制番茄植物上的番茄尖孢镰孢番茄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 lycopersici)的效力及协同作用的说明。

将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var esculentum ‘Beefsteak’的幼苗经受表13所述的土壤浸液处理。除了未接种的对照之外,各种植物都使用病原体番茄尖孢镰孢番茄专化型的接种物进行处理以诱导疾病。

在通用基于泥炭的生长培养基中,番茄开始于来自种子的128室浅箱(128-cell flat)。使用100ppm的20-20-20水溶性植物食物的溶液给植物浇水(Jack’s Classic)。在种植后的4-5天,使用与水混合的生物材料浸透所述的幼苗。仅使用空白制剂(不含有木霉属)处理此时仍未接受处理的幼苗。

在24-26℃使尖孢镰孢的接种物在无菌稻谷粒上生长7天。所述的稻以5%的比率(重量:重量)均匀地掺合到生长培养基中。将7天大的番茄幼苗移植到装有在稻上的病原体接种物的4英寸的盆中。将一组未经处理的对照幼苗移植到装有生长培养基加上未接种的稻的盆中。将一组幼苗用标记比率的精甲霜灵浸透以起到化学杀真菌剂标准的作用,并将一组经处理的对照幼苗移植到含有病原体的培养基中。

将植物保持在20-24℃、处于12小时光:暗循环的生长室中。如上文所述,用营养物溶液浇灌植物。在DAI的28天,结束试验并将各个植物切割成两部分:根(地下)和茎干(地上)。将材料在60℃的烘箱中干燥直至完全干燥(大约24小时),并记录重量。在Bonferroni校正之后,将数据进行单因素ANOVA。采用Tukey’s HSD检验在p=0.05条件下确定处理平均值之间的显著性差异。

表13

处理浓度1.  未接种的对照---2.  接种的对照---3. T22 (哈茨木霉)4 oz/100gal4. G41 (绿木霉)4 oz/100gal5. T22 + G414oz +4oz/100 gal6.  精甲霜灵1 oz/100gal

如表14所述,特别是与T22和G41试剂分别使用时相比较时,并与化学标准相比较时,当使用T22和G41的组合进行处理时,番茄的根和茎干的重量显著提高。

表14

根据Tukey’s HSD(p=0.05),各列中后面跟有相同字母的平均值均不具有显著性不同。对于各处理而言,各值为28个重复(植物)的平均值。

实施例5-对被畸雌腐霉(Pythium irregulare)攻击的番茄的处理

本实施例给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用于控制番茄植物上的畸雌腐霉的效力及协同作用的说明。

将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var esculentum ‘Beefsteak’的幼苗经受表13所述的土壤浸液处理。除了未接种的对照之外,各种植物都使用病原体畸雌腐霉的接种物进行处理以诱导疾病。

按照上文中实施例2所述使番茄幼苗生长并进行处理。用畸雌腐霉的悬浮液以1建群的PDA Petri板/1升无菌水的比率接种无菌稻。在24-26℃将稻温育24小时。以5%(重量:重量)的比率将被侵染的稻均匀地掺合到生长培养基中。

将番茄幼苗移植到装有稻上的病原体接种物的4英寸的盆中。将一组未经处理的对照幼苗移植到装有生长培养基加上稻(但无病原体)的盆中。将一组幼苗用标记比率的精甲霜灵浸透以起到化学标准的作用,并将一组经处理的对照幼苗移植到含有病原体的培养基中。

将植物保持在20-24℃、处于12小时光:暗循环的生长室中。如上文所述,用营养物溶液浇灌植物。在DAI的21天,结束试验并将植物都分成两部分:根(地下)和茎干(地上)。将材料在烘箱中干燥直至完全干燥(大约24小时),并记录重量。

如表15所述,特别是与T22和G41试剂分别使用时相比较时,并与化学标准相比较时,当使用T22和G41的组合进行处理时,番茄植物的根和茎干的重量显著提高。

表15

根据Tukey’s HSD(p=0.05),各列中后面跟有相同字母的平均值均不具有显著性不同。对于各处理而言,各值为28个重复(植物)的平均值。

实施例6-对黄瓜种子进行处理以针对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进行保护

本实施例给出了作为种子涂层施加的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用于控制黄瓜幼苗上的瓜果腐霉的效力及协同作用的说明。

按照Pill等人所述,将黄瓜,Cucumis sativus,var Marketmore 76的种子涂覆哈茨木霉和/或绿木霉、或者精甲霜灵(Pill等人, Scientia Horticulturae 121:54-62 (2009),该文献全文引入本文作为参考)。将种子种植在具有或不具有瓜果腐霉接种物的浅箱中。在具有自然光照且温度设定为25/22℃(日/夜)的温室中实施上述试验。每天记录出现的幼苗的数量,直至连续的两天没有增加为止。将患病植物记录为出苗之前(没有幼苗出现)或者出苗之后(茎干倒伏)。将这些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并通过LSD检验在P=0.05的条件下分离平均值。

如表16所述,特别是与分别使用T22和G41试剂相比较时,并且与化学标准相比较时,当使用T22与G41的组合来处理种子时,出苗之前以及总体的猝倒百分率显著降低。

表16

根据LSD(p=0.05),各列中后面跟有相同字母的平均值无显著性不同。

实施例7-对茄属丝核菌攻击的番茄的处理

本实施例给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用于控制番茄植物上的茄属丝核菌的效力及协同作用的说明。

除了未经处理的对照植物之外,将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var esculentum ‘Beefsteak’的幼苗经受表13所述的土壤浸液处理。除了未接种的对照之外,各种植物都使用病原体茄属丝核菌的接种物进行处理以诱导疾病。

按照上文中实施例2所述使番茄幼苗生长并进行处理。将无菌稻以1个建群的PDA板/500g稻的比率由琼脂塞接种,其中所述的琼脂塞得自含有茄属丝核菌的生长中的菌落的PDA Petri板。在24-26℃将稻温育10天。以5%(重量:重量)的比率将被侵染的稻均匀地掺合到生长培养基中。

将番茄幼苗移植到装有稻上的病原体接种物的4英寸的盆中。未经处理的检查植物被污染有未知的疾病,并且不被包含在分析中。将一组幼苗用标记比率的精甲霜灵浸透以起到化学标准的作用,并将一组经处理的对照幼苗移植到含有病原体的培养基中。

将植物保持在20-24℃、处于12小时光:暗循环的生长室中。如上文所述,用营养物溶液浇灌植物。在DAI的23天,结束试验并将植物都分成两部分:根(地下)和茎干(地上)。将材料在60℃的烘箱中干燥直至完全干燥(大约24小时),并记录重量。按照上文实施例2中所述对数据进行分析。

如表17所述,特别是与T22和G41这些试剂分别使用相比较时,并与化学标准相比较时,当使用T22和G41的组合进行处理时,番茄植物的根和茎干的重量显著提高。

表17

根据Tukey的HSD(p=0.05),各列中后面跟有相同字母的平均值均不具有显著性不同。对于各处理而言,各值为28个重复(植物)的平均值。

实施例8-根际活性对协同作用的重要性的证明

部分I. 评估相对的根际活性

评估T22和G41的相对的根际活性

采用所述的方法在玉米幼苗中测量根际活性(Chao等人 Phytopathology 76:60-65 (1986),该文献全文引入本文作为参考)。将使用T22和G41处理的玉米幼苗种植在装有无菌土壤的铝箔管中。10天后,将所述的管小心地展开;并将植物的根由植物的尖至冠切成1.0英寸的节段。测定各节段中各种木霉属菌株的相对量。

图1示出了在经处理的玉米的1英寸根节段中发现的T22和G41的相对群体(作为总的木霉属群体的百分率)。发现G41主要占据紧邻土壤线以下的上部4-5英寸,而发现T22占据下部6-8英寸的根。这表明T22的群体沿着根尖生长,而G41群体主要占据根的上部分。根据Sivan和Harman(Sivan 和 Harman, J. Gen. Microbiol. 137: 23-29 (1991),该文献全文引入本文作为参考),与不沿着根的较下端部分以及根尖生长的G41相比,T22沿着根尖生长的能力使其具有根际活性。T22和G41群体通过占据根的不同部分而避免直接竞争空间和营养物。

部分II. 根际活性对生物防治的重要性

为了证明当两种木霉属的菌株相结合时根际活性对协同作用和增强的生物防治活性的重要性,在被病原体攻击的植物中实施体内测试。在试验1中,对T22与绿木霉的替换菌株(菌株G21)相结合而产生的效力进行评估。在试验2中,对哈茨木霉的非根际活性的菌株(菌株T12)与G41相结合而产生的效力进行评估。

试验1. 证明T22与G21的组合而产生的协同作用

将黄瓜,Cucumis sativus var Marketmore 76的幼苗经受表18所述的土壤浸液处理。除了未接种的对照以外,使用病原体畸雌腐霉的接种物处理各植物以诱导疾病。

按照实施例4所述使幼苗生长并进行处理。将无菌稻以1个建群的PDA Petri板/1升无菌水的比率接种畸雌腐霉的悬浮液。在24-26℃将稻温育24小时。以5%(重量:重量)的比率将被侵染的稻均匀地掺合到生长培养基中。

将黄瓜幼苗移植到装有稻上的病原体接种物的4英寸的盆中。将一组未经处理的对照幼苗移植到装有生长培养基加上稻(但无病原体)的盆中。将一组幼苗用标记比率的精甲霜灵浸透以起到化学标准的作用,并将一组经处理的对照幼苗移植到含有病原体的培养基中。

将植物保持在20-24℃、处于12小时光:暗循环的生长室中。在DAI的28天,结束试验并将植物都分成两部分:根(地下)和茎干(地上)。将材料在60℃的烘箱中干燥直至完全干燥(大约24小时),并记录重量。按照实施例4中所述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表18

处理比率1.  未接种的对照---2.  接种的对照---3. T22 (哈茨木霉)4 oz/100gal4. G21 (绿木霉) 4 oz/100gal5. T22 + G214oz +4oz/100 gal6.  精甲霜灵1 oz/100gal

如表19所述,特别是与分别使用T22和G21试剂相比较,并且与化学标准相比较,当使用T22与G41的组合来进行处理时,黄瓜植物的根和茎干的重量显著增大。这些数据表明,当T22(哈茨木霉的根际活性的菌株)与绿木霉的替换菌株相结合时,仍然能观察到协同作用,并且效力也增强。

表19

根据Tukey’s HSD(p=0.05),各列中后面跟有相同字母的平均值均不具有显著性不同。对于各处理而言,各值为14个重复(植物)的平均值。

试验2. 证明T12与G41的组合而产生的协同作用的丧失

已经证明哈茨木霉菌株T12(ATCC 20737)不具有沿着根尖生长的能力。因此,其并非根际活性的菌株(Chao等人, “Colonization of the Rhizosphere by Biological Control Agents Applied to Seeds,” Phytopathology 76:60-65 (1986),该文献全文引入本文作为参考)。实施本试验以证明当将非根际活性的哈茨木霉菌株用于疾病控制时协同作用的丧失。

将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var esculentum ‘Beefsteak’的幼苗经受表20所述的土壤浸液处理。除了未接种的对照之外,各种植物都使用病原体番茄尖孢镰孢番茄专化型的接种物进行处理以诱导疾病。试验程序和数据分析与实施例4中所述的那些相同。

表20

处理比率1.  未接种的对照---2.  接种的对照---3. T12 (哈茨木霉)4 oz/100gal4. G41 (绿木霉) 4 oz/100gal5. T12 + G414oz +4oz/100 gal6.  精甲霜灵1 oz/100gal

如表21所述,与分别使用T12和G41这些试剂相比较,以及与化学标准相比较,在T12+G41的结合处理中,番茄植物的根和茎干的重量无显著性不同。这些数据表明,当T12(哈茨木霉的非根际活性的菌株)与绿木霉的菌株相结合时,未观察到协同作用。这可能是由于T12不具有沿着推进的根进行生长的能力,并且不具有保护脆弱的根尖免受病原体攻击的能力。此外,在根区的较上面的部分,T12可能与G41竞争营养物和空间。

表21

根据Tukey’s HSD(p=0.05),各列中后面跟有相同字母的平均值均不具有显著性不同。对于各处理而言,各值为14个重复(植物)的平均值。

虽然本文已经详细描述并叙述了优选的实施方案,但是对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条件下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增加、替换等,并因此认为这些修改、增加、替换等仍在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