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多视场电视观瞄具光轴装调装置

多视场电视观瞄具光轴装调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视场电视观瞄具光轴装调装置,属于光学仪器装配技术领域。其特点是,底板放置在可调平台上,立板上带有相互正交的靠面、凸台面、镜体安装面,与靠面平行的立板下端面固连在底板上,反射镜粘接在镜体安装面上。装调时,电视观瞄具的基准面紧贴靠面,侧面则与凸台面固连,平行光管正与反射镜自准直且通光口径同时容纳电视观瞄具的全部视场,电十字发生器生成的电十字线以及平行光管的分划十字线经电视观瞄具的不同视场所成的像分别显示在显示器上。本发明解决了电视光瞄具各视场光轴平行性以及光轴与安装基面平行性的装调问题,具有结构简单,架设方便,操作简单,安装复位误差小,调校精度高等特点。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2-12-26

    授权

    授权

  • 2011-11-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2B27/62 申请日:201106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10-1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学仪器装配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对光学仪器的光轴进行装调的工艺装置,尤其设计一种对多视场电视观瞄具光轴的平行性以及光轴与基准面的平行性进行装调的工艺装置。

背景技术

电视观瞄具要求大、中、小视场各光轴相互平行,并且各视场光轴与基准面平行,在使用过程中要求光轴保持稳定不变。由于零件加工误差和装配误差的存在,导致了各视场光轴之间以及光轴与安装基面的平行性误差,因此需要在装调时进行最终校正。在产品装调过程中,通常的方法是采用方管前置镜与平行光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校,但该方法安装复位误差大、对准困难,难以满足产品对光轴平行性和稳定性调校的要求。

目前,我国公布的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光轴与安装基面平行度的检测方法”专利(申请号03127024.7,公告号CN1236278C),是采用三个调整平台、两个平行光管、一块棱镜和一个平板实现光轴与安装基面平行度的检测的。该方法先用三个调整平台和棱镜将两个平行光管的光轴与平板基面调平行;再将被装调系统置于平板上,将其中一个平行光管光轴调至与被装调系统光轴重合,此时测出两个平行光管光轴偏离的角度,则完成了光学系统光轴与其安装基面平行度的检验。它是利用棱镜将光学系统的光轴与平板的平行度的测量转换为两个平行光管光轴平行度的测量。但该方法所需设备仪器较多(两个平行光管和三个平台),架设仪器较复杂,并且存在安装重复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多视场电视观瞄具的多光轴平行性和稳定性装调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仪器架设方便、对准精度高、无安装重复误差的工艺检测装置即光轴装调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光轴装调装置包括可调平台、底板、立板、反射镜、平行光管、电十字发生器和显示器,平行光管带有目镜且口径能够同时容纳电视观瞄具的全部视场,所述底板正面带有条形凸起且背面与之对应的部位为凹槽,条形凸起上设有一字排开的一组过孔;所述立板的下端带有向前的突起边,右侧面为镜体安装面,突起边之外的板体前表面四角均带有高度相同的凸台面,各凸台面上各带一个安装孔且位置与电视观瞄具侧面的安装孔相对应,立板的下端面上带有与所述一组过孔相对应的一组螺孔,突起边的上端面即靠面、凸台面和镜体安装面三者相互正交;所述反射镜粘接在所述镜体安装面上且反射镜镜面与所述靠面和凸台面仍然保持正交;所述底板的背面放置在可调平台上,立板的下端面坐在所述条形凸起上并通过螺钉固连;装调时,被装调电视观瞄具的基准面紧贴所述靠面且侧面通过螺钉与所述凸台面固连,所述平行光管架设在被装调电视观瞄具的正前方并与所述反射镜自准直,所述显示器和电十字发生器均通过电缆与被装调电视观瞄具相连,电十字发生器生成的电十字线,平行光管的分划十字线经过被装调电视观瞄具的不同视场成像后分别显示在所述显示器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本发明中的可调平台由钳工所用的普通刮研平台改制而成,仅在底部增加三个调整部位即可,因此非常简单方便。通过旋转可调平台的调节手轮,利用三点调平原理可实现电视观瞄具装调时位置角度的微量调整。

(二)本发明在立板右侧面粘接的反射镜与靠面及凸台面相互正交,并使反射镜与平行光管光轴垂直,实现了电视观瞄具各视场光轴平行性以及光轴与安装基面平行性的装调转换为电视观瞄具光轴与平行光管光轴平行性的装调,从而较好的统一了装调基准,避免了基准转换误差。

(三)本发明用平行光管与反射镜自准直,改变了用两个平行光管通视对准十字线的方式。由于反射镜转动会使出射光轴以两倍角度转动,因此本发明可以将装调基准的对准精度提高一倍。

(四)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被装调电视观瞄具安装一步到位,光轴调校和环境实验过程中不必重新安装,基准不发生改变,因此避免了安装复位误差。

(五)本发明只需几个自制零件、一个改制的普通平台和一个通用的平行光管,用电十字发生器和显示器辅助观察,即可实现产品光轴调校,具有结构简单、架设方便、占用空间小、操作环节少、调校精度高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光轴装调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可调平台的优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的立板基准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多视场电视观瞄具光轴装调装置包括三个支承座1、三个卡片2、三个调节手轮3、平台4、底板5、立板6、反射镜7、平行光管8、电十字发生器9和显示器10。反射镜7为光学玻璃制作的平面反射镜。平行光管8为带高斯目镜的自准直平行光管,焦距1.3m,分辨率1.2”,放大倍率65×,其通光口径能同时包络被装调电视观瞄具的三个视场。电十字发生器9、显示器10均通过数据线与被装调电视观瞄具连接。

如图2所示,支承座1为削去一端的锥体,上端内孔腔内带有球形凹陷,上端面设有三个均布的固定螺孔。卡片2上带有中心孔和三个均布的过孔且三个过孔与支承座1的三个螺孔相对应。平台4上表面为平面,底部设有呈三角分布的三个螺纹孔。调节手轮3一端为螺杆,另一端为带有球头的阶梯圆形杆体,中间凸起部位设有防松直纹滚花;每个调节手轮3的球头放置到支承座1球形凹陷中而形成球面副,卡片2通过卡缝卡在阶梯圆形杆体的缩径部位并通过相应的螺钉与支承座1固连,防止支承座1与调节手轮3脱离。三个调节手轮3的螺杆分别与平台4的三个螺纹孔连接。支承座1、卡片2、调节手轮3和平台4共同构成可调平台,根据三点调平原理转动调节手轮3实现位置和角度的微调。

根据图3所示,底板5为矩形板体,正面带有条形凸起5-1且且背面与之对应的部位为凹槽,条形凸起5-1与矩形板的长度等长且位于长度轴心线,条形凸起5-1上设有一字排开的一组过孔5-2,条形凸起5-1之外的板面上设有按圆周分布的一组过孔5-3,该组过孔与振动试验台的安装孔相对应。

根据图4所示,立板6为方形板体,板的下端带有向前的突起边(以图面定义),突起边的上平面定义为靠面6-1;板的右侧边平面定义为镜体安装面6-2;突起边之外的板体前表面四角均带有相同的凸台面6-3且凸台面6-3上各带一个安装孔6-4,四个凸台面6-3的高度差控制在0.01mm以内,四个安装孔6-4的位置与电视观瞄具侧面的安装孔相对应;立板6的下端面上带有四个螺孔6-5,其位置与底板5上一组过孔5-2相对应。靠面6-1、镜体安装面6-2和凸台面6-3三者相互正交,其正交精度为小于5″。反射镜7用胶粘接在镜体安装面6-2上且反射镜7的镜面与靠面6-1、凸台面6-3仍然保持高精度正交。

再参见图1,底板5的背面放置在可调平台上,立板6的下端面放置在底板5的条形凸起5-1上并通过相应的螺钉固连,装调时,被装调电视观瞄具的基准面紧贴靠面6-1且侧面通过螺钉与凸台面6-3固连,平行光管架8设在被装调电视观瞄具的正前方且正对被装调电视观瞄具的各视场窗口。之后,可以按照以下操作步骤进行光轴调校:

①通过旋动三个调节手轮3对平台4进行微量调整,使平行光管8的光轴与反射镜7自准直,即通过高斯目镜观察到自准像与原十字相重合;

②接通被装调电视观瞄具电源且切换至小视场,此时显示器10上显示有两个十字,其中一个为电十字发生器9生成的电十字线(基准十字线),另一个为平行光管8的分划十字线经被装调电视观瞄具小视场CCD所成的十字像;

③旋转被装调电视观瞄具小视场光楔,直至平行光管8的分划十字线经小视场所成的十字像在显示器10上与基准十字线偏差量满足规定的指标要求,即完成了被装调电视光瞄具小视场光轴与其安装基准面平行性的调校;

④将被装调电视观瞄具切换到中视场/大视场,旋转中视场/大视场的光楔,并移动相应视场中的CCD靶面,直至平行光管8的分划十字线经中视场/大视场所成的十字像在显示器10上与基准十字线的偏差量满足规定的指标要求,即完成了被装调电视观瞄具的中视场、大视场与小视场光轴平行性的调校;

⑤将被装调电视观瞄具与底板和立板6一起进行高低温、振动冲击试验,试验后,检测和记录被装调电视观瞄具小/中/大视场对平行光管8所成的十字像在试验前后与电十字的变化量,并采用本发明重新调整各视场光轴,直至满足技术要求即可。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