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对铬渣污染场地产生的含铬废水的处理工艺

一种对铬渣污染场地产生的含铬废水的处理工艺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理铬渣污染场地时产生的含铬废水的处理工艺,其主要步骤为:1)在含铬废水加入理论投加量的硫酸亚铁,将使Cr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34420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2-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申请/专利号CN201010240013.8

  • 申请日2010-07-28

  • 分类号C02F9/04;C02F1/70;C02F1/66;C02F101/22;

  • 代理机构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周长兴

  • 地址 100012 北京市安外大羊坊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4:12:5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09-1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2F9/04 授权公告日:20130410 终止日期:20130728 申请日:20100728

    专利权的终止

  • 2013-04-10

    授权

    授权

  • 2012-03-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2F9/04 申请日:201007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2-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治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对铬渣污染场地产 生的含铬废水的深度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铬盐工业及铬合金工业产生的铬渣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截至2006 年,我国共历史积存600多万吨铬渣。我国早期产生的铬渣大多露天堆放, 无必要的防尘、防雨及防渗措施,铬渣中的污染物在雨雪的浸泡冲刷下, 下渗进入土壤或周边水体,因其含有的Cr(Ⅵ)阴离子具有很高的毒性及很 强的氧化性,对周围土壤、水体造成了严重污染,对周围人类健康及环境 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某些污染场地的土壤六价铬含量达到几千mg/kg; 地下水中Cr(Ⅵ)浓度达到400mg/L,远远超过地下水环境质量(GB/T 14848-93)III类水质标准要求的0.05mg/L。铬渣污染场地的修复治理工作 已经刻不容缓。《铬渣污染综合整治规划》中已经明确提出2010年前完成 历史积存铬渣的治理,2010年后要开展铬渣污染场地的修复治理工作。

土壤异位淋洗技术具有污染治理过程可控、可彻底去除六价铬、修复 后的土壤可以直接回填等优点,是铬渣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治理的重要技术 之一,我国863项目“铬渣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已经 将其列为重点研究对象。但异位淋洗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大量高浓度含铬淋 洗液。因此,有必要针对高浓度淋洗液研究开发可行的治理工艺技术。此 外,对于受污染的含铬地下水,国外一般是抽提到地表进行处理,治理后 的水直接回灌。因此,对于铬渣污染场地修复治理来说,含铬废水的治理 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对于含铬废水处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电镀废水方面,常用技术有:电 解法、离子交换法、吸附法、反渗透法和化学还原法。对于电镀废水来说, 其水质变动较小,处理后的废水往往只需要达到污水排放的标准。对于铬 渣污染场地异位淋洗废液和含铬地下水来说,其具有如下特征:

(1)水质变化很大,前期抽提上来的地下水六价铬浓度高达几百 mg/L,而后期迅速降至几mg/L以下;

(2)处理后的水要求回灌,水质要求高,出水需要达到地下水质量 标准3类水质Cr6+<0.05mg/L要求。

我国对含铬废水的治理已经有一段时间的历史,并已有多篇公开技术 文献报道。在已经公开的现有技术中,已报道(申请号200810156910.3) 含六价铬废水的离子交换法处理工艺,该工艺将废水调pH值、吸附、再 生、维护和Cr6+离子的回收相结合来处理废水中的六价铬,但离子交换柱 子再生则需耗费大量的酸。也有用富集作用来处理六价铬的工艺(申请 号200710010270.0),该工艺制备内含碳酸钠溶液的聚酞胺微胶囊,用磷 酸三丁酷的正庚烷一四氯化碳溶液浸泡微胶囊一定时间使其功能化,就能 富集六价铬。但这些发明只能使处理过后的废液中的Cr6+<0.5mg/L,不能 使出水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3类水质Cr6+<0.05mg/L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理含铬地下水及含铬土壤时产生的含 铬废水的深度处理工艺,使处理过后的废水能够达到地下水环境质量 (GB/T 14848-93)III类水质标准Cr6+<0.05mg/L。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对铬渣污染场地产生的含铬废水的处 理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在含铬废水加入理论投加量的硫酸亚铁,将使Cr6+还原为Cr3+

2)加入氢氧化钙调节pH值,使形成氢氧化铬和氢氧化铁的沉淀;

3)固液分离。

所述的对铬渣污染场地产生的含铬废水的处理工艺,其中,步骤1之 前除去含铬废水中的固体杂物。

所述的对铬渣污染场地产生的含铬废水的处理工艺,其中,步骤2中 加入氢氧化钙后含铬废水的pH值在6-8之间。

所述的对铬渣污染场地产生的含铬废水的处理工艺,其中,步骤2形 成的沉淀在沉淀池中静置。

所述的对铬渣污染场地产生的含铬废水的处理工艺,其中,步骤3固 液分离后的未达标的液体中加入硫酸调节pH值为5-6,再进入填充有铁屑 的铁柱中。

所述的对铬渣污染场地产生的含铬废水的处理工艺,其中,铁屑的粒 径分布为:粒径<14目6-7重量%,14目<粒径<20目12-13重量%,20目 <粒径<60目66-67重量%,其余重量的铁屑粒径>60目,柱中铁屑的填充 厚度为4-5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把废水分为高低浓度分别进行处理,增大了整个工艺的 每天处理量,并减少了药剂的用量。

(2)本发明采用的设备没有特殊要求,流程简单,运行简便、可靠。

(3)本发明处理过后的废水水质能够达到地下水环境质量(GB/T 14848-93)III类水质标准,可以回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步骤是:

(1)将治理土壤时产生的高浓度的含铬废水在集水池进行预处理, 除去大的石块和树枝等物质。

(2)在反应池中根据废水中的含铬浓度,加入理论投入量的硫酸亚 铁,搅拌反应。

(3)加入碱调节反应后的废水pH值在6-8之间。

(4)废水进入到沉淀池中,在沉淀池中静置。

(5)出水与从地下抽提出来的低浓度含铬废水一并进入调节池中均 匀水质水量。

(6)调节池水进入低浓度吸附滤床中进行深度处理。

(7)出水经过活性炭吸附后达标排放,并进行循环利用。

本发明的特点在于:

(1)把含铬废水分成高浓度含铬废水和低浓度含铬废水,根据化学 还原沉淀技术和吸附滤床技术的特点进行分别处理,实现各技术处理的最 优化。

(2)经高浓度废水处理设备处理的含铬废水直接进入低浓度废水处 理设备进行进一步处理,能使废水达标。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本处理含铬废水的工艺的具体实施 方式。

实施例1

以治理青海海北某铬盐化工厂铬渣堆放场地产生的含铬废水为例。该 化工厂累积简单堆放4.8万立方米铬渣,铬渣的简单堆放已经严重污染了 化工厂周边土壤及地下水。本实施例所用高浓度含铬废水是用水洗被污染 的土壤产生的。水中总铬的含量为185mg/L,六价铬的含量为170mg/L, pH为9.3,低浓度含铬废水是从污染场地地下抽提出的地下水,水中总铬 为5.0mg/L,六价铬的含量为4.2mg/L,pH为7.2。

按下述步骤进行处理:

1)将高浓度含铬废水经集水池,除去大的石块和树枝等物质;再进 入反应池中与理论投加量的硫酸亚铁进行混合反应,由Fe2+将Cr6+还原为 Cr3+,搅拌反应5min后此时pH为5.5。

2)反应后废水进入pH调节池,加入氢氧化钙调节pH到6-8之间, 进入沉淀池静置45min,生成Fe(OH)3和Cr(OH)3沉淀。

3)检测沉淀后的水质结果:pH为7.0,Cr6+未检出,出水Cr(Ⅵ)达到 地下水环境质量(GB/T 14848-93)III类水质标准。达标的水排放,沉淀池 中的污泥排入污泥池,再通过压滤机处理(公知技术,本发明不作详细介 绍)。

4)未达标废水和低浓度含铬废水(其水中总铬为5mg/L,六价铬的 含量为4.2mg/L,pH为7.2)进入调节池,加硫酸调节pH为5.5-6.0,倒 进铁屑厚度为5cm的柱子中,测其出水,Cr6+未检出,出水Cr(Ⅵ)达到地 下水环境质量(GB/T 14848-93)III类水质标准。

实施例2

以治理青海湟中某铬盐化工厂铬渣堆放场地产生的含铬废水为例,水 洗土壤产生的高浓度含铬废水中总铬的含量为534mg/L,六价铬的含量为 490mg/L,pH为8.6。低浓度含铬废水是后期从污染场地地下抽提出的地 下水,水中总铬为6.2mg/L,六价铬的含量为5.3mg/L,pH为6.9。

按下述步骤进行处理:

1)将高浓度含铬废水与理论投加量的硫酸亚铁进行混合,Fe2+将Cr6+还原为Cr3+

2)搅拌反应5min后此时pH为5.3,加入氢氧化钙调节pH到6-8之 间,静置45min,生成Fe(OH)3和Cr(OH)3沉淀。

3)将沉淀后的水检测结果:pH为6.8,Cr6+=0.59mg/L,出水Cr(Ⅵ) 不达到地下水环境质量(GB/T 14848-93)III类水质标准。

4)将经高浓度处理过后不达标的废水和低浓度的含铬废水一起加硫 酸调节pH为5.5-6.0,倒进铁屑厚度为5cm的柱子中,测其出水,Cr6+未 检出,出水Cr(Ⅵ)达到地下水环境质量(GB/T 14848-93)III类水质标准。

以上实例结果表明本发明对铬渣污染场地产生的含铬废水的深度处 理工艺对六价铬处理较彻底,处理后废水满足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14848-93)III类水质标准,可见本发明的工艺适用于含铬废水治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