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网状高压直流输电网络中的电力潮流控制

网状高压直流输电网络中的电力潮流控制

摘要

一种网状HVDC输电网络(10),包括通过至少三个传输线路(16,18,20)互连在第一闭合路径中的至少三个HVDC换流站(1,2,3)。第一DC电力潮流控制设备(30)串联连接到至少三个传输线路中的第一传输线路(20)中。所述第一DC电力潮流控制设备(30)从第一传输线路(20)获取该第一DC电力潮流控制设备(30)自身的电力并平衡所述第一闭合路径中的DC电流分布。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44987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ABB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980158652.5

  • 发明设计人 拉尔斯-埃里克·尤林;

    申请日2009-04-06

  • 分类号H02J3/36(20060101);H02M7/757(20060101);H02H7/28(20060101);H02H7/26(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杜诚;贾萌

  • 地址 瑞士苏黎世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5:12:5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4-12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H02J 3/36 专利号:ZL2009801586525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ABB电网瑞士股份公司 变更后:日立能源瑞士股份公司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瑞士巴登 变更后:瑞士巴登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8-05-22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H02J3/36 登记生效日:20180503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90406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4-07-02

    授权

    授权

  • 2012-06-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2J3/36 申请日:200904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5-0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状HVDC输电网络,包括通过至少三条传输线路 互连在第一闭合路径中的至少三个HVDC换流站(converter station)。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在这种网络中控制电力潮流(power flow)的方法以及 一种DC电力潮流控制设备,该DC电力潮流控制设备被布置成连接到该 网络中的传输线路之一。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已知的是:HVDC输电是以点对点互连的方式 经由双端HVDC链路实现的。这种双端HVDC链路是包括有两个电力换 流站的HVDC传输系统,在输电线路的每个末端处各有一个电力换流站。 输电线路通常是单极线路或双极线路,该双极线路分别包括有位于几百千 伏直至上千千伏的高DC电压处的第一极以及连接到地或连接到相反极 性的高DC电压用于返回电流的第二极。实际上也存在有少数几个所谓的 多端HVDC输电系统或网络,这些输电系统或网络包括有不止两个换流 站和不止一条传输线路。良好的示例是在加拿大的魁北克和美国的新英格 兰之间的HVDC传输网络,其具有世界上第一大规模的多端HVDC传输 网络。该网络现今包括以串联的方式经由两条输电线路互连的三个换流站 并且覆盖了1480千米的线路距离。换流站的线性互连还可以被称为非网 状网络,以与包括有闭合路径的网状网络以及包括有闭合路径以及线性互 连的部分网状网络形成对比。

在未来,预期要建造更多以及一定程度上甚至更大的HVDC传输网 络,这些HVDC传输网络可以适用于覆盖更长的距离和/或更大的面积并 且可以用于例如在不同的陆地之间传送电力。这种大型HVDC传输网络 可以是从零开始建造的,但也可以是在现有较小的HVDC传输网络之间 新添加链路的结果。例如,由Mata Prasad等人在1999年9月在马来西 亚的吉隆坡举办的Cigré研讨会上提交的“Viability of a national HVDC  Transmission Ring in India”中,建议了可以在所谓的HVDC环方案中将 印度现有的和未来的HVDC传输网络以及背对背式(back-to-back) HVDC链路集成起来,这实际上将形成包括有闭合路径和线性互连的部 分网状HVDC网络。文章中指出:对这种扩大的HVDC传输网络的实施 和操作需要结合所需的控制算法的分层公式考虑具体问题,诸如构成网络 的HVDC链路之间的协调,确保网络的各个区域的线路中最佳的电力潮 流,并且以区域化的方式稳定网格。

涉及多端HVDC网络的其它文档重点主要集中在网络的稳定性和可 用性上,特别是在线路故障的情况下,诸如在由Michael在1999年3 月在波兰的波兹南举办的Central European Power Exhibition and  Conference(CEPEX)上提交的“Multiterminal HVDC for High Power  Transmission in Europe”中,或者诸如在由Victor F.Lescale等人在2008 年10月12至15日在印度新德里举办的IEEE Power India Conference (POWERCON)上提交的“Challenges with Multi-Terminal UHVDC  Transmissions”中。

目前为止,在现有技术中还没有对网状HVDC网络在无故障工作条 件下的工作进行过讨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可以在宽范围的负载条件下确保网状 HVDC网络的工作的方案。

该目的是由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网状HVDC输电网络中控 制电力潮流的方法、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络和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 DC电力潮流控制设备所实现的。

本发明基于对下述事实的认识:在具有至少一个闭合路径的网状 HVDC网络中,可以对电力潮流的至少两种可能的路线的可用性加以利 用,从而缓解那些对非常大的电流或者甚至接近于触发过流保护功能和/ 或设备的电流进行输送的传输线路。根据本发明,在包括有通过至少三条 传输线路互连在第一闭合路径中的至少三个HVDC换流站的网状HVDC 输电网络中的电力潮流是通过如下而被控制的:将电力供应到下述第一 DC电力潮流控制设备,该第一DC电力潮流控制设备是串联连接到至少 三条传输线路中的第一传输线路中的,其中,电力是从该第一传输线路分 接出的;对第一DC电力潮流控制设备进行控制以平衡第一闭合路径中的 DC电流分布。通过平衡电力潮流,即通过使经由并联连接的电流改道来 在网状HVDC网络中尽可能均匀地分配电流潮流,使得缓解了重负载线 路、最优地使用了网络的输电容量、降低了损失并且避免了过流保护设备 的不必要的干预。此外,并不总是被过流保护设备保护的架空线路可以避 免不再引起由于高电流潮流导致的架空线路的长度增加所引起的接地故 障。如在世界各地所发生的几个情况中,重负载过流传输线路会增加线路 的长度,这是因为所生成的热到了如此程度以使得重负载过流传输线路显 著地下陷并会与接地物体例如在它们下面生长的植物进行物理接触。因而 发生的接地故障可以是发展成更大范围的停电的起点。如果在对电流潮流 进行重新分配时将传输线路的热容量考虑进去,那么这种情况就可以由于 本发明而避免。

优选地,假设网状HVDC输电网络是由中央控制单元控制的。该网 状HVDC输电网络可以是独立的网络或者子网络,子网络是更大的 HVDC输电网络的一部分或者是包括有一个或几个AC输电网络的混合 式输电网络的一部分。据此,无论是独立的网络还是自网络,中央控制单 元都可以独立地控制网状HVDC网络、或者可以对更大的HVDC网络的 或者混合式网络的一部分进行控制、或者可以对整个更大的HVDC网络 或者整个混合式网络进行控制。中央控制单元的任务之一是确保作为受控 网络的一部分以及特别是网状HVDC输电网络的一部分的传输线路中没 有任何一条承载过流。

在网状HVDC输电网络的第一实施例中,建议中央控制适于检测在 至少三条传输线路中的一条传输线路中的DC电流水平是否超过了DC电 流限制,如果超过了,则中央控制单元向第一DC电力潮流控制设备发送 出电流控制信号,从而启动第一DC电力潮流控制设备,以将附加的DC 电压注入到第一传输线路中,使得第一传输线路中的DC电流水平合适地 增加或降低。电流控制信号优选地包括所期望的要被注入的附加的DC电 压的幅度和符号,但是电流控制信号也可以只是针对第一传输线路的DC 电流限制连同一些关于同一闭合路径中的其它的传输线路中的DC电流 水平的状态的信息,将对所期望的要被注入的附加的DC电压的幅度和符 号进行确定的任务留给第一DC电力潮流控制设备中的内部控制单元。

在本发明的更具体的实施例中,在第一传输线路的DC电流水平超过 该第一传输线路自身的DC电流限制的情况下,第一DC电力潮流控制设 备被控制以将附加的DC电压注入到第一传输线路中,从而降低第一传输 线路中的DC电流水平。应该最好将DC电流限制选择为低于第一传输线 路的热容量限制和/或低于会触发特定的过电流保护功能和/或设备的限 制。附加的DC电压可以是正或负电压,这是因为取决于第一DC电力潮 流控制设备与第一传输线路的端部的相对位置,正电压注入或者负电压注 入都会导致使第一传输线路的两个端部之间的电压差降低,使得线路中的 DC电流水平被降低。在对第一实施例的另外的发展中,仅当至少三条传 输线路中的形成与第一传输线路并联连接的其它的传输线路中的DC电 流水平是在各自的DC电流限制以下时才降低第一传输线路中的DC电流 水平。据此,确保了并联连接的传输线路确实具有接收第一传输线路中的 电流水平所降低了的电流差的能力。通过将电力从第一传输线路而不是从 外部电源或者外部电力供应网络施加到第一DC电力潮流设备,第一DC 电力潮流设备变得独立于任何附加的基础设施并且可以由此可以定位在 从网络设计的观点来看是最好的地方,甚至是在远程的以及不可访问的位 置处。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在属于与第一传输线路相并联的连接的一 条其它传输线路的DC电流水平超过了该一条其它传输线路自身的DC电 流限制的情况下,对第一DC电力潮流控制设备进行控制以将附加的DC 电压注入到第一传输线路中,从而使第一传输线路中的DC电流水平增 加。同样,取决于第一DC电力潮流控制设备与第一传输线路的端部的相 对位置,附加的DC电压可以是正的或者负的。与第一实施例相反,这时 的目的不是降低两个端部之间的电压差而是增加电压差,以使得第一传输 线路中的DC电流水平增加。与第一实施例一样,最好的是检查了第一传 输线路是否确实具有接收来自并联连接的一些电流的能力,即仅当第一传 输线路中的DC电流水平是在该第一传输线路自身的DC电流限制以下时 才降低一条其它的传输线路的DC电流水平。一条其它的传输线路的DC 电流水平的降低当然意味着串联连接在同一并联连接中的所有其它的传 输线路的DC电流水平也是降低的。

在本发明的另外的实施例中,HVDC网络包括多于三个HVDC换流 站,其中,一对HVDC换流站互连在第一闭合路径中而一对HVDC换流 站互连在第二闭合路径中,以及其中,一个或者一些HVDC换流站可以 既是第一闭合路径的一部分也是第二闭合路径的一部分。在这样的HVDC 网络中,第二DC电力潮流控制设备可以串联连接到属于第二闭合路径的 第二传输线路。根据本发明的另外的实施例,将电力供应到第二DC电力 潮流控制设备,其中,电力是从所述第二传输线路分接出的,而对第二 DC电力潮流控制设备进行控制以使得第二闭合路径中的DC电流分布保 持平衡。据此,通过策略性地将DC电力潮流控制设备放置在各个闭合路 径中,以使得整个网络中的电流分布可以被平衡并被优化,并且由此可以 最优地使用网络的输电能力,即使在非常大并且密集互连的网状HVDC 网络中对电力潮流进行控制也成为了可能。

根据网状HVDC输电网络的具体实施例,网络的换流站各自包括电 压源换流器(VSC)。如今处在工作中的多端HVDC方案全部都利用了传 统的具有电网换向换流器(LCC,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的传统 HVDC技术。然而越来越多的基于VSD-技术的双端HVDC链路被引入 到了市场上,如由Agelidis等人在2006年9月23至26日在中国西安举 办的the National Power Electronics Conference of China上提交的 “Recent Advances in High-Voltage Direct-Current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s”中所描述的。因为电压源换流器用独立于实际电力潮流方向的 同一电压极性来工作,该技术非常适合用于多端HVDC输电网络并由此 适用于网状HVDC输电网络,这是因为网络中的电力潮流沿着两个方向 都可以发生变化而无需开关动作。

附图说明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根据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其 它特征和优点以及另外的实施例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包括有第一闭合路径的网状HVDC输电网络;

图2示出包括有第一闭合路径和第二闭合路径的网状HVDC输电网 络;

图3示出用于单极传输线路的DC电力潮流控制设备的第一实施例;

图4详细地示出图3的DC电力潮流控制设备的第一换流器;

图5详细地示出图3的DC电力潮流控制设备的第二换流器;

图6示出用于双极传输线路的DC电力潮流控制设备的第一实施例;

图7示出对多端HVDC输电网络中的电压降进行补偿的方法的步骤;

图8示出用于单极传输线路的DC电力潮流控制设备的第二实施例;

图9示出用于单极传输线路的DC电力潮流控制设备的第三实施例;

图10示出用于单极传输线路的DC电力潮流控制设备的第四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一个闭合路径形式的网状HVDC输电网络10,其也称为第 一闭合路径,该网状HVDC输电网络10分别经由传输线路16、18和20 将三个HVDC换流站1、2和3互连。电力潮流直接从换流站2到换流站 1和换流站3并从换流站3到换流站1,如由用于电流方向的箭头所指示 的。在换流站1和换流站3之间,DC电力潮流控制设备30串联连接到 传输线路20,DC电力潮流控制设备30具有这样的能力:其在第一闭合 路径中调节电流分布,使得电流分布保持平衡,从而避免在三条传输线路 中任意一条中的过流。DC电力潮流控制设备30直接从传输线路20接收 该DC电力潮流控制设备30自身的电力。中央控制单元4对HVDC输电 网10的工作进行控制,并因此与换流站1、2和3通信以及与DC电力潮 流控制设备30通信,如虚线双箭头所指示的。

图7中示意性地描绘了一种控制网状HVDC输电网络的方法。该方 法是通过控制单元来执行的,该控制单元可以是集成在DC电力潮流控制 设备中的控制单元或者可以是监测和监视HVDC网络的中央控制单元。 在第一步骤54中,确定了HVDC网络中的至少一条线路的电流水平,其 中该至少一条线路是已知或预期在可能超过可接受的电流水平方面是关 键的线路。在第二步骤56中,决定所确定的电流水平是否超过DC电流 限制。该DC电流限制是这样的电流限制:其指示了线路上的高电流水平, 但是是在线路的热容量限制以下和/或在触发过流保护功能和/或设备的电 流限制以下。对网络中的每条传输线路来说,取决于各个线路特性,电流 限制值可以不同。如果第一步骤54中所确定的电流水平不超过限制,那 么该方法返回到步骤54并且继续对电流水平进行监测。如果电流水平超 过了限制,那么在第三步骤58中检查网络中是否存在可以拿走一部分电 流的并联连接,即是否存在到具有过流水平的线路、具有一些剩余的电流 容量的并联连接或并联电流路径。这可以例如通过对将并联连接中的传输 线路的电流水平与其各自电流限制进行比较来确定。如果没有找到任何具 有剩余电流容量的并联连接,那么该方法返回到步骤54,否则,将电力 供应到与DC电力潮流控制设备串联连接的至少一个并联连接,这是在第 四步骤60中执行的。在第五步骤62中,对至少一个DC电力潮流控制设 备进行控制以将附加的DC电压注入到HVDC网络中,其中对附加电压 的幅度和符号进行了选择,使得在DC电力潮流控制设备所连接到的传输 线路上的电压差降低以降低该线路上的电流水平或增加以增加该线路上 的电流水平,其中电流水平仅减少了可以由并联连接所拿走的幅度。

在图1的示例中,全部三条线路16、18和20的电流水平被确定。在 示例中,假设最初电流分布很不平衡,这由括号中示出的电流水平所指示。 可以看出,在HVDC网络10中存在两个并联连接,其中电流可以从换流 站2流到换流站1。在由传输线路18和传输线路20形成的第一连接上, 电流水平原先仅是0.6kA,而在由传输线路16形成的第二并联连接上, 电流水平原先仅是1.4kA。假设所有三条传输线路16、18和20的电流限 制均设定为1.1kA。据此,在步骤56中,识别出了在传输线路16上的电 流水平太高。因此,在步骤58中检查并联连接是否具有一些剩余的电流 容量,即传输线路18和传输线路20上的电流水平是否是在其电流限制以 下并且其低于该限制多少。因为在传输线路18和20上剩余有足够的电流 容量,如自线路电流限制和线路电流水平之间的0.5kA的差所实现,因此 从传输线路20对DC电力潮流控制设备30供应电力并进行控制将附加 的正电压注入到传输线路20中,使得换流站3和换流站1之间的电压差 增加。因此,增加了流过传输线路20的以及流过被串联连接在同一电流 路径中的所有其它传输线路即这里的传输线路18的电流。附加的DC电 压需是正电压,这是因为DC电力潮流控制设备30是沿着线路18以及线 路20中的电流流向被定向的,并且线路中的电流应该被增加。可以在图 1中根据描绘在电压源设备30的符号上的四象限图中的加号和减号看出 DC电力潮流控制设备30的定向,该图指示正电压从较高的左边注入到 较低的右边,即沿着与图1中电流在传输线路20上流动的方向相同的方 向。

该定向指示了表示在正的附加DC电压的情况下由DC电力潮流控制 设备30生成并注入的电压的极性。在相反的情况下,如果需要降低传输 线路18和传输线路20中的电流,那么需要来降低传输线路20上的电流 的附加的DC电压会是负电压。如图1所示,传输线路16和传输线路18 上的电流水平增加了0.4kA,使得结果1kA流过所有三条传输线路,即 HVDC网络10上的电流分布变得均匀地平衡。

在图2中,示出不同于图1的另一种可能的HVDC网络拓扑的示例, 从而示出如何在多于一个的闭合路径中布置多个DC电力潮流控制设备 以平衡网络中的电流分布。该网络包括两个闭合路径7和8,每个闭合路 径分别包括四个换流站9、11、13、15以及19、21、23、25。两个闭合 路径7和8经由换流站13和换流站23之间的线性互联而互联,换流站 13和换流站23之间有另外的换流器。在第一闭合路径7中,第一DC电 力潮流控制设备22串联连接到换流站13和换流站15之间的传输线路27, 以便平衡第一闭合路径7中的电流分布。在第二闭合路径8中,第二DC 电力潮流控制设备24串联连接到换流站21和换流站23之间的传输线路 29,以便平衡第二闭合路径8中的电流分布。通过以协同的(coordinated) 方式控制第一DC电力潮流控制设备22和第二DC电力潮流控制设备24, 不仅可以在闭合路径内部调整电流水平,还可以在线性互联中,即在将换 流站13和换流站23互联起来的传输线路上调整电流水平。两个DC电力 潮流控制设备22和24均直接从它们所连接到的传输线路上电力馈电。

用以下所描述的各种实施例来解释可以如何实现这种线馈送DC电 力潮流控制设备。

在图3中示意性地示出DC电力潮流控制设备30的第一实施例。DC 电力潮流控制设备30串联连接到传输线路20(参见图1),并被描绘为虚 线框。更具体地,DC电力潮流控制设备30连接到所谓的电压注入点26 和电力分接点(power tapping point)28之间的传输线路20。传输线路 20位于高DC电压水平处,这里是标称的300kV,并且其在图3的示例 中是单极传输线路。如双线所指示的,DC电力潮流控制设备30安装在 绝缘平台35上。该平台35优选地连接到与传输线路20的电压水平相同 的电压水平,即连接到300kV。

DC电力潮流控制设备30包括第一换流器32,这里第一换流器32是 电网换向换流器(LCC,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如是例如根据在 Erich Uhlmann,″Power Transmission by Direct Current″, Springer-Verlag Berlin-Heidelberg-New York,1975中所描述的现有技术 而已知的。第一换流器32用作为整流器以将AC电压变换成DC电压, 而由此能够将DC电压注入到电力分接点28和电压注入点26之间的传输 线路20上,即第一换流器32与线路串联并且定向为自电力分接点28到 电压注入点26。第一换流器32又包括第一变压器42、第一组43电流阀 以及第一电感器L1。在该第一组43中的电流阀各自具有控制端子31, 并且被设置成相互串联且与电压注入点26和电力分接点28之间的传输线 路20串联,其中这些阀直接连接到电力分接点28并且经由串联连接的第 一电感器L1间接连接到电压注入点26。电流阀具有与线路有关的定向, 其允许电流在线路中沿着一个方向行进,同时阻止电流沿着相反的方向行 进。此外,第一组43电流阀被划分成多个部分,其中一个第一部分被连 接到第一变压器42的第一绕组或第一组相绕组,而第二部分被连接到第 一变压器42的第二绕组或第二组相绕组,其中第一变压器42是三相三绕 组变压器。在这里,每个部分提供要由第一换流器32注入到传输线路20 中的电压的一部分。

图4更详细地示出对第一换流器32的可能的实现方式。LCC换流器 的第一变压器42是三相三绕组变压器,其具有磁连接到第一组Δ互连相 绕组(Delta-interconnected phase winding)W4、W5和W6而且还磁连 接到第二组Y互连相绕组W7、W8和W9的第三组相绕组W1、W2和 W3。第三组中的每个相绕组W1、W2和W3的第一端经由各自的开关 S1、S2和S3连接到第二变压器40(参见图2),而这些绕组W1、W2和 W3的第二端共同连接到平台上的局部地(local ground)。

第一换流器32的第一组43电流阀的第一部分包括6个这里为半导体 闸流管(thyristor)形式的电流阀,其中第一电流阀T1和第二电流阀T2 连接在与传输线路20串联的第一支路中,第三电流阀T3和第四电流阀 T4连接在与传输线路20串联的第二支路中,且第五电流阀T5和第六电 流阀T6连接在与传输线路20串联的第三支路中。由此,第一支路、第 二支路和第三支路与传输线路20串联并且相互并联。第一组相绕组中的 单相绕组W4的第一端被连接到第一支路中、第一电流阀T1和第二电流 阀T2之间。同一相绕组W4的第二端被连接到另一个相绕组W5的第一 端,其中该其它相绕组W5的第一端还被连接到第二支路、第三电流阀 T3和第四电流阀T4之间。该其它相绕组W5的第二端被连接到第一组绕 组中的最后的相绕组W6的第一端。该最后的相绕组W6的第一端还被连 接到第三支路中、第五电流阀T5和第六电流阀T6之间,同时该最后的 相绕组W6的第二端被连接到第一组相绕组中的首先提到的相绕组W4 的第一端,由此提供Δ连接。

第一换流器32的第一组43电流阀的第二部分具有相同的类型,并且 设置成以与第一部分相同的方式与传输线路20串联,其中第一部分和第 二部分被布置成相互串联在电力分接点28与第一电感器L1之间。由此, 在第二部分中也有三条并联支路,每条支路各自具有两个电流阀:T7、 T8,或者T9、T10,或者T11、T12。第二组绕组的每个相绕组W7、W8 和W9的第一端连接在相对应支路的两个电流阀之间,而第二组绕组的相 绕组W7、W8和W9的第二端相互连接,由此提供Y连接。

再次参照图3,DC电力潮流控制设备30除了包括第一换流器32之 外,还包括电流检测器36,在本实施例中,电流检测器36连接到电力分 接点28,以便确定传输线路20中的DC电流的电流水平。电流检测器36 又连接到控制单元38。控制单元38是可以通过使用处理器和相关联的程 序存储器来实现的,控制单元38确定需要注入到传输线路20中的所期望 的DC电压,以便使由电流检测器36确定的电流水平降低或增加,并且 计算要被施加到第一组43电流阀的相对应的控制信号。控制单元38对电 流阀的控制端子31发出相对应的控制信号。这里,要被注入的电压典型 地通过电流阀的相角合适的变化来实现。控制单元38还连接到第二换流 器34,以下解释该第二换流器34的结构和功能。

DC电力潮流控制设备30包括第二换流器34,该第二换流器34分流 连接在传输线路20的电力分接点28和接地端子33之间,且也由控制单 元38控制。由此,第二换流器34以与图1中的换流器1和换流器3相同 的方式被设置在传输线路20和地之间。第二换流器34还连接到第二变压 器40,第二变压器40自身经由线路37连接到第一变压器42的第三绕组 或第三组相绕组。

图3的实施例中的第二换流器34是电压源换流器(VSC)34,其用 作为逆变器,即电压源换流器(VSC)34将输入DC电压转换为输出AC 电压。这里,输入DC电压是电力分接点28处的电压,而输出AC电压 是变压器40的输入电压,该输入电压被变换成为线路37上的期望的AC 电压水平。因此,线路37可以被认为是布置在平台35上的局部AC网络, 其被用作为第一换流器32的馈送网络并被用作为平台上的另外的设备的 辅助电源,另外的设备诸如断路器,其中,这种另外的设备未在图中示出。

在图5中示出第二换流器34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有两个串 联连接的、这里为两个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形式的电流阀44和 46,每个电流阀44和46分别具有与其反并联(anti-parallel)连接的二 极管48和二极管50。电容器52与电流阀44和电流阀46二者并联连接, 即电容器52连接在第一电流阀44的IGBT的集电极与第二电流阀46的 IGBT的发射极之间。第二电感器L2连接在传输线路20上的电力分接点 28与串联连接的电流阀之间。电流阀44和电流阀46之间的连接点连接 到第三电感器L3,第三电感器L3自身连接到图2的变压器40。第一电 感器L1、第二电感器L2以及第三电感器L3指示对高频谐波进行滤波的 滤波器的存在。

在HVDC输电网络10是双极系统、第一极是传输线路20的情况下, DC电力潮流控制设备30包括其用在单极情况下(参见图3)的基本部件 的重复(duplicate),如图6所示。重复的基本部件是重复的第一换流器 32*、重复的第二换流器34*、重复的第二变压器40*以及重复的局部AC 网络线路37*,它们以与原始部件连接到第一极的方式相同的方式相互连 接并且连接到第二极20*

参照先前所描述的图1至图5以及图7来描述如何对本发明的DC电 力潮流控制设备进行操作的示例。根据图7中的第一方法步骤54和第二 方法步骤56,检测器36可以用于对传输线路20的DC电流水平进行连 续地监视。所检测到的DC电流水平经由控制单元38转送到中央控制单 元4,中央控制单元4然后确定是否需要将附加的DC电压注入到传输线 路20中,以及如果需要那么电压应该具有多大的幅度和哪一符号。所检 测到的DC电流水平被发送至中央控制单元4,而由控制单元38从中央 控制单元4经由中央控制单元4和控制单元38之间的双向通信线路来接 收所谓的电流控制信号,该双向通信线路在图3中被指示为块状双箭头。 基于由电流检测器36检测到的电流水平以及基于另外的信息诸如针对传 输线路20所限定的DC电流限制、DC电力潮流控制设备30的方向和实 际的DC电流水平,以及与传输线路20在同一闭合路径中的其它传输线 路的相对应的DC电流限制,中央控制单元4执行确定是否需要注入附加 的DC电压以及需要注入哪个附加DC电压的功能。如果传输线路20或 者在同一闭合路径中的传输线路之一(即传输线路16和传输线路18)的、 所检测到的DC电流水平超过了其DC电流限制,中央控制单元4决定需 要将附加的DC电压注入到传输线路20中。在该情况下,根据第三步骤 58,中央控制单元4还确定在与具有超过其DC电流限制的电流水平的传 输线路并联的连接中剩余电流容量是否足够拿走一些电流。如果不足够, 方法返回到步骤54,即不进行任何动作。

在针对闭合路径中没有剩余电流容量的情况下的可替换方案中,中央 控制单元4可以决定降低属于闭合路径的所有传输线路16、18以及20中 的电流。在这种情况下,除了步骤60和62之外,中央控制单元4会需要 采取另外的措施,诸如给换流站1、2和3发送出合适的控制信号,要求 这些换流站降低总电流。这里没对这些另外的措施进行描述。

在并联连接中的电流容量足够的情况下,取决于超过的DC电流水平 以及其相对应的DC电流限制之间的差,以及剩余电流容量的幅度和DC 电力潮流控制设备30的方向,所期望的要被注入的附加DC电压的幅度 和符号由中央控制单元4计算,并作为电流控制信号发送至控制单元38。 以这种方式,根据步骤60和步骤62,DC电力潮流控制设备30被启动以 开始经由第二换流器34从传输线路20分接电力,并且开始经由第一换流 器32将合适的电压注入到传输线路20中。

为了将其实现,取决于要被注入的附加的DC电压的期望的幅度和符 号,控制单元38计算其发送到第二换流器34的以及发送到第一换流器 32的控制信号,以便分别将它们启动以提供并且注入附加的DC电压到 传输线路20中。然后由电力分接点28和电压注入点26之间的第一换流 器32注入附加的DC电压。更具体地,根据图7的第四步骤60,经由第 二换流器34通过在电力分接点28处分接来自传输线路20的DC电力来 执行对附加的DC电压的提供。然后,所分接的DC电力被通过第二换流 器34和第二变压器40转换成中间的AC电力,该中间的AC电力又由第 一变压器42转换,从而将合适的AC电压施加到第一换流器32。然后, 通过第一换流器32的第一组43电流阀的合适的开关来执行将附加的DC 电压注入到传输线路20中,使得AC电压被转换为DC电压,并且使得 DC电压的水平和极性被调整为由控制单元38计算出的所期望的附加DC 电压的水平和极性。

在可替换的方案中,控制单元38装配有通信装置,以与HVDC输电 网络10中的其它设备进行通信,还可能的是:控制单元38自身独自执行 全部步骤54至步骤62,或者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方式例如以上所描述的 方式在中央控制单元4和控制单元38之间或者甚至是在另外的控制单元 之间被分担。

因为是通过分接来自电力线路自身的电力来提供用于调整电流水平 所需的电力,所以不需要外部电源,这意味着可以将本发明的DC电力潮 流控制设备设置在远程的以及不可访问的位置处。

根据本发明的串联连接的DC电力潮流控制设备的设计可以以多种 方式变化,现将对一些方式进行描述。

图8示出DC电力潮流控制设备30’的第二实施例,而图9示出DC 电力潮流控制设备30”的第三实施例,这两个实施例在大多部分具有与图 3的DC电力潮流控制设备30相同的结构,并且这两个实施例被设计成 对传输线路20上的反向电流进行处理。如图所示,这两个实施例的第一 换流器32’和32”分别与图3的第一换流器32不同,而为了简单起见, 在图8和图9中均未示出电流检测器36和控制单元38,即使电流检测器 36和控制单元38出现在DC电力潮流控制设备30’和30”二者中。

在图8中,第一换流器32’包括第一组43电流阀和附加的第二组43’ 电流阀,这里,附加的第二组43’电流阀设置在以第一组中的方式相同方 式包括有支路的各部分中。该第二组43’电流阀与第一组43反并联地连 接。第二组43’还以与第一组43电流阀相同的方式连接到第一变压器42, 并且接收相同的控制信号。

图9中的第一换流器32”提供了与图8中的第一换流器32’基本同一 类型的功能,但是仅需要第一组43电流阀。这里,用于处理反向电流的 布置包括一组被布置成使流过与传输线路20有关的第一组43中的电流阀 的电流的方向发生反向(reverse)的开关S4、S5、S6以及S7。开关S4 和S5被放置成与传输线路20串联,开关S4在电力分接点28和第一组 43电流阀之间,而开关S5在第一电感器L1和电压注入点26之间。开关 S6被设置在这样的支路中:该支路从开关S4和第一组43电流阀之间的 连接点伸出到电压注入点26,而开关S7被设置在下述支路中:该支路从 电力分接点28处伸出到开关S5和第一电感器L1之间的接触点。

当电流在图9中从左向右行进时,开关S4和S5是闭合的而开关S6 和开关S7是断开的。如果电流沿着相反的方向行进,那么开关S4和开关 S5是断开的而开关S6和开关S7是闭合的。

根据图9的第三实施例与根据图3的第一实施例更多的不同在于:电 容器41与第二变压器40串联连接,从而滤除任何DC电压,使得第二变 压器40经历(see)纯的AC电压。

根据DC电力潮流控制设备的第四实施例,如图10所示,第二变压 器40可以略去。在这种情况下,将另外的换流器即DC-DC换流器64用 来调整电压水平。在该示例中,第二电感器L2被放置在第二换流器34’ 外部,并且在电力分接点28和DC-DC换流器64之间被分流连接到第二 换流器34’。第二换流器34’在所有其它方面都与图3中的第二换流器34 相同。DC-DC换流器64包括IGBT 66,IGBT 66的集电极连接到第二电 感器L2,发射极连接到地。二极管68反并联地连接到IGBT 66。电容器 70连接于伸展在电力分接点28与地之间的并联支路中。另外的电容器72 被连接在IGBT 66的发射极和第二电感器L2之间。最后,另外的二极管 74被连接在第二电感器L2和第二换流器34’的接地端子之间,并且被朝 向该接地端子定向。DC-DC换流器64将传输线路20的DC电压转换成 适于由第二换流器34’输出的电压水平的低电平,因此第二换流器34’在 其输出侧不需要第二变压器40。

DC电力潮流控制设备的另外的改变和实现是可能的。例如,可以使 用其它类型的电流阀,诸如MOSFET晶体管、栅极可关断晶闸管(GTO, Gate Turn-Off Thyristor)以及汞弧阀。此外,设置在换流器中的部分和 电流阀的数目可以改变,或者可以将换流器布置成多个子换流器的串联连 接。此外,可以设置并联连接的旁路开关,只要不需要DC电力潮流控制 设备该旁路开关就闭合。还应该认识到:可以使用各种保护措施,诸如谐 波滤波器、断路器以及设备断开开关。除此之外,电流检测器和控制单元 不必是DC电力潮流控制设备的整体部分,而是可以换作为被设置成一个 或两个分离的设备。因此,在这种应用中,本发明是应用于VSC HVDC 换流器的多端子方案中。然而,本发明同样可应用于具有传统LCC HVDC 换流器的多端子方案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