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七叶一枝花的规范化法种植方法

七叶一枝花的规范化法种植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七叶一枝花的规范化种植方法,该方法包括育种、栽培、田间管理、采收和清理田园等步骤。采用本方法能够实现七叶一枝花的规范化种植,而且生长周期短、产量可提高30%以上;由于主要采用腐熟沤肥、腐熟厩肥、腐熟人粪水或饼肥并禁止使用农药,入药根茎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重楼”项下的各项规定,且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均低于标准规定;成本得以降低,并且入药质量得到保障。并因其种植和加工对各种化学污染又有严格要求,在创造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带来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49889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湖北清大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110352150.5

  • 发明设计人 刘炫新;唐祖德;杨灵岐;

    申请日2011-11-09

  • 分类号A01G1/00(20060101);A01G7/06(20060101);A01C1/00(20060101);A01C21/00(20060101);A01B79/00(20060101);A01M1/00(20060101);A01M9/00(20060101);

  • 代理机构44273 深圳市嘉宏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杨敏

  • 地址 442013 湖北省十堰市白浪高新技术开发区东路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5:30:0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05-15

    授权

    授权

  • 2012-07-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1/00 申请日:201111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6-2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用植物栽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七叶一枝花的规范化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七叶一枝花为百合科植物,其药用部位为干燥根茎,商品名为:重楼,又名:皂休、草河车。为201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品种,临床常用品种,有2000多年的应用历史,是著名的“神农四宝”(头顶一颗珠、七叶一枝花、文王一支笔、江边一碗水)品种之一。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扁桃体炎、乳腺炎、流行性腮腺炎、痈肿疔疮、跌损伤,毒蛇咬伤等病症。据《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皂休主惊痫,摇头弄舌,热气在腹中,癫疾,痈疮,阴蚀,下三虫,去蛇毒”。 有俗谚云:“七叶一枝花,深山是我家,痈疽如遇着,一似手拈拿”,这是对它贴切的写照。 

野生七叶一枝花适宜生长在海拔700-1100米地带的山谷、溪涧边及阔叶林下阴湿地,喜凉爽、阴湿、水分适度的环境,既怕干旱又怕积水;生长到可入药需要3-5年,采收块茎入药。由于目前的野生资源枯竭,且药用部位生长周期长,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于是有了人工栽培技术。 

现有的人工栽培技术中,多注重育种技术的研发,现在通常采用块茎繁殖技术。现有的人工栽培技术的种植规模小,且尚未形成规范化的种植,成本高产量低,质量不稳定,难以达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 

尤其在近年来,以天然资源为原料的药物在疾病预防、治疗和保健中愈来愈受到重视,集绿色、安全、预防、保健、治疗于一体的中药产业正在成为世界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高度重视中药产业发展,积极推进中药现代化和产业化,中药产业必将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 

因此,兼有经济植物和生态植物的两重特的性七叶一枝花,其种植和加工对各种化学污染又有严格要求,是很好的环保型产业,发展该产业不仅可以创造社会经济效益,还可以带来生态环境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现有七叶一枝花的人工培植技术种植规模小、成本高产量低、质量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质量较为稳定且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产量得到有效提高的七叶一枝花的规范化种植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上述的七叶一枝花的规范化种植方法,包括育种、栽培、田间管理、采收和清理田园,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育种

采用块茎繁育,于10-11月上旬选取已栽培3-5年的健壮、无病虫害、完整无损的植株,采挖后,置温度5-20℃、相对湿度60-80%的环境处按砂、土比例3:1储存;种植前切下至少保证有一个芽头的块茎4cm左右作种,切好后在切口处蘸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稀释约800倍液消毒,并在切口处涂抹草木灰,摊凉6-8小时使切口处干燥,备用;

第二,栽培

a、选地

土质条件:选择日照较短的背荫缓坡地或平地和质地疏松、保水性、排水良好的弱酸性至中性的肥沃腐殖土地,要求pH值在5.5-7.0之间、有机质>1.0%以上,耕作层在40cm左右,土壤环境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一级或二级标准;

基地空气环境:空气无污染,符合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或以上标准,即大气质量指数II为0.6~1.0之间;

水质条件:有可供灌溉的水源及设施,水质无污染,灌溉水质达到国家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二级或二级标准以上;

其它条件要求:在种植地周围10km以内无产生污染的工矿企业,无“三废”污染,无垃圾场;

b、整地  

在选好的上述土地翻挖前,选择晴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稀释800倍液喷雾土表,进行土壤消毒,然后按每亩地施腐熟的沤肥1500kg,,作为泡松土地、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提高氮、磷、钾等营氧元素含量的底肥,反复翻挖表土层,将土壤深翻20-25cm;栽种前每亩施入腐熟土杂肥或腐熟厩堆肥3000kg,即总肥量的70-80%须在移植前施入土中,然后再浅耕,耙碎,整平作畦,畦宽1.2-1.5m,畦面呈龟背形,四周开好30cm深的排水沟;

所施腐熟的沤肥是以小麦秸杆为主料掺人1/10的厩肥喷水堆放发酵3个月以上;

c、栽培

于10-11月中、下旬将备好的种子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株距15-20cm,穴深5-7cm,将芽头向上,1穴1块放入,栽后覆盖土杂肥和细土,如遇天旱要浇一次透水;次年2-3月即可出苗。 

第三,田间管理                                                         

a、补苗 

出苗10-15天后应及时对出苗情况进行检查补缺;

b、中耕除草

春、夏、秋季每月一次,冬季二月一次,做到勤锄、浅锄,避免伤根,影响生长;平时畦面盖草保湿;5月下旬到6月上旬,及时排水防涝;

c、追肥

后期的追肥量占总肥量的20-30%,在每年苗出土后追施腐熟厩肥、腐熟人粪水或饼肥1次,不用或少用化肥,禁用化学硝态氮肥;       

d、管水

畦面及土层保持湿润,遇旱季及时浇水,平时间隔喷水,雨季及时疏沟排水,以防田间积水;

e、除花

在5-6月份花薹时,除留种外,及时剪除全部花薹;

f、培土  

6月上旬重施追肥,每亩用腐熟农家肥2000千克,加普钙20-30千克,追于根部后结合清沟大培土,培上的土必须松散,保持墒面、沟底无积水;       

g、遮荫

全生育期透光度40-50%,出苗、移栽后,采取搭棚遮荫措施,遮荫高2米以上;

第四,采收

种植3年后可采收根茎人药;于10-11月上旬,地上植株枯萎时,选择在晴天采挖,先割除茎叶,然后用锄头从侧面开挖,挖出块茎,保持块茎完整,抖落泥土,装入清洁、无毒、无病虫的竹筐或塑料筐内,有芽的根茎留作种,其余的根茎用于加工入药;

第五,清理田园

将采挖后地块所残留的七叶一枝花非药用部分及杂草待集中堆放,集中运输出种植地外焚烧、挖坑深埋或经腐熟达标后作基肥。

所述的七叶一枝花的规范化种植方法,其中:所述种植方法还包括有病虫害防治 ,其中虫害防治,地表以上虫害防治按每亩地安装1台太阳能杀虫灯;地表以下虫害防治采用植物杀虫药泽漆粉碎成1-2mm的粗粉后,按每平方米20g均匀撒于地表;病害防治 采用与禾本科作物3年以上轮作,栽培前土地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消毒,及时间除病苗并注意降温、通风和防涝;上述的病虫害禁止喷施各类农药。   

所述的七叶一枝花的规范化种植方法,其中:所述搭棚遮荫措施采用遮阳网。所述搭棚遮荫措施为在每畦两侧排水沟约1/3处按株距40cm栽培藤本作物,利用其茎蔓棚架遮荫;所述藤本作物为丝瓜,栽培丝瓜时,需要及时摘除花蕾;所述藤本作物为天花粉。

所述的七叶一枝花的规范化种植方法,其中:所述加工入药的根茎洗净泥土,捞出晒干或烘干,即成为药材产品。 

有益效果: 

采用本方法能够实现七叶一枝花的规划法种植,而且生长周期短,采挖根茎可再次留种和入药。由于主要采用厩肥、人粪水或饼肥并禁止使用农药,入药根茎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重楼”项下的各项规定,且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均低于标准规定。该规范化种植,使得成本得以降低,产量可提高30%以上,并且入药质量得到保障。并因其种植和加工对各种化学污染又有严格要求,在创造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带来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七叶一枝花的规范化种植方法,包括育种、栽培、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和清理田园,具体内容如下: 

一、育种

采用块茎繁育,于10-11月上旬选取已栽培3-5年的健壮、无病虫害、完整无损的植株,采挖后,置温度5-20℃、相对湿度60-80%的环境处按砂、土比例3:1储存;种植前切下至少保证有一个芽头的块茎4cm左右作种,切好后在切口处蘸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稀释约800倍液消毒,并在切口处涂抹草木灰,摊凉6-8小时使切口处干燥,备用。

二、栽培 

1、选地

土质条件要求:选择日照较短的背荫缓坡地或平地和质地疏松、保水性、排水良好的弱酸性至中性的肥沃腐殖土地,要求pH值在5.5-7.0之间、有机质>1.0%以上,耕作层在40cm左右,土壤环境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一级或二级标准;

基地空气环境要求:空气无污染,符合《大气环境质量要求》(GB3095~ 1996)一级或级二标准,即大气质量指数II为0.6-1.0之间;

水质条件要求:有可供灌溉的水源及设施,水质无污染,灌溉水质达到国家《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GB3095~1985);二级或二级标准以上;

其它条件要求:在种植地周围10km以内无产生污染的工矿企业,无“三废”污染,无垃圾场。

2、整地  

在选好的上述土地翻挖前,选择晴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稀释800倍液喷雾土表,进行土壤消毒,然后按每亩地施腐熟的沤肥(以小麦秸杆为主料掺人1/10的厩肥,喷水堆放发酵3个月以上)1500kg,作为泡松土地、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提高氮、磷、钾等营氧元素含量的底肥,反复翻挖表土层,将土壤深翻20-25cm;栽种前每亩施入腐熟土杂肥或腐熟厩堆肥3000kg,使所用基肥占总肥量的70-80%,即总肥量的70-80%须在移植前施入土中,然后再浅耕,耙碎,整平作畦,畦宽1.2-1.5m左右,畦面呈龟背形,四周开好30cm深的排水沟。

上述所施腐熟的沤肥是以小麦秸杆为主料掺人1/10的厩肥再喷水堆放发酵3个月以上制得。 

3、栽培 

于10-11月中、下旬将备好的种子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株距15-20cm,穴深5-7cm,将芽头向上,1穴1块放入,栽后覆盖土杂肥和细土,如遇天旱要浇一次透水。次年2-3月即可出苗。 

三、田间管理       

1、补苗 

出苗10-15天后应及时对出苗情况进行检查补缺。

2、中耕除草 

七叶一枝花要求土壤疏松。地上部分长势较弱,要特别注意松土除草,春、夏、秋季每月一次,冬季二月一次,做到勤锄、浅锄,避免伤根,影响生长。平时畦面盖草保湿。5月下旬到6月上旬,暴雨多,土壤易板结,要及时排水、防涝。

3、追肥 

后期的追肥量占总肥量的20-30%,在每年苗出土后追施腐熟厩肥、腐熟人粪水或饼肥1次,不用或少用化肥,禁用化学硝态氮肥。         

4、管水

七叶一枝花喜阴湿环境,畦面及土层要保持湿润,遇旱季要及时浇水,平时间隔喷水,雨季要及时疏沟排水,以防田间积水,诱发病害。 

5、除花 

为减少养分消耗,使养分集中供应地下块茎生长,在5-6月份花薹时,除留种外,应及时剪除全部花薹,以提高产量。

6、培土   

七叶一枝花通常有上面开花、下面块茎就膨大的生长规律,一般6月中、下旬到8月膨长最快。必须在6月上旬重施追肥,每亩用腐熟农家肥2000千克,加普钙20-30千克,追于根部后结合清沟大培土,培上的土必须松散,保持墒面、沟底无积水。       

7、遮荫

七叶一枝花喜荫蔽、怕强光,全生育期均以透光度40-50%为好。因此出苗、移栽后,采取搭棚遮荫措施:遮荫高应在2米以上,可采用遮阳网或在每畦两侧排水沟约1/3处按株距40cm栽培丝瓜、天花粉等藤本作物,利用其茎蔓棚架遮荫。

当栽培丝瓜遮阴时,需要及时摘除花蕾。 

四、病虫害防治   

1、虫害防治:地表以上虫害防治按每亩地安装1台太阳能杀虫灯,地表以下虫害防治采用植物杀虫药泽漆(猫儿眼睛草)粉碎成1-2mm的粗粉后,按每平方米20g均匀撒于地表;可有效防止虫害。

2、病害防治 :主要宜发生茎腐病。此病多在苗床期发生,高温多雨大田期危害更为严重。首先在茎基部产生黄褐色病斑,病斑扩大后,叶尖失水下垂,严重时茎基湿腐倒苗。防治措施:①与禾本科作物3年以上轮作;②栽培前土地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消毒;③及时间除病苗;④注意降温、通风和防涝。  

禁止喷施各类农药。   

五、采收加工 

以根茎种植的3年后可采收根茎人药。于10-11月上旬,地上植株枯萎时,选择在晴天采挖。其块茎大多生长在表土层,容易采挖,但要注意保持块茎完整。先割除茎叶,然后用锄头从侧面开挖,挖出块茎,抖落泥土,装入清洁、无毒、无病虫的竹筐或塑料筐内,有芽的根茎留作种,其余的根茎用于加工入药。

加工入药的根茎洗净泥土,捞出晒干或烘干,即成为药材产品,并对该产品进行质量检验,使其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重楼”项下的各项规定,且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均低于标准规定。 

六、清理田园 

将采挖后地块所残留的七叶一枝花非药用部分及杂草待集中堆放,集中运输出种植地外焚烧、挖坑深埋或经腐熟达标后作基肥。 

采用本方法能够实现七叶一枝花的规划法种植,而且生长周期短,采挖根茎可再次留种和入药。由于主要采用腐熟沤肥、厩肥、人粪水或饼肥并禁止使用农药,入药根茎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重楼”项下的各项规定,且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均低于标准规定。该规范化种植,使得成本得以降低,产量可提高30%以上,并且入药质量得到保障。并因其种植和加工对各种化学污染又有严格要求,在创造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带来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