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轴转动双定子凸轮转子多输出泵

轴转动双定子凸轮转子多输出泵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轴转动双定子凸轮转子多输出泵。所述凸轮转子(8)由左、右轴承(10、25)安装在左泵体连接套(6)、外定子(4)和右泵体连接套(3)形成的型腔中;内定子(1)的前部与凸轮转子(8)的凸轮内表面(24)相配合,其后部由圆螺母(19)、止动垫圈(18)安装在右端盖(2)上;外定子(4)两个对称的滑槽中设置泵块组Ⅱ(11),内定子(1)中间的滑槽中设置泵块组Ⅰ(21)。本发明具有工作平稳、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和比功率大等优点。本发明在一个壳体内设置多个不同输出的多个液压泵。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69165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燕山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210187533.6

  • 发明设计人 闻德生;

    申请日2012-06-08

  • 分类号F04C2/10;F03C2/22;

  • 代理机构秦皇岛市维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鄂长林

  • 地址 066004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河北大街西段43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6:37:3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7-2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F04C2/10 授权公告日:20150225 终止日期:20160608 申请日:20120608

    专利权的终止

  • 2015-02-25

    授权

    授权

  • 2012-11-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F04C2/10 申请日:201206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9-2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变容式机械,特别是涉及一种轴转动双定子凸轮转子多输出泵。

背景技术

液压马达作为一种日益成熟的液压元件,正在各行各业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在各种马达中,主要的零部件大部分处于滑动摩擦状态,既影响了使用寿命,又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多数马达需要回程弹簧复位才能工作,而由往复运动造成的弹簧疲劳破坏,直接影响了马达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现有马达大多数为单输入单输出马达,若想实现马达多种速度输出就必须用多个马达并联,故不易实现大范围的变速和变矩,也不易实现大功率,小体积,轻量化。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轴转动双定子凸轮转子多输出泵,该发明工作平稳、效率高,可在一个泵体内实现多种转速和转矩的输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转动双定子凸轮转子多输出泵,包括内定子、外定子、右端盖、左端盖、左轴承和右轴承,所述内定子前部外表面曲线和外定子内表面曲线是两条完全相同的光滑封闭曲线。所述左端盖与左泵体连接套、外定子、右泵体连接套、右端盖通过螺栓安装在一起,凸轮转子由左、右轴承安装在左泵体连接套、外定子和右泵体连接套形成的型腔中。内定子的前部与凸轮转子的凸轮内表面相配合,其后部由圆螺母、止动垫圈安装在右端盖上,内定子与右端盖之间设置防止二者相对转动的定位键。外定子两个对称的滑槽中设置泵块组Ⅱ,内定子中间的滑槽中设置泵块组Ⅰ,外定子每个滑槽的两侧开有外定子配油窗口。所述外定子配油窗口与外定子通油孔连通,所述外定子配油窗口的数量为2×n个(n为作用数)。内定子(1)前部滑槽两侧的外表面开有内定子配油窗口,所述内定子配油窗口与内定子通油孔连通,内定子配油窗口与外定子配油窗口数量相同。

所述外定子对应滑槽的部位开有2~3个带有螺纹的径向通孔,与径向通孔对应的泵块一侧加工与所述径向通孔等直径的盲孔,外定子的径向通孔中装有弹簧和调整螺栓。

所述内定子前部滑槽中设置的泵块组Ⅰ是由弹簧和两个泵块组成,内泵弹簧设置在两个泵块之间。

所述凸轮转子的外表面形状为凸轮曲面,其内表面形状也为凸轮曲面,凸轮转子的左侧外表面加工键槽,其轴心加工有泄漏油孔和与所述泄漏油孔连通的径向油孔。凸轮转子的轴心加工泄漏油孔,所述泄漏油孔与内定子的泄漏油口相连通。

所述左泵体连接套为圆形件,在其圆周开有6个与外定子相配合的螺纹孔,在其圆心开有安装转子的孔,左泵体连接套安装在凸轮转子的头部与外定子配合。右泵体连接套也为圆形件,在其圆周开有6个与外定子半相配合的螺纹孔,在其圆心开有安装转子的孔。

所述凸轮转子的光滑封闭曲线为大小圆弧以及之间多段等加速和等减速曲线组成。

所述内定子、凸轮转子的凸轮内表面、泵块组Ⅰ和左、右泵体连接套组成内泵;所述外定子、凸轮转子的凸轮外表面、泵块组Ⅱ和左、右泵体连接套组成外泵,在一个壳体内构成2×n个泵,其中n为作用数。单作用的一对,双作用的两对,多作用的多对内外泵,泵的个数等于2×n个,其中n为作用数,n=1~10,但不限于此,优选地,n=2~5,如此能够较好地达到泵在功能需求与体积控制要求间的平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发明由于在外定子圆形曲线表面和内定子前部分外表面开有配油窗口,因而使内、外转子及泵块组磨损小、泄漏少、磨损间隙可自动补偿。同时本发明工作平稳,体积小,重量轻,比功率大,可操作性强,使用寿命长,效率高。本发明在一个壳体内设置多个不同输入的多速液压泵,当有不同排量液压泵。可以单独输出形成多输出泵,也可以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大流量输出;如果作为马达使用,可有多种不同转矩与转速输出。

附图说明

图1是轴转动双定子凸轮转子多输出泵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轴转动双定子凸轮转子多输出泵A-A剖视图;

图3是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转子的右视图;

图5是左泵体连接套结构示意图;

图6是右泵体连接套结构示意图;

图7内定子结构示意图;

图8内定子的D-D剖视图;

图9内定子的B-B剖视图;

图10内定子的C-C剖视图。

在上述附图中,1.内定子,2.右端盖,3.右泵体连接套,4.外定子,5.内螺纹圆柱销,6.左泵体连接套,7.左端盖,8.凸轮转子,9.调整环,10.左轴承,11.泵块组Ⅱ,12.调整柱,13.内六角螺钉 14.外泵弹簧,15.定位键16.泄油口 17.调整垫圈,18. 止动垫圈,19.圆螺母,20.泵块,21.泵块组Ⅰ,22.泄漏油孔,23. 凸轮外表面,24.凸轮内表面,25.右轴承,26.内泵弹簧,27.螺纹孔,28.销钉孔,29.内定子通油孔,30.内定子配油窗口,31.外定子通油孔,32.泵块组II,33外定子配油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是本发明公开一种轴转动双定子凸轮转子多输出泵,包括内定子1、外定子4、右端盖2、左端盖7、左轴承10和右轴承25,所述内定子1前部外表面曲线和外定子4内表面曲线是两条完全相同的光滑封闭曲线。所述左端盖7与左泵体连接套6、外定子4、右泵体连接套3、右端盖2通过螺栓安装在一起,凸轮转子8由左、右轴承(10、25)安装在左泵体连接套6、外定子4和右泵体连接套3形成的型腔中。内定子1的前部与凸轮转子8的凸轮内表面24相配合,其后部由圆螺母19、止动垫圈18安装在右端盖2上。外定子4两个对称的滑槽中设置泵块组Ⅱ32,内定子1中间的滑槽中设置泵块组Ⅰ21,外定子4每个滑槽的两侧开有外定子配油窗口33,所述定子外配油窗口33与定子外通油孔31连通。所述内定子1前部滑槽两侧的外表面开有内定子配油窗口30,所述内定子配油窗口30与定子外通油孔29连通。

所述外定子4对应滑槽的部位开有3个带有螺纹的径向通孔,与径向通孔对应的泵块11一侧加工与所述径向通孔等直径的盲孔,外定子4的径向通孔中装有弹簧12和调整螺栓13。

所述内定子1前部滑槽中设置的泵块组Ⅰ21由内泵弹簧26和两个泵块20组成,两个泵块20之间设置内泵弹簧26。

所述凸轮转子8的外表面形状为凸轮外表面23,其内表面形状也为凸轮内表面24,凸轮转子8的左侧外表面加工键槽,其轴心加工有泄漏油孔22和与所述泄漏油孔22连通的径向油孔。凸轮转子8的轴心加工泄漏油孔22,所述泄漏油孔22与内定子1的泄漏油口相连通。

所述左泵体连接套6为圆形件,在其圆周开有6个与外定子4相配合的螺纹孔27,左泵体连接套6安装在凸轮转子8的头部与外定子4配合。右泵体连接套3也为圆形件,在其圆周开有6个与外定子4半相配合的螺纹孔27。右泵体连接套3安装在凸轮转子8圆型柱体的尾部,以起到支承凸轮转子8的作用。

所述凸轮转子8的光滑封闭曲线为大小圆弧以及之间多段等加速和等减速曲线组成。

所述内定子1、凸轮转子8的凸轮内表面24、泵块组Ⅰ21和左、右泵体连接套(6、3)组成2个内泵。由外定子4、凸轮转子8的凸轮外表面23、泵块组Ⅱ11和左、右泵体连接套(6、3)组成2个外泵,在一个壳体内构成4个内外泵。

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之下,当其中一个泵工作,其余泵空循环,就有一个输出,多个泵的不同组合就形成多个不同的输出,形成多输出泵。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