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光扫描装置、图象形成装置、以及光扫描装置的振动反射镜部的共振频率的调整方法

光扫描装置、图象形成装置、以及光扫描装置的振动反射镜部的共振频率的调整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光扫描装置、具有该光扫描装置的图象形成装置、以及光扫描装置的振动反射镜部的共振频率的调整方法。本发明的光扫描装置包括振动反射镜部。在振动反射镜部的光的反射面的相反侧面形成有槽部,槽部内填充有固化性树脂,从与振动反射镜部的反射面相反的一侧观察,该槽部以与该振动反射镜部的摇动轴心交叉的方式延长。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振动反射镜部的共振频率的调整精度。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59759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1410580388.7

  • 发明设计人 豊田祐司;

    申请日2014-10-27

  • 分类号G02B26/10;

  • 代理机构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陈卫

  • 地址 日本大阪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8:40:0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0-1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G02B26/10 专利号:ZL2014105803887 申请日:20141027 授权公告日:20170329

    专利权的终止

  • 2017-03-29

    授权

    授权

  • 2015-05-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2B26/10 申请日:201410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5-0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扫描装置、具有该光扫描装置的图象形成装置、以及光扫描装置的振动反射镜部的共振频率的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先前已知有一种共振型的光扫描装置,其包括振动反射镜部、和支持振动反射镜部的扭力杆部。这种光扫描装置中,通过利用压电元件等使振动反射镜部共振,以增大振动反射镜部的摇动角。振动反射镜部的共振频率,是根据围绕振动反射镜部的摇动轴心的惯性力矩、或振动反射镜部的质量等所决定。若此振动反射镜部的共振频率大幅偏离目标频率,会有振动反射镜部的摇动角度低于目标值而无法获得所要求的光扫描特性的问题。因此,对用来调整此振动反射镜部的共振频率的技术,迄今已提出有各种解决方案。

作为一例提出有一种技术方案,该技术通过将由树脂材料构成的液滴涂布在振动反射镜部的一侧面并固化,从而对振动反射镜部的共振频率进行调整。

发明内容

然而,在所述先前的共振频率的调整方法中,当在振动反射镜部的一侧面涂布液滴时,由于液滴的形状以及涂布位置存在偏差,因而有不能精度良好地调整振动反射镜部的共振频率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问题点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高振动反射镜部的共振频率的调整精度。

本发明的光扫描装置包括振动反射镜部、扭力杆部和驱动部。振动反射镜部具有反射从光源射出的光的反射面。扭力杆部能摇动地支持该振动反射镜部。驱动部通过使所述振动反射镜部绕该扭力杆部扭转振动,以使由所述反射面反射的光扫描。

并且,在所述振动反射镜部的所述反射面的相反侧面形成有槽部,槽部内填充有固化性树脂。从与所述振动反射镜部的反射面相反的一侧观察,所述槽部以与所述振动反射镜部的摇动轴心交叉的方式延长。

本发明的图象形成装置具备所述光扫描装置。

本发明的共振频率的调整方法是对光扫描装置执行的方法。该光扫描装置构成为使从光源射出的光在振动反射镜部的反射面反射,且通过使所述振动反射镜部振动,而使由所述振动反射镜部的所述反射面反射的光扫描。在所述振动反射镜部的所述反射面的相反侧面形成有槽部,从该相反侧观察,该槽部是与该振动反射镜部的摇动轴心交叉。

并且,所述共振频率的调整方法包括粗调整工序、第一固化工序和第二固化工序。所述粗调整工序是在从与所述振动反射镜部的反射面相反的一侧观察时,通过在所述槽部的隔着所述振动反射镜部的摇动轴心而对称形成的位置上分别以液滴的形态涂布固化性树脂,并以规定的频率使所述振动反射镜部振动,从而利用离心力使形成所述液滴形状的固化性树脂沿所述槽部伸展,将所述振动反射镜部的共振频率调整在预先设定的粗调整范围内的工序。所述粗调整工序包括第一固化工序、微调整工序和第二固化工序。第一固化工序中使沿着所述槽部伸展的树脂固化。微调整工序是在从与所述振动反射镜部的反射面相反的一侧观察时,通过在该振动反射镜部的摇动轴心上的所述槽部的位置上涂布固化性树脂,将所述振动反射镜部的共振频率调整在比所述粗调整范围窄的预先设定的微调整范围内。第二固化工序中使在所述微调整工序中涂布于振动反射镜部的固化性树脂固化。

附图说明

图1是出示具有本实施方式的光扫描装置的图象形成装置的概略剖面图;

图2是出示从正面侧观察的本实施方式的光扫描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出示从背面侧观察的本实施方式的光扫描装置的振动体(MEMS)的俯视图;

图4是图2的IV-IV线的剖面图;

图5是图2的V―V线的剖面图;

图6是出示形成在振动反射镜部的反射面的相反侧面的槽部的俯视图;

图7是出示固化性树脂的液滴因离心力被伸展的状态的示意图,(a)是从反射面的相反侧面观察振动反射镜部的图,(b)是从其摇动轴心方向观察振动反射镜部的图;

图8是用来说明作用在液滴上的表面张力的说明图;

图9是用来说明作用在液滴上的粘性力的说明图;

图10是用来说明作用在液滴上的力矩的平衡的说明图;

图11是将液滴的涂布位置作为参数来表示液滴能够变形的曲率半径的曲线图;

图12是出示共振频率的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13是出示共振频率的测量方法的示意图;

图14是出示粗调整工序中的将固化性树脂朝振动反射镜部涂布的涂布方法的示意图;

图15是出示微调整工序中的将固化性树脂朝振动反射镜部涂布的涂布方法的示意图;

图16是出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等同图6的图;

图17是出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等同图6的图;

图18是出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的等同图6的图;和

图19是出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4的等同图6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进行说明。又,本发明不局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图1是出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图象形成装置的激光打印机1的概略构成的剖面图。

如图1所示,激光打印机1包括:箱形的打印机主体2、手送供纸部6、盒式供纸部7、图象形成部8、定影部9和排纸部10。并且,激光打印机1构成为,一边沿打印机主体2内的搬送路径L搬送纸张,一边基于从未图示的终端设备等传送的图象数据,于纸张上形成图象。

手送供纸部6包括:手送纸盘4,其能够开闭式地设在打印机主体2的一侧部;和手送用供纸辊5,其能够旋转地设在打印机主体2的内部。

盒式供纸部7设在打印机主体2的底部。盒式供纸部7包括:供纸盒11,其收容互相堆叠的多张纸张;搓纸辊12,其一张一张地取出供纸盒11内的纸张;和供纸辊13以及延迟辊14,其将取出的纸张一张一张地分离后向搬送路径L送出。

图象形成部8设在打印机主体2内的盒式供纸部7的上方。图象形成部8包括:硒鼓16即像担体,其能够旋转地设在打印机主体2内;带电器17,其配置在硒鼓16的周围;显影部18;转印辊19以及清洁部20;光扫描装置30,其配置在硒鼓16上方;和粉仓21。由此,图象形成部8能够在从手送供纸部6或盒式供纸部7所供给的纸张上形成图象。

再者,在搬送路径L上设置有一对配准辊15,配准辊15使送出的纸张暂时待机后再以规定的定时提供给图象形成部8。

定影部9配置在图象形成部8的一侧。定影部9具备定影辊22以及加压辊23,定影辊22以及加压辊23互相压接并旋转。由此,定影部9构成为能够将在图象形成部8转印于纸张上的调色剂图象定影在该纸张上。

排纸部10设在定影部9的上方。排纸部10包括:排纸盘3;一对排纸辊24,其等用以将纸张向排纸盘3搬送;和多个搬送导引凸条部25,其等将纸张向一对排纸辊24引导。排纸盘3呈凹状地形成在打印机主体2的上部。

若激光打印机1收到图象数据,便在图象形成部8中旋转驱动硒鼓16,并由带电器17使硒鼓16的表面带电。

然后基于图象数据,从激光扫描单元30向硒鼓16出射激光光线。通过将激光光线照射在硒鼓16的表面而形成静电潜像。形成在硒鼓16上的静电潜像,通过在显影部18显影后,作为调色剂图象形成一可视图象。

然后,纸张通过转印辊19被压抵在硒鼓16的表面。由此,将硒鼓16的调色剂图象转印在纸张上。转印有调色剂图象的纸张,在定影部9中通过定影辊22和加压辊23被加热以及加压。最终将调色剂图象定影在纸张上。

如图2图5所示,光扫描装置30包括:出射光的第一光源31;振动体40;和收容振动体40的箱体50。

整体观察时,箱体50形成为略长方体形状。俯视下,箱体50成为纵向(图2的上下方向)的长度比横向(图2的左右方向)长度长的长方形状。箱体50具有:有底箱体主体部51,其在高度方向的一侧(图2的纸面前方侧)开放;和盖部52,其盖闭箱体主体部51的该开放侧。箱体主体部51例如由树脂材料构成,盖部52是由具有透光性的部件、例如玻璃所构成。盖部52构成为能使从光源31射入后述的振动反射镜部41的光、以及被振动反射镜部41反射的光的双方穿透。

所述振动体40是所谓MEMS(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装置,通过对硅板进行蚀刻加工而形成。具体而言, 如图3所示,振动体40包括:振动反射镜部41;第一以及第二扭力杆部42、43;第一以及第二横粱部44、45;和略矩形板状的固定框部46。俯視下,振动反射镜部41形成为呈略椭圆形状的薄板状。振动反射镜部41配置在固定框部46的略中央。振动反射镜部41的长径方向与箱体横向一致,振动反射镜部41的短径方向(摇动轴心方向)与箱体纵向一致。振动反射镜部41的厚度方向的一侧面(朝图2的纸面靠外侧的面),被作为用来对从光源31射出的光进行反射的反射面41a。为了提高光的反照率,例如通过铝以及铬在该反射面41a上形成光反射膜。振动反射镜部41通过绕所述扭力杆部42、43扭转振动,从而使从第一光源31射入反射面41a的光的反射方向变化,使光在规定方向上往返扫描。

所述第一以及第二扭力杆部42、43形成为在箱体纵向较长的板状。俯視时,两扭力杆部42、43配置在振动反射镜部41的摇动轴心A上(短轴的延长线上)。第一扭力杆部42的一端部连结在振动反射镜部41的长径方向的中央部,另一端部连结在第一横粱部44的长边方向的中央部。第二扭力杆部43的一端部连结在振动反射镜部41的长径方向的中央部,另一端部连结在第二横粱部45的长边方向的中央部。由此,两扭力杆部42、43能够绕摇动轴心A摇动(振动)地支持振动反射镜部41。

第一横粱部以及第二横粱部44、45互相隔开间隔配置在箱体的纵向。振动反射镜部41配置在两横粱部44、45之间。第一横粱部44的两端部以及第二横粱部45的两端部连结在固定框部46上。固定框部46具有延伸于箱体纵向的一对纵边部46a、和延伸于箱体横向的一对横边部46b。所述第一以及第二横粱部44、45分别横跨配置在固定框部46的两纵边部46a之间。在第一横粱部44以及第二横粱部45上分别各安装有2个压电元件47(参照图2以及图4)作为驱动部。各压电元件47电连接在未图示的驱动电路上。并且,通过以规定的频率使从该驱动电路施加于各压电元件47的施加电压变动,以使压电元件47伸缩振动。压电元件47的振动频率被设定为与振动反射镜部41的共振频率一致。此共振频率例如根据振动反射镜部41的惯性力矩、振动反射镜部41的质量、以及扭力杆部42、43的弹簧常数等各种各样的主要因素而变化。若压电元件47以所述共振频率振动,振动反射镜部41发生共振而饶两扭力杆部42、43扭转振动。

所述固定框部46是由形成在箱体主体部51内的一对底座部53(参照图5)所支持。一对底座部53是由形成在箱体主体部51的底壁部54的箱体横向的两端部的台阶部所构成。这一对底座部53形成在箱体主体部51的整个纵向全长上。所述固定框部46横跨配置在一对底座部53之间。

如图6所示,在所述振动反射镜部41的上所述反射面41a的相反侧面41b形成有槽部70,槽部70沿与述振动反射镜部41的摇动轴心A正交的方向延长。本实施方式中,从与振动反射镜部41的反射面41a侧相反的一侧观察,槽部70成为矩形形状。槽部70的摇动轴心A方向的宽度,与距该摇动轴心A方向的距离无关而为一定。槽部70是在对振动反射镜部41的共振频率进行调整时,作为用来填充固化性树脂60的填充槽使用。

以下,对振动反射镜部41的共振频率的调整方法进行说明。共振频率的调整方法包括:粗调整工序,用来将共振频率收纳在粗调整范围内;和微调整工序,用来将共振频率收纳在微调整范围内。

在粗调整工序中,将固化性树脂(本实施方式中为光固化性树脂)60以液滴的形态涂布在振动反射镜部41的槽部70的从摇动轴心A分离的位置上。然后通过以规定的频率使振动反射镜部41振动,利用离心力使固化性树脂60的液滴沿着槽部70伸展。在微调整工序中,将固化性树脂60以液滴的形态涂布在振动反射镜部41的槽部70上的摇动轴心A上的的位置。粗调整工序以及微调整工序的详细内容,留待后述。

另外,有因在粗调整工序中被涂布在振动反射镜部41上的液滴的半径以及涂布位置,而不能对液滴作用足够的离心力,从而无法使液滴伸展的情况。因此,可对用来通过离心力使涂布在振动反射镜部41的固化性树脂60的液滴伸展的条件进行思考。

如图7所示,若在从振动反射镜部41的摇动轴心A分离的位置上以液滴的形态涂布固化性树脂60,则对液滴作用有离心力Fcent、粘性力Fvis以及表面张力γL/S。离心力Fcent是通过反射镜部41的旋转运动,以摇动轴心A为中心向径向外侧的力,其由下式(1)所提供。另外,y是以摇动轴心A作为原点与摇动轴心A正交的方向的坐标位置。

(算式1)

其中,为了方便,若假设涂布在振动反射镜部41的反射面41a的液滴的初期形状为半球形状,液滴的质量mbond是由下式(2)所提供。

(算式2)

若将

解开,则为

         

其中,ρ是固化性树脂60的密度(=g/cm),y是液滴的中心位置,ν是振动反射镜部41的频率。

所述表面张力是作用以使物体的表面能量成为最小能量的力。若液滴涂布在振动反射镜部41的反射面41a,如图8所示,作用于液滴表面的力达成平衡。此时, 液滴的表面张力关系,如下式(3)。

(算式3)

其中,γ是固体表面的表面张力,γ是液滴表面的表面张力,γL/S是固体与液滴的界面张力。例如,铝的表面张力是20mN/m,硅的表面张力是24mN/m,水是73mN/m,有机溶剂是20mN/m。因此接触角θ不足90°,可说液滴和涂布有该液滴的物体(固体)具有湿润性。在有湿润性的情况下,液滴与涂布有该液滴的物体的接触面的表面能量最少而自发性地扩散。

所述粘性力是从物体作用在液滴上而欲使液滴静止的力。在液滴与物体的接触面上,由于粘性力和离心力达成平衡,因而液滴不会有速度。因此,假若液滴受到离心力而欲从摇动轴心A分离,则液滴的上部想要移动,相反在液滴的下部(固体与液滴的界面)却与该离心力成比例作用欲静止的力。结果在如图9中以虚线包围的部分上,作用以液滴的下端部作为支点的力矩,由此产生使液滴的形状变形的力矩。其中,作用在液滴的下面的粘性力Fvis,一般由下式(4)所提供。

(算式4)

其中,η是固化性树脂60的粘度,h是液滴和固体的接触面的高度,v是液滴和固体的接触部上的速度。此时,液滴的上面发生变形而向离心力所作用的方向倾倒。

参照图10,液滴的A点所静止的条件是在液滴的B点附近使通过离心力产生的力矩与通过表面张力产生的力矩达成平衡。这种情况下满足下式(5)的关系。

(算式5)

其中,r'是液滴与固体接触中的A点上的曲率半径。

经整理算式5得到下式(6)。

(算式6)

根据此关系可知,若液滴的曲率半径(亦即,液滴的高度)为规定值以上,液滴因离心力发生变形而向外侧伸展。例如,若γ=20mN/m,θ=90deg,ν=2000Hz,ρ=1g/cm,y=0.1mm,则r'成为246μm。这表示在半径为0.1mm的液滴的情况下,由于液滴的高度发生变形的液滴的曲率半径为174μm以下,因而涂布在摇动轴心A的液滴的形状不变化。

图11是以液滴的涂布位置作为参数将液滴通过离心力所能够变形的曲率半径(液滴的高度)制成曲线而成的曲线图。曲线图的横轴表示从摇动轴心A至液滴的涂布位置的距离,曲线图的纵轴表示液滴能够变形的曲率半径。根据此曲线图可知,例如在液滴的半径为0.1mm的情况下,通过使液滴从摇动轴心A离开0.4mm以上,从而使液滴发生变形(向离心力的作用方向倾倒)。根据此情况,可称通过对液滴的涂布位置以及涂布量进行控制,即可利用离心力使液滴伸展并分布在槽部70内。以上对用来在粗调整工序中利用离心力使液滴伸展的条件进行了说明。

其次,参照图12的流程图,对振动反射镜部41的共振频率的调整方法详细进行说明。另外,以下的步骤S1S3相当于所述粗调整工序,步骤S5以及S6相当于所述微调整工序。

步骤S1中,以规定频率驱动振动反射镜部41(MEMS即振动体40)。

步骤S2中,首先测量振动反射镜部41的共振频率。在测量共振频率时, 如图13所示对振动反射镜部41的反射面41照射光,并检测反射光。然后基于此入射光与反射光所夹的角度,检测振动反射镜部41的摇动角度(摇动振幅),并基于检测出的摇动角度取得振动反射镜部41的共振频率。并对所取得的(测量的)共振频率是否落在粗调整范围(ω±dω1,其中ω是目标频率)的范围外进行判断,在这一判断为否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4,相反在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

步骤S3中,从与振动反射镜部41的反射面41a相反的一侧观察,在隔着槽部70上的摇动轴心A而对称形成的位置上分别以液滴的形态涂布固化性树脂60。在涂布固化性树脂60时,预先于杆状治具55的前端保持固化性树脂60,且在此状态下使治具55的前端靠近振动反射镜部41的反射面41a,使固化性树脂60移动于反射面41a上(参照图14)。固化性树脂60的液滴的涂布位置以及半径,可根据图11来确定。另外,若液滴的半径过小,当将治具55朝振动反射镜部41靠近时,治具55和振动反射镜部41会发生干涉,所以还需要将振动反射镜部41的振幅考虑在内来确定液滴的半径。由此,重复地进行步骤S2和步骤S3重复地进行步骤S2和步骤S3直到在步骤S2所测量的振动反射镜部41的共振频率落到所规定的粗调整范围内止。其中,本实施方式中,在使振动反射镜部41振动的状态下,将固化性树脂60(粘合剂)涂布在振动反射镜部41上,并监视振动反射镜部41的摇动角度,因而比例如在使振动反射镜部41静止的状态下对振动反射镜部51涂布固化性树脂60,然后使振动反射镜部41振动,对振动反射镜部41的共振频率进行测量的构成,可于短时间内调整振动反射镜部41的共振频率。

在步骤S2的判定为否的情况下进入的步骤S4中,停止振动反射镜部41的驱动,结束粗调整工序(步骤S1S3)。然后,利用光使涂布在振动反射镜部41的反射面41a上的固化性树脂60固化。

步骤S5中,通过与步骤S2类似的测量方法,对振动反射镜部41的共振频率进行测量。然后,判断测量的共振频率是否在比所述粗调整范围窄的微调整范围(ω±dω2,其中dω2<dω1,ω是目标频率)的范围外,在这一判定为否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7,相反在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6。

步骤S6中,从与振动反射镜部41的反射面41a侧相反的一侧观察,在该振动反射镜部41的轴心上的槽部70的位置,以液滴的形态涂布固化性树脂60(参照图15)。

在步骤S5的判定为否的情况下进入的步骤S7中,停止振动反射镜部41的驱动,结束微调整工序(步骤S5以及S6)。利用光使在步骤S6所涂布的固化性树脂60固化,然后再返回。

如以上说明,所述实施方式中,在振动反射镜部41的反射面41a的相反侧面41b形成有槽部70,且从与振动反射镜部41的反射面41a侧相反的一侧观察,该槽部70形成为与该振动反射镜部41的摇动轴心A正交(交叉)。因此,在调整振动反射镜部41的共振频率时,通过以液滴的形态与振动反射镜部41的摇动轴心A分离地将固化性树脂60配置在所述槽部70上,能够利用振动反射镜部41的摇动时的离心力使液滴沿着槽部70伸展。由此,即使液滴的形状以及涂布位置存在偏差,通过使液滴沿槽部70伸展,从而能够吸收该偏差,进而提高共振频率的调整精度。

另外,所述实施方式中,调整振动反射镜部41的共振频率的工序,包括粗调整工序以及微调整工序。粗调整工序中,从与振动反射镜部41的反射面41a侧相反的一侧观察,通过在隔着所述槽部70的振动反射镜部41的摇动轴心A而对称形成的位置上分别以液滴的形态涂布固化性树脂60(参照图14),并以规定的频率使所述振动反射镜部41振动,利用离心力使形成所述液滴形状的固化性树脂60沿槽部70伸展,将振动反射镜部41的共振频率调整在预先设定的粗调整范围内。因此,即使在粗调整工序中涂布于振动反射镜部41的固化性树脂的形状以及位置存在有偏差,通过使固化性树脂伸展以吸收此偏差,仍能以高精度调整共振频率。另一方面,微调整工序中,通过在振动反射镜部41的摇动轴心A上的槽部70的位置上涂布固化性树脂60,以使振动反射镜部41的惯性力矩不太多增加而使质量略微增加。因此,能够对振动反射镜部41的共振频率进行微调而使该共振频率极力靠近目标频率ω(或者达成一致)。由此,通过将振动反射镜部41的共振频率的调整工序分为粗调整工序以及微调整工序,能够防止共振频率一口气超过目标频率ω的情况。

另外,所述实施方式中,固化性树脂是由光固化性树脂构成,因而能够在短时间内使固化性树脂固化。进而,能够缩短共振频率的调整所需要的时间。

《变形例1》

图16出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本变形例中,槽部70的形状与所述实施方式不同。再者,以下的变形例中,对与图6相同的构成部分,给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亦即,本变形例1中,振动反射镜部41的摇动轴心A方向上的所述槽部70的宽度,随离该摇动轴心A的距离越大而越宽。根据此种构成,能够提高根据固化性树脂60而得的反射镜部41的调整灵敏度。因而能特别容易进行粗调整工序中的共振频率的调整。

而且,槽部70相对于摇动轴心A线对称地形成。因此,通过形成槽部70,能够防止振动反射镜部41的振幅发生偏差。

《变形例2》

图17出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本变形例中,槽部70的形状与所述实施方式不同。

亦即,本变形例2中,振动反射镜部41的摇动轴心A方向上的所述槽部70的宽度,随离该摇动轴心A的距离越大而越窄。根据此种构成,能够降低根据固化性树脂60而得的振动反射镜部41的调整灵敏度。因此,特别是在粗调整工序中,通过使振动反射镜部41的调整灵敏度过高,能够防止共振频率一口气超过目标频率ω的情况。

而且,槽部70相对于摇动轴心A线对称地形成。因此,通过形成槽部70,能够防止振动反射镜部41的振幅发生偏差。

《变形例3》

图18出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在本变形例,槽部70的形状与所述实施方式不同。

亦即,本变形例3中,槽部70具有沿与该摇动轴心A正交的方向延长的横槽部70a、和沿振动反射镜部41的摇动轴心A方向延长的纵槽部70b。由此,整体上观察,槽部70成为十字状。

根据此种构成,在微调整工序中,能够在槽部70的位于摇动轴心A上的部分充分涂布固化性树脂60。因此,能够充分确保微调整工序中的共振频率的调整量。

《变形例4》

图19出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4。本变形例中,形成槽部70的部位与所述实施方式不同。

亦即,本变形例中,在振动反射镜部41的反射面41a的相反侧面41b形成有凸条部71,所述槽部70形成在凸条部71上。详细而言,凸条部71构成为向与摇动轴心A正交的方向延长的长方体形状,所述槽部71形成在凸条部71上的与所述反射面41a平行的面上。槽部70以及凸条部71相对于振动反射镜部41的摇动轴心A线对称地形成。

根据此种构成,不用降低振动反射镜部41的强度,能够在振动反射镜部41形成槽部70。

《其他实施方式》

本发明还可针对所述实施方式形成如下的构成。

所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由光固化性树脂构成固化性树脂,但不局限于此,例如也能够由热固化性树脂构成。

所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在振动反射镜部41仅仅形成一个槽部70,但不局限于此,也能够形成多个槽部70。

所述实施方式中,在微调整工序中也以液滴的形态涂布固化性树脂,但不局限于此,在微调整工序中没有必要一定要以液滴的形态涂布固化性树脂。

所述实施方式中,槽部70向与振动反射镜部41的摇动轴心A正交的方向延长,但不必一定为正交。亦即,槽部80只要向相对于振动反射镜部41的摇动轴心A交叉的方向延长即可。

本发明包括将所述实施方式以及所述各变形例任意组合而成的构成。

如以上说明,本发明对光扫描装置、具有该光扫描装置的图象形成装置、以及光扫描装置的振动反射镜部的共振频率的调整方法有益,特别有助于应用在激光打印机,复印机,扫描器装置以及复合机等的情况。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