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定位竹类植物组织内源激素IAA的改良方法

用于定位竹类植物组织内源激素IAA的改良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定位竹类植物组织内源激素IAA的改良方法,其是在目前已有的免疫金银染色方法的基础上做的改良,用TBS替代PBS作为实验中缓冲液以及溶剂,TBS不会与钙离子等产生沉淀,且对生物反应的干扰极低,因此背景一些非特异性显色干扰降低,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在显色液中加入明胶,将显色时间基本控制在了15-20min,显色期间有足够的时间检查显色程度,得到了很好的重复率;将二抗在室温下孵育,缩短了反应时间;本发明的方法不仅步骤得到了精简,而且反应条件温和、显色易控,可以得到更精美、准确的图像,在竹类植物内源激素的免疫定位中具有极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76488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西南林业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410704555.4

  • 申请日2014-11-27

  • 分类号G01N33/74(20060101);G01N1/30(20060101);

  • 代理机构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郭官厚

  • 地址 650233 云南省昆明市白龙寺300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9:43:1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11-23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G01N33/74 授权公告日:20170118 终止日期:20171127 申请日:20141127

    专利权的终止

  • 2017-01-18

    授权

    授权

  • 2015-08-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N33/74 申请日:201411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7-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专门定位竹类植物组织内源激素IAA的方法,具 体涉及一种利用改良免疫金银染色技术来定位植物组织内源激素IAA 的方法,属于免疫细胞化学领域。

背景技术

免疫金银染色法定位植物组织内源激素IAA,是在石蜡切片的基础 上,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将带有胶体金颗粒的二抗与已经孵 育好一抗的植物组织切片特异性反应,使胶体金颗粒标记在组织中有 植物内源激素的地方,最后用含有硝酸银的显色液进行显色。显色原 理是硝酸银在还原剂对苯二酚的作用下被还原成银原子,金颗粒能吸 附银原子,使银原子在其周围聚集成团,从而放大金颗粒的示踪效果, 在光学显微镜下就能观察到植物内源激素的位置。

《紫丁香叶柄离区IAA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王幼群,植物学报 2001,43(2):213-216)公开了一种定位植物组织内源激素IAA 的方法,其是在冰冻切片的基础上,用免疫胶体金银法,对紫丁香 叶片脱落过程中IAA在叶柄离区的分布进行定位。具体采用的技术措 施如下:

(1)材料用含4%多聚甲醛和1%戊二醛(用0.2M,PH=7.2的磷酸 缓冲液PBS配制)的固定液在4℃下固定8h;

(2)材料经磷酸缓冲液充分洗涤,然后在2700-Fregocut冰冻切 片机上切取20μm厚的冰冻切片;

(3)将冰冻切片移到2ml的称量瓶中,对切片先用1ml、0.1%的 胰蛋白酶溶液于37℃处理5min,然后用0.1%的PBST(0.05mol/L磷 酸缓冲液(pH 7.4)+0.15mol/L NaCl+0.1%Triton X-100)冲洗 三次,每次5min,接下来用PBSTG(1:50正常羊血清/PBST)于37℃ 封闭15-20min,封闭结束后不清洗;

(4)向切片中加入1:500一抗/PBSTG,4℃孵育过夜;

(5)用PBSTG冲洗切片后加入1:50金标二抗/PBSTG,4℃孵育过 夜;

(6)用0.1%的PBST和重蒸水冲洗切片,然后将切片移入干净的 小烧杯中,在银显影液(100ml显影液含有对苯二酚1.7g,10%的硝 酸银溶液1ml,PH3.5,0.1M的柠檬酸缓冲液99ml)中黑暗条件下显 影5min;

(7)用自来水冲洗后将切片置于载玻片上,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照相。

目前有关竹类植物竹笋内源激素金银法免疫定位尚没有相关报 道。该论文运用了冰冻切片,虽然缩短了制片时间,较好的保持了 抗原的活性,但对实验仪器的配置与操作要求相对较高。同时,冰冻 切片易造成细胞的内膜系统破坏,结构不清晰。且不是每个实验室均 有冰冻切片机,另外竹笋尤其节间停止生长的竹笋非常硬,冰冻切片 机根本切不动。

另外,由于该论文没有EDAC前固定,在一抗孵育之前的实验过程 中,组织细胞中的内源激素容易流失,对实验结果造成不利影响。并 且,该实验的一抗孵育和二抗孵育均在4℃,冰箱中过夜,使整个实 验周期延长至3天,耗时较长。

此外,该实验显色液没有说明溶剂成分,如果用纯水,则显色反 应会非常迅速,使显色时间不容易把握。

最重要的是,试验采用PBS作为缓冲液以及溶剂,然而PBS易与常 见的钙离子、镁离子等金属离子缔合形成沉淀,从而干扰显色效果。

《杨树试管苗嫩茎生根过程中内源IAA的免疫金银定位》(董宁光, 尹伟伦,等,植物学报2011,46(3):324-330)公开了另一种定位 植物组织内源激素IAA的方法,其在石蜡切片的基础上运用免疫胶体 金银法对杨树生根过程中,内源生长素IAA的分布进行了定位。具体 采用的技术措施如下:

(1)材料用2%EDAC在室温下抽气固定24小时;

(2)经0.2mol/l二甲砷酸钠缓冲液(PH7.2)冲洗后,转入4%多 聚甲醛+1%戊二醛中,室温下抽气固定24小时,4℃保存7-8小时;

(3)用0.2mol/l二甲砷酸钠缓冲液(PH7.2)将固定好的材料冲洗 18-24小时;

(4)系列酒精脱水、石蜡包埋、切片;

(5)0.1%的胰蛋白酶溶液于37℃处理5分钟;

(6)用3mol/L尿素消化20分钟含2.5%BSA的 TBST(0.05mol/lTris-HCI+0.15mol/lNaCI+0.3%Triton X-100,PH7.6) 洗涤3次,每次5分钟;

(7)用TBSTG(TBST+10%正常羊血清+2.5%BSA)37℃封闭1小时;

(8)加入经TBSTG稀释400倍的一抗,37℃静置温育24小时;

(9)TBST(含2.5%BSA)洗涤3次,每次5分钟;

(10)加入经TBST(含2.5%BSA)洗涤3次,每次5分钟TBSTG稀释 50倍的金标二抗,37℃静置温育30分钟;

(11)蒸馏水冲洗3次,每次10分钟;

(12)硝酸银显影剂(0.1mol/L柠檬酸缓冲液+2%明胶+1g/LAgN03, 17g/L对苯二酚,PH3.5)在25℃下避光显色10-15分钟;

(13)自来水冲洗以终止反应,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

该论文虽然也在石蜡切片的基础上进行免疫定位,但实验过程非 常复杂,操作繁琐。该实验虽然在抗原恢复、一抗二抗孵育以及尿素 消解过程中均采用了37℃反应环境以缩短反应时间,但由于操作步 骤多,涉及药品多,容易造成切片背景污染,且对实验人员的操作技 能要求较高。

并且,在材料固定过程中,该实验采用了二甲胂酸钠缓冲液作为 洗剂,而二甲胂酸钠为易制毒药品,对操作人员危害较大,且价格昂 贵。

另外,该论文显影液中含有2%的明胶,而在竹类植物竹笋内源激 素金银法免疫定位显影过程中,含2%明胶的显影液无法正常显色, 且背景非特异性显色严重。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条件温 和、反应时间短、准确度高、重复率好的改良方法,该改良方法用于 定位竹类植物组织内源激素IAA。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定位竹类植物组织内源激素IAA的改良方法,其特征在 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样品固定:首先将竹笋或节间停止生长的竹杆放入前固定液 中,4℃抽气4h,前述前固定液为2%EDAC,然后移除前固定液,将后 固定液浸没样品,4℃抽气过夜,前述后固定液为含有4%多聚甲醛和 0.5%戊二醛、浓度为0.025mol/L、PH=7.2的PBS;

(2)包埋、切片:将固定好的样品用TBS冲洗3次,每次10min, 前述TBS为含有0.15mol/L NaCl、浓度为0.05mol/L、PH=7.2的 Tris-HCl缓冲液,之后系列脱水剂脱水、浸蜡、包埋样品,然后将包 埋好的样品切片,并将切片粘在载玻片上于40℃展片台上展片,常 温晾干;

(3)脱蜡复水:采用常规的方法对晾干的切片进行脱蜡复水,然 后用TBST①浸洗3次,每次5min,前述TBST①为含有0.3%Triton X-100的TBS;

(4)封闭:将玻片上材料周围的TBST①吸干,每片玻片加200μl 封闭液,室温封闭45min,前述封闭液为含有5%BSA和1.5%甘氨酸 的TBST①;

(5)一抗孵育:倾去玻片上的封闭液,吸干材料周围的封闭液, 加入一抗孵育液,每片100μl,4℃孵育过夜,前述一抗孵育液为兔 抗IAA抗体:封闭液=1:70;

(6)一抗清洗:倾去玻片上的一抗孵育液,先用TBST①冲洗玻 片5次,每次5min,再用TBST②浸洗玻片5次,每次5mim,前述TBST ②为含有0.1%Tween-20的TBS;

(7)二次封闭:吸干材料周围的液体,加封闭液,每片200μl, 在保湿培养皿内室温孵育15min,前述封闭液为含有5%BSA和1.5% 甘氨酸的TBST①;

(8)二抗孵育:倾去封闭液,吸干材料周围液体,加入二抗孵育 液,每片100μl,放于保湿培养皿内室温孵育6h,前述二抗孵育液为 金标羊抗兔抗体:封闭液=1:40;

(9)二抗清洗:先用TBST②冲洗载玻片5次,每次5min,再用 TBST②浸洗5次,每次5min,最后超纯水浸洗10min;

(10)显色:将玻片垂直浸入显色液中,避光显色15min,前述 显色液由1.7g对苯二酚、0.05g硝酸银、2.55g柠檬酸、2.35g柠檬 酸钠与60ml明胶溶液混合、并用超纯水定容至100ml得到,在前述 明胶溶液中明胶的含量为0.5%,显好色的玻片迅速浸入超纯水中停 止显色;

(11)脱水、封片:将玻片按照与脱蜡复水相反的顺序和时间依 次脱水,然后用树脂封片,铅块压片至树脂凝固;

(12)光学显微镜观察、拍照。

前述的用于定位竹类植物组织内源激素IAA的改良方法,其特征 在于,在步骤(1)中,将竹笋或节间停止生长的竹杆切成大小为0.5cm ×0.5cm×0.3cm的组织块作为样品使用。

前述的用于定位竹类植物组织内源激素IAA的改良方法,其特征 在于,在步骤(2)中,前述切片的厚度为7μm。

前述的用于定位竹类植物组织内源激素IAA的改良方法,其特征 在于,在步骤(4)中,封闭时前述玻片放置在垫有湿润滤纸的培养 皿中。

本发明的有利之处在于:

1、本发明的方法改良了目前已有的免疫金银染色方法,精简了实 验步骤,优化了显色液的配方,不仅明显降低了切片的背景干扰(即 一些非特异性显色干扰降低),而且得到了很好的重复率;

2、一抗孵育后采用TBST①与TBST②配合洗片,既增加了细胞膜 通透性使抗体容易进入细胞,又可以加强抗体的特异性,使反应更精 确;

3、竹笋及节间停止生长的竹杆较硬,不适合冰冻切片,且冰冻切 片常常造成植物细胞结构及内膜系统的破坏,而石蜡切片植物组织细 胞的结构精细清楚,另外并不是每个实验室均配置了冰冻切片机;

4、二抗在室温下孵育,缩短了反应时间(实验时间缩短为两天), 实验证明:二抗在室温孵育6h与二抗在4℃下孵育过夜一样可以得 到很好的效果;

5、用TBS替代PBS作为实验中缓冲液以及溶剂,TBS不会与钙离 子等产生沉淀,且对生物反应的干扰极低,虽然TBS较PBS于温度的 影响较大,但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不存在剧烈的温度变化,其PH值的 变化对实验的影响较小;

6、在显色液中加入了适量的明胶,将显色时间基本控制在了 15-20min,显色期间有足够的时间检查显色程度,显色时间又不至于 过长。

附图说明

图1是经过本发明的方法处理后,10倍物镜下竹笋维管束内源生 长素定位效果图;

图2是经过本发明的方法处理后,20倍物镜下竹笋维管束内源生 长素定位效果图;

图3是经过本发明的方法处理后,40倍物镜下竹笋维管束内源生 长素定位效果图;

图4是经过本发明的方法处理后,100倍物镜下竹笋维管束内源 生长素定位效果图;

图5是未加一抗的空白对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一、实验样品

云南箭竹竹笋,具体取刚出土一周左右(竹笋第一节还未停止伸 长)笋的第1、3、5节及顶端,第一节停止伸长笋的第1节,以及出 土一个月笋的第1节作为本实验各不同发育阶段试验样品。

二、实验药品及配方

1、前固定液(2%EDAC,溶剂为超纯水)

2、后固定液(含有4%多聚甲醛和0.5%戊二醛、浓度为0.025mol/L、 PH=7.2的PBS;后固定液中不含二甲胂酸钠,避免了二甲胂酸钠对 操作人员的危害,同时降低了成本)

3、TBS(含有0.15mol/L NaCl、浓度为0.05mol/L、PH=7.2的Tris-HCl 缓冲液)

4、TBST①(含有0.3%Triton X-100的TBS)

5、TBST②(含有0.1%Tween-20的TBS)

6、封闭液(含有5%BSA和1.5%甘氨酸的TBST①)

7、一抗孵育液(兔抗IAA抗体:封闭液=1:70)

8、二抗孵育液(金标羊抗兔抗体:封闭液=1:40)

9、显色液(由1.7g对苯二酚、0.05g硝酸银、2.55g柠檬酸、2.35g 柠檬酸钠与60ml明胶溶液(明胶的含量为0.5%)混合、并用超纯水 定容至100ml得到)

三、方法步骤

1、样品采集、固定

取新鲜云南箭竹竹笋以及竹笋停止生长的第一节(硬度较大), 将选定部位快速切割为0.5cm×0.5cm×0.3cm大小的组织块,放入前 固定液中,4℃抽气4h。

移除前固定液,将后固定液浸没样品,4℃抽气过夜。

2、包埋、切片

将固定好的样品用TBS冲洗3次,每次10min。之后系列脱水剂 脱水、浸蜡、包埋样品。

用LEICA RM2165切片机,将包埋好的材料切成7μm厚的片,用 粘片剂将切片粘在干净的载玻片上,40℃展片台上展片5min,常温 晾干。

3、脱蜡复水

采用常规的方法对晾干的切片进行脱蜡复水,然后用TBST①浸洗 3次,每次5min。

由于TBST①中含有TritonX-100,T ritonX-100能增大细胞膜通透 性,让抗体大分子更容易进入细胞,所以用TBST①浸洗样品能够使 一抗孵育更有效。

4、封闭

将玻片上材料周围的TBST①用滤纸吸干,每片玻片加200μl封闭 液,将玻片放入垫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湿润滤纸用于保湿,防止 切片在孵育期间一抗蒸发干掉,调平培养皿,防止玻片上的封闭液向 一则聚集。室温(25℃左右)封闭45min。

5、一抗孵育

倾去玻片上的封闭液,滤纸吸干材料周围的封闭液,加入一抗孵 育液,每片100μl。

玻片移入垫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加盖。将培养皿移入4℃冰箱, 孵育过夜(12h)。

6、一抗清洗

倾去玻片上的一抗稀释液,先用TBST①冲洗玻片5次,每次5min。 冲洗时,用移液枪将TBST①轻轻加到载玻片一端(不能直接对着材料 冲洗,否则会冲掉材料),再将载玻片向另一端倾斜使TBST①缓慢流 过材料,带走材料上多余的一抗,这样能有效清洗且不会损失材料。 然后用TBST②浸洗玻片5次,每次5mim。

由于TBST②中含有Tween-20,Tween-20能增强一抗与二抗结合 的特异性,所以用TBST②浸洗样品能够使免疫反应更精确。

TBST①与TBST②两种洗液配合洗片,既可以使洗片充分,避免 假阳性的产生,又能在增加细胞膜通透性基础上,增强抗原-抗体的 特异性吸附,使免疫反应更精确。

7、二次封闭

用滤纸吸干材料周围的液体,加封闭液,每片200μl,在保湿培养 皿内室温孵育15min。

8、二抗孵育

倾去封闭液,滤纸吸干材料周围液体,加入二抗孵育液,每片 100μl。放于保湿培养皿内室温孵育6h。

9、二抗清洗

先用移液枪吸取TBST②冲洗载玻片5次,每次5min,冲洗方法与 一抗冲洗方法相同;再用移液枪吸取TBST②浸洗5次,每次5min, 最后超纯水浸洗10min,用于减轻背景干扰。若清洗不够,容易导致 较多假阳性。

10、显色

将玻片垂直浸入显色液中,避免银原子因重力聚集,干扰显色。 避光显色15min。期间可监测显色程度,控制显色时间。显好色的玻 片迅速浸入超纯水中停止显色。

显色液中明胶的浓度不宜太高,明胶浓度太高不仅会导致背景很 脏,甚至会显不了色。

11、脱水、封片

将玻片按照与脱蜡复水相反的顺序和时间依次脱水,用树脂封片, 铅块压片至树脂凝固。

12、光学显微镜观察、拍照。

为监测二抗体的特异性,设置不加一抗的空白对照组。用封闭液 代替一抗孵育液。

图1至图4是经过本发明的方法处理后,不同倍数的物镜下竹笋 维管束内源生长素定位效果图,图片不仅背景干净,而且标记清晰。

图5是未加一抗的空白对照图。非特异显色极弱。

由此可见,本发明的方法建立了一套适合竹类植物内源激素免疫 定位的技术操作体系。

四、对比试验

我们有针对性的做了一系列的对比试验,用以证明本发明的方法 具有显著的进步,例如:

对比试验1:缓冲液以及溶剂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实验组用TBS作为缓冲液和溶剂,对照组用PBS作为缓冲液和溶 剂,其他条件与上述具体实施例给出的条件完全相同。

对比结果:实验组的背景干扰更少。

分析:用TBS作缓冲液和溶剂,TBS不会与钙离子等产生沉淀, 且TBS对生物反应的干扰极低,因此实验组的背景干扰更少,即一些 非特异性显色干扰降低,背景干扰减少有利于提高定位结果的准确 性。

对比试验2:显色液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实验组的显色液中含有明胶(所用的明胶溶液中明胶的含量为 0.5%),对照组①的显色液中不含有明胶,对照组②的显色液中含有 明胶(所用的明胶溶液中明胶的含量为1.0%),对照组③的显色液 中含有明胶(所用的明胶溶液中明胶的含量为2.0%),其他条件与 上述具体实施例给出的条件完全相同。

对比结果:实验组的显色时间基本控制在了15-20min,切片显色 清晰,背景干净。对照组①反应剧烈,很难控制显色程度,对照组② 放置过夜也无法显色,对照组③2h后才有显著颜色反应,且切片背 景脏,干扰大。。

分析:向显色液中添加明胶溶液(在明胶溶液中明胶的含量为 0.5%),可以适当延长显色时间,这样一来显色期间有足够的时间检 查显色程度,提高了显色的可控性,因此定位IAA可以获得很好的 重复率。但明胶浓度过高,可能阻碍了银颗粒的聚集,导致无法显色 或者显色缓慢,并且增加了非特异性物质的干扰机会。

对比试验3:二抗孵育温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实验组将二抗在室温孵育6h,对照组①将二抗在4℃下孵育过夜, 对照组②在37℃下孵育0.5h。其他条件与上述具体实施例给出的条 件完全相同。

对比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①效果相当。对照组②显色较弱,且 切片模糊不清。

分析:适当提高二抗孵育温度不会对结果产生不利影响,反而可 以缩短反应时间;TBS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但二抗在室温下孵育,整 个实验过程中不存在剧烈的温度变化,所以TBS受温度的影响较小, 进一步保证了测定结果的准确性。37℃可能导致TBS的PH值发生较 大变化进而影响免疫反应进行,也可能使激素分解影响了免疫反应的 进行。

由此可见,本发明的方法通过精简实验步骤、优化反应条件和显 色液的配方,不仅使得背景干扰明显降低,更好的呈现了实验效果、 提高了定位的准确度,而且使显色过程更容易把握,从而获得了较 好的重复率,具有极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 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