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大棚内蚕豆-青玉米-茗荷-丝瓜-芹菜多元化种植模式

一种大棚内蚕豆-青玉米-茗荷-丝瓜-芹菜多元化种植模式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棚内蚕豆‑青玉米‑茗荷‑丝瓜‑芹菜多元化种植模式,在大棚内套种蚕豆,青玉米,茗荷,丝瓜及芹菜五种作物形成多元化种植模式,具体的种植方案为:在8m宽的大棚内南北向种植六行蚕豆,株距为30cm,行距为1m,在蚕豆空幅间种植四行茗荷,株距为30~35cm,在蚕豆两侧离大棚边缘60cm处各定植一行青玉米,株距为40cm,在青玉米与大棚内侧之间种植一行丝瓜,株距为80~100cm,蚕豆采收后在其位置上种植芹菜,保持株距为4~5cm。本发明充分利用大棚设施的空间,通过对茬口合理安排实现一个大棚内种植五种植物,实现一年五种五收,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蔬菜利益最大化。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5-15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G9/14 授权公告日:20181106 终止日期:20190526 申请日:20160526

    专利权的终止

  • 2018-11-06

    授权

    授权

  • 2016-11-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9/14 申请日:201605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10-1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棚内蚕豆-青玉米-茗荷-丝瓜-芹菜多元化种植模式。

背景技术

在长江中下游的一些地区,蔬菜的生产既要保证当地的供应,又要满足周边大中城市的蔬菜供应,经过多年发展,温室大棚蔬菜种植已经迅速发展,成为蔬菜种植的常见方式,常规大棚种植都是一个大棚统一种植一种蔬菜,因为不同蔬菜对光照,土地养分,土地湿润度都不同,所以难以种植在一起,这就造成了大棚土地利用率低。

因此需要一种多元化种植新模式,将多种植物套种在一个大棚内,且相互之间实现优势互补,经研究提出了大棚内蚕豆-青玉米-茗荷-丝瓜-芹菜多元化种植模式。

蚕豆,属于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为粮食、蔬菜和饲料、绿肥兼用作物。豆中富含膳食纤维、钙、磷、钾、维生素B、胡萝卜素等多种有益健康的营养素,碳水化合物含量47%~60%,营养价值丰富,可食用,也可制酱、酱油、粉丝、粉皮和作蔬菜,还可作饲料、绿肥和蜜源植物种植,嫩蚕豆可以益气健脾,利湿消肿,它还含有大脑和神经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磷脂和丰富的胆碱,有增强记忆、健脑的作用。此外,蚕豆是低热量食物,对高血脂、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都是很优质的绿色食品。

青玉米,是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作为四青作物之一,其以软糯香甜的特点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茗荷属姜科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遇霜茎叶凋萎,耐荫湿,有较强的抗病虫性。食用器官为花蕾,味芳香微甘,可凉拌或炒食,也可酱藏、盐渍,富含蛋白质、脂肪、纤维及多种维生素等。

丝瓜为葫芦科攀援草本植物,丝瓜根系强大。茎蔓性,五棱、绿色、主蔓和侧蔓生长都繁茂,茎节具分枝卷须,易生不定根。其果为夏季蔬菜,所含各类营养在瓜类食物中较高,其含有皂甙类物质、丝瓜苦味质、黏液质、木胶、瓜氨酸、木聚糖和干扰素等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殊作用。成熟时里面的网状纤维称丝瓜络,可代替海绵用作洗刷灶具及家具。不可生吃,还可供药用,有清凉、利尿、活血、通经、解毒之效,还有抗过敏、美容之效。

芹菜为伞形科芹属中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其性凉,味甘辛,无毒;入肝,胆,心包经,主治清热除烦,平肝,主治高血压,头痛,头晕,暴热烦渴,黄疸,水肿,小便热涩不利,妇女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瘰疬,痄腮等病症。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棚内蚕豆-青玉米-茗荷-丝瓜-芹菜多元化种植模式,充分利用大棚设施的空间,通过对茬口合理安排实现一个大棚内种植五种植物,实现一年五种五收,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蔬菜效益最大化。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大棚内蚕豆-青玉米-茗荷-丝瓜-芹菜多元化种植模式,在大棚内套种蚕豆,青玉米,茗荷,丝瓜及芹菜五种作物形成多元化种植模式,具体的种植方案为:

套种模式

在8m宽的大棚内南北向种植六行蚕豆,株距为30cm,行距为1m,在蚕豆空幅间种植四行茗荷,株距为30~35cm,在蚕豆两侧离大棚边缘60cm处各定植一行青玉米,株距为40cm,在青玉米与大棚内侧之间种植一行丝瓜,株距为80~100cm,蚕豆采收后在其位置上种植芹菜,保持株距为4~5cm;

选种

蚕豆选用高产、优质、籽粒大的蚕豆品种,丝瓜选择耐热、早熟、高产品种江蔬一号,芹菜选择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好、品质优、商品性好的品种;

种植时间

将人工春化后的蚕豆芽苗于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移栽至大棚内,移栽密度为3.75~4.5万株/h㎡,10月底进行第一次架膜,12月中下旬进行第二次架膜,翌年2月底至3月上旬开始采收蚕豆鲜荚,4月下旬采收结束,青玉米于4月初播种,每穴播种1~2粒,6月下旬至7月上旬采收,茗荷于1月中下旬进行移栽,6~7月开始采收,10~11月采收结束,丝瓜3月上旬采用大棚育苗,4月上旬移栽至大棚内侧,定植4200~4500株/h㎡,6月下旬揭膜后引蔓至大棚钢架,7月初开始采收,8月中旬采收结束,芹菜于4月下旬播种,6~8月采收。

本发明中将蚕豆,青玉米,茗荷,丝瓜及芹菜五种作物套种在一起,蚕豆喜阳光需要日照时间长,喜温暖湿润气候和pH6.2~8的粘壤土,需水量较大,但土壤过湿易生立枯病和锈病,且蚕豆的种植时间是下半年9月,采收时间是翌年上半年四月,茗荷喜肥沃、疏松、湿润、凉爽环境,较耐阴,不耐高温与强光,其种植时间为1月,采摘时间为6~11月,青玉米为短日照、喜温,需水量大且土壤适应性强的植物,其在4月初播种,6月下旬至7月上旬进行采收,丝瓜为短日照,喜温,耐热,喜湿,怕干旱作物,且其种植时间为4月份移栽定植,7月份采收,芹菜性喜冷凉、湿润的气候,属半耐寒性蔬菜;不耐高温,其种植时间为4月,采摘时间为6~8月。

本发明充分利用了不同作物的生物学特性,营造适合作物生长的微环境,将耐阴而不耐高温强光的茗荷种植在蚕豆空幅间,在蚕豆开花结缔的时候种植茗荷,既可以确保蚕豆的光照,且蚕豆还可以为茗荷遮阴,提供适合茗荷生长的阴凉环境;本发明采用豆科作物/非豆科作物间作套种体系,利用豆科作物的固氮作用提高土壤肥力,同时蚕豆茎秆、叶片可以入田,增加土壤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养分,达到科学用地养地;本发明通过利用蚕豆根系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来改善土壤特性从而营造出更有利于作物生长的土壤环境;本发明通过不同蔬菜作物高矮合理搭配,减少了不同作物间对温、光、水、肥的竞争,茗荷、芹菜株高较矮,蚕豆、玉米和丝瓜均可为其遮阴,同时玉米和丝瓜等高杆喜温作物也获得了充分的温热资源;本发明利用大棚设施结构为丝瓜的棚架,在不影响大棚使用面积的情况下节约成本;本发明以市场为导向,种植的茗荷为地方特色蔬菜,在大力发展地方特色蔬菜的同时实现效益最大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揭示的一种大棚内蚕豆-青玉米-茗荷-丝瓜-芹菜多元化种植模式,将蚕豆,青玉米,茗荷,丝瓜及芹菜五种作物进行套种,利用不同作物的种植环境需求,种植时间及周期,实现作物之间的优势互补,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而且将作物高矮合理搭配,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实现一个大棚一年五种五收,利益最大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种植分布图。

图中标号:1为蚕豆或芹菜,2为茗荷,3为青玉米,4为丝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揭示的一种大棚内蚕豆-青玉米-茗荷-丝瓜-芹菜多元化种植模式,在大棚内套种蚕豆,青玉米,茗荷,丝瓜及芹菜五种作物形成多元化种植模式,具体的种植方案为:

套种模式

在8m宽的大棚内南北向种植六行蚕豆,株距为30cm,行距为1m,在蚕豆空幅间种植四行茗荷,株距为30~35cm,在蚕豆两侧离大棚边缘60cm处各定植一行青玉米,株距为40cm,在青玉米与大棚内侧之间种植一行丝瓜,株距为80~100cm,蚕豆采收后在其位置上种植芹菜,保持株距为4~5cm;

选种

蚕豆选用高产、优质、籽粒大的蚕豆品种,丝瓜选择耐热、早熟、高产品种江蔬一号,芹菜选择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好、品质优、商品性好的品种;

种植时间

将人工春化后的蚕豆芽苗于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移栽至大棚内,移栽密度为3.75~4.5万株/h㎡,10月底进行第一次架膜,12月中下旬进行第二次架膜,翌年2月底至3月上旬开始采收蚕豆鲜荚,4月下旬采收结束,青玉米于4月初播种,每穴播种1~2粒,6月下旬至7月上旬采收,茗荷于1月中下旬进行移栽,6~7月开始采收,10~11月采收结束,丝瓜3月上旬采用大棚育苗,4月上旬移栽至大棚内侧,定植4200~4500株/h㎡,6月下旬揭膜后引蔓至大棚钢架,7月初开始采收,8月中旬采收结束,芹菜于4月下旬播种,6~8月采收。

下面具体介绍各种植物的种植技术要点:

蚕豆种植技术要点

移栽时机及要求

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蚕豆芽苗移栽,移栽密度为3.75~4.5万株/h㎡,移栽时蚕豆芽苗不必带土,采用地膜移栽,人工用小锹穴栽。

架膜时间

10月底进行第一次架膜,盖好外面的大棚膜,12月中下旬在温度低于0℃且棚内蚕豆开始现蕾时,架设内棚膜。

温湿度调控

芽苗期及分枝期温度控制在12~15℃,现蕾开花期温度在15~18℃,开花结荚期温度在18~25℃,棚内相对湿度为60~80%,为了蚕豆早开花结荚,12月中下旬在棚内架设内棚膜,并在9点开始先揭开背风面的内外棚门通风,15点盖好,至3月10左右气温回升至0℃以上,且日最高温度达到10℃,出去内外两棚,对于湿度调控,在2月底至3月底10~15天滴灌一次,3月底以后7~10天滴灌一次以保持土壤湿润。

开花结荚期管理

整枝,开始结荚后每株保持有效分枝数10个,清楚多余分枝,打顶,为下部始花发黑,抽出黑色部分看到小荚约1cm时摘除顶心,整除无头枝或空枝。

青玉米种植技术要点

田间管理

3叶~4叶时结合松土除草进行定苗,去掉弱小苗,每穴留1株健壮苗;6叶~8叶时因苗补施平衡肥,每亩穴施3kg~10kg尿素,发现分蘖及时去除,封行前结合除草、施肥培土壅根;12叶~14叶时追施穗肥,每亩打洞深施45%三元复合肥25kg,生长期间及时抗旱排涝。

病虫草害防治

粗缩病在l代灰飞虱成虫迁飞盛期5月25日至6月l5日,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6g/亩兑水600kg常规喷雾,每隔4天用药1次,高峰期5月28日至6月8日每隔1~2天防治1次;玉米螟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用苏云金杆菌乳油15mL800~1000倍液灌心。

适期采收

鲜穗籽粒排列整齐、饱满、粒色间有淡紫色,手掐有浓浆,果穗秃尖小于0.5cm,带苞叶采收,穗柄长及苞叶尖超过穗长部分小于1cm。

茗荷种植技术要点

温度管理

3月上中旬齐苗后要加强棚内温度管理,于晴天11:00~13:00通风,并保持白天大棚温度在20℃以上,防止幼苗受冻,当叶龄达到4~5张叶时,加大通风量,使白天棚温保持在18~20℃,晴天中午不可超过25℃,否则高温易灼伤嫩苗,5月下旬将大棚裙膜去除以利通风,大棚上面覆盖黑色遮阳网(遮光率60%以上),维持棚内温度在30℃以下,10月前后气温降至20℃以下时,缩短放风时间,注意棚内保温。

软化处理

在茗荷进入花轴生长期时,用油菜籽壳或短秸秆覆盖根部1.5~3cm厚,使伸长的花轴变得柔软脆嫩且易采收。

适时采收

茗荷的嫩芽、花轴、地下茎都可食用,嫩芽的采收须在叶鞘散开前,可连续采2~3次,过多则影响花轴形成,花轴的采收则应在花蕾出现前,否则组织硬化,纤维多,不堪食用。

丝瓜种植技术要点

田间管理

丝瓜活棵后用水调肥,生长期间共需追施稀粪水3~4次,待植株长到40~50cm高时,用塑料绳吊蔓;6月下旬揭除大棚薄膜后,用塑料尼龙绳将瓜蔓逐步牵引到大棚钢架上,每生长一段时间,用绳将瓜蔓逐段固定,使瓜蔓均匀分布于大棚架面,丝瓜植株调整时剪除1.5m以下的所有侧蔓。植株下部结的第1~2个瓜要尽早采摘。

采收

丝瓜主要食用嫩瓜,在丝瓜果梗光滑,茸毛减少,果皮有柔软感、无光滑感时采收,一般为开花后10~12天,采摘宜在上午进行,丝瓜连续结果性强,盛果期宜勤采,每1~2天采收1次。

芹菜种植技术要点

催芽播种

芹菜种子发芽需要冷凉条件和较长的时间,所以播种前应进行浸种催芽,将种子放在凉水中浸泡 24小时,淘洗干净后控净水分,置于15-20℃环境中催芽(可把种子用透气湿布包好置于冰箱冷藏室内),催芽期间每天用清水冲洗种子, 使种子透气保湿,一般 6-7天后,胚根露出后即可播种,4月每茬每亩均匀撒播种子1公斤,播后用遮阳网浮面覆盖,即刻浇透水。待出齐苗,把平铺在畦上的遮阳网揭开。

肥水管理

生长期一般追3-4次肥,用腐熟干粪渣与复合肥混合均匀施于行间,也可用复合肥对腐熟粪水淋施,施后漫灌浅水,一般施1次肥需灌 1次水,追肥掌握前轻中重的原则 ,每亩总追肥量为腐熟农家肥2000-3000kg,三元复合肥或复混肥 50-75 kg,前1-2次追肥不超过总追肥量的 20%,第3—4次追肥则达到总追肥量的70%,植株封行后可施1次速效肥,用肥量占总追肥量的10%。为了提高芹菜的品质和产量,生长中后期应施2-3次叶面肥 ,可选磷酸二氢钾、爱多收、绿旺等。

防治病虫害

芹菜主要病虫害有叶斑病、斑枯病、病毒病、美洲斑潜蝇等,应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积极进行防治。

采收

当植株高达60厘米左右即可采收上市,直至8月底采收结束。

本发明揭示的一种大棚内蚕豆-青玉米-茗荷-丝瓜-芹菜的多元化种植模式,利用不同作物的种植环境需求,种植时间及周期,实现五种作物的套种,实现一年五种五收,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蔬菜种植利益最大化。

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征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发明的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发明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发明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发明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所涵盖。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