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连翘苷、其衍生物、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细菌感染药物中的应用

连翘苷、其衍生物、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细菌感染药物中的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翘苷、其衍生物、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细菌感染药物中的新应用。试验证明,连翘苷、连翘苷衍生物、连翘苷与连翘脂素组合物治疗细菌感染的疗效显著,见效快、毒副作用小、是一种安全、高效、稳定、制备工艺简单的治疗细菌感染药物,适于工业化生产,易于推广。本发明为预防、缓解和治疗细菌感染及其并发症提供了一种新的药物来源。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06379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11-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富力;

    申请/专利号CN201510690295.4

  • 申请日2015-10-21

  • 分类号A61K31/7048;A61K36/19;A61K36/35;A61K36/539;A61K36/288;A61K36/315;A61K36/71;A61K36/78;A61K36/489;A61K36/9062;A61P31/04;A23L33/10;A23L33/105;A61K31/34;A61K31/375;A61K31/355;

  • 代理机构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喻蓉

  • 地址 116600 辽宁省大连市开发区铁山中路5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0:42:3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7-26

    授权

    授权

  • 2016-12-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1/7048 申请日:201510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11-0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或保健食品,特别涉及一种中药连翘及连翘叶提取成分在缓解和/或治疗细菌感染药物或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在全球范围内,抗生素耐药性己成为一个令人担忧的普遍性问题,导致与感染性疾病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及其治疗费用的不断上升,并且,细菌对新出现的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周期越来越短,已经成为困扰临床医生的一大难题,如何解决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是广大科研工作者和临床医生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细菌对-内酞胺类抗生素耐药是抗生素耐药中最为普遍和重要的耐药类型。目前革兰阴性杆菌中最引人注目的问题是细菌对第三代头抱菌素和新的广谱-内酞胺类抗生素耐药,其主要机制是细菌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laetamases,ESBLs)导致细菌对第三代一内酰胺类抗生素和氨曲南耐药。ESBLs是一组由质粒介导,能水解绝大多数头饱菌素、单酞胺类抗生素的酶,大多数EsBLs能被酶抑制剂如他唑巴坦和克拉维酸抑制。ESBLs主要分为SHV、TEM、CTX-M、OXA和其它型。在不同的国家、地区和医院,由于抗生素的使用不同,ESBLs的基因型各不相同,在我国主要是以CTX-M型为主.因而对产CTX-M型ESBLs细菌感染的疾病采用何种药物进行治疗就成了我国目前治疗产ESBLS细菌的难点和重点"

连翘是中药临床常用传统药物之一,应用广泛,用量巨大,它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清除自由基的功能,临床上常与其他的中草药制成配方,用于各类细菌感染治疗。但是,其中具体活性成分尚不清楚,发明者经过艰苦探索,制备提取了其中活性单体化合物连翘苷,并经化学合成,制备了相应的衍生物,进行了一系列的药理活性研究,发现连翘苷、连翘苷衍生物、连翘苷与连翘脂素组合物具有抑制细菌感染,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活性,为细菌感染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途经。

本发明人通过大量的现代科学研究,采用先进的分离纯化技术从连翘及连翘叶中提取其治疗细菌感染的有效成分连翘苷,并经进一步研究合成制备了连翘苷衍生物。可以为细菌感染患者提供一种高效低毒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针对现有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或保健品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连翘苷、连翘苷衍生物、连翘苷与连翘脂素组合物(即连翘苷/连翘脂素)预防、缓解或/和治疗细菌感染所导致的疾病的性能和功效,并提供连翘苷、连翘苷衍生物、连翘苷与连翘脂素组合物新的药用用途,即在治疗、调理、预防和缓解细菌感染的药物或保健食品中的新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连翘苷、连翘苷衍生物、连翘苷与连翘脂素组合物在制备预防或/和治疗细菌感染所致疾病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

在筛选具有预防、缓解、治疗细菌感染作用的天然活性成分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连翘的化学成分中连翘苷、连翘苷衍生物、连翘脂素具有强烈的抑制细菌感染的作用。

其中,所述药物或保健品由连翘苷、连翘苷衍生物或连翘苷与连翘脂素组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组成。

特别是,所述连翘苷衍生物选择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衍生物。

特别是,所述连翘苷衍生物包括33-羟基-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33-Hydroxyphillygenin-8-O-β-D-glucuronide)、9-羟基-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9-Hydroxy phillygenin-8-O-β-D-glucuronide)、33,34-亚甲基二氧-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33,34-Methylenedioxyphillygenin-8-O-β-D-glucuronide)、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甲酯((2R,3R,4R,5S)-methyl6-(5-((1R,4S)-4-(3,4-dimethoxyphenyl)hexahydrofuro[3,4-c]furan-1-yl)-2-methoxyphenoxy)-3,4,5-trihydroxytetra hydro-2H-pyran-2-carboxylate)、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钠(sodium(2R,3R,4R,5S)-6-(5-((1R,4S)-4-(3,4-dimethoxyphenyl)hexahydrofuro[3,4-c]furan-1-yl)-2-methoxyphenoxy)-3,4,5-trihydroxytetrahydro-2H-pyran-2-carboxylate)、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钾(potassium(2R,3R,4R,5S)-6-(5-((1R,4S)-4-(3,4-dimethoxyphenyl)hexahydrofuro[3,4-c]furan-1-yl)-2-methoxyphenoxy)-3,4,5-trihydroxytetrahydro-2H-pyran-2-carboxylate)、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2R,3R,4R,5S)-6-(5-((1R,4S)-4-(3,4-dimethoxyphenyl)hexahydrofuro[3,4-c]furan-1-yl)-2-methoxyphenoxy)-3,4,5-trihydroxytetrahydro-2H-pyran-2-carboxylic acid);优选为33-羟基-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9-羟基-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33,34-亚甲基二氧-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甲酯、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钠或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钾。

特别是,所述连翘苷与连翘脂素组合物中连翘苷与连翘脂素的重量份配比为2~98:2~98;优选为2-10:90-98;进一步优选为80:20或20:80,进一步优选为90:10或10:90,更进一步优选为98:2或2:98;再进一步优选为98:2。

其中,所述的连翘苷、连翘苷衍生物的含量≥1%,优选为≥30%,进一步优选为≥60%,更进一步优选为≥80%,再更进一步优选为≥98%;连翘苷与连翘脂素组合物含量≥1%,优选为≥30%,进一步优选为≥60%,更进一步优选为≥80%,再更进一步优选为≥98%。

特别是,所述的连翘苷、连翘苷衍生物含量为1%~98%;优选为30~80%;连翘苷与连翘脂素组合物含量为1%~98%;优选为30~80%。

特别是,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通常被保健专家认可用于这一目的且作为药剂的非活性成分。有关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的汇编可以在《药物赋形剂手册》(Handbook ofPharmaceutical excipients,第2版,由A.Wade和P.J.Weller编辑;AmericanPharmaceutical Association出版,Washington and The Pharmaceutical Press,London,1994)等工具书中找到。

尤其是,所述的载体包括赋形剂,如淀粉、水等;润滑剂,如硬脂酸镁等;崩解剂,如微晶纤维素等;填充剂,如乳糖等;粘结剂,如预胶化淀粉、糊精等;甜味剂;抗氧化剂;防腐剂、矫味剂、香料等;

其中,所述药物以片剂、胶囊剂、丸剂、散剂、颗粒剂、糖浆剂形式存在。

特别是,所述的连翘苷、连翘苷衍生物含量≥1%,优选为≥30%,进一步优选为≥60%,更进一步优选为≥80%,再更进一步优选为≥98%;连翘苷与连翘脂素组合物含量≥1%,优选为≥30%,进一步优选为≥60%,更进一步优选为≥80%,再更进一步优选为≥98%。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含有连翘苷、连翘苷衍生物或连翘苷与连翘脂素组合物的预防、缓解和/或治疗细菌感染导致的疾病的药物或保健品。

其中,所述连翘苷衍生物选择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衍生物。

特别是,所述连翘苷衍生物包括33-羟基-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9-羟基-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33,34-亚甲基二氧-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甲酯、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钠、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钾、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优选为33-羟基-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9-羟基-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33,34-亚甲基二氧-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甲酯、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钠或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钾。

其中,所述连翘苷与连翘脂素组合物中连翘苷与连翘脂素的重量份配比为2~98:2~98;优选为2-10:90-98;进一步优选为80:20或20:80,进一步优选为90:10或10:90,更进一步优选为98:2或2:98;再进一步优选为98:2。

特别是,所述的连翘苷、连翘苷衍生物的含量≥1%,优选为≥30%,进一步优选为≥60%,更进一步优选为≥80%,再更进一步优选为≥98%;连翘苷与连翘脂素组合物含量≥1%,优选为≥30%,进一步优选为≥60%,更进一步优选为≥80%,再更进一步优选为≥98%。

尤其是,所述的连翘苷、连翘苷衍生物的含量≥1%,优选为1%~98%;优选为30~80%,更进一步优选为60%;连翘苷与连翘脂素组合物含量≥1%,优选为1%~98%;优选为30~80%,更进一步优选为60%。

特别是,所述连翘苷、连翘苷衍生物或连翘苷与连翘脂素组合物的重量与所述药物或保健品的总重量之比为0.01-10:100,优选为0.1~10:100,进一步优选为1~10:100。

其中,所述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以连翘苷和连翘脂素以单体组成、或采用溶剂加热提取方法制备而成的连翘脂素-连翘苷提取组合物,或连翘脂素和连翘苷与环糊精或环糊精的衍生物组合而成连翘脂素-连翘苷-环糊精组合物。

特别是,所述连翘脂素-连翘苷-环糊精组合物选择连翘脂素和连翘苷与α-、β-或γ-环糊精或其衍生物相混合而成的混合物,或连翘脂素和连翘苷与α-、β-或γ-环糊精或其衍生物经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形成的复合物。

其中,所述连翘脂素-连翘苷-环糊精组合物中连翘苷和连翘脂素重量与环糊精或环糊精的衍生物的重量之比为1:1-50。

特别是,所述环糊精为α-或β-、γ-环糊精;所述环糊精衍生物为羟乙基-环糊精、2,6-二甲基-环糊精、2,3,6-三甲基-环糊精、2,6-二乙基-环糊精、2,3,6-三乙基-环糊精、麦芽糖基-环糊精或磺丁醚β-环糊精、对甲基苯磺酰氯(p-TsCl)取代的β-环糊精、6-位取代的β-CD对甲基苯磺酸酯(β-环糊精-6-OTs)、2-氧羟丙基-β-环糊精、2-位单取代的对甲基苯磺酸酯(β-环糊精-2-OTs)、β-环糊精对甲基苯磺酸酯(Tosyl-β-CD)、β-环糊精的星形大分子PCL-(Tos)7-β-CD。

特别是,所述药物或保健品中还包括穿心莲提取物,四季青提取物,金银花提取物,板蓝根提取物,蒲公英提取物,黄柏提取物,黄连提取物,黄芩提取物,马齿苋提取物,白头翁提取物,大蒜提取物,鱼腥草提取物,野菊花提取物,苦参提取物、维生素C及其衍生物或维生素E及其衍生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明显优点:

1、本发明对已知化合物连翘苷、连翘苷衍生物、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发掘了新的药用价值,将其用于预防、缓解、治疗细菌感染,并可制备成预防、缓解和/或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或保健食品,从而为连翘及连翘叶药材的应用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

2、本发明的系列试验研究证明已知化合物连翘苷、连翘苷衍生物、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具有显著的缓解、治疗细菌感染的功效。

3、本发明的已知化合物连翘苷、连翘苷衍生物、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药理作用强,用于缓解、预防、治疗细菌感染的功效显著,见效快、毒副作用小、安全性好,能够长期服用,具有良好的药用前景。

4、本发明的产品原料来源丰富、价廉、临床使用安全,制备工艺简单,可制成各种剂型,且服量小,使用方便,因此易于推广。

5、本发明既可采用单一成分的连翘苷、连翘苷衍生物或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活性成分制备预防、缓解、治疗细菌感染所致疾病的药物,又可采用连翘苷、连翘苷衍生物或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与其它活性成分(例如与穿心莲提取物,四季青提取物,金银花提取物,板蓝根提取物,蒲公英提取物,黄柏提取物,黄连提取物,黄芩提取物,马齿苋提取物,白头翁提取物,大蒜提取物,鱼腥草提取物,野菊花提取物,苦参提取物、维生素C及其衍生物或维生素E及其衍生物)共同组方,制备预防、治疗细菌感染的复方药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所述配方的有益效果,这些实施例包括了本发明的连翘苷、连翘苷衍生物的胶囊、片剂、软胶囊剂的药效学试验。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配方思路、用途范围下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中所述连翘苷衍生物33-羟基-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9-羟基-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33,34-亚甲基二氧-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与专利申请(申请号:201510319303.4,优先权号:201510164294.6)中所述连翘苷衍生物相同;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甲酯、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钠、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钾、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与专利申请(申请号:201510320579.4,优先权号:201410825547.5)中的相同。

实施例1 连翘苷片剂

1、按照如下配比准备原料

2、将连翘苷和淀粉混合均匀后制成颗粒,加入滑石粉和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后压制成10000片。

实施例2 连翘苷胶囊剂

1、按照如下配比准备原料

连翘苷(纯度94%) 200g

淀粉 1000g

2、将连翘苷和淀粉混合均匀后装胶囊,制成10000粒。

实施例3 连翘苷胶囊剂

1、按照如下配比准备原料

连翘苷(纯度98%) 500g

淀粉 1000g

2、将连翘苷和淀粉混合均匀后装胶囊,制成10000粒。

实施例4 连翘苷片剂

1、按照如下配比准备原料

2、将连翘苷、穿心莲提取物、维生素C和淀粉混合均匀后,制成颗粒,加入滑石粉和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后压制成10000片。

实施例5 连翘苷胶囊剂

1、按照如下配比准备原料

2、将连翘苷、金银花提取物、维生素C和淀粉混合均匀后装胶囊,制成10000粒。

实施例6 连翘苷颗粒剂

1、按照如下配比准备原料

2、将连翘苷、黄芩提取物、维生素C和蔗糖粉混合均匀制成颗粒后装袋,制成10000袋。

实施例7 连翘苷口服液

1、按照如下配比准备原料

全方最终加去离子水至100%。

2、取连翘苷、蒲公英提取物、马齿苋提取物,用乙醇溶解后加入葡萄糖糖浆,最终加去离子水至100ml,即得。

实施例8 33-羟基-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片剂

1、按照如下配比准备原料

2、将33-羟基-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和淀粉混合均匀后,制成颗粒,加入滑石粉和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后压制成10000片。

实施例9 33-羟基-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胶囊剂

1、按照如下配比准备原料

33-羟基-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纯度60%) 200g

淀粉 1000g

2、将33-羟基-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和淀粉混合均匀后装胶囊,制成10000粒。

实施例10 33-羟基-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胶囊剂

1、按照如下配比准备原料

33-羟基-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纯度98%) 500g

淀粉 1000g

2、将33-羟基-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和淀粉混合均匀后装胶囊,制成10000粒。

实施例11 33-羟基-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片剂

1、按照如下配比准备原料

2、将33-羟基-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金银花提取物、维生素C和淀粉混合均匀后制粒,加入滑石粉和硬脂酸镁混匀后压制成10000片。

实施例12 33-羟基-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胶囊剂

1、按照如下配比准备原料

2、将33-羟基-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板蓝根提取物、维生素C和淀粉混合均匀后装胶囊,制成10000粒。

实施例13 33-羟基-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颗粒剂

1、按照如下配比准备原料

2、将33-羟基-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白头翁提取物、维生素C和蔗糖粉混合均匀制成颗粒后装袋,制成10000袋。

实施例14 33-羟基-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口服液

1、按照如下配比准备原料

2、取33-羟基-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白头翁提取物、金银花提取物,用乙醇溶解后加入葡萄糖糖浆,最终加去离子水至100ml,即得。

实施例15 9-羟基-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片剂

1、按照如下配比准备原料

2、将9-羟基-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和淀粉混合均匀后,制成颗粒,加入滑石粉和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后压制成10000片。

实施例16 9-羟基-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胶囊剂

1、按照如下配比准备原料

9-羟基-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纯度97%) 200g

淀粉 1000g

2、将9-羟基-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和淀粉混合均匀后装胶囊,制成10000粒。

实施例17 9-羟基-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胶囊剂

1、按照如下配比准备原料

9-羟基-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纯度98%) 500g

淀粉1000g

2、将9-羟基-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和淀粉混合均匀后装胶囊,制成10000粒。

实施例18 9-羟基-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片剂

1、按照如下配比准备原料

2、将9-羟基-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金银花提取物、维生素C和淀粉混合均匀后制粒,加入滑石粉和硬脂酸镁混匀后压制成10000片。

实施例19 9-羟基-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胶囊剂

1、按照如下配比准备原料

2、将9-羟基-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板蓝根提取物、维生素C和淀粉混合均匀后装胶囊,制成10000粒。

实施例20 9-羟基-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颗粒剂

1、按照如下配比准备原料

2、将9-羟基-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白头翁提取物、维生素C和蔗糖粉混合均匀制成颗粒后装袋,制成10000袋。

实施例21 9-羟基-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口服液

1、按照如下配比准备原料

2、取9-羟基-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白头翁提取物、鱼腥草提取物,用乙醇溶解后加入葡萄糖糖浆,最终加去离子水至100ml,即得。

实施例22 33,34-亚甲基二氧-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片剂

1、按照如下配比准备原料

2、将33,34-亚甲基二氧-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和淀粉混合均匀后,制成颗粒,加入滑石粉和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后压制成10000片。

实施例23 33,34-亚甲基二氧-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胶囊剂

1、按照如下配比准备原料

33,34-亚甲基二氧-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纯度97%) 200g

淀粉1000g

2、将33,34-亚甲基二氧-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和淀粉混合均匀后装胶囊,制成10000粒。

实施例24 33,34-亚甲基二氧-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胶囊剂

1、按照如下配比准备原料

33,34-亚甲基二氧-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纯度98%) 500g

淀粉1000g

2、将33,34-亚甲基二氧-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和淀粉混合均匀后装胶囊,制成10000粒。

实施例25 33,34-亚甲基二氧-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片剂

1、按照如下配比准备原料

2、将33,34-亚甲基二氧-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鱼腥草提取物、维生素C和淀粉混合均匀后制粒,加入滑石粉和硬脂酸镁混匀后压制成10000片。

实施例26 33,34-亚甲基二氧-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胶囊剂

1、按照如下配比准备原料

2、将33,34-亚甲基二氧-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板蓝根提取物、维生素C和淀粉混合均匀后装胶囊,制成10000粒。

实施例27 33,34-亚甲基二氧-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颗粒剂

1、按照如下配比准备原料

2、将33,34-亚甲基二氧-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白头翁提取物、维生素C和蔗糖粉混合均匀制成颗粒后装袋,制成10000袋。

实施例28 33,34-亚甲基二氧-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颗粒剂

1、按照如下配比准备原料

制成10000袋

2、将33,34-亚甲基二氧-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白头翁提取物、维生素C和蔗糖粉混合均匀制成颗粒后装袋,制成10000袋。

实施例29 33,34-亚甲基二氧-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口服液

1、按照如下配比准备原料

2、取33,34-亚甲基二氧-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白头翁提取物、鱼腥草提取物,用乙醇溶解后加入葡萄糖糖浆,最终加去离子水至100ml,即得。

实施例30 连翘苷和连翘脂素组合物片剂制备

1、按照如下配比制备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的片剂:

2、取连翘苷490g、连翘脂素10g与淀粉混合均匀后,制成颗粒,加入滑石粉和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后压制成10000片。

实施例31 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颗粒剂制备

1、按照如下配比制备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的颗粒剂:

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两者重量比为98:2) 100g

微晶纤维素10000g

2、取连翘苷98g、连翘脂素2g与微晶纤维素混合均匀后,制成颗粒装袋,制成10000袋。

实施例32 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胶囊剂制备

1、按照如下配比制备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的胶囊剂:

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两者重量比为98:2) 250g

淀粉2500g

2、取连翘苷245g、连翘脂素5g与淀粉混合均匀后装胶囊,制成10000粒。

实施例33-36 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胶囊剂制备

实施例33-36中,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分别按下表的重量比与淀粉混合均匀后装胶囊,各制成10000粒胶囊。

实施例:37-40 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颗粒剂制备

实施例37-30中,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分别按下表的重量比与微晶纤维素混合均匀后,制成颗粒装袋,制成10000袋。

实施例41 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片剂制备

1、按照如下配比制备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的片剂:

2、称取连翘苷490g、连翘脂素10g与黄芩提取物粉末混合均匀,再与淀粉混合均匀后制成颗粒,加入滑石粉和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后压制成10000片。

实施例42 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颗粒剂制备

1、按照如下配比制备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的颗粒剂:

2、取连翘苷245g、连翘脂素5与野菊花提取物、黄芩提取物粉末混合均匀,再与微晶纤维素混合均匀后制成颗粒装袋,制成10000袋。

实施例43 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胶囊剂制备

1、按照如下配比制备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的胶囊剂:

2、连翘苷245g、连翘脂素5g与苦参提取物、四季青提取物、穿心莲提取物粉末混合均匀,再与淀粉混合均匀后装胶囊,制成10000粒。

实施例44 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片剂制备

1、按照如下配比制备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的片剂:

2、取连翘苷490g、连翘脂素10g与四季青提取物粉末混合均匀,再与淀粉混合均匀后制成颗粒,加入滑石粉和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后压,制成10000片。

实施例45 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颗粒剂制备

1、按照如下配比制备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的颗粒剂:

2、取连翘苷900g、连翘脂素100g与上述提取物(鱼腥草、板蓝根)粉末混合均匀,再与微晶纤维素混合均匀后制成颗粒装袋,制成10000袋。

实施例46 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胶囊剂制备

1、按照如下配比制备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的胶囊剂:

2、连翘苷1880g、连翘脂素120g与上述提取物(鱼腥草、草豆蔻、四季青)粉末混合均匀,再与淀粉混合均匀后装胶囊,制成10000粒。

试验例1 连翘苷抗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1实验材料

1.1药物与试剂

连翘苷(含量>98%),白色粉末,大连富生天然药物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经高效液相色谱两种检测器紫外检测器和蒸发光散射检测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纯度为99.5%,并用中国药品生物制品含量测定用连翘苷对照品标定和确认其含量为99.5%。批号:20130303。

1.2菌种

(1)细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2)霉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桔青霉(Penicilliumcitrinum),

(3)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以上菌种均由大连医科大学微生物实验室提供。

1.3实验仪器及培养基

微量多点接种仪:北京医科大学昆仑药物发展研究所生产。

培养基:Mueller-Hinton琼脂(法国事物梅里埃公司,简称M-H琼脂)。

1.4实验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用M-H琼脂进行连翘苷的定量抗菌实验。

1)药液稀释:取无菌试管10只排列于试管架中,于第2~10只试管中分别加入无菌蒸馏水10mL;接着取0.3%连翘苷无菌0.5%CMC-Na溶液(称取连翘苷3g,用适量的0.5%CMC-Na溶液混悬后,加0.5%CMC-Na溶液至1000ml,充分混匀后使用。)10mL加入到第1只试管中;然后再取10mL的0.3%连翘苷无菌0.5%CMC-Na溶液加入到第2只试管中,混匀后从第2只试管中取10mL混合液加入到第3只试管内,再混合均匀后取10mL混合液加入到第4只试管中,混匀后再从第4只试管中取10ml混合液计入到第5只试管中,混匀,如此连续稀释至第9只试管混匀后,取出10mL弃掉。第10只试管中只有无菌蒸馏水,以第10只试管中的无菌蒸馏水作为对照。这样1~9管含有不同浓度药液各10mL。

2)含药平板制备

在无菌操作台上按照无菌操作方法,将已经溶化的无菌M-H琼脂900mL,分装于10个三角瓶中,每瓶90mL熔融的无菌M-H琼脂,将第1只试管中含有的10mL的0.3%连翘苷无菌蒸馏水溶液放入到含90mL培养基的第1个三角瓶中,混合后平均倾倒至7个平板(即平皿)中,每个平板约含14mL含药(即连翘苷)琼脂,凝固后备用,为第1含药琼脂平板组,其中:第1含药琼脂平板组每个平板中实际含连翘苷3.0mg/ml。

第2-10只试管内的溶液按照与第1只试管内的溶液同样的方法倾倒平板,制成第2-10含药平板组,每个平板组含有7个平板,每个平板约含14mL含药(即连翘苷)琼脂,凝固后备用。第2含药琼脂平板组中每个平板实际含连翘苷1.5mg/ml;第3含药琼脂平板组中每个平板实际含连翘苷为0.75mg/ml;第4含药琼脂平板组中每个平板实际含连翘苷为0.375mg/ml;第5含药琼脂平板组中每个平板实际含连翘苷为0.1875mg/ml;第6含药琼脂平板组中每个平板实际含连翘苷为0.0938mg/ml;第7含药琼脂平板组中每个平板实际含连翘苷为0.0469mg/ml;第8含药琼脂平板组中每个平板实际含连翘苷为0.0234mg/ml;第9含药琼脂平板组中每个平板实际含连翘苷为0.0117mg/ml;第10含药琼脂平板组中每个平板实际含连翘苷为0.0mg/ml。

3)用多点接种仪分别吸取各种菌液并将菌液点种于含不同药物浓度的琼脂平板上。于35℃培养18~24h,观察菌体生长情况,生长菌体为阳性(+),不生长菌体为阴性(一),以不生长菌体的最低浓度为最低抑菌浓度(MIC)。

2实验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桔青霉、黑曲霉、黄曲霉抑菌效果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表1连翘苷对7种细菌的MIC

注:-表示无菌生长;+表示菌体生长少;++表示菌体生长较多;+++表示菌体生长多,下同

由表1的研究结果表明,连翘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酵母菌、桔青霉菌、黑曲霉菌等抗菌作用显著,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桔青霉、黑曲霉、黄曲霉的MIC为:0.0469mg/ml、1.5mg/ml、1.5mg/ml、0.1875mg/ml、0.0469mg/ml、0.0469mg/ml、0.1875mg/ml。

试验例2 连翘苷衍生物抗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1实验材料

1.1药物与试剂

33-羟基-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连翘苷衍生物A),(含量>98%),白色粉末,大连富生天然药物开发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30301。经高效液相色谱两种检测器紫外检测器和蒸发光散射检测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纯度为98.5%。

9-羟基-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连翘苷衍生物B),(含量>98%),白色粉末,大连富生天然药物开发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30302。经高效液相色谱两种检测器紫外检测器和蒸发光散射检测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纯度为99.2%。

33,34-亚甲基二氧-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连翘苷衍生物C),(含量>98%),白色粉末,大连富生天然药物开发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30301。经高效液相色谱两种检测器紫外检测器和蒸发光散射检测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纯度为98.7%。

1.2菌种

菌种与试验例1相同,均由大连医科大学微生物实验室提供。

1.3实验仪器及培养基

与试验例1相同。

1.4实验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用M-H琼脂进行连翘苷的定量抗菌实验。

1)配制连翘苷衍生物药液

称取33-羟基-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3g,用适量的0.5%CMC-Na溶液混悬后,加0.5%CMC-Na溶液至1000ml,充分混匀,制得0.3%33-羟基-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无菌0.5%CMC-Na溶液(简称连翘苷衍生物A药液),备用;

称取9-羟基-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3g,用适量的0.5%CMC-Na溶液混悬后,加0.5%CMC-Na溶液至1000ml,充分混匀,制得0.3%9-羟基-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无菌0.5%CMC-Na溶液(简称连翘苷衍生物B药液),备用;

称取33,34-亚甲基二氧-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3g,用适量的0.5%CMC-Na溶液混悬后,加0.5%CMC-Na溶液至1000ml,充分混匀,制得0.3%33,34-亚甲基二氧-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苷无菌0.5%CMC-Na溶液(简称连翘苷衍生物C药液),备用。

2)药液稀释:

取无菌试管30只分成3组,每组10只分布排列于试管架中,在第一组的10只试管中于第2~10只试管中分别加入无菌蒸馏水10mL;接着取连翘苷衍生物A药液10mL加入到第1只试管中;再取10mL连翘苷衍生物A药液加入到第2只试管中,混匀后从第2只试管中取10mL混合液加入到第3只试管内,再混合均匀后取10mL混合液加入到第4只试管中,混匀后再从第4只试管中取10ml混合液计入到第5只试管中,混匀,如此连续稀释至第9只试管混匀后,取出10mL弃掉。第10只试管中只有无菌蒸馏水,以第10只试管中的无菌蒸馏水作为对照。这样1~9管含有不同浓度药液各10mL。

第二组试管中除了加入的药液是连翘苷衍生物B药液之外,其它操作方法与第一组试管的药液进行稀释方法相同;第三组试管中除了加入的药液是连翘苷衍生物C药液之外,其它操作方法与第一组试管的药液进行稀释方法相同。

3)含药平板制备

3-1)连翘苷衍生物A含药琼脂平板组

在无菌操作台上按照无菌操作方法,将已经溶化的无菌M-H琼脂900mL,分装于10个三角瓶中,每瓶90mL熔融的无菌M-H琼脂,将第一组试管中的第1只试管中含有的10mL的连翘苷衍生物A药液放入到含90mL培养基的第1个三角瓶中,混合后平均倾倒至7个平板(即平皿)中,每个平板约含14mL含药(即连翘苷衍生物A)琼脂,凝固后备用,为第1含药琼脂平板组,其中:第1含药琼脂平板组每个平板中实际含连翘苷衍生物A 3.0mg/ml。

第一组试管中的第2-10只试管内的溶液按照与第1只试管内的溶液同样的方法倾倒平板,制成第2-10含药平板组,每个平板组含有7个平板,每个平板约含14mL含药(即连翘苷衍生物A)琼脂,凝固后备用。第2含药琼脂平板组中每个平板实际含连翘苷衍生物A1.5mg/ml;第3含药琼脂平板组中每个平板实际含连翘苷衍生物A为0.75mg/ml;第4含药琼脂平板组中每个平板实际含连翘苷衍生物A为0.375mg/ml;第5含药琼脂平板组中每个平板实际含连翘苷衍生物A为0.1875mg/ml;第6含药琼脂平板组中每个平板实际含连翘苷衍生物A为0.0938mg/ml;第7含药琼脂平板组中每个平板实际含连翘苷衍生物A为0.0469mg/ml;第8含药琼脂平板组中每个平板实际含连翘苷衍生物A为0.0234mg/ml;第9含药琼脂平板组中每个平板实际含连翘苷衍生物A为0.0117mg/ml;第10含药琼脂平板组中每个平板实际含连翘苷衍生物A为0.0mg/ml。

3-2)连翘苷衍生物B、C含药琼脂平板组

按照连翘苷衍生物A含药琼脂平板组的配制方法制备连翘苷衍生物B含药琼脂平板组,除了向第二组三角瓶中加入第二组试管中的连翘苷衍生物B药液之外,其余与步骤3-1)相同。

按照连翘苷衍生物A含药琼脂平板组的配制方法制备连翘苷衍生物C含药琼脂平板组,除了向第三组三角瓶中加入第三组试管中的连翘苷衍生物C药液之外,其余与步骤3-1)相同。

4)用多点接种仪分别吸取各种菌液并将菌液点种于含不同药物浓度的琼脂平板上。于35℃培养18~24h,观察菌体生长情况,生长菌体为阳性(+),不生长菌体为阴性(一),以不生长菌体的最低浓度为最低抑菌浓度(MIC)。

2实验结果

连翘苷衍生物A、连翘苷衍生物B和连翘苷衍生物C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桔青霉、黑曲霉、黄曲霉抑菌效果测定结果如表2-4所示。

表2连翘苷衍生物A对7种细菌的MIC

表3连翘苷衍生物B对7种细菌的MIC

表4连翘苷衍生物C对7种细菌的MIC

由表2-4的研究结果表明,连翘苷衍生物A、B、C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酵母菌、桔青霉菌、黑曲霉菌等抗菌作用显著,连翘苷衍生物A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桔青霉、黑曲霉、黄曲霉的MIC为:0.0234mg/ml、0.75mg/ml、0.75mg/ml、0.0938mg/ml、0.0469mg/ml、0.0234mg/ml、0.0938mg/ml。连翘苷衍生物B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桔青霉、黑曲霉、黄曲霉的MIC为:0.0938mg/ml、0.75mg/ml、0.75mg/ml、0.0938mg/ml、0.0938mg/ml、0.0938mg/ml、0.0469mg/ml。

连翘苷衍生物C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桔青霉、黑曲霉、黄曲霉的MIC为:0.0469mg/ml、1.5mg/ml、1.5mg/ml、0.1875mg/ml、0.0469mg/ml、0.0469mg/ml、0.1875mg/ml。

试验例3 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抗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1实验材料

1.1药物与试剂

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A,连翘苷(含量>98%),白色粉末,大连富生天然药物开发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30303;连翘脂素(含量>98%),白色粉末,大连富生天然药物开发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30301;连翘苷与连翘脂素的重量之比为98:2。

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B,连翘苷(含量>98%),白色粉末,大连富生天然药物开发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30303;连翘脂素(含量>98%),白色粉末,大连富生天然药物开发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30301;连翘苷与连翘脂素的重量之比为89:11。

1.2菌种

菌种与试验例1相同,均由大连医科大学微生物实验室提供。

1.3实验仪器及培养基

与试验例1相同。

1.4实验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用M-H琼脂进行连翘苷的定量抗菌实验。

1)配制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药液

称取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A 3g,用适量的0.5%CMC-Na溶液混悬后,加0.5%CMC-Na溶液至1000ml,充分混匀,制得0.3%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A无菌0.5%CMC-Na溶液(简称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A药液),备用;

称取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B 3g,用适量的0.5%CMC-Na溶液混悬后,加0.5%CMC-Na溶液至1000ml,充分混匀,制得0.3%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B无菌0.5%CMC-Na溶液(简称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B药液),备用;

2)药液稀释:

取无菌试管20只分成2组,每组10只分布排列于试管架中,在第一组的10只试管中于第2~10只试管中分别加入无菌蒸馏水10mL;接着取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A药液10mL加入到第1只试管中;再取10mL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A药液加入到第2只试管中,混匀后从第2只试管中取10mL混合液加入到第3只试管内,再混合均匀后取10mL混合液加入到第4只试管中,混匀后再从第4只试管中取10ml混合液计入到第5只试管中,混匀,如此连续稀释至第9只试管混匀后,取出10mL弃掉。第10只试管中只有无菌蒸馏水,以第10只试管中的无菌蒸馏水作为对照。这样1~9管含有不同浓度药液各10mL。

第二组试管中除了加入的药液是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B药液之外,其它操作方法与第一组试管的药液进行稀释方法相同。

3)含药平板制备

3-1)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A含药琼脂平板组

在无菌操作台上按照无菌操作方法,将已经溶化的无菌M-H琼脂900mL,分装于10个三角瓶中,每瓶90mL熔融的无菌M-H琼脂,将第一组试管中的第1只试管中含有的10mL的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A药液放入到含90mL培养基的第1个三角瓶中,混合后平均倾倒至7个平板(即平皿)中,每个平板约含14mL含药(即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A)琼脂,凝固后备用,为第1含药琼脂平板组,其中:第1含药琼脂平板组每个平板中实际含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A 3.0mg/ml。

第一组试管中的第2-10只试管内的溶液按照与第1只试管内的溶液同样的方法倾倒平板,制成第2-10含药平板组,每个平板组含有7个平板,每个平板约含14mL含药(即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A)琼脂,凝固后备用。第2含药琼脂平板组中每个平板实际含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A1.5mg/ml;第3含药琼脂平板组中每个平板实际含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A为0.75mg/ml;第4含药琼脂平板组中每个平板实际含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A为0.375mg/ml;第5含药琼脂平板组中每个平板实际含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A为0.1875mg/ml;第6含药琼脂平板组中每个平板实际含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A为0.0938mg/ml;第7含药琼脂平板组中每个平板实际含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A为0.0469mg/ml;第8含药琼脂平板组中每个平板实际含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A为0.0234mg/ml;第9含药琼脂平板组中每个平板实际含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A为0.0117mg/ml;第10含药琼脂平板组中每个平板实际含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A为0.0mg/ml。

3-2)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B含药琼脂平板组

按照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A含药琼脂平板组的配制方法制备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B含药琼脂平板组,除了向第二组三角瓶中加入第二组试管中的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B药液之外,其余与步骤3-1)相同。

4)用多点接种仪分别吸取各种菌液并将菌液点种于含不同药物浓度的琼脂平板上。于35℃培养18~24h,观察菌体生长情况,生长菌体为阳性(+),不生长菌体为阴性(一),以不生长菌体的最低浓度为最低抑菌浓度(MIC)。

2实验结果

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A、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B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桔青霉、黑曲霉、黄曲霉抑菌效果测定结果如表5、6所示。

表5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A对7种细菌的MIC

表6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B对7种细菌的MIC

由表5、6的研究结果表明,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A、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B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酵母菌、桔青霉菌、黑曲霉菌等抗菌作用显著,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A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桔青霉、黑曲霉、黄曲霉的MIC为:0.0234mg/ml、0.375mg/ml、0.375mg/ml、0.0469mg/ml、0.0234mg/ml、0.0234mg/ml、0.0469mg/ml。

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B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桔青霉、黑曲霉、黄曲霉的MIC为:0.0938mg/ml、0.75mg/ml、0.75mg/ml、0.0938mg/ml、0.0938mg/ml、0.0938mg/ml、0.0469mg/ml。

根据上述试验结果可知,连翘苷、连翘苷衍生物、连翘苷与连翘脂素组合物均具有抑制细菌的作用,这一试验结果对指导临床预防常见致病菌感染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试验例4 连翘脂素抗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1实验材料

1.1药物与试剂

连翘脂素(含量>98%),白色粉末,大连富生天然药物开发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30301。

1.2菌种

与试验例1相同

1.3实验仪器及培养基

与试验例1相同

1.4实验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用M-H琼脂进行连翘脂素的定量抗菌实验。

1)药液稀释:取无菌试管10只排列于试管架中,于第2~10只试管中分别加入无菌蒸馏水10mL;接着取0.3%连翘脂素无菌0.5%CMC-Na溶液(称取连翘脂素3g,用适量的0.5%CMC-Na溶液混悬后,加0.5%CMC-Na溶液至1000ml,充分混匀后使用。)10mL加入到第1只试管中;然后再取10mL的0.3%连翘脂素无菌0.5%CMC-Na溶液加入到第2只试管中,混匀后从第2只试管中取10mL混合液加入到第3只试管内,再混合均匀后取10mL混合液加入到第4只试管中,混匀后再从第4只试管中取10ml混合液计入到第5只试管中,混匀,如此连续稀释至第9只试管混匀后,取出10mL弃掉。第10只试管中只有无菌蒸馏水,以第10只试管中的无菌蒸馏水作为对照。这样1~9管含有不同浓度药液各10mL。

2)含药平板制备

在无菌操作台上按照无菌操作方法,将已经溶化的无菌M-H琼脂900mL,分装于10个三角瓶中,每瓶90mL熔融的无菌M-H琼脂,将第1只试管中含有的10mL的0.3%连翘脂素无菌蒸馏水溶液放入到含90mL培养基的第1个三角瓶中,混合后平均倾倒至7个平板(即平皿)中,每个平板约含14mL含药(即连翘脂素)琼脂,凝固后备用,为第1含药琼脂平板组,其中:第1含药琼脂平板组每个平板中实际含连翘脂素3.0mg/ml。

第2-10只试管内的溶液按照与第1只试管内的溶液同样的方法倾倒平板,制成第2-10含药平板组,每个平板组含有7个平板,每个平板约含14mL含药(即连翘脂素)琼脂,凝固后备用。第2含药琼脂平板组中每个平板实际含连翘脂素1.5mg/ml;第3含药琼脂平板组中每个平板实际含连翘脂素为0.75mg/ml;第4含药琼脂平板组中每个平板实际含连翘脂素为0.375mg/ml;第5含药琼脂平板组中每个平板实际含连翘脂素为0.1875mg/ml;第6含药琼脂平板组中每个平板实际含连翘脂素为0.0938mg/ml;第7含药琼脂平板组中每个平板实际含连翘脂素为0.0469mg/ml;第8含药琼脂平板组中每个平板实际含连翘脂素为0.0234mg/ml;第9含药琼脂平板组中每个平板实际含连翘脂素为0.0117mg/ml;第10含药琼脂平板组中每个平板实际含连翘脂素为0.0mg/ml。

3)用多点接种仪分别吸取各种菌液并将菌液点种于含不同药物浓度的琼脂平板上。于35℃培养18~24h,观察菌体生长情况,生长菌体为阳性(+),不生长菌体为阴性(一),以不生长菌体的最低浓度为最低抑菌浓度(MIC)。

2实验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桔青霉、黑曲霉、黄曲霉抑菌效果测定结果如表7所示。

表7连翘脂素对7种细菌的MIC

注:-表示无菌生长;+表示菌体生长少;++表示菌体生长较多;+++表示菌体生长多,下同

由表7的研究结果表明,当连翘脂素达到3mg/ml时,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酵母菌、桔青霉菌、黑曲霉菌等细菌的生长也没有抑制作用。因此可知连翘苷基本没有抗菌的作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