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生产色纺纱的并条机装置及色纺纱和生产方法

一种生产色纺纱的并条机装置及色纺纱和生产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产色纺纱的并条机装置及色纺纱和生产方法,所述并条机装置包括并条机本体和附加粗纱喂入装置,所述并条机本体包括导条架,所述附加粗纱喂入装置固定在所述并条机本体的导条架上;在并条工序中,一部分生条A经过并条机本体中并合生产出条子C;另一部分生条A与粗纱B在上述所述并条机装置中一起并合形成条子D;然后条子C和条子D在并条机本体上生产出条子E;条子E再经过粗纱、细纱和络筒工序获得色纺纱纱线。粗纱B在最终纱线中的分布也更为集中,这导致并条附加的粗纱B在纱线中分布不均,形成块状分布,此类纱线织出的布面外观具有云斑状的明显外观。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28330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华孚色纺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610653400.1

  • 发明设计人 练向阳;郑杨;蔡志远;刘涛;

    申请日2016-08-10

  • 分类号D02G3/02;D01H13/04;

  • 代理机构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高燕

  • 地址 312300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市经济开发区人民中路108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1:17:2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12-07

    授权

    授权

  • 2017-02-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D02G3/02 申请日:201608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1-0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色纺纱及其生产方法和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色纺纱装置及色纺纱和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色纺纱是目前很流行的产品,色纺纱的先将纤维染色,再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有色纤维或者原棉加色纤维混纺而成的纱,色纺纱在同一根沙线上显现出多种颜色,色彩丰富,饱满柔和,用色纺纱织成的面料具有朦胧的立体效果。

色纺纱一般的工艺流程包括:开棉、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和络筒。

并条工序中并条机一般由喂入部分、牵伸部分和成条部分构成,其中喂入部分包括喂入条筒、导条罗拉、导条压辊、导条平台或给棉罗拉等组成。牵伸部分有牵伸机构和自动清洁装置构成,牵伸机构一般由牵伸罗拉和附加控制机件构成;清洁装置的作用是及时清除粘附在皮辊和罗拉表面上的飞花和尘屑,防止集聚成堆落入棉条形成纱疵。成条部分包括集束机构、叭口、紧压罗拉、圈条器和棉条筒底座。

在现有技术中的常规色纺纱一般都是全混或是条混工艺进行生产,在纱线长度方向上基本上颜色都是一致的,由这种的纱线织造而成的织物给人一种单调的视觉效果。如果改变色纺纱中的纤维分布,增加面料的立体感是现有技术中并没有提供相应的方法。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色纺纱装置及色纺纱和生产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色纺纱线在纱线程度方向上基本颜色都是一致,以及立体感不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产色纺纱的并条机装置,所述并条机装置包括并条机本体和附加粗纱喂入装置,所述并条机本体包括导条架,所述附加粗纱喂入装置固定在所述并条机本体的导条架上。

优选地,所述附加粗纱喂入装置为一组粗纱吊锭。优选地,所述粗纱吊锭的个数为1~6个。

一般现有技术中,色纺纱的工艺流程包括:开棉、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和络筒。而粗纱吊锭为细纱工序中采用的部件。

优选地,所述并条机本体依次包括:喂入条筒、导条罗拉、给棉罗拉、牵伸罗拉组、压紧罗拉和输出棉条筒。优选地,所述导条架位于所述导条罗拉和所述给棉罗拉之间。

优选地,所述附加粗纱喂入装置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的导条架上。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生产色纺纱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并条工序中,一部分生条A经过并条机本体中并合生产出条子C;另一部分生条A与粗纱B在上述所述并条机装置中一起并合形成条子D;然后条子C和条子D在并条机本体上生产出条子E;条子E再经过粗纱、细纱和络筒工序获得色纺纱纱线。

优选地,条子C的定量为13g/5m~26g/5m。优选地,条子D的定量为13g/5m~26g/5m。

优选地,条子E的定量为13g/5m~26g/5m。

优选地,以另一部分生条A和粗纱B的总质量为基准计,所述粗纱B的质量不超过5wt%。

更优选地,以另一部分生条A和粗纱B的总质量为基准计,所述粗纱B的质量不超过3wt%。

优选地,所述生条A与所述粗纱B有色彩差异。更优选地,所述生条A与粗纱B的颜色有明显对比度。

优选地,所述粗纱B为一种或两种以上颜色。更优选地,所述生条A和粗纱B的各种颜色之间都有明显对比度。

优选地,生条A和粗纱B的可纺性能一致。可纺性能一致是指生条A和粗纱B尽量采用相同种类的原料散纤维。

优选地,所述生条A和粗纱B选自天然纤维、合成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和再生蛋白质纤维中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生条A是将一种或者两种以上颜色的散纤维经抓棉、混棉、开棉、成卷和梳棉工序后制成。更优选地,所述生条A的定量为13g/5m~26g/5m。

优选地,粗纱B是一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的散纤维的经抓棉、混棉、开棉、成卷、梳棉、精梳、并条、粗纱工序后制成。更优选地,所述粗纱B的定量为3.5g/10m~7g/10m。更优选地,粗纱B捻系数为80~120。

优选地,细纱按照同纱支色纺纱设置。

优选地,络筒工序中采用电容式电子清纱器,且棉结设为230~250%。

一种色纺纱,由上述方法制备获得,所述色纺纱为支数是10Ne~60Ne的单纱或股线。Ne为英支。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生产色纺纱的并条机装置及色纺纱和生产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中将并条工序中并条机本体进行改进,在其喂入部分添加在细纱工序中用到的粗纱吊锭,由此在改进后的并条机装置上进行并条操作时,可以同时喂入条子A和粗纱B,利用条子和粗纱的颜色、特性差异经过并条的混合牵伸,之后经粗纱、细纱、络筒常规生产路线,生产出的纱线具有不同于现有技术纱线的结构,具体地,由于粗纱具有一定的捻度,并条时纤维之间的摩擦力加大,在牵伸部分深浅运动的位移不一样,其粗纱部分更不容易松散,粗纱B在最终纱线中的分布也更为集中,这导致并条附加的粗纱B在纱线中分布不均,形成块状分布,此类纱线织出的布面外观具有云斑状的明显外观。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中的并条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色纺纱织成织物后的效果图。

元件标号说明

1输出棉条筒2压紧罗拉3牵伸罗拉组4给棉罗拉5导条罗拉6附加粗纱7喂入条筒8粗纱吊锭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在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之前,应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下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还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试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者按照各制造商所建议的条件。

当实施例给出数值范围时,应理解,除非本发明另有说明,每个数值范围的两个端点以及两个端点之间任何一个数值均可选用。除非另外定义,本发明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意义相同。除实施例中使用的具体方法、设备、材料外,根据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现有技术的掌握及本发明的记载,还可以使用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设备、材料相似或等同的现有技术的任何方法、设备和材料来实现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色纺纱的并条机装置,所述并条机装置包括并条机本体和附加粗纱喂入装置,所述并条机本体包括导条架,所述附加粗纱喂入装置为一组粗纱吊锭。

优选地,所述粗纱吊锭的个数为1~6个。粗纱吊锭的个数可以根据具体纺纱过程中粗纱的颜色种类的个数来选择,如为两种颜色的粗纱,可以添加两个粗纱吊锭。

其中,图1中1为输出棉条筒,2为压紧罗拉,3为牵伸罗拉组,4为给棉罗拉,5为导条罗拉,6为附加粗纱,7为喂入条筒,8为粗纱吊锭。所述导条架位于所述导条罗拉和所述给棉罗拉之间。

在采用上述并条机装置生产色纺纱时,附加粗纱挂在粗纱吊锭8上与喂入条筒7里的生条一起经由导条罗拉、给棉罗拉、牵伸罗拉组、压紧罗拉进入输出棉条筒。

生条和附加粗纱在并条工序中,由于粗纱由捻度,并条时纤维之间的摩擦力大,生条没有捻度,纤维之间的摩擦力小,由此,生条和粗纱同样经并条机喂入并一起牵伸,但是由于两者的摩擦力不同,在牵伸运动时的位移不一样,粗纱之间由于捻度的存在摩擦力大,不易松散,粗纱会更为集中;而生条的散纤维摩擦力小,在牵伸时很容易被牵伸松散,生条的散纤维会相对均匀分布。

实施例2

步骤1:生条A的纺制

根据产品要求,A条棉纤维只采用白棉。原料混和好后,在清花工序(清花机台为FA002—FA035E—FA106—FA076—A092A)将原料进行更进一步的混和并定量成卷,棉卷干定量为420克/米,棉卷长度为37米。在FA201B梳棉机上将有棉卷梳理成条,生条干定量为20.5克/5米。生条A的颜色为本白色。

步骤2:粗纱B的纺制

选用本色棉进行若干组进行小量混和。原料混和好后,在清花工序(清花机台为FA002—FA035E—FA106—FA076—A092A)将各种不同颜色、不同性质的原料进行更进一步的混和并定量成卷,棉卷干定量为420克/米,棉卷长度为37米。在FA201B梳棉机上将有色棉卷梳理成条,生条干定量为20.5克/5米,再经FA317并条机两并制成20.5克/5米的并二条,末并条喂入FA458A粗纱机纺制成定量6.3克/10米、捻系数为120的粗纱。本实施例中粗纱B为两根,两根的颜色分别是红色和绿色。

步骤3:条子C的纺制

部分生条A经过正常的并条机做并一生产出条子C,条子C的定量为20.5g/5m。

步骤4:条子D的纺制

另一部分生条A和粗纱B在改造的并条机装置上一起生产出条子D,条子D的定量为20.5g/5m。

步骤5:末并条纺制

2根条子C和6根条子D在并条机本体上生产出条子E,条子E的定量为13g/5m~26g/5m。

步骤6:粗纱和细纱纺制

将末并条条子E喂入FA458A粗纱机纺制成定量为6.3克/10米、捻系数为110的粗纱。再经FA506纺制成30英支的细纱。

:步骤7:络筒

采用欧瑞康AC338自动络筒机,其电容式电子清纱器参数设置中棉结设为230%,短粗设为140%*1.4cm,长粗节设为30%*30cm,长细节设为30%*30cm,其他参数与常规色纺纱设置一致。

经本发明中制备的上述纱线按照常规工艺纺织成面料,面料的具体效果如图2所示,布面外观具有云斑状的明显外观。

实施例3

步骤1:生条A的纺制

根据产品要求,A条棉纤维只采用白棉。原料混和好后,在清花工序(清花机台为FA002—FA035E—FA106—FA076—A092A)将原料进行更进一步的混和并定量成卷,棉卷干定量为420克/米,棉卷长度为37米。在FA201B梳棉机上将有棉卷梳理成条,生条干定量为26克/5米。生条A的颜色为本白色。

步骤2:粗纱B的纺制

选用本色棉进行若干组进行小量混和。原料混和好后,在清花工序(清花机台为FA002—FA035E—FA106—FA076—A092A)将各种不同颜色、不同性质的原料进行更进一步的混和并定量成卷,棉卷干定量为420克/米,棉卷长度为37米。在FA201B梳棉机上将有色棉卷梳理成条,生条干定量为20.5克/5米,再经FA317并条机两并制成20.5克/5米的并二条,末并条喂入FA458A粗纱机纺制成定量7克/10米、捻系数为110的粗纱。本实施例中粗纱B为两根,两根的颜色分别是红色和绿色。

步骤3:条子C的纺制

部分生条A经过正常的并条机做并一生产出条子C,条子C的定量为26g/5m。

步骤4:条子D的纺制

另一部分生条A和粗纱B在改造的并条机装置上一起生产出条子D,条子D的定量为23g/5m。

步骤5:末并条纺制

2根条子C和6根条子D在并条机本体上生产出条子E,条子E的定量为26g/5m。

步骤6:粗纱和细纱纺制

将末并条条子E喂入FA458A粗纱机纺制成定量为5.2克/10米、捻系数为110的粗纱。再经FA506纺制成40英支的细纱。

:步骤7:络筒

采用欧瑞康AC338自动络筒机,其电容式电子清纱器参数设置中棉结设为250%,短粗设为140%*1.4cm,长粗节设为30%*30cm,长细节设为30%*30cm,其他参数与常规色纺纱设置一致。

经本发明中制备的上述纱线按照常规工艺纺织成面料,布面外观具有云斑状的明显外观。

实施例4

步骤1:生条A的纺制

根据产品要求,A条棉纤维只采用白棉。原料混和好后,在清花工序(清花机台为FA002—FA035E—FA106—FA076—A092A)将原料进行更进一步的混和并定量成卷,棉卷干定量为420克/米,棉卷长度为37米。在FA201B梳棉机上将有棉卷梳理成条,生条干定量为13克/5米。生条A的颜色为本白色。

步骤2:粗纱B的纺制

选用本色棉进行若干组进行小量混和。原料混和好后,在清花工序(清花机台为FA002—FA035E—FA106—FA076—A092A)将各种不同颜色、不同性质的原料进行更进一步的混和并定量成卷,棉卷干定量为420克/米,棉卷长度为37米。在FA201B梳棉机上将有色棉卷梳理成条,生条干定量为20.5克/5米,再经FA317并条机两并制成20.5克/5米的并二条,末并条喂入FA458A粗纱机纺制成定量5.2克/10米、捻系数为120的粗纱。本实施例中粗纱B为三根,三根的颜色分别是红色、黄色和蓝色。

步骤3:条子C的纺制

部分生条A经过正常的并条机做并一生产出条子C,条子C的定量为13g/5m。

步骤4:条子D的纺制

另一部分生条A和粗纱B在改造的并条机装置上一起生产出条子D,条子D的定量为13g/5m。

步骤5:末并条纺制

2根条子C和6根条子D在并条机本体上生产出条子E,条子E的定量为13g/5m。

步骤6:粗纱和细纱纺制

将末并条条子E喂入FA458A粗纱机纺制成定量为3.5克/10米、捻系数为110的粗

纱。再经FA506纺制成60英支的细纱。

步骤7:络筒

采用欧瑞康AC338自动络筒机,其电容式电子清纱器参数设置中棉结设为240%,短粗设为140%*1.4cm,长粗节设为30%*30cm,长细节设为30%*30cm,其他参数与常规色纺纱设置一致。

经本发明中制备的上述纱线按照常规工艺纺织成面料,布面外观具有云斑状的明显外观。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