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异形工件定位装置

一种异形工件定位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形工件定位装置,包括:用于使异形工件滑入的至少一组滑道、用于承接由滑道滑出的异形工件的工作台以及设置于工作台对异形工件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定位组件设置有用于使异形工件在前后方向定位的前后定位机构和用于使异形工件在左右方向定位的左右定位机构。本发明提供的异形工件定位装置可以实现异形工件的自动化定位过程,避免了人工的参与,降低了安全隐患,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异形工件始终保持与滑道、工作台或定位组件接触,并没有与电气设备或线缆等直接接触,可以防止高温对设备线缆或表面造成破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15717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配天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0996572.5

  • 发明设计人 黄朋辉;

    申请日2020-09-21

  • 分类号B21D43/00(20060101);B21J13/08(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张欣然

  • 地址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东海大道6525号(安徽大富重工技术有限公司内)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24:3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异形工件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铝件锻压生产过程中,有许多异形工件需要经过高温加热后,才能进行锻压或冲压工序,尤其是铝制材料件需要经过高温加热到400-500°左右,再进行锻压或冲压,而铝制材料件往往形状奇特,并非规则的圆柱或方形等,且形状不一、表面粗糙,难以进行定位。

采用人工操作对异形零件进行定位,不仅工人工作环境温度高,且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可自动对异形工件进行定位的装置,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异形工件定位装置,可以通过定位组件由前、后、左、右对异形工件进行定位,实现对异形工件的自动化定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异形工件定位装置,包括:用于使异形工件滑入的至少一组滑道、用于承接由所述滑道滑出的所述异形工件的工作台以及设置于所述工作台对所述异形工件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

所述定位组件设置有用于使所述异形工件在前后方向定位的前后定位机构和用于使所述异形工件在左右方向定位的左右定位机构。

优选的,所述滑道的出口设置有挡板以及用于带动所述挡板移动以使所述出口打开或关闭的开合驱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滑道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异形工件在所述滑道中位置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沿所述异形工件的滑动方向竖直或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滑道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滑道内所述异形工件滑出情况的传感器,且所述异形工件由所述滑道的出口滑出时触发所述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左右定位机构包括左推板、右推板以及用于推动所述左推板和所述右推板沿左右方向移动并由左右两侧同时定位夹紧所述异形工件的初定位驱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前后定位机构包括用于将所述异形工件向前推动至前后方向定位位置的前推板以及用于带动所述前推板移动的前后驱动机构。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使所述异形工件在重力作用下转动至所需角度的升降定位机构。

优选的,所述异形工件处于前后方向定位位置时,所述异形工件的前端处于悬空状态,所述升降定位机构包括用于与所述异形工件中处于悬空状态的一端抵接接触的触板以及用于带动所述触板上下移动、以使所述异形工件脱离与所述触板的接触后在重力作用下转动至所需角度的升降驱动机构。

优选的,还包括左精定位板、右精定位板和精定位驱动机构;精定位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左精定位板和所述右精定位板沿左右方向移动、以实现在所述异形工件转动至所需角度之后对其在左右方向所处位置的精定位;所述精定位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工作台。

优选的,所述滑道的数量为两组,且两组所述滑道沿所述工作台长度方向的中间截面对称分布;

所述定位组件的数量为两组,且所述定位组件与所述滑道一一对应。

本发明提供的异形工件定位装置,包括:用于使异形工件滑入的至少一组滑道、用于承接由滑道滑出的异形工件的工作台以及设置于工作台对异形工件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定位组件设置有用于使异形工件在前后方向定位的前后定位机构和用于使异形工件在左右方向定位的左右定位机构。

在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异形工件定位装置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使异形工件由滑道滑入,并沿着滑道滑出至工作台,然后定位组件中的左右定位机构动作使异形工件在左右方向实现定位,接着前后定位机构动作,使异形工件在前后方向实现定位,使异形工件实现自动化定位。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异形工件定位装置可以实现异形工件的自动化定位过程,避免了人工的参与,降低了安全隐患,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异形工件始终保持与滑道、工作台或定位组件接触,与电气设备或线缆等无直接接触,可以防止高温对电气设备线缆或表面造成破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异形工件定位装置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异形工件定位装置的前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异形工件定位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滑道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滑道的前视示意图;

图6为图4中滑道的俯视示意图;

图7为图4中滑道的侧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定位组件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定位组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定位组件的前视示意图;

图11为图8中定位组件的侧视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异性工件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2中:

1为滑道、11为挡板、12为分隔板、13为传感器、131为传感器安装架、14为挡板气缸、15为气缸安装板、16为支撑板金、17为滑道底板、2为定位组件、21为前后定位机构、211为前推板、212为前后驱动机构、22为左右定位机构、221为左推板、222为右推板、223为初定位驱动机构、23为升降定位机构、231为触板、232为升降驱动机构、24为精定位机构、241为左精定位板、242为右精定位板、243为精定位驱动机构、25为L形钣金、3为工作台、4为底座、5为异形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异形工件定位装置,可以将由滑道滑下的异形工件由前、后、左、右进行定位,实现异形工件定位过程的自动化,并且在定位的过程中,避免异形工件与电气设备表面及线缆接触。

请参考图1-12。

本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异形工件定位装置,包括:用于使异形工件5滑入的至少一组滑道1、用于承接由滑道1滑出的异形工件5的工作台3以及设置于工作台3对异形工件5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2;定位组件2设置有用于使异形工件5在前后方向定位的前后定位机构21和用于使异形工件5在左右方向定位的左右定位机构22。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提到的前、后、左、右是指在图2所示视图方向下对方向进行的限定,当视图方向发生改变之后,前、后、左、右所指的方向也会改变;由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对异形工件5进行定位,主要是指在平面内由四个方向对异形工件5进行定位,且这四个方向两两相互垂直或反向。

滑道1的设置,可以方便异形工件5的上料及滑入,并方便与上一工位的设备进行连接。

在使用本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异形工件定位装置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使异形工件5由滑道1滑入,并沿着滑道1滑出至工作台3,然后定位组件2中的左右定位机构22动作使异形工件5在左右方向实现定位,接着前后定位机构21动作,使异形工件5在前后方向实现定位,使异形工件5实现定位。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如图12所示,异形工件5可以是具有折弯的结构,并且异形工件5的重心位于折弯处,这样异形工件5在前、后、左、右定位之后,其折弯处与滑道1贴合,不能保证其所处位置的准确性,优选的,可以将异形工件5的折弯处悬空设置,此时如果在没有其它干扰的情况下,异形工件5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实现旋转,旋转至折弯处朝下设置的状态,以实现定位。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异形工件定位装置可以实现异形工件5的自动化定位过程,避免了人工的参与,降低了安全隐患,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异形工件5始终保持与滑道1、工作台3或定位组件2接触,并没有与电气设备或线缆等直接接触,可以防止高温对设备线缆或表面造成破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避免异形工件5滑入滑道1的速度不一致,可以在滑道1的出口处设置挡板11以及用于带动挡板11移动以使出口打开或关闭的开合驱动机构。

当异形工件5滑动至滑道1的出口处时,此时如果将挡板11移开,则异形工件5将由滑道1的出口处滑出,掉落至工作台3,接着将挡板11关闭,下一个滑道1中的异形工件5便会被挡板11阻挡无法掉落,实现异形工件5的缓存,控制异形工件5的滑出速度,以适应来料速度不一致的情况。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如图1-7所示,在使用的过程中,每个滑道1的出口均设置两个挡板11,两个挡板11由滑道1的出口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向中间移动实现闭合,或两个挡板11由滑道1的出口的宽度方向的中间向两侧移动实现出口打开,并且不同的挡板11由不同的开合驱动机构进行驱动;当然,也可以是位于同一滑道1的出口的两个挡板11由同一开合驱动机构驱动,或者在同一滑道1的出口处设置一个挡板11,且此挡板11由开合驱动机构驱动移动;还可以是其它符合要求的设置方式,具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此不做赘述。

开合驱动机构可以是气缸,也可以是电机或电缸、模组等结构,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如图4所示,开合驱动机构设置为挡板气缸14,且设置有用于安装挡板气缸14的气缸安装板15,当每个滑道1的出口均设置两个挡板11,且不同的挡板11由不同的挡板气缸14进行驱动时,可以将一个挡板气缸14设置于滑道1的左侧,一个挡板气缸14设置于滑道1的右侧,并且均通过气缸安装板15进行固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以在滑道1设置用于检测滑道1内异形工件5滑出情况的传感器13,且异形工件5由滑道1出口滑出时触发传感器13。

优选的,传感器13为光电传感器,当然,传感器13还可以是激光传感器、光电开关等结构,可以在滑道1设置用于安装传感器13的传感器安装架131,并且每个滑道1均设置对应的传感器13。

当异形工件5由滑道1的出口滑出时触发传感器13,传感器13发送相关信号至控制系统,以便控制挡板11闭合,实现异形工件5的缓存。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以在滑道1设置用于限制异形工件5在滑道1中位置的分隔板12,分隔板12沿异形工件5的滑动方向竖直或倾斜设置。

分隔板12可以是一体式结构,也可以是分体式结构,主要为了限制异形工件5的滑动方向。

如图1所示,可以将滑道1的数量设置为两组,且两组滑道1沿工作台3长度方向的中间截面对称分布,定位组件2的数量也为两组,且定位组件2与滑道1一一对应。

优选的,可以在底座4设置两块工作台3,将两组定位组件2分别设置于两个工作台3。

还可以使两个滑道1公用一个滑道底板17,滑道底板17的上部设置有呈倒置的V形设置的分隔板12;这样异形工件5可以由同一来料处提供,当异形工件5到达滑道1进口处之后,会在倒置的V形分隔板12处进行分离,一部分异形工件5滑入左侧的滑道1,一部分异形工件5滑入右侧的滑道1。

为了使滑道底板17更加稳固,可以在滑道底板17的两侧设置支撑筋板16,且支撑筋板16关于滑道底板17的中间截面对称设置。

优选的,可以将靠近滑道1出口处的滑道1设置为长条状结构,以便于限制异形工件5滑动过程中的位姿。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以使左右定位机构22包括左推板221、右推板222以及用于推动左推板221和右推板222沿左右方向移动并由左右两侧同时定位夹紧异形工件5的初定位驱动机构223。

在使用的过程中,如图8-11所示,当异形工件5由滑道1的出口滑落至工作台3之后,初定位驱动机构223驱动左推板221和右推板222由两侧向中间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如果此时异形工件5所处的位置在左右方向存在偏差,则会推动异形工件5移动,直至左推板221和右推板222将异形工件5夹紧,实现异形工件5左右方向的定位,然后初定位驱动机构223驱动左推板221和右推板222由中间向两侧移动。

优选的,左推板221和右推板222均为垂直于工作台3的上表面设置的板状结构,可以是钢板,也可以是其它耐高温材料的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当左推板221、右推板222与异形工件5接触的过程中,不会被烫伤表面。

优选的,可以在左推板221和右推板222的上部均设置朝向外侧的折弯,避免异形工件5在滑落的过程中滑落至左推板221和右推板222外侧。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初定位驱动机构223可以是电机或电缸、模组等结构,具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优选的,可以将初定位驱动机构223设置为气缸,且可以是同一气缸同时驱动左推板221和右推板222移动,也可以是不同的气缸分别同时推动左推板221和右推板222移动,具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如图9所示,可以将初定位驱动机构223设置于工作台3,并且针对同一滑道1设置两组气缸,分别用于驱动左推板221和右推板222。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以使前后定位机构21包括用于将异形工件5向前推动至前后方向定位位置的前推板211以及用于带动前推板211移动的前后驱动机构212,且异形工件5处于前后方向定位位置时,异形工件5的前端处于悬空状态。

当左右定位机构22实现异形工件5左右方向的定位,并移动至初始位置时,此时可以通过前后驱动机构212驱动前推板211向前移动,在前推板211移动的过程中,如果此时异形工件5所处的位置与前后方向的定位位置存在偏差,则前推板211会推动异形工件5移动,直至异形工件5移动至前后方向定位位置,且此时异形工件5的一端处于悬空状态,由于此时异形工件5与升降定位机构23抵接接触,因此异形工件5此时不会发生转动,处于静止状态,完成异形工件5前后方向的定位之后,可以将前推板211移动至初始位置。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可以将前后驱动机构212设置为电机或电缸、模组等结构,具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如图8所示,可以将前后驱动机构212设置为气缸,且用于驱动前推板211的气缸设置于工作台3的下部,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气缸带动前推板211前后移动。

优选的,前推板211为L形结构,水平部分与前后驱动机构212连接,竖直部分用于向前推动移动工件移动,且竖直部分的上部设置有朝向后侧的折弯,避免异形工件5在滑落的过程中回落至前推板211的后侧。

由于异形工件5的形状较为特殊,因此即使前后左右定位之后,可能还存在转动角度方向的不同,因此需要通过升降定位机构23使异形工件5在重力的作用下旋转至所需的角度,还包括用于使异形工件5在重力作用下转动至所需角度的升降定位机构23。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异形工件5处于前后方向定位位置时,异形工件5的前端处于悬空状态,可以使升降定位机构23包括用于与异形工件5中处于悬空状态的一端抵接接触的触板231以及用于带动触板231上下移动、以使异形工件5脱离与触板231的接触后在重力作用下转动至所需角度的升降驱动机构232。

在使用的过程中,当异形工件5被前推板211推动至前后方向定位位置时,异形工件5的一端处于悬空状态,并与触板231抵接接触,当触板231在升降驱动机构232的带动下下降时,异形工件5会脱离触板231,此时在重力的作用下,异形工件5会发生转动,直至其转动至所需的转动角度,即转动至重心最低的位置。

升降驱动机构232可以是电机、气缸、电缸、模组等结构,优选的,可以将升降机构设置为气缸,在使用的过程中,将气缸通过L形钣金25安装于底座4。

优选的,触板231为具有折弯的L形结构,水平部分与气缸连接,竖直部分用于与异形工件5抵接接触。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当异形工件5为图12所示结构时,在异形工件5滑落至工作台3之后,处于平躺状态,前后、左右定位完成之后,使触板231向下移动,解除异形工件5与触板231的接触,异形工件5在重力的作用下会转动90度,异形工件5的转动角度与其重心所述的位置有关,不同的异形工件5,所转动的角度存在差异。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以设置精定位机构24,避免异形工件5在转动之后,左右方向的位置发生变化,可以使精定位机构24包括左精定位板241和右精定位板242以及用于带动左精定位板241和右精定位板242移动以实现对异形工件5在左右方向所处的位置进行精定位的精定位驱动机构243;精定位驱动机构243设置于工作台3。

在使用的过程中,当异形工件5转动至所需的角度之后,为了避免在转动的过程中异形工件5所处的左右方向的位置发生偏移,可以通过精定位驱动机构243带动左精定位板241和右精定位板242由两侧向中间移动,如果此时异形工件5在左右方向所处的位置存在偏差,则会被左精定位板241和右精定位板242推动移动,直至被左精定位板241和右精定位板242夹紧定位,为了起到更好的定位效果,可以通过精定位驱动机构243带动左精定位板241和右精定位板242反复移动至少两次,以提高定位精度。

精定位驱动机构243可以是电机、气缸、电缸、模组等结构,优选的,可以将精定位驱动机构243设置为气缸,且左精定位板241和右精定位板242分别由不同的气缸驱动移动,当然,左精定位板241和右精定位板242也可以由同一气缸驱动移动,具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优选的,前推板211、左推板221、右推板222、触板231、工作台3、左精定位板241和右精定位板242均为钢板结构,或其它耐高温材质。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本发明所提供的所有实施例的任意组合方式均在此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异形工件定位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