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跟踪陆地机动车辆的驾驶员的驾驶活动的方法及相关的陆地机动车辆

用于跟踪陆地机动车辆的驾驶员的驾驶活动的方法及相关的陆地机动车辆

摘要

一种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通过使用配置在车辆中的探测装置(102)、配置在车辆中的导航装置(103)、和/或远程数据源(104),生成运行数据;从配置在车辆中的、和/或与配置在车辆中的硬件端口连接的存储介质中提取用户简档参数;处理该运行数据以确定道路行为参数,以及;根据用户简档参数对道路行为参数进行加权。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监控陆地机动车辆驾驶员的系统领域。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跟踪陆地机动车辆驾驶员的驾驶活动的方法。本发明尤其适用于机动车辆。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机动车辆驾驶员的安全,已知参与降低某些风险情况发生的几率的车载安全保障系统。例如,为了减小碰撞的风险,一些车辆配备有防撞设备,在车辆被认为与前面的车辆过于靠近时,防撞设备运行自动紧急刹车。在另一风险领域,为了避免酒后驾车,一些车辆配备有安全保障系统,包括用于在起动时检验血液酒精含量的酒精测试仪。因此,就一些特别的风险而言,这样的系统允许改善道路使用者的安全。

然而,认识到,道路安全方面的重要风险因素与驾驶员的道路行为有关。而且,一些深谙该风险的保险公司因此向他们的投保人提出使用至少允许记录与道路行为有关的数据、并且因此提供道路行为的跟踪界面的通讯箱。然而,仍然很少使用这种系统,并且通常只能强制迫使一些驾驶员同意使用该系统。此外,由于该系统通常仅考虑数量有限的风险情况,因此该系统不太有效。事实上,很难全面地确定危险的道路行为的全部组成部分。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最大限度地减小这些与驾驶员的道路行为有关的风险的方法,尤其是通过提供一种考虑各种参量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小多方面风险的方法,不论是为了驾驶员自身还是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利益。

为此,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跟踪陆地机动车辆驾驶员的道路行为的方法,该方法通过配置在车辆中的控制单元实施,该控制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使用配置在车辆中的探测装置(102)、配置在车辆中的导航装置(103)、和/或远程数据源(104),生成运行数据,

-从配置在车辆中的、和/或与配置在车辆中的硬件端口连接的存储介质中提取用户简档参数,

-处理运行数据以确定道路行为参数,并且

-根据用户简档参数对道路行为参数进行加权。

根据变型,该探测装置可以包括摄像机。

根据另一变型,该探测装置能够根据车辆的移动速度生成第一信号。

根据另一变型,该探测装置能够在安全带的搭扣插入接收棘爪时生成第二信号。

根据另一变型,该探测装置能够根据车辆的照明部件的运行状态生成第三信号。

根据另一变型,该探测装置能够根据车辆的刮水器的运行状态和/或车辆的方向盘的转动角度而生成第四信号。

根据另一变型,该探测装置能够根据车辆的至少一个车轮的转动速度和/或该车轮的轮胎压力而生成第五信号。

根据另一变型,该探测装置可以配置在车辆的后视镜中。

根据另一变型,该探测装置能够根据环境亮度生成第六信号。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陆地机动车辆,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处理器并实施上述方法的控制单元。

附图说明

通过审阅以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显现,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操作环境的方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步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中所示出的,根据本发明的陆地机动车辆100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处理器的中央单元101。中央单元101连接到多个探测装置102、例如GPS接收器的至少一个导航装置103,并且通过例如互联网的专用通信信道连接到外部数据源104。控制单元101还包括数字数据存储介质105。如将在下文中看到的,控制单元101可以通过配置在车辆中的硬件端口而连接到便携式数字数据存储介质(未示出)。

上述元件有助于实施跟踪驾驶员的道路行为的方法,在下文中通过参见图2更加详细的阐述该方法的实施。为了更清楚,接下来将通过多个例子全面地描述该方法。

在第一步骤201中,控制单元101接收来自探测装置102中的一个、导航装置103和/或外部数据源104的信号。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控制单元101生成有用的运行数据。为实现这一点,控制单元101具有允许处理和解释由探测装置102、导航装置103和外部数据源104传输的信号的信号处理界面。因此,控制单元101能够例如处理视频流、形成和分析图像、解释电信号、提取和形成数字数据、执行计算和/或形成通信帧。

在第二步骤202期间,控制单元从存储介质105或便携式存储介质106中提取用户简档参数。该用户简档参数可以包括与驾驶员有关的数据,例如定性驾驶员驾驶经验的数据,驾驶经验例如通过以下选项限定:初级、中级、有经验的。

在第三步骤203期间,控制单元处理在步骤201中生成的运行数据以建立至少一个道路行为参数。通过处理例如在控制单元获得由车辆上的车载摄像机传输的视频流时生成的运行数据,控制单元能够确定交通标志、地面标线单元或交通灯的存在。相反地,通过处理在由控制单元接收计算器传输的数据流时生成的运行数据,其中该计算机在安全带的搭扣插入安全带的接收棘爪时能够向控制单元生成信号,控制单元能够确定驾驶员是否系好了安全带。

在第四步骤204的过程中,控制单元根据用户简档参数执行对道路行为参数进行加权的任务。该步骤允许根据驾驶者的驾驶经验确定道路行为的严重性。因此,控制单元101能够确定,与初级驾驶员相比,有经验的驾驶员的过失行为更严重。根据特定实施例,道路行为参数以数值“n”的形式表示。在加权步骤中,该数值乘以乘数因子,该乘数因子根据驾驶员的驾驶经验来预限定和选择,其中例如包括以下值:1/3、2/3、1。因此,根据驾驶员的驾驶经验获得的加权行为参数对应于n/3、2n/3或n。

根据第一示例,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小与违章停车、超速、路面定位错误或拒绝让行有关的风险,在实施步骤201的过程中,控制单元101与包括配置在车辆中的摄像机的探测装置102相互作用。控制单元处理接收到的视频流以生成运行数据,该运行数据例如指示地面标线单元的性质和颜色、或者可能存在禁令标志。在处理步骤203的实施过程中,通过检查例如可能的越过连续线或不遵守信号灯和信号标志,控制单元能够确定是否发生某些过失行为。

根据另一示例,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小照明方面的违章,在步骤201的实施期间,控制单元101与能够根据车辆照明部件的运行状态向控制单元101生成信号的探测装置102相互作用、和/或与能够根据环境亮度向控制单元101生成信号的探测装置102相互作用。通过这种方式,控制单元101能够确定在驾驶员使用烧坏的灯泡或在隧道中不开车灯驾驶时存在危险的道路行为。

根据另一示例,为了使得驾驶员不忘记系他的安全带,在步骤201的实施过程中,控制单元与能够在安全带的搭扣插入安全带的接收棘爪时向控制单元101生成信号的探测装置102相互作用。在处理步骤203的实施过程中,控制单元101能够确定在驾驶员不系其安全带驾驶时存在过失行为。

根据另一示例,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小与不适宜变道有关的风险,在步骤201的实施过程中,控制装置与能够根据车辆的方向盘转动角度向控制单元生成信号的探测装置102、和/或与能够在使用转向指示灯时向控制单元生成信号的探测装置102相互作用。在处理步骤203的实施过程中,通过使用允许测量用时长度的持续时间功能,控制单元101能够确定在例如驾驶员在给定期间内过于频繁地变道时存在过失行为。

根据另一示例,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小与超速有关的风险,控制单元101与能够根据车辆移动速度向控制单元101生成信号的探测装置102相互作用。在处理步骤203的实施期间,例如通过使用由导航装置103提供的或从外部数据源104提取的与速度的限制有关的数据,以恢复预先生成的运行数据,控制装置能够确定是否发生过失行为。可替代地或累积地,控制单元还与能够在探测到在车辆的挡风玻璃上存在降雨时向控制单元生成信号的探测装置102相互作用。

根据另一示例,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小与使用充气不合规格的轮胎行驶有关的风险,控制单元与能够根据车轮的转速、例如基于使用ABS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向控制装置101生成信号的探测装置102,和/或与能够根据车轮的轮胎压力(例如,具有压力传感器的轮胎气门嘴)向控制单元101生成信号的探测装置102相互作用。

根据另一示例,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小与危险超车有关的风险,控制单元101与配置在车辆后视镜中的例如存在传感器的探测装置102相互作用,该探测装置102能够在车辆出现在该探测装置102的探测视野中时向控制单元101生成信号。

因此,通过跟踪与驾驶员的道路行为有关的多方面的参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允许有效地最大限度减小驾驶员可能承受的、或使其他道路使用者承受的大部分风险。事实上,通过使实施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控制单元与车辆的自主驾驶或准自主驾驶模块交联,可以利用由控制单元提供的信息来自动地或根据需求调节驾驶模式。根据侵入性较低的风险最小化系统,还可以预见到,当驾驶员的智能手机代替便携式存储介质106连接到车辆时,由控制单元计算出的信息通过该智能手机呈现给驾驶员。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智能手机提供的其他功能(屏幕和报警装置)以显示驾驶得分、向使用者报告过失行为、和/或指出值得他注意的道路标志单元。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例。相反,还可以考虑到,智能手机通过例如利用允许其直接与探测装置102相互作用的界面来实施上述步骤。通过例如依靠配置在车辆中的界面所支持的与探测装置102相互作用,或者依靠使用由智能手机实施的数据提取模块来检索由界面生成的数据,可以考虑其他结构。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