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政企的大数据客户视图系统

一种用于政企的大数据客户视图系统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政企的大数据客户视图系统,涉及计算机软件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汇总模块、数据分类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分析计算模块、规则处理单元、可视图表生成模块和权限管理模块。本发明通过对客户数据进行采集、汇总和分类,利用预先制定的规格对计算机分析和计算生成可视化图表,并由权限管理模块对用户的身份进行定制,方便用户查询自己数据范围内的客户,加强了企业对客户的信息的管理,快速精准查询用户信息。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46536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合肥天源迪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395071.8

  • 申请日2020-12-03

  • 分类号G06Q10/06(20120101);G06Q30/00(20120101);

  • 代理机构31253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李佼佼

  • 地址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云飞路66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08:3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软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政企的大数据客户视图系统。

背景技术

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简称CRM)是指通过管理客户信息资源,提供客户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与客户建立起长期、稳定、相互信任、互惠互利的密切关系的动态过程和经营策略。

CRM又是一种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新型管理机制。它实施于企业的市场营销、销售、服务与技术支持等与客户相关的领域,通过向企业的销售、市场和客户服务的专业人员提供全面、个性化的客户资料,并强化跟踪服务、信息分析的能力,是他们能够协同建立和维护一系列与客户和生意伙伴之间卓有成效的“一对一关系”。即通过与客户建立起基于学习性关系基础上的一对一营销模式,一方面可以让企业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客户满意度及忠诚度,挽回失去的客户,保留现有的客户,不断发展新的客户,发掘并牢牢把握住能给企业带来最大价值的客户群,从而增加营业额。另一方面则通过信息共享和优化商业流程来有效地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CRM也是一种管理技术。它将最佳的商业实践与数据挖掘、数据仓库、一对一营销、销售自动化以及其他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为企业的销售、客户服务和决策支持等领域提供了一个基于电子商务的面对客户的前沿,从而顺利实现有传统企业模式到以电子商务为基础的现代企业模式的转化。

信息技术在企业界的应用已从资料处理发展到信息管理的时代。历史的信息在企业的资料库中已经非常丰富,如何让这些资料发挥出价值,挖掘其中的有用信息,让企业从信息技术投资中获得更高的收益成为下一阶段企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互联网络的发展又加速了企业之间资料的交流和信息的沟通,并由此触发了社会全方位的改革,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商务技术改变着各个行业的经营模式。传统商业上由“中介者”或“代理人”组成的层层销售关卡面临挑战。应用新的系统和新的环境,让企业与其关系人能达到自动整合的效果,建立以电子数据共享为基础的互利关系是企业发展的利器。通过历史数据的挖掘来发现客户的活动规律,并以此为依据实现完全满足客户需要的销售,以达到技术和人的和谐发展是企业进一步成长的动力源泉。而一个功能强大的客户数据仓库是实现上述管理目标不可或缺的工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政企的大数据客户视图系统,通过对客户数据进行采集、汇总和分类,利用预先制定的规格对计算机分析和计算生成可视化图表,解决了现有的企业的客户数据管理混乱、客户信息查询耗时耗力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政企的大数据客户视图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汇总模块、数据分类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分析计算模块、规则处理单元、可视图表生成模块和权限管理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将采集的政企信息录入到系统数据源中;

所述数据汇总模块,用于对数据园中的数据对象进行封装,数据对象经封装后形成统一的数据格式;

所述数据分类模块,用于汇总后的数据进行分类,提供给数据存储模块分类存储;

所述数据存储模,用于对分类后的数据汇总存储;

所述分析计算模块,用于根据规则处理单元制定分析及计算机规则模式抽取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计算;

所述规则处理单元,用于预先录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规则模式;

所述可视图表生成模块,用于将规则处理单元的处理结果,以图表的形式生成;

所述权限管理模块,用于对用户角色进行管理,设定权限等级;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数据汇总模块、数据分类模块、分析计算模块和可视图表生成模块依次连接;所述权限管理模块通过规则处理单元与分析计算模块连接;所述数据存储模块分别与数据汇总模块、数据分类模块和可视图表生成模块双向连接。

优选地,所述权限管理模块针对用户配置访问权限;所述访问权限主要包括数据对象访问权限、数据项访问权限、数据视图访问权限、数据案例访问权限、参数配置访问权限;所述权限管理根据客户角色等级构建客户树。

优选地,所述客户树包括政企、校园客户经理及各级管理人员;所述客户经理只能查询到自己包区下的客户。

优选地,所述分析计算模块分析生成规则,按照生成规则发送至可视图表生成模块;所述可视图表生成模块生成多个可视图表模板;所述数据分类模块采集到的数据填写至可视图表模板生成的图表模板中,并存储于数据存储模块中。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对客户数据进行采集、汇总和分类,利用预先制定的规格对计算机分析和计算生成可视化图表,并由权限管理模块对用户的身份进行定制,方便用户查询自己数据范围内的客户,加强了企业对客户的信息的管理,快速精准查询用户信息。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政企的大数据客户视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为一种用于政企的大数据客户视图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汇总模块、数据分类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分析计算模块、规则处理单元、可视图表生成模块和权限管理模块;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将采集的政企信息录入到系统数据源中;

数据汇总模块,用于对数据园中的数据对象进行封装,数据对象经封装后形成统一的数据格式;

数据分类模块,用于汇总后的数据进行分类,提供给数据存储模块分类存储;

数据存储模,用于对分类后的数据汇总存储;

分析计算模块,用于根据规则处理单元制定分析及计算机规则模式抽取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计算;

规则处理单元,用于预先录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规则模式;

可视图表生成模块,用于将规则处理单元的处理结果,以图表的形式生成;

权限管理模块,用于对用户角色进行管理,设定权限等级;数据权限控制:该部分只能用于查询自己数据范围内的客户,即:客户经理只能查询到划小到自己包区的客户,未划小或认领到自己包区的客户查询不到,如客户经理发现有客户查询不到,可到客户划小模型进行全量客户查询并认领;各个本地人员只能查到该本地网的客户,不支持跨本地网客户查询,上级管理人员只能看到自己所管理的包区里的客户。

数据采集模块、数据汇总模块、数据分类模块、分析计算模块和可视图表生成模块依次连接;权限管理模块通过规则处理单元与分析计算模块连接;数据存储模块分别与数据汇总模块、数据分类模块和可视图表生成模块双向连接,可视图能够方便了解用户的信息。

用户登录工号才能够进行系统,系统已经接入主数据和统一认证,使用的工号即OA工号,初次登录系统,需要进行工号、密码、验证码鉴权认证,该系统使用搭电线杆;

其中,权限管理模块针对用户配置访问权限;访问权限主要包括数据对象访问权限、数据项访问权限、数据视图访问权限、数据案例访问权限、参数配置访问权限;权限管理根据客户角色等级构建客户树。

其中,客户树包括政企、校园客户经理及各级管理人员;客户经理只能查询到自己包区下的客户。

其中,分析计算模块分析生成规则,按照生成规则发送至可视图表生成模块;可视图表生成模块生成多个可视图表模板;数据分类模块采集到的数据填写至可视图表模板生成的图表模板中,并存储于数据存储模块中。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系统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相应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