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基于风-浪-潮混合能源的滨海滩涂互花米草入侵与扩张的防控装置

基于风-浪-潮混合能源的滨海滩涂互花米草入侵与扩张的防控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风‑浪‑潮混合能源的滨海滩涂互花米草入侵与扩张的防控装置,包括浮床平台和若干切割装置,所述浮床平台上开设有若干安装孔,所述切割装置安装于所述安装孔上,每一所述切割装置包括浮球、支杆和扰动片,所述支杆的上端伸出所述浮床平台上端面并连接所述浮球,所述扰动片呈水平设置,所述扰动片的周边设有椎体或花瓣状的锋利端头,所述支杆的下端连接所述扰动片的中心处。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环保节能。利用潮汐‑波浪‑风等动力能源冲击或吹动浮球/风向阻力扇片在浮床上表面跌宕起伏过程,实现切割装置底部的锋利端头扰动地表和切割幼苗的作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54413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大理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011494738.X

  • 申请日2020-12-17

  • 分类号A01B35/02(20060101);A01B35/26(20060101);A01B79/00(20060101);A01D44/0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520 北京万贝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陈领

  • 地址 671003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古城弘圣路2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25:58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防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风-浪-潮混合能源的滨海滩涂互花米草入侵与扩张的防控装置。

背景技术

互花米草入侵已经成为全球一些滨海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滨海生态系统的地形地貌特征,并直接威胁着渔业生产活动,带来了巨大的生态与经济后果。当前,针对互花米草防控措施包含了生物、物理和化学等多重手段。生物手段,主要通过一些植食性动物的植食作用进行控制;物理手段,主要通过人为刈割、淹水等手段进行局部范围的控制;化学手段,主要通过喷洒灭草剂以实现去除的效果。物理手段,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理和财力,浪费能源的同时,需要进行大量的管理工作。生物手段,由于生物个体的差异,某些能够植食该种植物的动物往往因为区域特点的限制,不能进行有效防控,防控效果很难预测,通常很难达到去除的效果。然而,化学手段对环境的破坏最大,尽管去除了互花米草,但是一些有害的化学物质进入水体,影响生态系统其它生物的分布,有些甚至遭到毒害后大量灭绝,造成严重生态后果。

近些年,人类活动介入的互花米草管理已经逐渐得到重视。主要表现为三方面:

其一,出发点本着以互花米草带来的积极生态效应,利用互花米草的促淤功用,以及其强大的破浪效果,来提高滨海湿地的海防生态安全,工程的实施也主要是通过移栽等活动促进其在滨海地区的大范围生长。

其二,出发点本着去除互花米草带来的负面生态效应,由于互花米草在全球范围内,对于大多数国家而言已经被定义为外来入侵物种,严重影响了本地生态环境的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并给滨海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还没有较好的方法进行控制。

其三,出发点由初始的乐观态度转变为当前的焦灼消极态度,主要表现为某些管理者通过引种或者入侵初始阶段的对互花米草的正向生态效应判断,而忽略了其将来可能会带来的不可控性以及生态效应的转变,在这样一个观念转变的过程中,管理者往往面临肆虐扩张的互花米草表现出的无能为力。

因此,在深入了解这一现象的同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如何利用生态工程来满足管理者在不同阶段的需求,既可以是某一阶段的生态工程促进其某一区域的生长,抑或是在发现其即将产生负面效应的时候采取相应的生态修复工程来控制其扩张,降低生态损失。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结合入侵物种互花米草的种子传播、根系蔓延的有性和无性繁殖方式,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控互花米草入侵与扩张的装置,开发基于种子着床沉积物扰动、根系蔓延切割的装置,用于控制入侵互花米草入侵。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技术方案为:基于风-浪-潮混合能源的滨海滩涂互花米草入侵与扩张的防控装置,包括浮床平台和若干切割装置,所述浮床平台上开设有若干安装孔,所述切割装置安装于所述安装孔上,每一所述切割装置包括浮球、支杆和扰动片,所述支杆的上端伸出所述浮床平台上端面并连接所述浮球,所述扰动片呈水平设置,所述扰动片的周边设有椎体或花瓣状的锋利端头,所述支杆的下端连接所述扰动片的中心处。

优选的,所述浮球和支杆之间设有万向接头。

优选的,所有所述安装孔呈矩形阵列分布。

优选的,所述安装孔和所述扰动片均呈圆形。

优选的,所述支杆为可调节长度的支杆,由若干管套组成,相邻的两根管套相互套设或螺纹连接。

优选的,每一所述安装孔上安装有固定环圈,所述固定环圈加强了结构的稳定,可以是螺丝帽或者塑料或者金属材质的环状材料。

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所述扰动片之间的距离至少为10cm。

优选的,每一行或者每一列中相邻的两个所述切割装置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由于互花米草存在时,具有很强的消浪作用,潮-浪-风装置扰动沉积物和切割幼苗,阻碍其群落定植的作用会受到限制。为了避免这一问题,所述支杆的上端还连接有风向阻力扇片,这样风力扰动切割装置也会对沉积物底部进行扰动,达到同样的效果。因此,双重干扰机制能够有效的防控互花米草的无限扩张。

优选的,所述浮床平台上还安装有摄像机和远程通讯装置,可以远程收集海面的照片,监测互花米草的繁殖情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环保节能。利用潮汐-波浪-风等动力能源冲击或吹动浮球/风向阻力扇片在浮床上表面跌宕起伏过程,实现切割装置底部的锋利端头扰动地表和切割幼苗的作用。每一个切割装置在风-潮流-波浪经过时,能不断的进行水平和垂向震动,进而不断扰动沉积物,使得互花米草的有性繁殖体种子或已定植的植物根系,不能在沉积物表面着床与蔓延,进而影响其发芽、存活和定植。因此,即便是发芽形成幼苗,那么也会被扰动,切断致死,最终起到调控互花米草入侵或蔓延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切割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切割装置布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其中,图1中的波浪形虚线为表示海浪,图2中箭头表示为部件的运动方向。

如图1至图3所示,基于风-浪-潮混合能源的滨海滩涂互花米草入侵与扩张的防控装置,包括浮床平台1和若干切割装置,所述浮床平台1上开设有若干安装孔11,所述切割装置安装于所述安装孔11上,每一所述切割装置包括风向阻力扇片、浮球21、支杆22和扰动片23,浮球21可以是内部中空在水体表面自由漂浮的任何形状的漂浮物(圆锥体或者球型,或者长方体),所述支杆22的上端伸出所述浮床平台上端面并连接所述浮球21和风向阻力扇片(图1中省略风向阻力扇片结构),所述浮球21和支杆22连接处设有万向接头,所述扰动片23呈水平设置,所述扰动片23的周边设有椎体或花瓣状的锋利端头,相邻两个所述所述扰动片23的之间的锋利端头距离至少为10cm,所述支杆22的下端连接所述扰动片23的中心处。其中,所述安装孔11和所述扰动片23均呈圆形设置,每一所述安装孔11上安装有固定环圈,所述固定环圈加强了结构的稳定,可以是螺丝帽或者塑料或者金属材质的环状材料;所有所述安装孔11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支杆21为可调节长度的支杆,由若干管套组成,相邻的两根管套相互套设或螺纹连接。如图3所示,每一行或者每一列中相邻的两个所述切割装置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浮床平台1上还安装有摄像机和远程通讯装置,可以远程收集海面的照片,监测互花米草的繁殖情况。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基于风浪潮混合能源的滨海滩涂互花米草防控方法,采用上述的基于风-浪-潮混合能源的滨海滩涂互花米草入侵与扩张的防控装置,在防控区域的滨海滩涂上固定安装好所述浮床平台1,然后在所述安装孔11上分别安装所述切割装置,安装时调节所述支杆21,使所有所述扰动片23贴近地表面。根据浮力原理,利用潮汐-波浪-风等动力能源冲击或吹动浮球在浮床上表面上下跌宕起伏过程,实现切割装置底部的锋利端头上下运动地扰动地表和切割幼苗,潮汐经过时,由于波浪的作用,使得切割装置底部的锋利端头前后摇摆地扰动地表和切割幼苗,进而不断扰动沉积物,使得互花米草的有性繁殖体种子或已定植的植物根系,不能在沉积物表面着床与蔓延,进而影响其发芽、存活,和定植。因此,即便是发芽形成幼苗,那么也会被扰动,切断致死,最终起到调控互花米草入侵或蔓延的作用。另外,由于互花米草存在时候,具有很强的消浪作用,为了避免这一问题,支杆21增加连接风向阻力扇片(形状可以是风扇状),这样风力扰动也会对沉积物底部进行扰动,达到同样的效果。因此,双重干扰机制能够有效的防控互花米草的无限扩张。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发明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